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闪婚军官后,炮灰在七零开挂逆袭(言蹊云浅)


等见着俩孩子后,那是一点意见都没有了。这俩孩子眼神清正坚毅,站得又笔直,一看就是性格坚韧之人,这样的学生他喜欢。
金老师教了一辈子书,在那个年代没被打成臭老九,全靠他会识人知进退,看人的本事还是有两分的。
小学,最难教的就是一年级。
孩子们从放养状态骤然进入要遵守纪律的学校,是要有一段适应时间的,上课睡觉讲话尿裤子之类的,大有人在。一年级上半学期,说是教授知识,可能更多的是在教孩子们如何遵守纪律。
金老师也是担心俩孩子还没适应,虽然说人聪明,但若到了他班上,时不时就开小差,或时不时要上厕所之类的,影响了班里纪律就不好了。
不过见到了人,这点担心就彻底没有了。
早读的时候,金老师便带着两小只去了班里。
徐正宇正耷拉着眼皮,有一句没一句的读着书。他昨天被他爸拉去训练了,昨晚又睡得晚,现在真是没啥精神。
便跟同桌说了一声,让他帮忙盯一下,竖着课本,趴桌上想着眯一会。
刚趴下没两分钟,同桌就撞了他一下。徐正宇立刻坐了起来,装模作样开始读书。
本来微眯着的眼,在看到老金头身后跟着的两个人时,瞬间瞪得溜圆。
陆和颜和陆晏河怎么到他班里来了?
徐正宇心中瞬间升起不好的预感。
果然,走到讲台上的老金头,出声让大家安静。
“大家安静!我们班今天新来的两个同学,这是陆和颜,这是陆晏河。大家同在一个班级,要团结互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老师,他们不是今年刚上学吗?怎么跑到三年级来了?”徐正宇忍不住问。
“是,他们是今年刚入学,但他们已经学完了一二年级的内容,跳级到了三年级。”
“大家也要跟他们学习,平时在家不要光顾着玩,有空就多看课本多做题。尽早学成才,好早点报效祖国。”金老师趁机训诫。
徐正宇听说他们跳级到三年级后,就直觉头顶一片乌云。
自从他几年前在托儿所打了他们后,他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之前他想要什么,不过一句话的事,从那之后,他但凡要点什么,都得做家务来换。他奶奶虽然还护着他,但在家里说话也已经不好使了。
他妈妈甚至还把他送到乡下去干了大半年的农活。好不容易从乡下回来,他爸爸又把他带到部队去跟着新兵一起训练。
那可真不是人过的日子,也不知道陆家俩变态是怎么过来的。
内心里,他对这姐弟俩是很怵得。
尤其是陆和颜,小小年纪就敢捶自己一脸鼻血,这是什么样的狠人?
现在好了,人家不仅吃得了训练的苦,还一下子跳到三年级,跟他成了同学。
等回去他爷爷收到消息,只怕又要开始折腾他学习了!
这两姐弟,可真是他的灾难啊!

金老师介绍完后,便让两人去座位上坐。
两小只跳级手续办好后,后勤那边昨天便在三年一班最后便加了两张课桌。
两小只虽然基因好,长得比同龄的孩子高,虽说是6岁,但实际刚满五周岁两个月,身高跟班里这些八九岁的孩子比起来,还是有些矮的。
金老师见此,便把两小只的座位调到前面来,偏偏就调到徐正宇前面。
乐乐坐好后,还乐呵呵回头跟徐正宇打了个招呼,“徐正宇,没想到我们竟成同学了。”
徐正宇“哼”了一声,没搭理乐乐,这只笑面虎,鬼点子最多,他才不要理他,免得又被他坑了。
这个学校,有一半多的学生是军区家属院的,大家本来就认识,不过两节课的时间,两小只跳级到三年级的消息,就传遍了。
课间休息的时候,徐正宇的跟班过来找他。
“宇哥,听说陆家那两人跳到你们班了?”
徐正宇点头,脸色臭得很。
“要不要……”
“你还嫌被打得不够?”徐正宇问。
那人瞬间没话了。
徐正宇虽说现在被家里管的严了,但从小霸王的影响还是在的,在他们那一批的孩子中,他依旧还是那个孩子头。
两小只不上托儿所后,没训练的时间也时常在家属院溜达,双方碰上的次数不少。
安安,徐正宇不敢惹,但乐乐,他还是想偷偷教训一下的。
可乐乐那小子滑不溜秋,每次都能被他躲过,还反手坑他们一把。
偏偏这小子长得好看,嘴又甜,大院喜欢他的老嫂子老太太不要太多,他可怜兮兮说几句,大家就都站在他那边了,每次都是以他们中有一人被胖揍一顿结束。
久而久之,他们也不敢再惹他了,因为这小子就是个笑面虎,表面看着天真可爱,其实内心阴得很。
“你们别去招惹他俩,大家之前怎么过,现在就怎么过。当然,如果他们来招惹咱们,咱们也不用忍让,揍他丫的。”徐正宇道。
“还有,你们这段时间好好学习。他们两个跳到三年级,院里肯定很快就知道了,到时候咱们又得跟他们比学习。”
几个小跟班闻言,真是苦哈哈。
这回好了,从武到文都要比了,还让不让人愉快成长了?
正如徐正宇所预估的,晚上他爷爷回来,就说起了这事。说国家现在注重文化程度了,他们这些老干部,都被要求要抓紧学习,中层干部更是不少要被送去进修的。
然后话音一转,让徐正宇的妈妈多抽时间给他补一下功课,要是自己没办法,可以花钱请老师到家里来教。
不少人家里,今晚也有相同的对话,尤其是家里有人身居高位的。
到了他们这把年纪,自己基本上也就到头了,这比的,可不就是子孙了。
*****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12月底。
这时,国家发布了一条重要指示,下乡仍在农村的知青,不愿留下的,可以在两年内分批通过办理病退、困退、顶替、调工等回城。
但有两种人不能回城范围内,一是在当地结婚的知青,都自动失去知青身份,不能返城。二是在当地被招工,脱离农村的知青,也不能返城。
一时之间,举国的知青都沸腾了,个个奔走相告,各地知青办门口,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知青们先去当地的知青办提交申请,当地的知青办会把申请邮寄到知青原籍知青办,若那边同意,便会回一个同意返城的批条,知青们凭这个批条,便可以转移关系回城了。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各地发生了许多下乡知青和支边知青要求回城的集会和请愿活动。许多领导,也收到了知青们寄来的,请求回家的联名信。
高考的录取人数有限,许多没考上的知青,眼看回城无望,便开始自发的请愿起来。他们离家太久,实在太想回家了。
最终,经过领导们的多次会议讨论,大多数人赞同了知青返城。“大返城”将会成为未来几年的潮流。
但返城,也不是轻易就返的,几百万知青呢,要是一夕之间全部返城,城市哪里接受的了。
而且大量知青返城,如果都没有工作,闲散在家里,无业游民一多,城市的治安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所以,各城市得按照自己的接受度,分批让知青们回来。有些地方的知青,一等就是两三年的都有。
消息一出来,那是有人欢喜有人愁,那些在当地有了工作和结了婚的,不少人悔得肠子都青了。其中,就有陆家村大队妇女主任陆桂兰的女婿。
这天,李月娥正搁炕上做新棉袄,棉袄是给陆清安做的。
正忙活着呢,听见门口有人喊她,便叫着让人进屋里来。
“嫂子,这是做新棉袄呢?”陆桂兰道。
“对,给老头子做身新的,过年穿。他棉袄穿好几年了,早不暖和了。”李月娥笑道。
陆桂兰瞧了一眼,惊讶道:“用灯芯绒布做内衬,那可不要太暖和。”
这月娥嫂子可真舍得,竟然不用棉布。这灯芯绒可得一块二一尺呢,棉布才二毛八。
“这我三儿媳前两年寄回来的,一直没舍得用,这不今年便宜老货,给他做身好的,让他开心开心。”省的他老说在家里没地位。
“咋地?你过来找我啥事?”李月娥问。这陆桂兰虽说是妇女主任,但却不是个好事的人,平时没事一般很少登人家门的。
“嫂子,我还真有点事想找你帮忙。”
“啥事?你说。”
“你家苏茉,是海市的吧?”
“是,她原本是海市的,不过现在他们一家都在羊城,没在海市住了。”
“这……”陆桂兰一顿,最后还是说出了口,“是这样,我想让苏茉帮我打听一家人,不知她方不方便。”
“这我可不敢说,我得让老头子写信问问她。”李月娥可不敢包揽,海市那么大呢,谁知道打听的是谁。
“写信有些慢,嫂子,你看打电话成不?这电话费我出。”
李月娥一惊,“啥事这么急?”
陆桂兰叹气:“还不是我那姑爷,如今他想回城,正哄着我那傻闺女跟他离婚呢。说什么等他回去安顿好,就接他们娘俩过去。”
陆桂兰的闺女,前两年嫁给一个海市来的知青,去年生了个小子。
“我这心里吧,慌得很,总觉得不靠谱。他们要结婚的时候,我就不同意来着,我那女婿,我看着就不是个靠谱的。”奈何闺女死活要嫁,他们又拗不过。

“那你可不能让他回。”李月娥道。
这两年,知青回城后慢慢就联系不上了,抛妻(夫)弃子的可不少,她都听了好几桩了。
“我家肯定是不能让他走的,但我那女婿会哄人,我闺女耳根子又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他哄骗得去离婚了。”陆桂兰叹气。
“这不,我想着你家苏茉是海市的,看方不方便帮忙打听一下。我那亲家我也没见过,也不知道一家子人品怎样。”
陆桂兰还有一个担心,自她闺女嫁了后,亲家那边就孙子出生的时候,寄过两身衣服来,其他时候,一年都少有一封信,她都有些怀疑,女婿说的地址,是不是真是他家。
不是她多疑,前两年就隔壁公社,就有一个知青回城后联系不上的。年初他媳妇娘家好容易凑够了钱,让闺女去城里寻亲,结果找到男人留的地址那,根本就没有这么个人。
“这海市这么大,小茉也不应能打听到。就我们清溪县这么个小地方,我们也不是谁都认识的。”李月娥道。
“嫂子,我明白。我就是想着问一问,如果方便,就帮忙打听一下,如果不方便,那就算了。”
人话都说成这样了,李月娥也不好拒绝。
第二天一大早,陆桂兰就骑车驮着李月娥去邮局打了电话。
也幸亏她们打得够早,不然苏茉就出发上学去了。
李月娥把事情一说,陆桂兰又赶紧说了女婿家的地址,离苏茉家还是有些远的,但要打听也不是不行。
“桂兰主任,那地方离我家挺远的,我是不认识那边的人。我会帮忙写信问一下我同学他们,但能不能打听到,我不敢打包票。”
“诶,好好,实在太感谢了。也不用打听太细的东西,我就是想知道,那里是不是有这么一家人就行。”陆桂兰十分感激,毕竟确实太麻烦人家了。
事情说完,苏茉便挂了电话。毕竟这长途电话费,对大部分农村人来讲,就跟割血一样。
打完电话,陆桂兰又去供销社,买了一网兜苹果,回去后,直接给李月娥拎屋里去了。李月娥是不想要的,但陆桂兰跑得快,硬是给留下了。
李月娥望着陆桂兰的背影,也是有些同情。
这每家,都总有那么一两个不省心的。
为知青返城一事伤神的,除了知青和知青亲属外,还有在海市的杨素云。
自从做了那个梦之后,杨素云就变得有些神神叨叨了。时不时就拿现实中发生的事去和做的梦对照,这对上了,便欣喜若狂,若没对上,又开始自我怀疑。
“怎么又提前了呢?明明应该是78年年底的,怎么77年年底就开始了呢?这不对……”杨素云拿着报纸,嘴里喃喃着。
室友看她这个样子,一个个都赶紧走了。
这杨素云,真是越来越怪了……
苏茉上完课,放学后去火车站给帮着看铺子,顺便把早上接的电话给莫玉蓉说了。
“你郑阿姨小女儿的婆家似乎就在那一带,你一会儿去打个电话问问。”莫玉蓉道。
苏茉没想到这么巧,还真有熟人在那一块。等没什么人流量后,苏茉便去火车站电话亭给郑玲家附近的公共电话亭去了个电话。
等了十分钟左右,苏茉再打回去,电话已经是郑玲接的了。
苏茉把事情一说,也就这么巧,郑玲小女儿婆家就在同一个职工大院,这都不用打听了,情况一清二楚。
郑玲表示她明天就过去问,让她明天傍晚再打电话过来。
第二天傍晚,苏茉再打电话过去,郑玲已经把情况都打听清楚了。
“那里确实有这么一家人,不过那家人不怎么好,在职工院风评很差。一家九口挤在一个套二里边,听说家里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陆桂兰告诉苏茉的地址,是海市棉纺十七厂的职工大院。
她女婿汤志勇的爷爷奶奶,原本是十七厂的职工,生了俩儿子,当时给分了个套二的房子。
俩儿子大了后,在纺织厂干着临时工,缺点运气,一直没给转正。年纪到了,便都娶了厂里同是临时工的女工。
老两口差不多年纪后,见两儿子一直是临时工,便把自己的正式工作,顶给了他们。
临时工是没有分房资格的,老两口正式工的分房名额,又已经被那个套二占了。于是,一家子就这么挤在这套二里面,人越来越多,房子面积却从来没变过,矛盾可想而知。
汤志勇的爹是家里的老大,生了三个孩子,汤志勇最大,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和弟弟。汤志勇的二叔也是生了两个儿子。
汤志勇和他妹妹,以及二叔的大儿子三个都去下乡了,两家各留了一个小儿子在家。
年初的时候,汤志勇二叔的儿子病退回来了。
“小茉,你那个同乡,我是不建议她来。这来了,都没地方住,还不如在乡下自在。听说,他二叔的两个儿子,到现在还跟父母睡一间房呢,连对象都不敢谈……”
苏茉从郑玲那了解清楚后,便又给陆家村打了个电话,把情况跟陆桂兰说了。
陆桂兰接完电话,是黑着脸回家的,心里实在膈应的很。
这汤志勇真是玩得一手好棋,你说他说谎吧,也没有,但人就是不坦诚。
他们当初问他家里情况的时候,他就说父母都是纺织厂的职工,在大院住个套二的房子。
可却没说清楚,这套二的房子,不是他们家的,是一大家子人挤一起的。
也怪他们,当时想着都在这边落户了,没问得太细。
陆桂兰婆家条件是不错的,是村里少数几家住的起砖瓦房的人家之一。而且,陆家村自从被评为先进大队后,每年的工分净值都不差。
说真的,家里壮劳力多,过日子精细一点的人家,每年攒下的钱,说不定比城里一般的工人家庭还要多。
她闺女嫁给汤志勇的时候,他们就帮衬着给建了三间的土坯房,给小两口过日子。
陆桂兰生了儿子一女,闺女最小,生得时候又是因为她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闺女早产,差点没养活。因此,打小身子骨就不好,一家子也格外的疼,这才把她养得耳根子软没啥心计。
刚开始她也是不同意的,后来还是她男人说,嫁给知青也好,他们支持建个房子,在这边落了户,在跟前他们也好看着。
又见闺女实在喜欢汤志勇,这才松了口。

把打听到的事情如实转告后,苏茉便把这事放一边,继续专注自己的事。
时间飞逝,眨眼便到了1978年。
1978年,是华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堪称是20世纪华国第三次历史巨变之年,也是改革开放的开始之年,很多重大决策都在这一年提出和确立,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1978年1月1日,未来几十年的华国收视之王,CCTV《新闻联播》正式开播,成为华国老百姓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一个窗口,是华国政治、经济风向标。
1月份,家属院也有一件大事发生,家属院要通燃气了。
羊城的民用燃气起步较迟,1974年8月才开始筹建,1975年底由茂名石油公司供应液化石油气,开始宣传性试用,1976年4月正式开户供气。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