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天森表示他和聪聪也挺好的,就是她这一走,父子俩又有些不习惯了,也很想她。
 玲珑那个被触动的呀,真恨不得立马坐火车回去。
 可惜也就只能想想了。
 秋天的景色还是不错的。
 难得玲珑有一次休息的时候没有回大院,和舍友们一起集体行动。
 他们去看了香山的红叶,留下不少欢声笑语。
 这个年代,也许娱乐方式有些匮乏,可同样有着好处。
 起码玲珑觉得,大家普遍都过得比较开心,也容易满足。
 也许是贫富差距都不大吧。
 想想不久以后要召开的那个重要会议,从此国家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玲珑这个已知者的心情还蛮复杂的。
 改革开放,对整个国家的意义,不可谓不重要。
 从那开始,国家就带上了腾飞的翅膀。
 人民日益富裕,国家逐渐富强。
 只是得到了许多,也会失去一些东西。
 作为先知者,她反而能看到更多,可她还是期待这样的到来和变化。
 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变得强大起来呢。
 至于发展中必须付出的一些代价,也是不可少的。
 她只能保证自己在这改革的浪潮中,保持初心,不迷失自我。
 新生开学后,玲珑他们这一届学生也成了学长学姐。
 除了上课学习,玲珑也依旧积极参加学生会的各种活动,也算是一种锻炼吧。
 这次开学,学生会长也换了人,不再是赵天,赵天已升入大四,面临毕业。
 谢慧离开,她本来就是板上钉钉的学生会会长。
 学生会进行了新的会长副会长选拔,也招新了。
 一学期过去,玲珑在学生会也成了老人,不过她对担任干部没什么兴趣。
 招新进来的新人,几次活动下来,有男生对玲珑这个学姐生出好感,也试着多接触她。
 玲珑对于想和自己“进一步发展的”异性可是敬而远之的,再次在学生会的人面前重申了自己已婚身份。
 那男生还以为玲珑是为了拒绝他找出的借口,直到学生会其他老人佐证,才黯然失色。
 玲珑本以为那男生就此放弃了。
 不想又一次学生会活动结束,她要离开的时候被男生拦住。
 “钟玲珑同学,我有话和你说。”
 因着玲珑他们这一届只比下一届早来半年,之后还要同一时间毕业,在很多新生眼里,他们就是同届生或者半个学长学姐的存在。
 看到眼前的男生,玲珑微微蹙眉。
 “李同学,你要说什么?”
 “我知道你已婚,但每个人都有自由恋爱的权利,我没见过你的丈夫,你现在是一名大学生,未来只会和他渐行渐远,你们不会有共同话题的,我可以和你一起讨论诗歌,讨论学业,最重要的是,我很欣赏喜欢你,我希望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
 听到这些自以为是的话,玲珑有些生气了。
 “我和我的丈夫感情很好,我们彼此理解,互相支持,即使现在人不在一起,我们的心也一直在一起,我不希望以后再听到你此类的发言,否则我就要向老师和学院领导反映你破坏军婚了。”
 破坏军婚几个字的威慑力让男生有了一些畏惧,只是依旧有些不服气。
 “我说的话早晚会应验,你也会后悔的。”撂下这些话他人就走了。
 周围有几个看热闹的人。
 “别人后不后悔我不知道,总之我从来不后悔。”遇到他,是我两辈子的幸运。
 玲珑回到宿舍后,提起这个男生的发言还有些生气。
 “这人都怎么想的,太自以为是了,我的婚姻如何,那是我的事。”
 “好了好了不气了。”周曼曼宽慰她。
 玲珑本以为自己就够倒霉的了,不想老二遇到了更烦心的事。
 他们宿舍几个人感情挺好的,大家有什么事也都会说。
 老二收到一封信后,面色就很不好看。
 问她怎么回事,她神情复杂道:“我前夫写给我的信,他,想挽回我。”
 “什么?那种男人,你可不能回头。”老三大嗓门道。
 “就是就是,不能答应他,他这是看你有出息后悔了吧。”老六说道。
 老四和周曼曼也义愤填膺起来。
 “好男人多的是,他以为他是什么香饽饽吗?”玲珑一脸鄙夷。
 当初毕竟在一起共苦过,要说没有感情那是不可能的,不过在被嫌弃离婚的那一刻,老二就想明白了。
 看着担心自己的舍友们,老二笑了。
 “你们放心吧,我不傻,我也不会回头的。”说着她目光就变得坚毅起来。
 看着老二,玲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随着夫妻感情逐渐加深,她和郑天森的交流也越发深刻,除了她重生的秘密,她几乎没什么不对他说的。
 那自以为是的男生,还有老二的前夫的事,她都写在了寄给郑天森的信里。
 郑天森如今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收到媳妇写的信或者接到媳妇电话。
 本来看到媳妇又来信了,他还很开心,只是看到信里媳妇写着有男生追求她甚至知道她已婚还不愿放弃时,紧张又生气起来。
 当初玲珑从报考到考上大学,他一直在用行动默默支持,只是内心又哪能一点担忧都没有呢。
 也就是后来玲珑和他摊牌还彻底交付身心,他才安稳下来。
 只是夫妻相隔两地,需要克服的东西也有很多。
 他也曾经担心过,媳妇会不会嫌弃他不是大学生,会不会更喜欢学校里那些同为大学生的小伙子们。
 以前玲珑被异性追求,怕郑天森担心,她也一直没说过。
 这次还是和老二的事碰到一起,就给提了下,不想让郑天森坐立不安了。
 其实玲珑能坦荡荡在信里把这种事说出来,甚至还发表了对那个男生的不满鄙夷,郑天森是该高兴的。
 这证明了玲珑信任他也对他们的婚姻很忠贞在意。
 然而这也制止不了他的不安。
 玲珑信任他,他也不好说什么让媳妇觉得不舒服的话。
 思来想去的,他只能联系了亲妹妹。
 郑天欣在学校里接到郑天森这个亲哥打给她的电话,就知道哥哥是有事找她。
 谁让她这个哥哥一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呢。
 “二哥,说吧,这次又是啥事。”
 对于亲妹妹,郑天森也就不怎么遮掩了,直接说了有人在学校里追求玲珑的事。
 郑天欣幸灾乐祸笑起来。“二哥,你这是紧张我嫂子了?不过也是,我嫂子长得漂亮又优秀,那在他们学校追求者肯定一大把。”
 “你嫂子和你说过?”郑天森声音立马拔高。
 “这个嘛。”郑天欣故意卖起关子。
 “天欣,你嫂子这个人太单纯,又善良容易心软,你以后多去他们学校看看她,不要让不怀好意的人接近她,骗了她。”郑天森急了。
 毕竟是亲哥,郑天欣还是懂得事情轻重的,立马答应下来,不过也借机向郑天森讨要了一些好处。
 这种事,郑天欣学校放假她回去的时候,就当乐子在父母跟前提起。
 知道儿子紧张儿媳妇,还打电话找郑天欣这个亲妹妹帮忙,曾瑜和丈夫就忍俊不禁。
 不过曾瑜还是郑重叮嘱了女儿。“你哥担心的也有道理,没事了就多去玲珑那看看。”
 她也担心自家好不容易得来的优秀儿媳妇呢。
 “遵命。”郑天欣敬了个礼。
 玲珑再回大院这边,就觉得公公婆婆对自己更关心了,还有点奇怪。
 没办法,郑家夫妻俩想着儿子在远处,只能他们帮忙多关心关心儿媳妇了,省得儿子的媳妇真丢了。
 等玲珑信里无意和郑天森说起这事,郑天森就有点心虚。
 后世被记载进史册的那场重要会议也终于召开。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转变,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亲眼从报纸上看到有关会议报道,玲珑心潮澎湃,她又见证了一件历史大事件的发生。
 写给郑天森的信里,她也提起了对这次会议相关政策的期待和雀跃。
 郑天森日常倒是看报和听收音机广播呢,不过本来没对这次会议特别关注,但在玲珑的影响下,了解得多了,也产生了一些感悟和期待。
 京城各个大学里的学生们,都很关注时事,对于这次会议,也产生了热烈的讨论。
 各种看法的人都有,玲珑这个历史的见证者当然知道未来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
 不过她从不参与大家的争论,也就是在舍友们提起这个话题时,稍微表达一下自己的态度。
 对于此次会议做出的政策改变,她当然是持乐观态度的。
 只是,她无法把自己知道的那些已知结论告诉任何人,但喜悦的心情是无论如何都挡不住的。
 一般她去大院的时候很少和郑家人讨论国事政治。
 但大概这次会议做出的一些政策太过惊人,郑天宝和郑天欣在家热烈讨论,玲珑被拉着也不得不加入其中。
 即使再隐藏,情绪上头后,她还是输出了不少观点。
 曾瑜还好,郑父看玲珑这个儿媳妇的目光却越来越不一样。
 哪怕身在军队不从政,可作为级别相当高的军方干部,郑父对于国家的各种政策变动也要随时了解的。
 玲珑输出的那些观点,很多都让郑父眼前一亮,也得到了一些启发。
 在之后参加的一些会议还有和友人同事的谈话中,他就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观点,无形之中,也影响到了一些事的走向。
 这大概就是玲珑这个小翅膀扇动的变化吧。
 在和儿子的一次通话中,郑父毫不吝啬夸赞了玲珑,郑天森那个骄傲呀,他媳妇当然是最优秀的。
 郑天欣在得到哥哥的拜托后,时不时的就去玲珑学校一趟。
 玲珑不知内情,还以为是小姑子关心自己呢,格外感动。
 她和舍友一起去百货大楼时买了不少毛线,本来只打算给身在远处的那父子俩一人织一件毛衣的。
 这不,就又给郑天欣也勾了个毛线帽出来。
 玲珑有着超越现在流行的审美,她勾出来的毛线帽,郑天欣格外喜欢,在学校里经常戴,还被人问起她从哪里买的呢。
 至于曾瑜夫妻两,玲珑也没忘记,就是速度慢了些。
 给婆婆,她织了个围巾,给公公,她勾了个手套。
 曾瑜夫妻两收到儿媳妇孝敬的礼物都很喜欢。
 至于远方的郑天森,收到媳妇亲自给他织的毛衣后,更是爱不释手,总是穿在里头。
 就连聪聪,在和小朋友玩时,都会故意炫耀自己的毛衣。
 “这是,我妈妈给我织的。”
 别说,这炫耀还真让很多小朋友都很羡慕他。
 郑天森电话里给玲珑说起这事,玲珑好笑又欣慰。
 “等我抽时间,再给聪聪织点东西。”
 “不用,你学业要紧,也不要累着了,对了,这又快放假了,你想好今年过年在哪过了吗?”
 “你怎么想的?”玲珑反问。
 只要能和这父子俩在一起,其实她在部队那边还是在京城过年都可以。
 “我今年可能不能回京城过年。”
 “那我放了假就回去,咱们一起在部队过。”
 “好,放假日期出来了,记得告诉我。”
 “知道了。”
 他们两每次通话没有多少含情脉脉,可却充满了甜蜜温馨。
 玲珑给身边人织东西,也没忘记给自己来一件。
 她给自己织的是围巾,花纹独特又好看。
 周曼曼几个最先看到心动,也想学织法。
 玲珑毫不吝啬,想学的她就教。
 等到后来还有同班女生甚至外班的女同学询问,玲珑也会指点一下。
 女生们大多都有亲手做衣服手工饰品的喜好,随着询问请教的人越来越多,玲珑也有点头大了。
 她能力有限,本来只是闲暇时给自己和家人们织点东西,哪里能想到会引得这么多人跟风学习。
 她也不想逞强影响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就表示进入期末复习期了,没时间再搞这些要专心复习,也不会再指点什么织法。
 大多数人都理解,毕竟他们的身份是学生,学业才是最重要的事。
 可还是有人心存不满了,私下说玲珑自私,藏着掖着不肯分享。
 玲珑没亲自听到过,但周曼曼等人撞见过,还为此发生过争吵。
 怕玲珑知道生气难过,周曼曼他们还刻意瞒下了这些。
 玲珑在图书馆复习的时候,有个女生找到了她,有些不好意思提出请求。
 “钟玲珑同学,我知道你说过了,现在不教人了,那个,我可以给你报酬的。”
 看图书馆都是看书复习的学生,玲珑起身。“我们出去说。”
 “同学,不是报酬的事,是我真没有时间和精力。”她婉拒道。
 女生咬唇。“对不起,我,我只是想回家的时候给我妈妈一件礼物,她,她年轻的时候有一件很好看的毛衣,后来没了,她总是念叨,我就想着,亲手织一件送给她,我攒了很久的票才攒够这些毛线的。”
 之前向玲珑请教的女生不少,但因为毛线得来不易,基本都是织小件的,手套,帽子,围巾之类的。
 知道了女孩的故事,玲珑有些动容。
 “我可以帮你,但不需要报酬,也麻烦你不要告诉别人好吗?”
 “好的好的。”女孩一脸惊喜。
 两人约定好时间地点,女孩道完谢高兴离开。
 “这要是再过几年,我是不是都能开个教各种织法的班赚钱呀。”她自我打趣,也生出有门手艺的话,什么时候都更容易生存的感慨。
 被女孩的孝心打动,玲珑复习之余,都会抽出一点时间呵女孩见面,指导她怎么织出好看的毛衣来,也当作辛苦复习中的消遣了。
 有了她这个给力的师傅帮忙,赶在考试前,女孩终于完成了给妈妈的礼物,对于玲珑也是万分感激。
 能帮上这样的忙,玲珑也挺高兴的。
 开始进入考试周,她全身心投入认真考试。
 等考完最后一门那天,整个人如释重负。
 回到宿舍,最小的老六王雁就提议他们宿舍一起去吃顿好吃的。
 几个人都答应了,在宿舍收拾,准备出门。
 “钟玲珑在吗?”有人敲门问道。
 玲珑疑惑走过去。“我是钟玲珑,有什么事吗?”
 “通知你去教导处一趟。”
 玲珑只好看向周曼曼他们。“我去趟教导处,你们等我一会。”
 “玲珑,要不我陪你一起去吧。”周曼曼回道。
 “我也去。”
 “一起吧,我们在教导处外头等你。”
 “就是,反正也都收拾好了。”
 大家七嘴八舌的,玲珑点点头。“那就一起吧。”
 去教导处的路上,她们还在小声议论找玲珑做什么。
 等到了教导处外头,让周曼曼她们等着,玲珑独自走了进去。
 “老师你好,我是历史系的钟玲珑。”
 办公室作者的中年男老师面色严肃的看着她。
 “钟玲珑,你以帮同学织东西的名头谋取好处,这事性质很严重,你知道吗?”
 玲珑怔了一瞬。“我是帮过不少同学织东西,但我从未因此谋取过任何好处,老师,这其中大概是有什么误会吧。”
 她又不傻,在改革开放的政策存在争议,大家都在观望的时候,她怎么会去撞枪口呢。
 哪怕她自我打趣自己靠这门技艺也能开班挣钱,可从未想过在当下实行。
 “钟玲珑同学,做人要诚实,而且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定不能做资本主义的行径,那都是不可取的。”
 至于姓资还是姓社这件事,玲珑当然不会傻乎乎地去和老师争论。
 但她永远记得那位伟人说过的话,不管白猫黑猫,只要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老师,我很诚实,没有做过的事,我绝对不会认的。”
 看她如此执着,先入为主的老师有了些动摇,难不成真的误会了?
 “你先下去吧,这件事,我会调查清楚的。”
 “好的,麻烦老师了,再见。”
 镇定离开,一到外头,她就被追问起来。
 “玲珑到底怎么回事?”
 “找你干什么?”
 其实刚才被问起的一瞬,她内心还是有点慌得。
 只是她想到自己确实没有能被抓到的把柄,这才安定下来。
 “不知道教导处的老师从哪得到的消息,误会我教人织东西收取好处,本来是要教育批评我的,但我没做过的事,我怎么能认呢,老师说他会调查的。”
 周曼曼她们立马义愤填膺起来。
 “谁呀,这么坏。”
 “就是,你啥时候收过好处了。”
 “这事我们肯定不能认,太冤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