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古代夫妻奋斗日常(地绵绵)


江颂安得了句准话这才笑了,站起身:“那就多谢你了叔!这点儿心意孝敬你的,收下吧!”说完又给赵里正塞了一吊钱,赵里正赶忙递了回来:“你这孩子!你干、干啥!”
“孝敬您的!正月没几天了,除了这腊肉,您也买点新鲜肉补补!我走了啊!”
还不等赵里正反应过来,江颂安便已经大步朝外走了,赵里正和吴氏叹了口气,最终还是收下了。
吴氏:“当家的,这事好办不?”
“好办不?不好办也得办啊,收都收了。倒也不是啥难事,就按照他说的,这最近一段时间难民的确是多,浑水摸鱼吧。”
吴氏感慨:“颂安这孩子还真的是,自己也过得不咋好,还要操心着家里四个,你刚听见没有,他还要送那小的去念书。”
“听见了咋没听见,这事咱们就管不着了。”
吴氏:“晓得的。”
元瑶没想到江颂安真能把这事办好,大喜过望,重新办两份籍书也不算是小事了,她小声问:“一共花了多钱?”
“一吊钱一条肉。”江颂安也如实说了。
差不多,元瑶松了口气,这会儿她心里是真高兴,仿佛解决了天大的事,她一面笑着一面就去厨房:“你不急着走吧,我今天下午做一顿好的吧?”
江颂安不急着走,他看了眼院子里元瑶晾晒的这些毛豆腐,慢悠悠道:“不急,再过几天走,明天上街去吧,我跟你一块儿?”
元瑶正在切菜的动作一愣:“你跟我一块儿?我去摆摊,你一个大男人跟着做什么。”
江颂安不以为然地耸了耸肩:“我媳妇做生意我还不能看了,前两次是我不在家,这次我说什么也要去的。”
元瑶无奈:“随你吧,你想去就去。”说完,她就继续准备晚饭。
早上虽然吃了元宵,但元瑶还是想趁着江颂安在家的时候好好张罗一桌子团圆饭,于是晚上就做了一道硬菜,腐乳蒸肉。
腐乳当真是个好东西,吃法多种多样,蒸肉便是其中一种,和梅菜扣肉的做法差不多,半肥半瘦的五花肉切成筷子粗细的肉片,煮熟之后里外全都抹上腐乳,倒扣在碗里直接上锅去蒸,要不了小半个时辰,厨房里已经是浓浓的肉香和腐乳的香气了。
这滋味简直是想忽视都难,正值晚饭,有吃不起肉的人家怕是恨不得伴着这香气下饭!
“哎呀这江家做饭呢吧!真是羡慕啊,天天都有肉吃!”
“你是羡慕,你有人家江颂安那本事吗?”
“没有……所以我才说羡慕嘛……”
元瑶不知道这些只管忙着厨房的事,除了腐乳蒸肉,她又蒸了一锅荷叶饼,荷叶饼就是馒头的变形,做成饼的形状方便一会儿好夹肉,不是真的放了荷叶,再来两个素菜一个汤,晚饭就算成了。
当然,别人家都馋的不行了何况家里,江颂安都频频朝厨房看了好几眼,柴也不劈了就等着元瑶说开饭,好不容易盼到了那声“开饭了!”
四个人八只腿,瞬间齐刷刷站在了厨房门口。
元瑶看见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摆桌子吧!”
蒸好的腐乳肉红彤彤的,看着就十分有胃口,腐乳的滋味已经全部浸到了肉里,筷子挑起两片夹在饼里,肥瘦相间的肉还滋滋冒着红油,咬一口,哎呦喂,那腐乳的香辣滋味,肥瘦相间的肉片和面饼的香味全部混合在一起,竟然分不出来到底哪个更胜一筹!
绝,真就一个绝字。
蒸肉是一道硬菜,逢年过节压轴才会上,但元瑶吃不了几片就会腻,三姐妹也是一样,而且这腐乳是辣口,吃多了也辣,元霜元琪元荔没多会儿就放了筷子,大口大口喝水。
江颂安还是能吃,两三片肉夹在一个荷叶饼里好像还不够他塞牙缝的,一口气炫了四个,吃得额头冒汗酣畅淋漓,这才意犹未尽地停了下来。
元瑶上辈子也嫌弃过他这粗鲁的吃相,这会儿却是怎么看怎么喜欢,在外面忙碌持家的男人回来就要添点儿油水,不然怎么受得了?她又贴心地给江颂安盛了一碗汤:“锅里还有饼,吃吧,管够。”
江颂安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饱了,晚上再吃。”
元瑶当时还没领会到这话的深意,直到晚上夜幕降临,她刚从盥室出来,江颂安就迫不及待地从后面抱住她,此时元瑶才明白晚上再吃是什么意思。
“想死我了。”
江颂安呼吸渐重,大手不停,火热的唇也忍不住去亲她的耳垂和脖颈。
元瑶身子也一下就软了,但今天……
江颂安浑身都热,可谁料下一瞬,一盆冷水从天而降,元瑶无奈道:“你忘记我之前和你说啥了?今天我月事,不行。”
江颂安一愣。
对了,的确是这两日,江颂安眼睛一下变得赤红,呼吸也粗重了起来,明显难受。
元瑶叹气:“我也没法子,你去洗洗吧。”
江颂安站在原地缓了好一会儿,还是跟着进了床帐。
元瑶不解,下一瞬就被江颂安堵住了嘴。
“没事儿。”江颂安按住元瑶的肩头大手一扯,一阵凉风吹来,元瑶还来不及惊呼就被人低头咬了一口。
“还有别的乐子。”
男人声音粗重。
次日赶集,元瑶这就有自己的正式摊位了,就在豆婶隔壁,摊位不大但是整洁,后面还有两张暂时用不上的桌椅板凳。
元瑶昨日还不愿江颂安跟着,今个儿却又觉出好处了,这一大早,根本不用她喊操心,江颂安轻轻松松就将摊子给支棱起来,什么豆腐、簸箕、罐子整整齐齐都码好,包括现场要用的那些香料辣椒面和白酒也全都依次摆好,当然这些也是豆婶从旁指挥着,要不然江颂安也不知道咋摆,等江颂安忙完,元瑶才慢悠悠过来了。
她原本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但看见豆婶那看破不说破的表情也懒得解释,只是又瞪了一眼江颂安,江颂安没敢吭一个字,站在旁边老老实实地受着。
这都准备好了就等主顾上门,今个儿根本都不用吆喝,先前在元瑶这边交了定金的自然一早就过来等着,元瑶也笑着招呼对方,手脚麻利的就开始做了起来。
这罐子也是昨个儿下午才送来的,正好十个,除了先前预定的三罐还有七罐的量,这量现在还远远跟不上,但是没办法,她就一个人,现在除了数量更讲究品质,每一罐红油腐乳元瑶都是认认真真做的,当着所有人的面,都能看见。
先前预定的三个主顾元瑶都给送了搭头,后来买的也想要,元瑶笑道:“今个儿没有搭头了,您要是能等,预定十天之后的也行,我还送两块,因为这罐子要定做,豆腐也得等它长毛。”
“十天啊……”那些个嘴馋的又想早点儿吃上,抓耳挠腮纠结地不行,元瑶笑道:“不然您再带点芸豆糕或者葛根粉,我都送搭头的。”
“这行,那我买一罐腐乳再买十块芸豆糕,你送我一点葛根粉吧!我回家尝尝,好了再来买!”
“行!没问题!”
豆腐的搭头没了,但是元瑶总有办法让你买走,甚至还买的更多,豆婶在一边看着朝江颂安努嘴:“瞧见没,你媳妇儿厉害着。”
江颂安一直站在元瑶身后,没指手画脚也没碍着她什么事,只是目光一直也没从她身上挪走,看着前面忙碌的那一抹倩影,江颂安目光软了下来,微微扬起了唇角。

快到巳时,摊子前的生意越发好了,江颂安看着也没什么需要帮忙的,正巧路口闪过一个人影,看见江颂安之后小声喊了一声,江颂安转头看见了,顿了顿,走了过去。
“咋了?”
来人也是县城里一个铁铺的伙计,那伙计看了眼四周,小声道:“二哥,我刚才在码头听说西南边也来了不少难民,有一户姓江的,现在荷里屯住下了,好像还在找人。”
江颂安闻言,平静的面色逐渐就难看起来。
“你确定吗?”
那伙计点头:“确定,你要不去找里正问问!他现在肯定也知道了!”
江颂安声音瞬间就沉了下来:“成,我知道了,多谢。”
江颂安回去时,元瑶的东西全卖完了,豆婶羡慕极了:“这就准备走了?哎哟,我啥时候能这个点收摊就好了!”
元瑶笑道:“您赚得多呀!我这就是小打小闹,量少的很,这就走了!”
江颂安加快脚步走了过来:“回家?”
元瑶点头笑道:“嗯,都卖完啦!”
江颂安也点了点头,手脚麻利地帮她收拾起来。
元瑶因为心情好,回去一路都是叽叽喳喳的:“今天一共收了三钱,除去给豆腐的成本和罐子,净赚两钱!”
瞧她这般孩子气,江颂安笑了:“赚到二钱也不是二两,就这么高兴?”
元瑶点头:“高兴!”
她是真的高兴,现在有了固定摊位,她就不必等集市才去,而是每天都能赚,一天二钱,十天可不就二两,一个月……两个月……
谁也别小看积少成多的力量。
到家后,江颂安将摆摊用的东西全都收拾好,元瑶则去准备晚饭。
中午吃疙瘩汤,做起来简单也不麻烦,出锅的时候元瑶想摘几根野葱,见江颂安在菜地跟前站着便喊了一声,谁知喊了两遍江颂安都和没听见似的,还是元霜过去了,他才回过神来。
江颂安去了厨房,元瑶也没多想,只是饭桌上见江颂安也有些沉默,等妹妹们吃完,她便问了一句:“你咋了,怎么感觉魂不守舍的?”
江颂安沉默一瞬,忽然放下筷子道:“明天我带你去县城,想不想去?”
元瑶正在喝汤,闻言差点儿被呛到,咳嗽了好几声才道:“什、什么?去县城?”
江颂安给她倒了杯水嗯了一声:“你之前不是就说想去县城看看嘛?要做生意的话,出去看看也比较好。”
这倒是……
元瑶也的确想去的。
“但是怎么这么突然呀?我一点儿准备都没有。”
江颂安笑笑:“没啥要准备的,你要想带上阿霜她们也行,不过就是费事些,你要是不想带也可以,让刘阿婆帮我们照看几天。”
元瑶还是十分惊讶:“是不是有啥事呀,这么突然?”
江颂安:“没有,就是想到我可能过了这段时间就比较忙了,没空带你出去,你不是十日之后才卖这些腐乳吗?来得及,想去吗?”
元瑶想了一会儿,点头:“行吧……不过明天时间还是有些紧张,不然后天?我准备一下,然后这次就不带她们了吧,就按照你说的,在刘阿婆或者豆婶家住两天,我最多两天就回来了。”
江颂安想了想:“也成,去了县城之后你也不用担心住的地方,我会安排好的。”
元瑶飘忽忽地应下,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么突然就要去县城了。
虽然说上辈子都是去过长安城的人了,心里却还是十分高兴。
青山县对元瑶来说其实还挺陌生的,因为上辈子江颂安从军之后升的很快,她们在青山县总共也就住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后来就直接在府城落了脚,元瑶都没熟悉那儿就又搬家了,所以县城对她而言还不如扬州府城熟悉呢。
想到明天就要去县城,元瑶总有一种恍惚感,她重生回来也有半个多月了,第一次走出神木镇,心里总是紧张的。
下午,江颂安去找里正问籍书的事了,元瑶给三个妹妹说了自己要去县城的事,虽然元霜她们也很向往,但都知道大姐去是要办正事的,乖巧应下:“大姐放心!我们乖乖在家等你!”
元瑶摸了摸三姐妹的头:“乖,大姐下次出去带你们。”
傍晚时分,江颂安回来了,他递给元瑶两个卷轴,是两份籍书:“办好了,里正速度还是快,但是现在还不生效,下个月统一盖章之后就行了。”
元瑶十分高兴,摸了摸元琪和元荔的头,这也算是给她解决了一桩大事。
“就让阿霜她们去刘阿婆家吧,我说好了,咱们后天一早就走,明天你把想置办的东西都盘点一下。”
元瑶笑着应下:“行,我知道了,洗手准备吃饭吧。”
籍书的事搞定了,明日又要进城,元瑶的心情十分好,晚上又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饭,直接将三姐妹吃的肚滚肥圆,心满意足的上床睡觉了。
黑夜里,江颂安难得先进了床帐,元瑶过来的时候他都躺下了,元瑶稀奇地问:“熄灯了?”
江颂安嗯了一声。
元瑶慢慢上了床帐,她总觉得江颂安今日似乎不大对,正准备问时,那火热的身体又圧了过来,元瑶还来不及开口,双手就被扼过头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正月二十一,天气逐渐回暖。
一大早,江颂安不知道从哪借来了一辆牛车,带着元瑶进城了。
走之前两人和刘阿婆豆婶都打了招呼,三姐妹乖巧去了刘家,站在门口道别:“大姐姐夫再见!”
元瑶:“阿婆,实在给您添麻烦了。”
刘阿婆摆手:“都是邻居,说这干啥!路上小心!”
元瑶点了点头又和妹妹们挥了挥手,这才弯腰上了牛车。
刘阿婆看了眼和自己孙子差不多大的小姑娘们,眉眼也温柔下来:“都进屋去吧,想吃啥就跟阿婆说。”
“谢谢阿婆!我们早饭都吃过了!”
从神木镇到青山县要将近三个时辰,不算远但是也不算近了,进一次城往返一天不太够,所以大部分人很少去县城,要么就是两头都有落脚处,就和江颂安一样。
一路上,元瑶的心情无疑是十分轻松的,她问江颂安:“这牛车谁家的呀?”
江颂安:“里正家的。”
元瑶闻言连忙道:“赵里正和你好像很熟,帮了我这么大的忙,合该好好谢谢人家才是。”
江颂安如实道:“还行,之前也帮了我不少忙,他人实诚,乡亲们都挺服。”
“看出来了。”
江颂安在前面赶车,脑海里也浮现出了昨日里正和他说的话——
“是来了,就在荷里屯那边,最近你去县城避两天吧,他们找不到或许也就走了,不过那口子也真他娘不是个东西啊,当初说走就走,现在还有啥脸回来了。”
江颂安气息低沉,道:“小年咋样我还不知道。”
赵里正:“带了三个孩子,但是具体还没报过来,我有消息了第一时间跟你说吧。”
想到这,江颂安气息越发沉沉,但想到身后的人,还是略微收了收心情,抓紧赶路。
辰时不到就出发,赶在未时正刻才到了青山县,元瑶下车的时候小脸都有些发白,是颠簸的。
现在村路还没平整,牛车也不大舒服,她一路都忍着没吭声,但下车后还是被江颂安发现了。
“难受?先找个地方歇歇。”
元瑶摆手:“不打紧,先去你落脚的地方吧。”
元瑶这次进城也一同找里正办了过所,但牛车没法进去,只能在城外统一的地方保管,元瑶也没带啥东西,就一个小包裹装了些钱,此时江颂安提着,给城门口的守卫看了过所文书后,就放两人进城去了。
“真不要紧?我住的地方还有点远。”
“没事。”元瑶拍了拍胸口:“就是好久没坐车了,没那么娇气,走两步我透透气就好。”
江颂安只好带她先朝铁铺方向走。
过了城门没多远首先要经过一道虹桥,这桥是进城出城的必经之处,虽然此时已经过了午时最热闹的时候,桥上仍然是人头攒动,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午后的阳光照在虹桥上,空中的灰尘都似乎都变成了金色,明明是初春,却已经热浪滚滚,让人感受到了县城的热闹和生机。
经过虹桥时,江颂安无比自然地拉住了元瑶的手,元瑶抬头,江颂安目不斜视一直看着前面,从她的角度看过去只能瞧见他英俊锋利的侧脸。江颂安其实长得十分好,这一点她早就发现了,而且不笑时总带着几分锋利,这锋利在元瑶这却化成了浓浓的安全感。
元瑶低头,经过虹桥时她朝下看了一眼,这才发现青山县的水路已经四通八达,这里定是有不少商机。

江颂安在的铁铺虽然不在城郊但也不在城中心,从虹桥过去走了一刻钟就到了,这一路刚好方便元瑶初步逛了逛青山县,到的时候,正是铁铺伙计吃午饭的点儿。
江颂安原本想绕过铁铺直接去后头自己的小屋子,谁承想正好遇到一帮大老爷们儿从里面有说有笑走了出来,两边打了个照面,那群汉子瞬间就从叽叽喳喳变成鸦雀无声的哑巴了。
江颂安眉眼一沉,悄无声息又将元瑶朝自己身后挡了挡。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