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越是冷淡,皇帝越缱绻:“真不知你打着什么主意?人找回了数月,硬是连陈家和你们外家姜家都不透露半个字。”
陈卿沄低头,看地上落花:“自是因为我们姐妹俩想给他们一个惊喜。”
水榭外的桃林中,清渠在林间蜿蜒穿行流过,草地上已摆上席案,众世家子弟们随意跽坐席间。
桃林深处,走过来一道白色身影,众人眼前一亮:“久未露面的晏长公子都来了,今日这宴当真热闹!”
说话的是几个祁家的郎君和女郎。晏书珩淡淡一笑,朝他们走去,在边上一处不显眼的席上落座,温煦回应众人的问候:“这数月族中事多,兼之身子不适,故鲜少外出宴饮。”
寒暄后,青年独自坐在席间,垂眸看着杯盏中的酒水。眼底映着满园春色,却平添几分清寂,连面容都比先前苍白几分,人也清瘦了,从前一身白衣温润如玉,如今则多了几分清冷。
众人都知道数月前晏二郎捉刺客时失踪,晏三爷又因此大病不起溘然长逝,晏老爷子已因年迈将族中诸事交由长孙,晏书珩既是晏氏长公子又在中书令之位,可不就疲于应对么?
席间偶尔有人前来寒暄,晏书珩都温和有礼地应过。
眼前停落了一道月白裙摆,其上有银线织就的暗纹浮动,晏书珩微怔,抬眸看到一张明艳的笑颜。
青年收回目光,对来人淡淡一笑:“原是祁家三表妹。”
这是祁茵的亲姐姐,不似祁茵对晏书珩颇有成见,祁家三娘是个画痴,常和晏书珩讨教书画丹青。祁三娘摊开了一副画:“这是适才周郎和我买来的,劳表兄替我辨认一二,看看可是真迹?”
晏书珩知道这位表妹眼里只有周郎和丹青,接过画耐心替她辨认。
“是徐道子真迹不假。”
祁三娘闻言很是欣喜,朝晏书珩绽放了个灿若骄阳的笑。
前方传来窃窃私语声,大抵是今日宴会的东道主陈妃来了,众人纷纷看去,都想一睹这位入宫一年有余盛宠加身却鲜少露面的宠妃的风姿。
祁三娘诧道:“这还是我回京后初次见到陈妃,瞧着竟不谙世事的样子,和阿茵妹妹说的好不一样。”
“不谙世事……”
晏书珩垂着眸,低声笑着念出这句话,他望着杯中清凌凌的酒水,想起一双真正称得上不谙世事的眼眸。
青年指尖微颤,但未抬眼。
祁三娘又看了一眼:“诶不对,我似乎是认错了。边上还有一个女子,那似乎才是陈妃,二人容貌有两三分相似,可陈妃不是家中最小的女郎么?”
晏书珩原本兀自把玩着酒杯,长睫懒懒低垂,此刻听到三娘的话,随意抬起睫梢。
握着酒杯的手倏地一颤。
“哐当”一声。
杯底磕上红木矮几。
清凌凌的酒水四溅,无声无息地晕湿了青年袍角。
晏书珩眸子一点点眯起。
第61章
祁三娘手忙脚乱地收起矮几上的画作, 见青年袖摆一角被浸湿了,她伸手在晏书珩跟前招了招。
“表兄,且快擦擦吧!”
青年岿然不动,捏着酒杯的手不断收紧, 长指因极度用力而泛白。
他定定看着前方, 幽深眼眸像被酒晕湿了的袍角, 渐次变深, 旋即眼底漾起笑意,刹那冰消雪融。
祁三娘不解地随着他望去。
透过疏疏落落的桃枝, 她看到适才所见到那两个女子在两丈开外的席间落座, 离他们稍近的是个气度雍容的女子, 当是陈妃无疑。而稍远的,则是起初被她误认为陈妃的女郎。
那女郎一袭素简的淡紫罗裙,乌发垂落身后,发间只点缀了一支银簪。
她不过十六七岁模样, 正侧对着他们。长睫半垂,鼻梁挺秀, 留给他们一个安静又疏离的侧脸。
美好得似一副画。
风一吹来,青丝拂动,裙摆轻扬, 霎时画似也活了。
似是山间叫不出名却妍丽妩媚的一枝花,因沾着清透的晨露而显得通透干净,不染半分俗世尘埃。
祁三娘探着脑袋张望:“这女郎眉间还生了颗小痣,当真是妩媚又俏皮!”
刚说完这句话,身旁的晏书珩指关屈紧, 他凝眉,目不转睛地望着前方侧过脸的女郎, 她恰好转过身来,正垂着眼拨弄被风吹起的裙摆。
两道秀眉间,赫然有颗小痣。
晏书珩不敢置信地低语:“她不该有痣,她怎会有痣。”
他这才看清,女郎不止眉心有痣,眉眼神态亦和他的阿姒稍显不同。
沉积数月的思绪翻涌沸腾。
适才惊鸿一瞥时的熟悉感如同退潮,不受他控制地离去。晏书珩心里闪过强烈的不安。这股不安在阿姒杳无音信时曾日复一日地折磨他的心绪。
如今它卷土重来,让他在“失而复得”和“空欢喜一场”之间反复沉浮。
晏书珩思绪凝滞了数息。
他忽而怀疑眼前是一场梦,很快梦便会醒来,而他也要从短暂的狂喜之中被再次抛入缠绕他数月的深渊。
周遭声音遽然被剪断。
青年陷入怔忪。
他只听到陈妃曼声说:“这是本宫走失多年的妹妹,日前方寻回,陛下感念我姐妹分离多年终得重逢,为其赐名姒月,寓意圆满似月。”
陈姒月。
桃树下,晏书珩轻念着。
这是阿姒的名字。这三个字是无边暗夜里点亮的一豆烛火,被黑暗侵蚀的灵魂因此而得到照拂。
晏书珩看向那女郎。
她正缓缓起身,半垂着眸朝众人见礼,鸦睫遮住她眼底神色,使人分不清这是羞赧还是神秘。
分离数月,他险些忘了。
阿姒最擅做戏。
那颗痣,兴许只是她的掩饰?
过去数月,历经数次落空。
此刻尽管欣喜,晏书珩也仍习惯用一句“兴许”替自己留下退路,让他不至于被喜悲起落折磨。
这厢众人还在为陈妃横空冒出来个妹妹而诧异,就连陈家的人都始料未及,陈仲敬不慎打翻酒杯。
陈彦更是张大了嘴:“姒月,不就是阿姒?可阿姒不是坠……”
话还未说完,被父亲瞪了一眼,陈彦顿时明白,不管这是不是阿姒,明面上她都不能是阿姒。但他不解:“长姐为何一个字都不曾和族中透露?还破天荒办了个宴席,好像在特地防着我们。”
一旁的陈四娘轻扯弟弟袖摆:“九弟,谨言慎行,娘娘作此安排定有其用意。”
陈彦忙噤声。
至于外人,则猜测定是陈少傅早年做了些荒唐事,否则怎从未听闻陈家有走丢的三女儿?但个中缘由不算什么,只要陈妃承认这是她的妹妹,那便是贵妃之妹无疑。再者,这位小女郎容貌和陈妃的确也有一二分相似。
众人暗暗感慨,从先帝的陈皇后及陈淑仪,到如今的陈妃和陈妃幼妹,陈氏女郎果真名不虚传。
或许世人就爱寻求新鲜,从无坚不摧之人身上寻找脆弱,看规矩者离经叛道。就如眼前陈氏二女,陈妃清丽脱俗偏偏慵懒跋扈,妹妹妩媚多姿反不谙世事。
越矛盾,越勾人。
有姐姐珠玉在前,这位宠妃之妹又会在建康城中掀起怎样的波澜?
在这喧闹中,女郎长睫低垂,似不习惯被众人热烈打量。
皇帝懒洋洋地端着酒杯道:“今日本是朕借美人之名,邀众卿一道赏春,春光正好,怎能辜负?”
他提议众人不妨一道饮酒作乐,又调侃一旁垂眸思忖的晏书珩和同样怔忪的晏少沅:“长公子琴音一绝,二郎剑术精湛,值此良辰,可愿让我等开开眼?”
被点到的两人皆是微怔。
晏书珩很快回过神,款步行至桃林正中的琴台前,对着皇帝和贵妃的方向见礼,莞尔道:“臣献丑了。”
晏二郎神色冷淡,显然不大情愿,但亦紧随族兄身后。
琴台的方向正对着陈妃姐妹俩和皇帝的方位。琴声缓起,剑尖微抬。
倏而琴音渐急,剑风亦随之凌厉,激越琴音是时而沉闷时而轰鸣的雷声,悠扬剑尖则是云层中时隐时现的闪电。
一曲将终,从前方飘来一个极轻的声音,虽刻意压低,但仍被晏书珩听到了:“阿姐,这位舞剑的郎君,是谁啊。”
青年刚落下的长指忽地一动,在琴弦上拨出一个微弱低沉的弦音。
离他最近的年轻帝王听到了,笑道:“真是稀奇,月臣琴技属建康第一,竟也有错音的时候。”
晏书珩轻扯嘴角,温润的声音因着寂落更添些迷离的温柔。
“臣技艺不精,弦随心乱。”
一句话叫人浮想联翩。
众世家子弟都知道晏氏长公子身边未曾有过佳人,多年以来,亲事议了几番都未能定下。听闻此话,皆敏锐地嗅出端倪。适才目睹表兄倾了酒杯的祁三娘嘴角更是扬起意味深长的笑。
啧啧,不得了啊。表兄这是对陈妃那位妹妹一见钟情了吧,否则两人才初次见面,怎会如此失态?
皇帝笑了笑。又问起晏二郎:“二郎似也心不在焉,又是为何,莫非是朕这位妹妹容色姝丽,让二位失了神?”
晏少沅只是想起当初在南阳时那位姜氏小女郎,因而困惑,如今被皇帝调侃,面露窘迫:“陛下取笑臣了。”
皇帝一向言谈不拘小节,众人也都习惯了,但听到连他亦爱屋及乌地唤陈妃这位横空出世的妹妹为妹,周遭权贵们彻底认同了阿姒的身份。
陈妃体弱,很快便显出些疲倦来,在其妹的陪伴下回水榭中小憩,皇帝则和众人继续把酒言欢。
回到水榭,陈卿沄见妹妹满脸纠结,以袖掩唇笑了:“久别重逢,瞧晏长公子都乱了心弦呢。不过那晏家郎君当真是俊朗风雅,阿姒舍得把他忘了?”
“阿姐忘了,我数月前被贼人掳走后,记忆都没了,哪还记得什么晏氏长公子。”阿姒揽镜自照,摇摇头,“难怪女子都爱点妆,我不过是添了颗痣,换了个发式,便与平时有着微妙的不同,只怕族叔和婶母们都困惑呢。”
提到此事,陈卿沄凝眉:“你素来与世无争,我实在想不通,谁要害你?”
阿姒亦猜不出,此前她曾同阿姐说起坠崖经过,及交代郑五带走她的那位婢女。
姐妹二人猜测,要么主使之人只想害姜四娘,担心阿姒察觉,索性不让她回来;要么,他们原本想害的就是她。
而那位婢女身后的人不知出于怜悯还是其他缘故,这才想过留她一命。
可若铁了心救她,就不会把她的性命随意托付给陌生人。那人究竟是谁,对她的感
情为何如此矛盾?
姐妹俩一合计,为了便于查得真相,不如先把找到阿姒的消息压下来,待阿姒身子彻底恢复后再让她回到族中。
今日此事总算落定。
陈卿沄拥住了阿姒:“阿姒……你终于回来了。幸好,当初他们要我顶替你身份时,我坚持更名,未用阿姒的名字,如今阿姒还能保有自己的名字,真好……”
阿姒红了眼圈。
她的阿姐,本名是卿瑶,如今因为不得已的缘故,只能被人唤为陈妃,名字也改作了陈卿沄。
她抱紧阿姐,额头在她肩上轻蹭:“阿姐,我回来了。往后你不再是一个人了,有什么苦,我陪你担。”
陈卿沄眉眼弯弯,哄孩子似的:“傻瓜,你回来了,我们便是苦尽甘来。往后我们都别再吃苦,好不好?”
阿姒含着泪,郑重点头。
姐妹二人正笑中带泪地说着,侍婢入内通传,陈仆射请见。
陈妃懒道:“让叔父进来吧。”
陈仲敬入了水榭,看到阿姒竟错愕得说不上话,神色复杂,俄而颤声道:“孩子……你是阿姒,真是阿姒!”
对这位虽有点狡侩心思,但历来懦弱没有主心骨的二叔,阿姒虽没多少敬佩,亦讨厌起来。
更因尚有怀疑而亲近不起来。
好在她“失忆”了。
阿姒睁大眼,讷讷看他,又茫然转向姐姐:“阿姐,这是……?”
陈妃噗嗤笑了:“傻孩子,这是二叔啊,是爹爹的亲弟弟。”
她又转过来对陈仲敬解释:“侄女一直不愿相信阿姒不在人世,时常派人持阿姒画像在南阳和颍川那一带寻人,不料竟真寻到了人。可惜阿姒伤到脑子,前尘往事尽忘,不过能回来便好。”
陈仲敬愣了半晌。阿姒不是在建康就被晏三爷擅自做主劫走了?怎会到了南阳还被陈妃的人寻到?
陈妃说阿姒失忆,可当初她坠崖后分明跟晏书珩有了牵扯,然而今日阿姒却似乎不认得晏书珩。
难道是在被掳走后才失忆?
陈仲敬不好判定失忆是确有其事还是因忌惮而隐瞒,只连声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孩子,随二叔回家吧,见见你的哥哥姐姐和三叔三婶们……”
陈卿沄无奈一笑:“阿姒现在怕生得很,对我都还怯生生的,不若再等等,好歹先让她和我再熟悉熟悉。”
“娘娘说得对,是该先适应适应,来日方长,不急于一时,改日我在府里设个家宴,届时一道团聚。”
几人又寒暄几句,陈仲敬便告辞了,走出水榭,陈仲敬眉头锁紧。
这个侄女当初虽不争不抢,性情虽柔弱但也我行我素,且九郎说过,她可是曾把殷氏子弟和晏书珩都耍了一道,哪像现在这般胆怯?但无论失忆与否,结合陈妃不冷不热的态度,思来想去,陈仲敬只想到一个缘由——
当初阿姒走丢后,陈妃本就怨族中没照顾好阿姒。说不定所谓的被劫走,是晏书珩监守自盗,把阿姒送到陈妃那里,借阿姒离间陈妃和陈家人!
这才使得陈妃和阿姒团聚后,竟不同族中说一声,还像护着眼珠子般把她留在水云苑。
陈仲敬决定稍后让九郎去试探。
水榭之外,笙歌正盛。
没一会,皇帝回来了,对阿姒道:“阿姒妹妹,你失忆前认识的一位故友邀你在清竹林见面。”
阿姒朝皇帝行过礼,贯彻她“失忆”的作风:“陛下,那人是谁啊?”
皇帝勾了勾唇角。
“是陈九郎。”
陈卿沄适时道:“是适才那位二叔的独子,阿姒的堂兄,你从前和他颇要好。”
阿姒本不想见,但想到或许能陈九郎这厮口中套话,便去了。
她还未出门,皇帝便旁若无人拥住阿姐,颇委屈道:“阿姐设的宴,自己却跑了,朕一个九五之尊,竟要陪客。”
陈妃依旧不冷不热的。
陛下对阿姐的情意,似有些偏执。一个磨人,一个冷淡。
这叫阿姒想起某个人,她步子一乱,踏着曲桥上的落花离去。
竹林就在水榭后方。
刚入竹林,一阵风吹来,竹枝晃动,透过时隐时现的间隙,阿姒看到身穿蓝色锦袍的陈九郎身侧,还有位白衣青年。
一个英姿飒爽似挺立竹枝,一个清雅和煦似随风轻摇的竹叶,立在一起赏心悦目,可阿姒目光却淡了。
那是她眼下最不待见的两人。
尤其白衣裳的那个。
他侧对着阿姒,垂着眸若有所思,修长手指正把玩着一片竹叶。
强压数月的记忆眼看着就要破土而出,阿姒暗觉不妙。
她脚下顿住,打算爽约。
正要趁他未发觉时离去,白衣青年却似有所察觉,缓缓转身,猝不及防,阿姒被他的目光网住了。
那眼底蕴着无限爱怜。
青年像对待许久不见的故友,定定看了她须臾,旋即莞尔,薄唇缱绻张合,无声说了句话。
阿姒读懂了,顿如千万蚁虫钻入脚下,爬过身上,头皮都发麻。
他说的是——
“夫人。”
但骨子里的傲气让她不愿落荒而逃,因而迟迟迈不开步。
耳边回响青年缱绻挑'逗的“夫人”,及一声娇滴滴的“夫君”。
要命……
这可能是阿姒十几年人生里最羞于回首的一段记忆,一想到她曾和晏书珩那样亲昵, 脑中一阵发懵。
阿姒用力地狠攥双拳, 要按住那些蠢蠢欲动的回忆。指甲刺痛手心, 痛意驱走杂念, 让心境澄明些许。
她看着来人,没说话。
晏书珩亦未说话。
视线停落在阿姒面上。
确切说, 是停在她额间那点朱砂痣上。他看着那朱砂痣, 眼底爱怜、幽暗、困惑……诸多情绪复杂交错。
这样的目光让阿姒犹如被万千藤蔓缠紧, 她又想跑掉了。
对视间,心里掠过无数个念头。
该落荒而逃,还是上前?要假装素不相识,还是面对……
这些念头像云层中的闪电, 此起彼伏,炸开如惊雷轰鸣的告诫——
离他远点。
不远处, 看了她许久的晏书珩总算开口:“阿姒妹妹,别来无恙啊。”
还好,没唤夫人。
相似小说推荐
-
都说了我不是鬼(湖蓝绿) [无限流派] 《都说了我不是鬼[无限]》全集 作者:湖蓝绿【完结】晋江VIP2024-3-25完结总书评数:1071 当前被收...
-
从前有只画皮鬼(张多乐) [仙侠魔幻] 《从前有只画皮鬼》全集 作者:张多乐【完结+番外】晋江VIP2023-03-18完结总书评数:1211 当前被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