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国舅爷弃城而逃以致大片疆土沦陷,郡主能容忍你回京反咬一口,倒真是仁慈。”
这话说的一阵见血,就差把你死有余辜挂在嘴边了。
王国舅抬眸去看这张厉害的嘴,想着自己同师铭爨并未旧怨,怎么一张嘴就这般不留情面?
他暂且压下心头的不满,抹泪道:“师大人不知,臣弃城是不假,实在是苏郡主有意在西陵弄权,排除异己,要不是臣机警早遁,便是死路一条啊!”他拭了拭眼角并不存在的泪水:“臣贱命一条,死不足惜,可是郡主夺兵弄权,安之她意欲何为?臣只能先行回京,告知陛下早做打算,不然臣纵战死,也绝不愿背这弃城骂名,被人口诛笔伐啊!”
“照王国舅这么说,倒是您忍辱负重,一心为陛下考量了?”他话间讥诮,显然是不信。
“正是,”王国舅自己都敬佩自个有这么厚的脸皮:“郡主借着为陈老吊唁之名来西陵弄权,刚至筑阳便联合池程等贼子,将西陵军权收了去,违令者动辄要砍人脑袋,臣只得假意应下,寻机会带兵回京,告知陛下西陵近况。谁知,郡主夺了军权却不死守,筑阳城一战未打,郡主便率人溃逃至荆城,以致国土沦陷,百姓流离,实乃我大邺之殇!”
她若真的弃城溃逃,也不用将自己伤成那副模样。王国舅以为她没了,什么脏水都往她身上泼,什么屎盆子都往她身上扣,静立了许久都默不作声的楚逸轩都不免轻嗤一声。王国舅闻言睨向他:“督主这是何意?”
楚逸轩神色淡淡,一个眼神都懒得给:“王国舅一家之言,如何取信于人?”
“臣自知臣之所言诸位定然不尽信,”他望向上首,拱手告礼道:“臣回京途中,侥幸从夷相铁蹄下救下一白姓书生,臣之言不可信,西陵之事,不若就由他说给诸位听?”
想起之前那史官所言,苏念卿功绩斐然,当青史有名,忽而就想看看王国舅要怎么把这屎盆子往她身上扣。他挥手道:“宣。”
白姓书生在殿内站定,在他告礼的时候,数道目光在他身上来回打量,他只当没看见。王国舅在其身侧出声:“西陵之事,你只管据实报给陛下。”
白姓书生拱手又是一礼:“臣自西陵而来,苏郡主确实夺了西陵军中的指挥权,筑阳城也确实一战未打拱手让人,方才王国舅所言确是实情。”
楚逸轩将指骨捏的咔嚓作响,王国舅满面得意,正要摆手让这书生退下,不妨他继续出言:“只郡主是在筑阳城失守王国舅怯战连连的情况下不得已而夺权,之后王国舅便带着一半的兵力一路奔逃入京,恕臣直言,倘若不是郡主临危夺权,据城而守,荆城现下怕也早已失守,毕竟王国舅草包之名,西陵人所共知。”
王国舅脸上青一阵红一阵,想斥责他退下,但这么一来岂非默认他说的是真的,只能慌张望向上首:“陛下莫要听他胡说八道。”
师铭爨却不肯放过他:“是国舅爷说一家之言不可信,怎么,人说了国舅不想听的,你还要堵了人嘴不成?”
两厢争执之下,李塬从百官中站了出来:“儿臣当日赴西陵迎陈老棺椁入京安葬,儿臣可以作证,这白姓书生所言句句属实。”
王国舅没想到这个一贯闷不做声的富贵王爷今日忽而改了性情,宣隆帝也皱紧眉头,明显是不欲他多言,可李塬并不看他,长身玉立,不卑不亢道:“儿臣当日同郡主一起入的西陵,当时筑阳城已沦落敌手,王国舅命人紧闭荆城大门,无视城外百姓哀求以及夷相铁蹄践踏尸骨如山,据不开门,郡主同亲卫血战多时,幸得池程将军开城相助,否则莫说是夷相百姓,怕是就连儿臣和郡主都要殒命荆城。”
“若非王国舅拒不开门,荆城之外绝不会是一片炼狱,进城之后,郡主见王国舅实在无用,迫不得已这才夺下军中指挥之权,至于郡主一心要取国舅性命,更是无稽之谈,她若真有此心,又岂会在荆城人员不足的情况下看着你带半数人手回京倒打一耙?”
楚逸轩面色铁青,在听到王国舅将苏念卿挡在城外拒不开门的时候,更是强压下心头的戾气忍住撕烂他的心境。他知道苏念卿不易,却原来这么苦吗?倘或不是自己恰好去西陵走了一遭,她就算不死在夷相人手里,也要被这些混蛋算计死。
“殿下慎言!”王国舅突然出声:“我紧闭城门那是以免夷相细作混入城内里应外合。”
师铭爨轻笑了声:“国舅这是默认殿下所述都是真的了?”
“你……陛下莫要被他们蒙蔽。苏念卿在西陵弄权,池程等人当即俯首听命,臣九死一生来京中据实相告,就连襄王殿下和向来不涉党争的师大人都对她百般维护,可怜臣一片忠心,奈何他们交相维护,臣欲辩而无力,是臣错了!既生谏不成,臣愿撞柱死谏,惟愿陛下莫要被奸佞蒙蔽啊!”
距离玉柱最近的几个官员不着痕迹的往旁边靠了靠,那意思很明显了,撞吧。
他要是真有撞柱死谏的气魄,也不至于在西陵战局之上一退再退,被众人的唾沫星子喷的抬不起头。眼下自己豪言都放出去了,这般骑虎难下也是为难,自己要撞柱死谏,这帮朝臣,他们都不知道拦一拦的吗?
不过他的为难也未纠结太久,那白姓书生又站了出来。
“王国舅何错之有,是郡主错了!”
他这又是什么意思,王国舅以为要有反转,也顾不得纠结,殷切的朝他望过去。
“郡主自六年前就错了,她一介女子,又是镇北王和长公主的金枝玉叶,安安稳稳的留在京城有什么不好,她错就错在不该离经叛道的进了军营,她不该将这江山社稷扛在肩上,不该将四境安危系在心底。六年前山河破碎,她何必整军死守,就该由着六部铁骑一路南下!西陵战局与她何干,她就不该多管闲事,索性便由着夷相人夺筑阳破荆城铁甲寒兵直取京师。这就是郡主之错!”
他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她就算没死在异族刀剑之中,也早晚死在佞幸口舌之下!”
殿内不少人唏嘘,果然是读书人啊,好厉害的一张嘴。
苏念卿品行如何,镇北王府如何,他们这些人这些年都是有目共睹,此刻听那书生出言,不少人眼角湿润,苏念卿在军中弄权弃城而逃甚至意欲不轨,他们是半个字也不信的。说句大不敬的,镇北王府若真有心夺权,又何必等到今日,那把龙椅早就换人坐了,又何必落得个阖府为国捐躯她一介孤女还要被这佞幸如此颠倒黑白的下场!
“陛下,”朝臣中有人站了出来,一句话将王国舅打入万劫不复:“王国舅弃筑阳拒荆城,胆小怯战,以致国土沦陷,荆城之外现下白骨犹存血迹未干,不杀不足以告慰亡魂!”
眼下事实清晰,请求严惩王国舅的一个接一个的站出来,王国舅惶恐之下拿先皇后出来说恩:“陛下,臣自知有罪,就请陛下看在长姐的面子上饶臣一命。”
他顿地叩首,这会是真的怕了。
若非看在先皇后的面上,又岂会留他到今日?群臣激昂,他总要给朝臣百姓一个交代的,他也没想到事情会照这个趋势发展,无奈的闭了闭眼:“就依众臣所请,杀之以告慰西陵亡魂。”
早有金吾卫上前压着他的肩膀往外走,楚逸轩忽而开了口:“且慢。”
数道目光同时朝他望来,不知这朝廷鹰犬又想做什么。
“陛下,弃城而逃颠倒黑白,杀了是不是太简单了,臣觉得非凌迟不足以赎其罪。”
众人倒抽了一口凉气,本朝还从未有一位官员被施以凌迟之刑的。
眼前的这个楚逸轩,宣隆帝突然觉得他陌生的厉害。楚逸轩不紧不慢,继续道:“王国舅姻亲、儿女、朋党、座师……”他一个一个的点出来:“臣觉得他们并不无辜。”
株连!凡同王氏一族有沾染者皆杀!
其实无论宣隆帝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这些人,楚逸轩是一个也不会放过的。可宣隆帝被那淬了寒毒的目光看的心虚,他不想在这些事上多做纠结只想早些退朝,反正说来说去不都是死吗?那怎么死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他缓缓松了口:“就依楚督主所言,退朝。”
王国舅彻底绝望了。
宣隆帝未及起身,楚逸轩冷声道:“臣还有要事要禀!”
宣隆帝心底的那股不安更甚,他撑着龙椅起不来,刘勉那个没眼色的却不知道上来扶他。他都依楚逸轩所说发落了王国舅了,他却不知收敛没完没了,宣隆帝语间不免带了些火气:“改日再说。”
“是关于内子身殒一事的详情,陛下不妨听听吧。”
这么一句话,宣隆帝顿时如坠冰窟,原来那些没来由的不安,不是假的啊。
--------------------
==============
关于苏念卿的事,西陵那边只是报了个失踪上来,后来不知从哪传来的消息,众人就默认她已然身殒,这也是王国舅敢堂而皇之的给她泼脏水的缘故,听楚逸轩说话的意思,他竟知道内情不成?
“朕累了,改日再说。”
他在回避,可是楚逸轩没有给他机会:“前些时日臣走了趟西陵,可巧碰到有人截杀郡主。”
“她还活着吗?”李塬攥住他手腕,神色焦急。宣隆帝将这一幕看在眼里,气的几欲吐血。
六年不曾出门见人的苏长君忽而现身朝堂,侍立一侧的刘勉都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宣隆帝确实精神不济,可这个时候不能让他倒,刘勉取了枚人参安养丸来,合着茶水给他喂下去。
楚逸轩没理会李塬,从袖中取出一枚令牌供人传看:“郡主同夷相人血战力竭之际,又遇暗卫截杀,这令牌是从刺客身上拽下来的,只臣对这令牌不甚熟悉,众位大人可看看,是否能判断出这刺客出身何处?”
他复望向上首:“陛下不妨也看看?”
人手是他派出去的,这东西他自然再熟悉不过。这会众臣窃窃私语他却无法制止。
有确实不认识这东西的,有认识也不愿意冒天子忌讳直言的,只一味打着哈哈,李塬从众人手中劈手夺过令牌:“这是骠鸰卫的令牌!”他望向宣隆帝满目的震惊与失望,骠鸰卫只受天子一人调遣,答案明明已经很清晰了,他却忽而逃避起来:“这不是真的,不是真的,父皇,你告诉我,这究竟是为什么啊?”
宣隆帝望着他一脸天真的模样,说不清是欣慰还是失望,自然是为了给你扫除障碍,让你不必受武将掣肘!
他心思足够纯善,可是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
余下的人自不敢多说,只是还是不免为苏家心寒,为了大邺疆土数年鞠躬尽瘁血染疆场,最后换来的却是帝王的猜疑。那白姓书生有一句话说对了,她没死在异族的刀剑下,可却死在了皇帝和佞臣的猜忌之下。
自然也有人质疑,你楚逸轩在朝堂上是什么名声自己还没点数吗?谁知道这令牌是什么来路?你说是从刺杀郡主的暗卫身上拽下来的难道就是了?谁知道你姓楚的是不是故意给皇帝泼脏水?
可是这么一来也说不通,哪个臣子不要命了敢给皇帝泼脏水?
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想听什么,自己又能从这整件事中得到什么好处。眼瞧着按察司被皇帝重兵封控,楚逸轩这指挥使的位子怕是要坐到头了,这个时候要能想办法得了皇帝心意,焉知自己日后的仕途不会顺风顺水青云直上?毕竟当初他姓楚的不是也这么爬上来的吗?
楚逸轩说的多半是实情,但谁也不敢多话,谁敢这么公然的同皇帝站在对立面上去?不管事实真相如何反而致力于在这搅混水。
“陛下!”门外的小太监忙慌的跑进来,因为太过害怕短短的一段路连摔了好几下:“中原军统帅凌老将军,将大军带到了凯旋门外,凌老已经往这边来了!”
“谁准他入京的!”宣隆帝惊的从龙椅上弹跳起来:“京畿大营呢?巡防营呢?去告诉林释,中原军无诏入京,敢有胆敢闯宫者,就地处斩!”
小太监惶恐叩首:“林统帅和谭将军,早就联系不上了!”
宣隆帝是真的慌了,他扫向阶下的一张张面孔,最终定格在楚逸轩身上,那唇边的笑意看的自己胆寒。
先前太子谋逆,太子妃以人制人,楚逸轩活学活用,这一招确实好用,把他们阖家老小的性命握在手里,果然老实了不少。
殿外传来一阵铁甲撞击之声,凌老阔步而来,老将两鬓早已斑白,比之苏景之、陈沛也年轻不了几岁,他在苏长君跟前站定:“少将军信中所言都是真的?”
那信是楚逸轩写的,不过加盖了苏长君印信罢了,当年北疆兵败案的缘由,他连苏念卿都未告知,他也不知他从何而来的本领将当年之事探查的那么清楚。这会凌老发问他自轮椅起身,朝他恭敬一礼。
别说凌老懵了,百官都懵了,宣隆帝更是神色讶然,他不是筋脉尽毁吗?他站起来了?
且不论他能不能站起来,凌老突然将中原军带进了京师,信中所言又是怎么回事?众人一头雾水,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啊?
苏长君面向百官:“当年北疆兵败一事倒是许久不曾有人提起了,今日,我说给诸位听。”
“闭嘴!”宣隆帝抄起茶盏砸向他,只是失了准头,连茶带盏碎了一地,宣隆帝望向左右:“金吾卫呢?梁霄呢?把这疯子给朕带下去,他早就疯了,他说的话如何能信!”
无人应声。
楚逸轩望向上首,以手击掌:“梁统领。”
乌泱泱的金吾卫看的满朝文武目瞪口呆,宣隆帝更是久久难以平复:“你们……你……”
今日值守的金吾卫早被楚逸轩不着痕迹的掉了包,眼下殿外值守的都是自己人,梁霄跟在队伍末尾入内:“陛下不妨听听苏三公子所言吧。”
“疯子的话如何能信!”
梁霄毫无征兆的一笑,只那笑意不带半分感情,看的人莫名心慌:“三公子疯没疯,别人不清楚,陛下也不明白吗?臣也是当年从北疆炼狱中爬出来的恶鬼,陛下不愿听他说,不若臣来说?”
“你……”自己千挑万选,居然选了这么个阎王随侍身侧?
刚刚那些个搅混水的人这会也发觉形势不对了,不约而同的装起了哑巴。楚逸轩一步一步踏上宝座,宣隆帝起身的瞬间顺手将他按了回去,他只觉肩膀上的力道大的出奇,眼底的寒潭更是盯得人汗毛直立,他说:“陛下听听吧,不会耽搁陛下太多时间的!”
“六年前,我父意欲对离林用兵,兵分两路,六部像是早知我军动向一般,我二哥在白沙湾被六部合围身死,我同父亲本打算对蝎尾部用兵,而蝎尾部提前设伏,我父身殒,从那一战活着出来的,总不超过七人。”
“我想问问陛下,我二哥请太子鸣金收兵,太子因何无视我二哥的请求擂鼓助阵?”
“我二哥得知情况不对,命斥候告知我父整军撤退,他派出去的斥候是被谁截杀的?以致我父孤军深入,合围未成,我军几近全军覆没?”
“王国舅勾结离林出卖我军行军路线,皆查有实据呈递陛下,陛下因何扣下未发,对他百般维护?”
自然也有宣隆帝的纯臣站出来维护帝王威严:“我听苏三公子说话这意思,此事多赖王国舅贼胆包天勾结离林所致,先太子毕竟也是初入战场尚不知事,且王国舅已然凌迟,先太子之前也已自尽,三公子何必对陛下如此咄咄相逼?此事莫不如就到此为止吧。”
“到此为止?”苏长君盯着那纯臣双目赤红:“我大哥得知噩耗南下整军途中遭人拦杀,都道我大哥是死在离林人手中,可自他心口上取出的那枚致命利器刻着骠鸰卫的印记!我母亲得知真相曾质问陛下,可陛下是怎么做的呢?您让我母亲将此事知情者一律处死来粉饰太平,她当时刚经丧夫丧子之痛,你是怎么逼着她抉择?又是怎么活生生逼死了她?我全身筋脉是怎么毁的?我妹妹在西陵又是伤于何人之手,陛下当真不清楚吗!”
在场的众人算是听明白了,就算当年王国舅勾结离林太子糊涂妄为的时候这位陛下并不知情,可在北疆兵败之后,不思为忠臣平冤反而一心为太子和王国舅遮掩。宣隆帝在这整桩事中绝不无辜,甚至王国舅和先太子当年这个歪打正着估计颇合宣隆帝心意,当年北疆势大,宣隆帝如何能睡的安稳?
他将镇北王府打压至此,到现在还猜忌作祟不肯放过苏念卿这个王府孤女!
相似小说推荐
-
暗熟(唯酒) [现代情感] 《暗熟》全集 作者:唯酒【完结】晋江VIP2024-3-18完结总书评数:21175 当前被收藏数:15193 营养液数...
-
徐徐荼之(喜粒) [现代情感] 《徐徐荼之》全集 作者:喜粒【完结】晋江VIP2024-3-18完结非v章节章均点击数:6952 总书评数: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