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中州录(南十字星2019)


官道一别,已近两月,他常于静默处思念完颜宁,一想起她的聪慧和熨帖,一颗心就变得踏实温暖,似漂泊半生的孤客找到了依归。回京之时,看着夹道而迎的汴梁百姓,耳边又回荡起她温柔的约定“我和满城百姓一起,等你大破敌军,凯旋归来”,想象着她此刻因自己而绽放的如花笑靥,心中说不出地甜蜜。
他等了片刻,才见承麟慢悠悠地走出来,身上穿着家常衣衫,头上只系着发带,笑嘻嘻地拱手道:“大将军莅临寒舍,有失远迎。”完颜彝摆手笑道:“王爷莫取笑。末将登门打搅,还望恕罪。”承麟笑道:“可不是?!我与内子久别重逢,眼看着又要离京,没几日好聚,你还来捣乱。”完颜彝从未见过这般狂荡不羁之人,登时窘迫无已,连忙告辞。承麟却拉着他不放,大笑道:“我说着玩呢,你竟当真了!来来,咱们去书房,今日定要与你喝个痛快,咱们联床夜话,抵足而眠!”完颜彝听到末一句,脸上又是一红,这“联床夜话,抵足而眠”八字,本是他来问赠书之事时亲口说过的,那时满心以为赠书人是个志同道合的知音,自然盼着能与“他”把酒言欢抵足而谈,谁知这高朋虽确然知己,却是个青春女儿,同寝之事自然不作再想,此刻听承麟提起,正撞在心事上,不由得面红耳赤。
承麟只当没看见,强压着笑东一句西一句地闲扯,就是不说起长公主,完颜彝忍不住问起时,他也是一语带过,另转话题。完颜彝耐着性子陪他闲聊了大半个时辰,实在按捺不住,起身拱手道:“不敢欺瞒王爷,末将曾与长主有约,若侥幸得胜,便同去祭告仆散将军。如今得大金先祖庇佑,幸未败归……”他停下来看了看承麟,后者却笑眯眯地毫无表示,只得硬着头皮继续道:“末将……想求王爷转告长主。”承麟笑道:“转告什么?你如今名震天下,连大宋大理吐蕃东夏都知道,她还会不知道你打了胜仗?”完颜彝顿时语塞,虽知他故意捉弄,却也无应对之言。
正踟躇间,忽见徽儿连跑带跳地窜出来,扑到他身上,脆生生地唤了声“伯伯”,玉雪可爱地小脸上写满了着憧憬,认真地道:“徽儿长大了,也要像伯伯一样,做个大将军!伯伯,您教我好不好?”完颜彝喜爱他聪明活泼,和言笑道:“好,好,公子若不嫌弃,伯伯都教给你。”徽儿大喜,蹦了几跳,又笑容可掬地凑到他耳边,脆声道:“伯伯,我姑姑来啦!”他有意要压低声音,但毕竟太过年幼,语声娇脆,说得承麟也一并听见。
完颜彝一颤,抱过徽儿喜道:“她……在哪里?!”徽儿眨眨眼笑道:“在园子里赏花,我娘也在。姑姑说,一定是爹爹使坏,不让伯伯赏花,叫我来带您去。”承麟闻言,抚掌大笑,拍案道:“这鬼丫头,明明是我派人去接了她来,她倒过河就拆桥!徽儿,咱们也去园子里,你伯伯赏他的花,咱们赏咱们的!”
时值芳春,园中碧草如茵,繁花似锦,蜂蝶飞绕,流泉激鸣,纵有无限丹青手,也画不出这一幅撩人的艳阳春。
完颜彝想起上次进园,与长公主冰释前嫌、倾尽肺腑的情景,步履间不自觉地加快,一改多年目不斜视的习惯,左右张望着寻找她。忽然眼前一晃,漫天匝地的春光中盈盈走出一个韶华少女,分花拂柳,婷婷嫋嫋,边走边笑吟道:“‘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命,上将斋坛。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念到最后一句时,恰好走到他跟前,顺着“又报平安”四字姌姌敛衽下拜。完颜彝忙长揖答礼,嘴角绷不住地弯起,柔声低唤:“长主!”然后又向杜蓁行礼。
承麟笑道:“‘定远西还’这四字倒应景,不过你诓了徽儿来请咱们大将军,只念现成的可不行,罚你自己作一首来。”完颜宁笑道:“李太白都怕崔颢题诗在上头,何况于我?”承麟却不依饶:“你又诓我,这几句不到崔颢。”忽瞥见完颜彝一直关切地望着她,眼珠一转,促狭笑道:“也罢,那就罚你再念两首来——不许用唐人宋人的陈词滥调。”完颜彝怕她受窘,忙道:“惭愧,末将本是侥幸,怎敢劳长主费神。”完颜宁冲他媆媆一笑:“不劳神。”侧首对承麟笑道:“远的有一首——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如何?”承麟抚掌大笑:“好!好!前后情景如此相合,真亏你想得到!那近的呢?”完颜宁又笑道:“万里风云开伟观,百年毛发凛余威。长虹一出林光动,寂历村墟空落晖。”承麟“咦”了一声,奇道:“这是谁的诗?写得倒好。”完颜宁笑道:“是元才子的新作,他听闻大昌原之胜,借草堂大雨歌咏时事,我也是前天才收录来的。”她虽对着承麟答话,目光却望向完颜彝,说到元好问之时更是嫣然一笑,与他心照不宣。
承麟纵声大笑,将二人情态尽收眼底,抱起幼子笑道:“好,算你过关了。徽儿,爹爹要出远门,不能教你,你不如向姑姑拜师可好?”徽儿大喜,挣扎着跳下地,双手拉着姑姑亲热地唤个不住,忽然又似想起了什么,松开一手踮起脚尖去拉完颜彝,咯咯笑道:“伯伯也教我。”承麟笑道:“你伯伯少在京师,今日良机难得,你现在就拜师求学吧。”杜蓁忙抱过徽儿,瞟了丈夫一眼,笑道:“徽儿乖,咱们捉蝴蝶去。等你大一些,能拉得弓、上得马了,再来找伯伯。”说罢,便抱起徽儿向池边姹紫嫣红的花圃走去,承麟哈哈一笑,拍了拍完颜彝肩头,转身悠然朝妻儿而去。
袅晴丝春风缱绻,吹落几树杏花如雪,纷繁飘落。花下少女低头含笑,等了数息,仍不闻身前男子说话,不由抬头而视,只见他亦融融带笑,用掩饰不住的恋恋目光轻轻抚过自己发际眉梢,四目一对,二人脸颊尽染浅绯颜色,似将周围云蒸霞蔚的灿烂春光开在了脸上。
完颜彝痴了片刻,回过神低唤了一声“长主”,注视着她温柔清澈的双眸,坚定地道:“我有一物,想赠与长主。”说毕,从怀中取出一柄短剑,双手捧在她面前,郑重地道:“家山沦陷,我与母兄净身南逃,所携贵重唯此一物。这匕首乃昔年武肃公所赠,家兄病逝后,由王仲泽先生千里送来。今日,我……就交予长主了!”
完颜宁不敢置信地睁大眼睛,顾不得害羞,接过匕首低呼道:“这就是武肃公那把削铁如泥的神兵?难怪纨纨遍寻不见,原来公爷早给了人了!”她心念一转,顿时有了决断,低声道:“此事原不可轻易告人,只是将军既将此物赠我,我不能再有隐瞒……”这两句话说得柔情缱绻,自是明白了完颜彝信物托终身之意,报之以侍事夫郎之心,不再藏情匿事,接着三言两语将木盒之事大致说明,道:“咱们去和兄长嫂嫂告辞一声,这就去济国公府。”
二人来到济国公府,纨纨在院中相迎,一眼认出与表姐并肩而立的男子正是丰乐楼中之人,讶然笑道:“宁姐姐,将军,你们怎么在一处?”二人被她无意间说破心事,皆红了脸,完颜宁轻咳一声,摒退侍女,拉她道:“恰巧在呼敦哥哥那里遇到了……对了,你瞧这个。”纨纨一见匕首,“呀”地一声,喜动颜色,又想到完颜彝在侧,犹豫地看了他一眼,完颜宁低道:“我都已告诉他了,这是他带来的,就是你祖父那一把。”纨纨恍然点头,感激地向他道谢,完颜彝和言道:“令尊之事,便与我自己的事一样。姑娘起居之处,外男不便擅入……我就在此地等你。”最后一句却是侧首对完颜宁说,那语声虽极力掩饰,仍带着藏不住的温柔。
纨纨幼失怙恃,仰人鼻息,心智远较同龄人敏锐得多,见他二人神态亲密,完颜宁又诸事不避,顿时明白,只是假作未觉,挽着完颜宁进屋,摒退房中侍女,关上门窗,从妆台下小心翼翼地捧出木盒。
那匕首锋光凛冽,寒气逼人,确是少有的利器,完颜宁轻轻一划,锁扣应刃而断,姊妹俩对视一眼,纨纨深深吸了一口气,心中默念:“爹爹,恕女儿不孝,损坏了您的遗物”,颤着手打开盒盖。
姊妹俩屏息看去,只见盒中最上方静静躺着一柄宫扇,此物大出意料,完颜宁轻拾起来仔细打量,那宫扇形如满月,以湘竹为骨、素纨为面,无画无绣,中心有一抹淡淡的红痕,想是仆散安贞藏之年久,本来洁白光净的扇面已黯黯发黄,红痕上却馨香仍在,似是旧年不经意间染上的胭脂印。
非关秋节至,讵是恩情改,掩颦人已无,委箧凉空在。完颜宁怔了一怔,瞬间知晓了此扇主人,心中一阵痛楚,只听纨纨迟疑地低道:“这是……母亲的?”完颜宁怕她伤心生母,并未直接回答,柔声道:“你认得么?”纨纨蹙眉道:“我依稀记得,家中只有母亲用素面团扇,宫里每回赏新扇,她都把描花绣彩的送给婶婶和我娘,自己只用旧的……不过,这把扇子黄成这样,看起来至少有二三十年,不知道是不是母亲的。”完颜宁放下纨扇,委婉道:“咱们再看看其他的。”
二人再一翻,只见下头叠着许多书信,信封上皆空白无字,完颜宁心中一紧,虽深信姨父绝不会谋反,却也担心其中或有怨悖之言,她与纨纨对视一眼,轻轻拈起一封取出里面书信,谁知取出的仍是一只信封,这回封套上倒明明白白写着“邳州刺史仆散君安贞亲启”,字迹端雅,似是女子手笔。
完颜宁小心翼翼地取出信纸,展开一看,仍是信封上端雅的字迹,写道:“妾顿首。顷接手示,喜不自胜,幸各事安适,足告雅怀。妾轩窗念切,殊深驰系,思兹际炎暑,望君善自珍摄。尝闻邳州寄奴守郡,黄石授书,今君牧之,得抚览陈迹,追慕先贤,妾亦随君神往,何惠幸之欣哉……”情意深切,读来如沐春风。她心中了然,只觉唏嘘,不忍再看,轻轻放在案上,再拈了一封,取出一看,仍是那端凝雅重的翰迹,写道:“……睽违已久,拳盼殊殷,得书之喜,如晤君颜。阖府无恙,请释悬念。宁寿弟摽梅娶妇,幸结良缘;九华儿勤书勉箭,酷肖家君。弘毅儿沉静早慧,堪慰妾怀,唯景行儿啼父如旧,梦中常自唤君,岂感通妾意欤……”信中情致越缠绵,多年后读来就越令人难过,完颜宁红了眼圈,轻轻放了回去,又取一封来看,只见写道:“……三载离情,梦萦魂绕,屡奉鸿雁,心托白云。涿乡已近,蓬山非远,翘首南顾,望亲君泽……纸短情长,不尽依依。另,小妹琼章问君康健,又及。”
作者有话要说:
欣赏一下这节里面的几首诗词吧^^
《光华殿侍宴赋竞病韵诗》
南北朝 曹景宗
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
这首诗实在太契合大昌原之战前后金国的情况了!
当时金国畏蒙如虎,朝廷上下一听说蒙军来了就哭,全国军民都不抱战胜的希望,然而大昌原之战改变了这一局面,《金史》中说“盖自军兴二十年始有此捷”,而且起到了极大的鼓舞士气的作用“三军之士踊跃思战”,所以出发前儿女悲泣,凯旋时歌鼓欢腾,和本诗一模一样^^至于霍去病的比喻,也是本文反复出现的梗,之前元好问在丰乐楼里开玩笑时比过,后文里完颜宁还会再比一次。
《望海潮·上兰州守》
金 邓千江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关。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
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命,上将斋坛。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间。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
这首词水平非常高,丝毫不输元好问。这里选取它主要是因为词中一句“定远西还”^^陈和尚被封定远大将军,所以完颜宁碰瓷了定远侯班超的梗来赞美心上人。同时,班超是投笔从戎的,也契合陈和尚文武双全的特征。
《张主簿草堂赋大雨》
金 元好问
淅树蛙鸣告雨期,忽惊银箭四山飞。
长江大浪欲横溃,厚地高天如合围。
万里风云开伟观,百年毛发凛余威。
长虹一出林光动,寂历村墟空落晖。
这首诗在最早的楔子遗山山人里就出现过,九娘(流风)提起过完颜宁最喜爱这首诗。本诗是高中语文阅读赏析材料,试卷注释里说“正大五年戊子(1228) 作者三十九岁,金将领元颜彝在大昌原击败蒙古军。作《张主簿草堂赋大雨》,表现了作者对南阳山山水水的热爱。南阳的佳山秀水、自然风光得到了生动地表现。这些景观,气势磅礴,雷霆万钧,也反映了作者对金击败蒙古军的喜悦。”所以妥妥入选啦^^
再说句题外话,诗中“万里风云开伟观”这句,晚清名臣张之洞用“千家山郭静朝晖”配了一副对联并亲自书写,这副对联后来挂在了钱钟书先生的客厅里^^

第49章 相期晚岁(三)秋扇
“吧嗒”一声,完颜宁眼中泪珠夺眶而出,掉在信纸上,洇出一痕水渍,她怕损染墨迹,忙忍着泪用手帕轻轻印干,回身一看,却见纨纨跌坐在地上脸色惨白,身周全是拆开的书信,忙上前将她扶起,搂着她柔声道:“好纨纨,你瞧,你爹爹确是清清白白,这里头哪有什么罪证……”
纨纨定了定神,勉强道:“咱们再看看还有什么。”完颜宁点点头,将剩余书信悉数取出,只见一卷黄帛独卧盒底,其余再无它物。她缓缓展开黄帛,赫然发觉那竟是一道圣旨,颤声低念:“咨尔天德军节度使仆散揆,累世华胄,近联宗姻,忠勤明决,素闻内外;长子安贞,系出贵主,禀赋纯诚,许尚邢国长公主,加驸马都尉。钦哉。”读到后半段,已是抑泪呜咽,泣不成声。
纨纨面色如雪,接过圣旨看了半晌,缓缓抬起头,喃喃念了几遍“一生祸福,都在这里了”,忽然哭道:“宁姐姐,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完颜宁亦叹息不止,且泣且诉,将所知之事尽数说于纨纨,只略去自己身世一节。
纨纨哭了片刻,抬头拾起那柄纨扇,拭泪道:“原来我的乳名是这样来的,爹爹心里一直藏着母亲的旧扇。”完颜宁低道:“‘新裂齐纨素’,姑母闺名中有个齐字,姑父又一直想要女儿……这个乳名,怕是许多年前就想好了的,只是,他自己都没想到,最终为他生下女儿的竟不是姑母,而且女儿出世时,他与姑母已如这把旧扇,‘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了。”纨纨哭道:“既这样,连咱们都猜得到,母亲竟想不到么?为何她不与爹爹和好?”完颜宁想了想,蹙眉道:“此中情由,只怕要问问福慧姑姑。”纨纨点头道:“这里头既然都是母亲的东西,让福姑姑看一看也无妨。”说罢,便开门叫福慧进来。
福慧见二人哭得四目通红,已隐约猜到所为何事,及至见了盒中之物,瞬间红了眼眶,问二人这些物什是从何处得来。听纨纨讲述来由后,福慧泪如雨下,伏地痛哭,完颜宁扶起她,低泣道:“福姑姑,若姑母早见到这些,就好了……”福慧哭道:“公主有所不知,迁都的时候,都尉在山东,他的东西都是长主收拾的。奴婢见过这盒子,也找到了钥匙,问长主要不要打开看看。长主听了只是叹气,说:‘我被逼着查他的东西,因为怕府里有大哥的暗哨,只能装模作样地翻查,并非真心疑他。这盒子既上了锁,想来是有些私隐不愿被人知道,我自己也欺他瞒他,怎能要求他事事坦诚相告?我已对不起他太多,这盒子不必打开了。’”完颜宁惋惜无已,顿足叹道:“姑父知道姑母常翻查他的东西,留下钥匙就是为方便姑母拆看,他以为姑母看完之后定能明白他一片深情,谁知直到班师回京也没等到新的家书,姑母也依然如故,他……他定是伤心极了,所以常去丰乐楼借酒浇愁……”三人流着泪面面相觑,不想世上竟真有这样阴差阳错之事。
纨纨又泣道:“福姑姑,爹爹给我取的乳名,母亲可说了什么?”福慧抽噎道:“那时都尉已不到长主院中,只派人来告诉了一声,长主听了倒是半天没言语,翻箱倒柜地找出两柄下降时先帝御赐的羊脂玉如意,亲自送去给戴娘子。谁知到了那里,都尉正眼也不瞧她,只拉着戴娘子的手问寒问暖,又叫长主给姑娘起正名,长主想了许久,问他宜嘉二字如何,都尉笑道:‘好,维嘉柔则,宜其室家,为人妻子理该如此,夫人起的名字,当真极好!兰儿,你说是不是?’长主听出都尉不肯原谅,从此更躲着他,怕他见了自己要生气,只在都尉出征在外的时候去瞧戴娘子和姑娘。”完颜宁长叹道:“姑父心里有气,借题发挥几句,也是想着把话说开了,好过假装无事。只是他当着戴娘子这般讥刺,叫姑母情何以堪。”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