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禵仔细想想也是,他看了一眼九哥,说了一声对不起。
胤禟晓得胤禵年纪小,身边的奴才对他说什么,他都有可能会相信,不过对于这个传闻,他还是第一回听说,能传到胤禵耳边,说不定已经传到很多人耳边,被很多人知晓,他看了一眼八哥,八哥拥着他肩膀的手收紧,有安慰之意,他也就不纠结在这上面,他们想的是以后,凭着这层姻亲的关系,他们拉拢佟大人。
“来,这些下酒菜配着酒吃起来吧。”胤禩也很快转移话题,又拿起酒杯碰杯,示意他们喝酒。
桌上摆着不少下酒菜,有卤好的牛腱子肉,卤鸡跟卤鸭,都切成块方便入口,兄弟几个人慢慢吃起来,配着清甜的酒吃下去不少。
胤禩怕胤禵喝醉,他毕竟年纪小,怕他身边那些奴才传话回给德妃娘娘,德妃会有所责怪,他盯着胤禵,不让他喝多,偏偏他一个劲地灌酒,说是要不醉不归,见他难得这么高兴,他也就不阻拦,想着待会他喝多了,就把他留在这,等他酒醒后再放他回去。
第125章
等两个弟弟都喝得差不多, 被奴才们伺候歇下后,八阿哥胤禩跟九阿哥胤禟其实没喝多,眼神清明。
“委屈你了。”
胤禟一听八哥这话,反而有难言的情绪涌上心头, 然后才说:“八哥, 我不委屈, 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这是明智的选择,只要佟家能站在我们这边,我们胜算就多了几分,皇阿玛如今对八哥已经很是器重, 八哥文武双全,不比任何人差, 只要我们兄弟齐心, 我们肯定能做到的。”
人不能既要又要, 胤禟明白这个道理,为了佟三小姐背后的佟家, 他娶她, 给她正福晋之位又何妨,娶谁不是娶, 不过对于宫里那些风言风语, 他是觉得传得太过分, 佟三小姐再怎么样都是他的福晋,必要时他应该维护她的名声。
太子在他小时候那么欺凌他, 将他打得体无完肤, 他小时候身上每一道伤口,愈合后的每一道伤疤, 他都记得,他记得太子让那些奴才也欺负他,让奴才骑到他一个阿哥头上,他们当时张狂的笑容,他有时候觉得那些笑声还萦绕在他耳边,他恨死太子了,是他二哥又如何,一个哥哥这么欺负自己的弟弟,他是做不到看着太子坐上那个位置,当他坐上那个位置,他肯定又变法地随意欺负他们这些弟弟,同样是阿哥,他也是皇阿玛的儿子,太子凭什么这么对他们,他不愿意屈居在太子这个人之下,他愿意跟着八哥豁出去一搏,皇阿玛年纪大了,太子恶行太多,只要他们想办法让皇阿玛厌恶太子,到最后谁赢谁输还不一定。
“我怕委屈你,哥哥不愿意看到你受委屈。”
“我一点都不委屈,八哥,别这么说,我只知道这离我们的目标又近一步了。”
“是的,有事者事竟成,我们肯定能成功的。”
两兄弟此时眼里透着浓浓的野心跟希望,又将酒杯满上,最后也喝醉了。
过了几天,胤禟听到哪个奴才说他跟佟三小姐的事,一律处死,死了好几个奴才后,宫里就无人敢乱传谣言。
康熙三十九年五月二日,昨日下了一场雨,今日雨停了,但没见放晴,天色阴暗,青石路上都是积水,宫里的奴才将地上的积水扫去下水道,就怕积水太多让主子走路时不小心摔着。
永和宫。
德妃看着自己的女儿,温宪还住在永和宫,温宪也是她亲自抚养长大的,是她第一个女儿,不知不觉中,她也已经长大,如今已经是十七岁,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她们母女两也算亲近,温宪平日里也乖巧,先前偶尔还会帮她带带胤禵,看着长大后的女儿,德妃不免有些担心,温宪的姐姐恪靖是下嫁到喀尔喀部,她怕皇上也将温宪下嫁到蒙古,皇上决定的事情,格格向来没有拒绝的权利,更何况有那么多格格都抚蒙了,敬嫔当时自杀都没能让皇上撤回圣旨,可见谁也例外不了。
她倒是想让温宪在宫里多待几年,不过温宪毕竟十七岁了,是适合出嫁的年纪,她怕皇上一道圣旨下来,温宪就要抚蒙。
她忧心温宪的婚事,不过她听说噶尔丹死后,蒙古那边是相对安分不少,没出什么战事,让格格嫁到蒙古,为了平定蒙古与大清之间的纷争,起一个桥梁、缓冲的作用,若是有起义的部落,与大清结交关系,关系友好的部落也有可以帮忙镇压作乱的部落,省得大清发兵过去。
德妃在想是不是温宪不用抚蒙。
皇上年前频繁翻宜妃的牌子,可能是觉得只翻宜妃的牌子不太好,年后也会翻其它嫔妃的牌子,德妃上个月侍寝了两次。
“额娘,额娘……”
在想事情的德妃被温宪打断。
“额娘,我这身衣服好看吗?”
德妃见她不知道从哪来的衣服,上杉下裙,样式一看就是汉人穿的衣裙,她皱眉道:“不好看,你是八旗女子,是宫里的格格,不要穿这些汉人穿的衣服,谁给你这些衣服的,你应该穿旗装。”
汉人穿的衣服样式,她们统称为蛮装,她们身份尊贵的旗人是不会穿蛮装的,有辱身份,满汉有别。
“可是我觉得好看,我不穿出去,我只是穿给额娘看看。”
“温宪,你不是小孩子了,该懂事了,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你应该知道了,这些蛮装谁拿给你的,本宫定要狠狠惩罚这些不尽职的奴才。”
被责备的温宪撇着嘴,说都是她自己亲手弄的,她觉得好看才弄的。
“收起来,不能穿,你是满人,爱新觉罗家的格格,你跟那些汉人不一样,别让额娘说第二遍。”
温宪只好悻悻不乐地收起来,不想惹她额娘生气,她也很快离开永和宫主殿,回到自己房间后便自己把它们换上,让伺候她的奴才说好不好看,得到好看的评价后,她穿着在房间内走来走去。
她也不敢真的穿出去,就自己在厢房内穿着玩。
温宪晓得自己可能很快就要嫁人了,额娘最近老是跟她提起嫁人的事,她嫁人后应该不能像现在这样随便穿汉装了,可能也得收起自己的童心。
上头几个姐姐都是嫁去蒙古,她可能也要嫁去蒙古,她对嫁去哪里都没有太多想法,因为决定权不在她手上。
到了傍晚,皇上翻了德妃的牌子。
德妃心想这正好,她想问问看温宪的婚事,提前问总比皇上突然下圣旨好,好歹让她有个心理准备。
当天晚上,不到一刻钟的侍寝结束后,皇上叫了水,奴才们清理过后,他们重新躺下去。
“皇上,温宪已经十七岁了。”
“嗯,朕记得。”
“这日子过得真快,眨眼间温宪都十七岁了,皇上,臣妾斗胆问一句,皇上准备将温宪许配给谁?”
“朕还没选好额驸。”康熙怎么可能记得每一个人的岁数,德妃要不是没提醒,他都忘了温宪已经十七岁了,十七岁是该谈婚论嫁了。
德妃贴着皇上胸膛,抬眸看着皇上的侧脸,又小心地问了一句:“皇上,温宪会下嫁蒙古吗?”
康熙想了一下,噶尔丹已经死了,噶尔丹在的时候,搅得蒙古几个部落都不得安宁,如今噶尔丹已死,几个部落也投降于大清,可能不想落得跟噶尔丹一样的下场,攻打噶尔丹是有警告警示作用,至少蒙古那边安分不少。
既然安分,可能也就不需要格格过去和亲抚蒙,大清国力强盛,那些人应该忌惮大清才是,若是在前几年,他可能会让格格下嫁到蒙古某个部落,缔结大清跟蒙古部落的关系,只是现在大清的兵力远胜于他们,压制着他们,暂且不用缔结,可能也就不需要将格格远嫁。
“可能不会。”
德妃一听这话就忍不住狂喜,惊讶道:“皇上,你说的可是真的?”
“嗯,暂时不需要抚蒙,不过朕会好好挑选额驸,朕女儿的夫君一定不能差,不过温宪其实还小,亲事不着急。”
德妃听到温宪不用远嫁已经被喜悦快冲昏了头,她喜极而泣,“皇上,只要温宪不抚蒙,怎么样都行,臣妾都听皇上的。”
康熙拍了拍德妃的后背,安抚她:“放心吧,朕会为温宪选一个好额驸。”
“皇上,臣妾也帮着选吧,皇上朝政这么忙,哪里忙得过来,臣妾挑好人选后再拿给皇上看。”
“嗯,都可以。”
德妃在这一刻觉得皇上背后有圣光,她多年来勤勤恳恳待在皇上身边,不敢惹怒皇上,在这一刻仿佛得到了回报,皇上同意她为温宪挑选额驸,说明皇上对她还是很信任的,她多挑几个人让皇上选,决出最后的人选当温宪的额驸,这是皇上给她的殊荣。
这一夜,德妃都是含着笑入睡的,第二日,她比皇上早醒,皇上一醒来,她便跟着起来伺候皇上,还跟皇上一起用早膳,等皇上去看折子时,她才从乾清宫离开。
德妃一回到永和宫,就想着京城中有哪些未婚的公子,温宪不用远嫁,她自然要为她挑一个在京城的额驸,这样她也可常常入宫,她们母女两也能常常见面。
她写了一封信给娘家人,又去让人去内务府那边要来京官的名册,她收集京城中没成婚,与温宪年龄相仿男子的名单,基本上五品以下官员的儿子都不考虑。
十七八岁的男子也很少有什么功名,所以基本上要看他们阿玛的官职,还得看他们阿玛有没有被皇上器重。
一找起来就花费十几日,德妃这十几日都醉心在这上面,势要让她女儿嫁得好,身为大清的格格,身份尊贵,肯定不能找那些低门低户的人家,她看着那些花名册,黄纸黑子密密麻麻写着他们的家世背景,生辰八字,出生年月,画像的话,人数太多,宫里的画师画不过来,她还得再筛一遍。
她筛了一轮后才发现佟家有一个人跟温宪年龄是相仿的,不过不是佟国维的儿子,而是佟国维的孙子,佟国维大儿子叶克苏的儿子,而且是长子长孙舜安颜。
这个叶克苏是一等侍卫,平日里皇上出巡,他负责保护皇上,原先九阿哥跟佟三小姐订下婚约,德妃就怕佟家倒向九阿哥那边,若是她女儿嫁给佟国维的长孙,是不是佟家能帮衬她两个孩子一些。
其实佟家现在除了佟国维,还有已逝佟国纲的几个儿子还有佟国维的三子隆科多更受皇上器重,这个叶克苏反而相对低调许多。
跟谁都是姻亲,这女儿肯定比不上孙子吧,都说女儿嫁出去后是泼出去的水,到时候算是夫家的人,不是佟家人,肯定还是孙子随了佟佳二字,所以温宪跟舜安颜结成夫妻,佟家理应跟他们关系更近一些。
舜安颜暂且不知品性如何,也没有开始当差,不过凭他的家世,他想在京城谋一份差事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德妃自从晓得这个舜安颜的存在后,其他人选,她已经看不下去了,挑来挑去,她还是觉得这个舜安颜最好,最配她女儿,两人均是十七岁。
不过这额驸的名单要呈上去给皇上挑选,订下最后的人选,她就不能只把舜安颜的名字放上去,好歹也得凑出六个人让皇上选。
她又不想让皇上看出她中意佟国维的孙子当额驸,皇上有时候心思沉,会多想,她不能让皇上多想,让皇上看出她的心思,反而促不成这门亲事。
所以舜安颜在这六个人当中排在第几位是一个关键,德妃思来想去,打算把这个舜安颜排在最后一个。
德妃其实也不想跟佟家绑在一块,她内心更希望她的两个儿子更亲近乌雅家,可如今是不得已,目前就属索额图跟佟国维在朝堂上势力最大,索额图跟太子走得很近,已经是太子的人,且坚固不摧,只有佟国维一党目前没有倾向,所以只能拉拢佟国维。
听闻朝堂中有说佟半朝,意思是这朝堂上有一半的人是佟国维一党的,可见佟氏一族势力有多强大,经过这么多年,皇上依旧很器重佟氏一族,不见衰减。
她弄好名册后,带着名册过去乾清宫找皇上,不过皇上正在接见大臣,没空接见她,她就让黄公公代为传送名册。
几日过去,皇上那没有动静。
德妃只能耐心等。
“小主,奴婢按照小猪吩咐去敬事房给去乾清宫呈绿头牌的吴公公塞了一点银子,吴公公说这两日他会将小主的绿头牌放在前面一点的位置。”百灵凑在耳边小声道。
百灵是香彤升为答应后分到她这边的宫女,她自从成了答应之后从来没有侍寝过,都过去三年了,谁敢信她一直没有侍寝,德妃其实能帮她的已经帮她,皇上过来,德妃也会让她在皇上面前露面,可是皇上这人心思捉摸不透,当初她以为皇上对她有怜惜,可是她却发现那点怜惜太过短暂,转瞬即逝,不足以让皇上召她侍寝,不侍寝,皇上怎么可能记住她,怎么可能知道有她这么一个人。
同样都是宫女变成主子,她比那个罗庶妃的待遇更差,罗庶妃好歹侍寝过,也怀有过皇嗣,而她什么都没有,本以为自己能为永和宫固宠,结果皇上召德妃娘娘侍寝都比她多,还不如让娘娘自己固宠。
她难免着急,总不能就这样不上不下的,说是主子却不像主子,当了主子也回不去当宫女,心境不一样了,她看向百灵,称赞她说:“你做事,我很放心,只不过吴公公在敬事房多年,恐怕我们那点银子,他看不上,他说只有两日那应该是真的只有两日,这两日皇上不翻我的牌子,我们的银子就打水漂了。”
香彤先前当娘娘身边的一等宫女时,娘娘得宠,底下有人孝敬她,她也能攒下不少银子,为了侍寝,她已经花出去不少原先攒下的银子,可是这些银子花出去都听不见一个啷当响。
“小主,有吴公公帮忙,说不定皇上今晚就翻小主的牌子。”
“谁知道他会不会帮忙,他若是收了我们银子却不把我们绿头牌摆在前面,我们也不知道,其实他能在皇上面前提一句才是帮忙。”
只不过吴公公谨慎,他只答应把绿头牌放在前面一点的位置,没答应在皇上帮她们提一句,可能是觉得她们银子给少了。
香彤叹口气,她怎么沦落到这种田地,若是真把攒下的银子都花光,她往后的日子更艰难吧,其实永和宫不少人对她的态度大不如从前,背地里没少冷嘲热讽,也好在娘娘待她不错,她又住在永和宫,奴才们不敢短缺她的东西,不然她一个从来没有侍寝过的答应其实哪能过得衣食无忧,还不是因为娘娘交代那些人不准苛待她。
她是很感激德妃的,有人嚼舌头说她背叛了娘娘,只有她知道自己从来没有背叛娘娘的心,她仰慕皇上,想得到恩宠,也想帮永和宫固宠,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只是皇上不给她这个机会。
果不其然,两天过去,她们这边没有任何动静,香彤就知道没希望了,银子白花了。
天晴过后,香彤不死心,带着百灵又过去御花园,就在千秋亭内坐着,想碰见皇上,过了一会儿,她没碰到皇上,却碰到宣常在。
“你是谁?”
娅芬见到有一个面生的人坐在亭子里面,旁边有宫女站着,应该是主子,好像从来没见过这个人,她还是重新养了一只白猫,宫里实在无聊,她又领了一只猫过来养。
“回常在,我是善答应。”
“善答应?哪个善答应?”娅芬不记得宫里有一个善答应,勤答应跟密答应,她倒是记得,两个答应命很好,进宫不久后就生下阿哥,直接母凭子贵,她对善答应没什么印象,她定眼细看对方,又觉得对方有点眼熟。
“常在不记得我很正常,我只是一个小答应。”
“你哪一年选秀进宫的?”
香彤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宣常在之前的刁蛮任性在宫里也是如雷贯耳,脸被划伤后才在宫里安分许多,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她原先是德妃娘娘身边的宫女,后被抬为主子。
这么一说,娅芬就有印象了,德妃的贴身宫女,她先前见过,不过对她什么时候抬为主子不记得了,她隐约记得佟妃身边有一个宫女被抬为主子,不记得德妃有没有过了,不过这嫔妃将身边的人抬为主子用来固宠也是很常见的。
相似小说推荐
-
淮阴侯她准备发癫(颠勺大师) [穿越重生] 《淮阴侯她准备发癫》全集 作者:颠勺大师【完结】晋江VIP2024-03-16完结总书评数:17345 当前被收...
-
月魄在天(蓝色狮) [古装迷情] 《月魄在天》全集 作者:蓝色狮【完结】晋江VIP2009-10-25完结总书评数:4881 当前被收藏数:6441 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