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兰适才跑上跑下, 心里正热着, 哪里想回去,还以为他是舍不得,抱怨了一声,“兄长真小气。”却也不敢忤逆他的意思,转身乖乖上了马车。
封重彦拉着沈明酥没动,等佛兰一上去,便对马夫道,“送三娘子回去。”
封佛兰听到这一声,忙掀起车帘,“兄长和沈姐姐不回吗......”话没说完,坐下的车轱辘已动了起来。
封佛兰知道自己是被嫌弃碍事了,倒也不生气,笑嘻嘻地看着两人牵着的手,“兄长带沈姐姐慢慢逛,不着急回来。”
封重彦没理会她,转头牵着沈明酥上了另一辆马车,同福安道:“去柳巷。”
沈明酥神色微愣,侧目朝他看去,封重彦回头对她笑了笑,也没解释,“还冷吗?”
沈明酥的手已经收了回来,掩进了袖筒,八月的气候还没到冷的时候,适才不过是在搁楼底下站久了,手脚有些凉,如今坐在马车内,身子早就暖和了。
沈明酥摇头,“不冷。”
往年秋冬季节一到,柳巷桥头底下的一群流浪孩童最为难熬,路边的行人少了,讨来的钱财也少,一场大雪后,去年少了两人。
下了马车,穿过巷口,沈明酥习惯往桥头底下望去,一个人都没瞧见。
神色一愣,举目往四周一扫,也没见到穿梭在人群里的乞讨人影。
不仅是那些孩童不见了,连对面卖鸡蛋的王嫂子,和那一群路边的摊贩都没了踪影,街头上干干净净,全是些铺子里的生意。
昌都九条街,每条街上都有摊贩,都是些底层讨生活的人,官府的人从来不会管。
不知道去了哪儿......
疑惑的功夫,封重彦已经领她到了魏铁匠的铺子前。
今日没什么人,魏铁匠正要将生铁往炉子里放,回头见到两人,神色一怔,忙撂下了手里的活儿,擦了擦手,恭敬地行了一礼,“大人。”
封重彦点头,“嗯,东西做好了?”
魏铁匠笑着道:“做好了,大人里面请。”
封重彦抬步上了台阶,回头等了等还站在那的沈明酥,“进来吧。”
沈明酥并非头一回到魏铁匠的铺子,江十锦之时,冬季经常来他这儿喝茶,因为暖和。
沈明酥跟上了脚步,屋子内的陈设很简单,一张桌子,几个木墩,桌上放着茶杯和一盘花生和瓜子。
秋冬季节一到,临街相熟的几人,都喜欢来他这儿,卖茶叶的张叔带着茶叶,王嫂子拿上几颗鸡蛋,她则是提着一壶酒,一闲下来,几人便会坐在一起嗑瓜子。
整个寂寥的冬季,多亏了在此消磨。
魏铁匠进屋后,一番忙碌,又是洗茶杯,又是找茶叶,折腾了好一番,才把两盏茶奉上来。
“大人请。”
“娘子请......”
封重彦忽然轻声道:“我夫人。”
魏铁匠一愣,下意识抬头,触目便见一张倾城芙蓉面,心头一跳,不敢多看,忙收了目光,自然也听说了封家下个月的婚事,娶的是沈家那位大娘子。
听巡街的几个铺头说,连柳巷这边封家也备好了烟花。
新婚当日,满城同庆。
魏铁匠把手里的茶盏轻轻地搁在了沈明酥跟前,“都是一些粗茶,不知道少奶奶喝不喝得惯。”
她擦去了妆容,他们自然不认得她,沈明酥轻声道:“多谢。”
把两人招待好了,魏铁匠这才去往后院,冲着里面的人喊了一声,“小招,把那把玄铁刀取出来。”
片刻后一道小小的身影掀帘走了进来,沈明酥抬头,一眼便认了出来,是桥头下的孩童。
手里的托盘上放着一把弯刀,刀上套着刀鞘,刀鞘乃皮革和黄铜所制,简单朴实,没有半点装饰。
魏铁匠接过来,递给了封重彦,“大人瞧瞧,可还满意?”
封重彦伸手拿起,缓缓地拔掉刀鞘,沈明酥这才看到刀柄上镶嵌了一颗红宝石,与刀刃的深黑色相配,隐隐透出红光。
是一把漂亮的好刀。
封重彦仔细瞧了一遍,重新放入了刀鞘内,“挺好。”
魏铁匠长松了一口气。
这是他当铁匠以来,接的最重的一单活儿。
玄铁本就难熔,怕自己打造不好,起初还有些不敢,但封重彦亲自找上门来,指名让他熔,他不敢拒绝。
花了整整一个月,才锻造出来。
生怕他不满意,如今听到一声‘挺好’,不仅卸下了重负,心下还有些激动。
这把刀一旦被封重彦验收,往后便成了他的活招牌。
封重彦起身,付给了他银钱。
拿着刀正要拉着沈明酥出去,魏铁匠身后的孩童忽然跪了下来,“多谢哥,多谢大人。”
以往封重彦也会来柳巷,时不时地给他们一些救济,但那时他们还不知其身份,直到一月前,封重彦把他们从桥洞领了出来,当着众人的面,颁布了一道行令。
凡是肯雇佣了这些流浪的孤儿,每个月少交三分之一的赋税,一番算计下来,连孩童的工钱都省了,铺子里多一个帮手,还不用给工钱,何乐而不为。
不止是魏铁匠,这一条街不少铺子都请了人。
甚至人手还不够用。
每年冬天最为难熬,一堆孩童饿了好些日子,就算有人周济,也是有限,如今有了这份稳定的收入,自己能靠着双手养活自己,与他们而言,才是最长远的生计。
封重彦驻步,看了他一眼,“还习惯?”
小招有些腼腆,胆子也小,不敢与他对视,垂头道:“回大人,草民习惯。”
“起来吧,好好干活。”
出了铁匠铺子,封重彦带着沈明酥继续往前走,之前空出来的一块废墟,被清理出来,临时搭建了一排棚架。
来往的人络绎不绝。
沈明酥认出来了,里面做买卖的人,都是之前那些没有铺子的摊贩。
去年王嫂子的一双手,被冷风吹出了冻疮,恨不得钻进魏铁匠的火炉子里,如今有了挡风的地方,想必今年的冬季,也没那么难熬。
沈明酥看向封重彦,“大人是个好官。”
封重彦带她来,不是来听她赞美自己的,问她道:“阿锦喜欢眼前看到的这一切?”
沈明酥不明白他的话,谁不喜欢太平盛世,人人都能过得好。
“不是人人都有你那样一份心。”封重彦忽然道,却没继续往下说,把手里的那把弯刀递给了她,“拿着。”
沈明酥神色一顿。
心中暗道,他还真是不长记性。
封重彦似乎也想到了,笑了笑,“但愿不会再捅到我身上。”
沈明酥适才瞧见了,确实是把好刀,她正好也缺,接了过来,“多谢大人。”
日子很快过去,离婚期不到半月,连胜一早起来便同沈明酥说了,“午后绣娘送嫁衣过来,沈娘子先试试,不合适的地方,还能有时间再改。”
沈明酥除了那日,再也没出过门,点了点头,“好。”
用完午食,连胜刚出去娶嫁衣,外院一丫鬟便进来禀报,“沈娘子,外面有一位姓冯的人找,说是沈娘子的娘家人。”
婚事接近,该赶来参加婚宴的人,陆续也应该到了,丫鬟以为是从幽州过来的沈家亲戚,赶紧进来通传。
沈明酥一出去,便看到了冯肃。
冯肃面色着急,忽然掀袍跪在了沈明酥跟前,垂头道:“在下知道这时候不应该来找沈娘子,主子毒发,已昏睡了一日,在下着实想不到旁人,只能厚颜来求沈娘子相救。”
顾玄之替主子治好了身上的伤后,半月前便离开了昌都,说是去找一味药,至今还未回来。
人不在,除了他之外,身边的人没一个会医。
凌墨尘却偏偏在这时病发。
那日在阁楼下,沈明酥实则已看出来了凌墨尘的身子出了问题,没料到这么快。
他身上的毒已入骨髓,即便清出来也不能完全治愈,平日里靠着药物和自身抵御,可一旦受了重伤,便会引发毒|症。
找个医术好点的大夫倒是能缓解,但季阑松落网后,皇帝必然已经起了疑心。世人都道季阑松叛主,夸赵帝有大儒风范,但具体的真相,只有赵帝自己心里清楚。
无论是太医院还是民间的医馆,这时候凌墨尘都不能去。
她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冯肃知道自己的要求过分,那日夜里她为了救主子,不惜捅了封重彦,已救过他们一命,算是两不相欠。
如今她大婚在即,他本不该找上门来,见她不答,正欲起身离去,便听到一声,“走吧。”
救人要紧,沈明酥没同谁打招呼,直接跟冯肃走了。
冯肃领着她到了一处极为隐秘的院子,推开门,见里面站着三两个江湖打扮的人士,一脸焦急,正在院子里踱步。
几人见到生人进来,脸色一变,不由握紧了手里的刀。
冯肃及时道:“放心,她不会伤害主子。”
沈明酥没去多看,目不斜视地跟在冯肃身后,进了屋子。
凌墨尘躺在床上,还在昏睡,面色苍白,眉头紧皱,瞧得出来很痛苦,沈明酥伸手探了一下他额头。
拖得太久,比上回染了风寒还严重。
沈明酥开了两个方子,让冯肃分开煎,先煎苦参汁。
自己则扒开了他胸前的衣襟,问站在门口的那几人:“有银针吗?”
顾玄之人不在,药箱还在。
几人虽对沈明酥不放心,但已是束手无策,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一人匆匆取了来,沈明酥在其胸口发黑的位置,扎了几针,又让众人打开窗扇,屋内的香也灭了,让新鲜的空气流通。
半个时辰后,冯肃的药才煎好,正欲上前去喂,沈明酥伸手接了过来,取下凌墨尘胸口的银针,扶着他的头直接搁在了自己的腿上,又吩咐冯肃:“提个木桶过来。”
冯肃一愣,忙去拿了个木桶来。
沈明酥没用勺子,一手捏着他的腮,一手往凌墨尘嘴里猛灌。
灌得太急,凌墨尘很快呕了出来。
身后几人看着,个个神色紧张,“这,这能成吗......”
沈明酥没理会,一碗药灌完,吩咐冯肃,“再多倒几碗。”
上回冯肃见过她的医术,并没怀疑,又去倒了一碗。
沈明酥接着灌。
凌墨尘整个人趴在她的腿上,被她灌得面色涨红,苦胆都呕了出来,沈明酥才松手,让冯肃清理干净,扶他躺在了床榻上。
半个时辰后,沈明酥开始喂他第二剂药。
这回是解毒的方子,甘草,蓝实,升麻等煎熬出来,沈明酥喂得很慢,拿着勺子一勺一勺地喂到他嘴里,等他自己吞下去了,才喂第二勺。
喂完了药,沈明酥便让冯肃用温水替他擦拭四肢。
一番折腾,等凌墨尘出了一场大汗,彻底清醒过来时,外面的天色已经黑透了。
冯肃点了灯,沈明酥坐在凌墨尘床边,这回没睡,一直看着他,等他慢慢地睁开眼睛,才转头同候在身后急得直挠头的几人道,“好了。”
几人忙凑了过来,“殿......公子醒了?”
凌墨尘点了下头,目光却看向了站在一旁的沈明酥,唇角一扯,虚弱地道:“我又欠了丹十一条命。”
沈明酥一笑,“欠我命的人多了,债一时讨不过来,国师不必着急还。”吩咐冯肃,“半夜再给他煎一次药,还是第二剂的药......”
她又救了主子一回,冯肃目露感激,“多谢沈娘子。”
“不必言谢。”
时候不早了,如今她的身份不同以往,沈明酥又看了一眼凌墨尘,“国师好好歇息。”转身走了出去。
冯肃忙跟上,“在下送沈娘子回去。”
沈明酥立马谢绝,“为了你主子安全,你还是别送了,派个车夫把我捎到封府门口便是。”
作者有话说:
宝儿们来啦。(狗子要给女儿树立名声了,但追妻路还是很漫长。)继续红包。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嫁衣◎
冯肃明白她那话的意思, 封重彦若是知道沈娘子救了主子,八成又要发疯,找主子的不对, 回头看了一眼床上虚弱的主子,送沈明酥到了马车前, 踌躇道:“沈娘子,这两日若是得空,还能再过来一趟吗?”
他怕主子病情又发作, 自己再上门去请, 怕就难了。
人救了一半,也不可能不管,沈明酥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明日我再过来。”
冯肃心里的石头落地, 欣喜地道了谢, “多谢沈娘子。”
回到封家已是戌时末,往日这时候, 封重彦还未回来, 沈明酥一路并未着急,一下马车却见连胜和婉月站在门口, 手里提着纱灯, 一人立一边, 见她从马车上下来, 影在灯后一张脸险些哭了。
午后连胜去娶嫁衣,留婉月一人在屋里, 去取个茶叶的功夫, 回来便不见了人。
院子里找遍了, 也没找着, 去了沈月摇那一趟,也没见到人。
连胜取了嫁衣回来,知道人不见了,也跟着一道找,偏偏还不敢声张,不能大张旗鼓地寻人,怕闹到了封夫人耳里。
到封重彦回来,还是没见到人。
往日沈娘子虽喜欢往外跑,但今日连胜提前同她说好了,要试穿嫁衣,且她也答应了,就算出去,也应该打一声招呼。
这般忽然不见了人,连胜一时六神无主,同封重彦说了来龙去脉,“奴婢怕沈娘子有急事去办,并未声张......”
一堆人正着急,沈月摇来了院子,同封重彦道:“姐姐同我打过招呼,有事出去一趟,晚些时候回来。”
婉月一愣,脸色颇有些埋怨,“二娘子怎不早说......”适才找过去时,她要是说这么一句,大伙儿也不用这般着急了。
一屋子人从黄昏后便开始等人,等到天黑,眼见夜色越来越深,个个的心都悬着不落。
福安一人去了趟前院,不久后回来,进屋走到封重彦跟前,压低了声音禀报道:“午后门房那边一名小丫鬟来报,说是沈娘子娘家来了人,那人姓冯,沈娘子出去后,便没再回来。”
姓冯,沈家压根儿就没有姓冯的亲戚。
还能有谁,凌墨尘身边的冯肃。
福安心里不由暗骂,这凌墨尘简直就是一块狗皮膏药,是打算缠上沈娘子不放了。
封重彦迟迟没出声,坐在圈椅内,背着光,瞧不见他脸上的神色,福安候了片刻,没听到他的吩咐,主动道:“奴才这就去寻人。”
“不必。”封重彦忽然出声,“等她自己回来。”
这一等便等到了亥时。
出门太急,沈明酥没打招呼,天色又这么晚了,倒是不意外两位姑姑守在门口,下了马车,并没同两人去解释,径直上了长廊。
两位姑姑一前一后提着灯跟在她身后,见她不说话,连胜便轻声道:“奴婢午后便把嫁衣取了过来,待会儿娘子先试穿......”
沈明酥脚步微微一顿,竟是把试穿嫁衣一事忘了个一干二净。
婉月也道:“省主酉时已回了府,正等着娘子......”
两句话似乎对她的晚归并没在意,但该说的又都说了,沈明酥心里有了准备,却不想一回到静院,便见封重彦立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件披风。
夜风轻漾,卷起了他紫色的衣摆,还是一身官服。
到了这个份上,沈明酥也没什么可辩解的,深院里的规矩繁琐,想必她这回犯的条规有些多。
封重彦却并没去质问她,上前把手里的披风搭在了她肩上,温声问:“出去怎么也不披件披风。”
沈明酥没抬头,“不冷。”
话音刚落,封重彦便弯身牵住了她的手,当场揭穿,“手都凉了。”
沈明酥没再说话。
“先进屋。”封重彦拉着她进了东暖阁,秋季还未烧地龙,吩咐连胜打了一盆热水,亲自替她净了手,又拿了布巾为她擦干。
两人坐去软塌上,婉月奉了热茶,沈明酥饮了些,身子渐渐地暖了。
封重彦也端起了茶杯,抿了一口后,放下时才忽然道:“去哪儿了?”似是不经意地一问,并不在意。
沈明酥眸子轻轻一顿,犹豫了几息,到底还是没说出实情,“见了一位朋友,之前柳巷的人。”
凌墨尘那伤,确实经不起再折腾。
香炉里的香片已燃烬,寥寥青烟断了线,空留一缕残香,越来越淡,也要随之消散了去,抓不住留不住。
曾经一幕又浮出了脑海。
......
“待会儿他们要是问起,你就说咱们去采药了,别说咱去游了湖,更不能说吃了烧鸡。”
“这是撒谎?”
她对他一笑,“这不是撒谎,这是咱们之间的小秘密。封哥哥放心,我以后绝对不会骗你。”
她终究还是学会了对自己说谎。
心口忽然被撕扯,浓郁的夜色压过了身旁的纱灯烛火,心猛往下沉去,封重彦面上却一片平静,应了她一声,“嗯。”
相似小说推荐
-
十项全能的我只想平静生活(温三白) [穿越重生] 《十项全能的我只想平静生活》全集 作者:温三白【完结】晋江VIP2024-01-21完结总书评数:5827 当前...
-
清穿之齐妃的躺赢路(大行星) [穿越重生] 《清穿之齐妃的躺赢路》全集 作者:大行星【完结+番外】晋江VIP2024-01-17完结总点击数:5011 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