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韵和白玉每完成一个单子,要收钱的时候,就会高喊一声:“二宝,五十一,给这位姐姐送根丝巾。”
或者:“二宝,三十八,给阿姨送个发卡。”
之所以让二宝做这件事,李清韵也是有心在试探和培养他。
二宝这孩子从小就机灵,反应快,但是机灵劲没有用到学习上。
李清韵倒是发现他很有做生意的天赋。
为什么呢?
这要从这家伙小时候开始说,读一年级就知道把家里的包子偷偷拿到班上,卖给馋嘴的同学换钱。
大一点还会跟大院几个孩子一起偷偷倒腾东西卖,简直是比她这个妈还有生意头脑。
家里这三个孩子,她都没有约束过他们花钱,基本上都会把零花钱和压岁钱交给他们自已管理,从小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
只要不乱花,花的合理且正当,她都不会质疑他们的决定。
大宝和三三都很正常,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不花,很有原则。
唯有这个小老二,是个抠门的,她给他们的早餐钱,哥哥妹妹买了自已喜欢的吃的,他把自已的钱存起来,哥哥那里蹭蹭,妹妹那里蹭蹭。
把自已的钱偷偷存起来。
李清韵还以为他是想存钱买什么,暗搓搓的等待他的后续。
没想到后来却等到了一个惊喜。
小二宝竟然在她生日那天,送给她了一双皮鞋。
这双鞋是友谊商店里卖的最贵的一双鞋,带孩子们去买东西的时候她试了试,价格实在超出她的期待值,所以没有买。
没想到二宝记在心里。
那天晚上,李清韵难得的流泪了。
是因为这双皮鞋,又好像不是因为这双皮鞋。
从那天起,她就知道,二宝这个孩子,可能就是后世父母们说的那种,来报恩的孩子。
虽然学习平平,但是也不差,有点小机灵,围在父母身边打转,没什么大本事,却非常孝顺的那种孩子。
大宝可能就是那种实在太过优秀,需要上交国家的孩子。
至于三三,软萌妹子一个,暂时看不出来什么。
经过昨天的初步试水,今天开门以后,进来的顾客络绎不绝。
有一大部分是听熟人说起这家店的衣服好看,跟风而来。
一部分是见到这家店周围热闹的场景,被吸引进来的。
国人都喜欢凑热闹。
以至于店里被人堵的水泄不通。
大家争相挑选自已喜欢的款式,有些人害怕好看的款式被人买走,连试也不试,直接买单。
以至于李清韵和白玉今天根本没有机会跟客人推销,一直在开单。
店里让二宝收钱的声音络绎不绝。
二宝也是个嘴巴甜的。
“姐姐们,请排好队这样会更快哦。”
一些阿姨们听到姐姐这个称呼,乐得合不拢嘴,等就等吧,话说这个小伙子长得真好看啊。
不得不说,二宝真的极具欺骗性,十二岁就有一米六五,看起来不像孩子,倒像个俊逸的年轻人。
见到白玉和李清韵忙活的太累,声音都沙哑了,他也会主动替换她们休息,自已去跟顾客沟通。
还别说,小小年纪,把人的心思拿捏的非常准确,一句话就让顾客抢着买单,有点子金牌销售的架势。
李清韵在收银台前看着,颇有一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快乐。𝓍ŀ
今天李清韵已经把库里的所有存货全都搬过来了。
直到晚上下班,卖掉了一大半。
营业额一万三千多。
比昨天还高。
不过李清韵明白,这可能就是店日收最高的一天了。
这两天的火爆是因为刚开业,大家跟风。
明天开始就会回归到平稳。
果然,从第三天开始,店里人少了大半。
每天的销售收入也固定在了两千块左右。
很不错了。
顾客变少以后,李清韵就不再过来了。
由白玉一人兼任销售和收银。
周末生意好忙不过来的时候,二宝可以过来给她帮忙。
李清韵则完全投入到了加工那边。
和江母清欢两人马不停蹄的开始囤货。
这几天赶了不少货。
他们基本上能供应店里卖的。
李清韵还要设计一些新款加进去。
不然顾客很快就会流失。
老家那边的大妮二妮也在五天后,风尘仆仆的赶来京市。
同来的还有顾母。
她一方面是不放心两个年轻姑娘独自坐火车来京市,害怕她们被骗,想来送送他们。
顾母毕竟也是往返京市几趟的老江湖了。
另一方面,她是想来看看李清韵做的啥生意这么挣钱,给两个妮子开这么高的工资,还有也想看看几个孙子。
大妮二妮过来时,李清韵直接安排她们住在加工车间那边的空房间里。
清欢也搬过去住了。
两姐妹一间,清欢一间,幸好这个进的房子够大,完全住的下。
刚好三人还可以帮忙看着加工车间,万一别有用心的人来偷窃就完蛋了。
毕竟以后他们都是要一直在这里干活的。
如果家里人人过来都往自已家里安排,也不合适。
所以开始一开始就要分清楚,工作归工作,私情归私情。
顾母暂时住在李清韵家,长辈又不一样。
上岗前,李清韵特意给两个妮子做岗前培训。
“以后在工作上,我是你们的领导,请叫我李经理,在生活上,才是二婶。
生活里我是你们俩的二婶,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找我解决,有什么心事,也能跟我倾诉。
但是在工作上,我是一个铁面无私的人,眼睛里容不得一点沙子。
你们既然决定了过来给我干活,想必也是为了挣钱,那就要守我的规矩。
上班时间务必全心全意的对待,做得好有奖励,做错了有惩罚,在这里所有人一视同仁。”
“李经理,我们知道了。”
两个小姑娘都老老实实的应下了。
心里实际的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李清韵开始给他们做岗前培训,先教她们操作缝纫机。
她们两个都是会做衣服的,毕竟母亲去的早,家里只有父亲和弟弟。
这些年家里的大事小事姐妹俩都承担了不少,一双手看起来很粗糙。
有底子,李清韵再加以引导,倒是很快就能上手了。
让李清韵非常意外的是顾母。
她全程没有插话,在旁边盯着李清韵教两个孙女。
最后提出自已也想试试。
没想到给了大家一个惊喜。
顾母竟然做的很好,比大妮二妮还做的好。
毕竟是一辈子的老手艺了。
连李清韵都说:“妈,你这手艺不做裁缝都可惜了啊。
要不,你也来做吧,我给开工资。”
顾母眼睛一亮:“我也可以吗?”
她本来是想送两个孙女过来,顺便来看一看就回去的。
没想到这个事情,她好像也能干啊,而且这可是一个月五十块啊。
江母在一边好笑的说:“怎么不行,还不兴咱们老年人再就业啊?
你看我不是也在这给你媳妇儿打工吗?
有什么不可以的。”
“是啊,江阿姨说的对,这里有五台机器,现在我还能帮忙一起做,后面我要设计衣服,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忙加工了。
你不来的话,后期忙不过来的时候,我可能也会再找一个人来做。”李清韵也想让顾母留下。
一方面她确实手艺可以,一方面,她可以帮自已管着大妮二妮两个人。
毕竟自已每天很忙,没有那么时间去管理。
顾母像打开了新大陆一样的。
她没想到自已一把年纪了,还能挣这么多钱。
忙不迭的同意了。
“那我干!”
于是李清韵第二天就带顾母去给老家的顾父拍了电报,说明了情况。
又把具体情况以写信的方式寄回老家,并让顾父把顾母的衣服和生活用品啥的,一块寄过来。
顾父没想到自家媳妇儿就去送个人,把自已都一起打包送过去了,一时间哭笑不得。
顾大哥那边知道母亲也留下了,心里也放心不少。
毕竟有他妈在,自家两个闺女肯定不能吃亏就是了。
就是他们两个男人在老家照顾明城,有些吃力,这个孩子天天闹着找奶奶。
顾母当天回家就把自已简单的行李卷吧卷吧,也搬到了加工车间那边住。
李清韵怎么说她都要过去。
想着那边上班下班也方便,李清韵就同意了。
她们三个人的工资和清欢一样,都是五十。
就有一家鸿福服装店在对街热热闹闹的开业了。
可气的是,他店里衣服的款式,竟然跟清玉服装店一模一样。
这完全是抄袭,盗版!
李清韵早就料到很快会有跟风者,但是没想到他模仿的这么彻底。
但是偏偏李清韵什么都不能做,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后世的盗版打击的那么厉害,仍然有所谓高仿层出不穷,何况现在这个时代。
盗版是打击不尽的,只有不停的出新的设计,才不会被盗版影响。
关键这家鸿福服装店开业这天,竟然搞了一个八折抢购活动,一下子把顾客都吸引过去了。
一传十十传百,他们店里的生意火爆极了。
清玉服装店一下子就变得人迹罕至。
白玉被气的七窍生烟,恨不得过去手撕了他们。
李清韵虽然也很气愤,但是只能以大局为重,只能劝她别生气,毕竟人家也是正经的开门做生意,如果这样长期卖,他们赚不到什么钱。
但可气的是,他们家在开业活动结束以后,竟然还是有客人络绎不绝。
江母去看了一趟回来,才发现,他们家的定价比清玉的便宜。
几乎每件都便宜几块钱。
这谁能顶得住。
李清韵也坐不住了。
几人商量一番,决定把存货全部清了,给店里换一批新的款式。
不然这样下去客人都被他们抢走了。
刚好,这些款式基本上卖饱和了,后面基本上后继无力。
既然对面爱模仿,那就看他仿的快,还是自已出新款快。
清玉服装店很快也开始搞清仓活动。
一开始是七折。
有很多老客户又都回来了。
对面的鸿福坐不住了,也开始做七折活动,
李清韵直接搞了一个六折大清仓的活动。
挂出牌子。
清仓大甩卖,卖完为止。
虽然看起来赚头不多了,但是架不住薄利多销,最后也是赚了一笔。
对面以为她们做不下去了,要清货关店,就不再降价,隔空观望,还嘲笑他们。
没想到李清韵这边把之前的存货清的七七八八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重新铺了新货。
一些爱美的回头客,马上就上门了。
京市藏龙卧虎,不缺有钱人。
清玉服装店的生意又开始红红火火。
对面的鸿福服装店坐不住了,又开始搞降价活动。
一边私下又开始做盗版。
李清韵现在学聪明了,她脑子里的衣服款式层出不穷。
直接每个月推出十个新款,打的对面措手不及。
对方恼羞成怒,还私下搞小动作,想找人来收拾清玉服装店。
没想到踢到了铁板。
白玉一个电话就解决了,闹事的人直接被公安带走。
那些闹事的很快就供出,主谋就是对面的鸿福服装店的老板,老板被带走,店很快就关门了。
经此一事,清玉服装店算是立住了脚跟。
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还有很远的客户慕名前来买衣服,这让李清韵想到了开分店,抢占市场。
跟白玉商量一番后。
她们决定,扩大规模,成立服装公司,办正规的加工厂,做自已的服装品牌。
自产自销。
于是白玉找了她的一个熟人过来看店。
两人开始跑起了分店的事情。
江母仍帮忙管着加工这块。
她做的久了也喜欢上了这份工作,找到了自已的价值,加上这也算儿媳妇的事业,也应该帮衬。
开分店意味着需要加大投入,选址装修,还有加工这块也需要增添人手才能忙的过来,店里也需要找合适的营业员。
这半年来李清韵和白玉每月底都会分一次钱,不知不觉,店里的流水已经达到惊人的三十八万多。
刨去材料,人工等各种成本,还有三十万左右的净收益。
两人都没想到,靠自已的力量竟然挣了这多钱,都干劲十足。
这三十万块,李清韵和白玉已经各分了十万块,现在公账上还有十万块,作为运转资金。
手里有钱,心里不慌,做事情也有底气。
既然决定做大做强,就要舍得投入。
两人分工合作。
白玉负责搞定店铺和装修。
这次他们决定直接买下房子做店铺。
白玉人脉广,很快就在京市各个繁华的地方,买下了几套房子。
很快就装修好了。
这些房子虽然地段好,但架不住这个时代房子便宜,五套房子一共也就花了两万块。
这还是她没有讲价的结果。
第一家店的房子也被她们买了下来,卖家还狮子大张口,刻意抬高价格,李清韵为了避免后期麻烦,也同意了,爽快给钱。
白玉搞定房子装修的时候。
李清韵也没有闲着。
她先是回大院里,找了几个信得过又会说的家属,准备培训一番,安排到各个店里做店员。
那些家属听到她开出的四十块一个月的工资,都纷纷表示愿意做。
而加工这块,她决定按照后世的公司模式来。
从固定的薪资变成按件计费,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签订高额的赔偿协议,约束工人。
加工车间暂时还在二进小院。
李清韵先是招了一批愿意学习制衣的年轻女孩学徒。
培训了三天,按培训期间的表现,最后留下了十五个人。
江母统管所有人,从加工变成了管理,工资从一百块变成了两百块。
负责跟李清韵对接款式和采购原材料,加工进度等一些杂事。
清欢和大妮二妮三人是小组长,每人管一个小组,一组五个人。
工资从五十块变成了一百块一个月。
但是他们的责任同时也增加了,需要对手底下五个人每天的工作负责。
顾母年纪大了,她不想做管理,只想做点动手动脚干活的事情,挣点钱。
李清韵现在负责掌握大方向。
白玉还是管理店铺这边的事情,几个营业员全归她管。
店里的营业员那边也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每天要盘点入库出库的数量,记录流水,每天跟白玉那边汇报。
虽然工作不轻松,但是胜在工资高啊。
几个人都死心塌地的跟着干。
到年底,清韵服装店的运营基本顺畅。
白玉,李清韵和江母都从繁重的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只需要做管理。
轻松了很多。
收入反而成倍剧增。
两家人都赚了个盆满钵满。
清玉服装店也成了京市很多爱美人土的专属店铺。
有了一定的店铺效应。
大妮自从来到京市,几乎没有出去转过,她每天埋头干活,从半年前开始实行计件工资后,她更是每天加班到深夜。
没日没夜拼命的干。
年纪轻轻的小姑娘打扮的灰扑扑的,整天坐在缝纫机前面。
发的工资都攒起来舍不得花。
李清韵都看不下去,让顾母带她出去转转。
而二妮则是相反。
没有计件以前倒没看出来,实行计件工资以后,李清韵发现,二妮的工作量每天都比大妮少了一小半。
这其实妥妥的躺平式打工人啊。
从江母那里了解到,二妮每天几乎是每天到点准时下班。
跟其他小姑娘约着出去玩了。
年轻人向往外面的世界,想出去玩,李清韵并不觉得有什么,反而很支持。
但是后来有一次,二妮竟然为了赶时间,漏查了几件不过关的货。
毕竟是李清韵的亲戚,江母不好处置这件事,直接告诉了李清韵。
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为了自已的私事影响工作,李清韵是绝对不允许的。
她当即把二妮叫到自已的办公室,先是问清情况,把二妮问的哑口无言。
最后严厉的批评了一顿,并扣了她的工资,告诉她再给她一次机会,如果再犯,直接撤职换人。
二妮知道她二婶这个人的脾气不好惹,努力工作了一段时间。
又旧事重犯。
把事情丢给组里人帮忙,自已跑出去玩了。
李清韵这次没有给她面子,直接当着全部人的面,撤了她的职务,提拔了那个给她帮忙的组员。
二妮气的脸色通红。
她觉得二婶怎么能这样,当着这么多人批评她,还撤了她的职务。
相似小说推荐
-
什么啊原来只是同人(有秋) [BG同人] 《(综漫同人)什么啊原来只是同人》全集 作者:有秋【完结】晋江VIP2024-03-05正文完结总书评数:13755当前...
-
野性制卡,能用就行(常花一笑) [穿越重生] 《野性制卡,能用就行》全集 作者:常花一笑【完结】晋江VIP2024-3-7完结总书评数:7715 当前被收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