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六零靠养娃走上人生巅峰(洛浅浅)


一边收拾东西,他们也大概说起了一些家里的事情。
顾大哥一家都是劳动力,现在靠他们自已,自给自足完全没问题。
就是顾大嫂还是抠抠搜搜的样子。
顾庭华也是个有气性的,她搬到程杰的屋子里,就关起门来过自已的日子。
平时每天该上工也不落下,背着孩子就是死命的干。
村里人刚开始还有说闲话的,久了也觉得没趣,就没再提了,大多数还是很可怜她的。
毕竟离婚不是她的错呀,男人都找了小的,有气性的老娘们都不能忍。
孙志强和他那小三,现在经常还被红卫兵拉出来批斗,是重点批斗对象。
对了,顾庭华还给她的女儿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顾惜月”。
收拾完东西,李清韵把他们领到早就布置好的客房休息。
一切的事情,等休息好了再说。
第二天一早,李清韵刚起来。
顾母已经在厨房转悠了。
“我不会用这炉子,就没敢动。”顾母局促的搓了搓手。
“妈,你几时起的,咋不多休息一会。”
“人老了,觉少。”
“是不是床睡得不习惯?”
“不不不,好着呢,我还没睡过这么舒服的床呢。”顾母连忙否认。
“妈,以后就要辛苦你了,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说出来,一家人没那么多讲究。”一个屋檐下相处,就怕揣在心里不说,生了嫌隙。
“诶,我知道了。”
李清韵教顾母用煤炉子,顾母把她的话一一记在心里,试了几次,这炉子用起来也不太难。
不用人烧火,干干净净的就把饭做了,真好。
一家人吃了简单的早饭。
顾庭舟就要送顾父去火车站坐火车回顾家岭了。
他本想让顾父留下住几天,得空带人去京市转一转,没想到顾父放心不下家里的一堆事情,要马上回去,这一趟就是专程送顾母过来的。
“他妈,你专心照顾好几个孩子,家里的事情莫操心。”
嘱咐完妻子,顾父告别了两个小孙子,跟着儿子踏上归途。

第184章 陈桂芝得到惩罚
李清韵给他装了八个自已做的二合面大馒头,四个水煮蛋,又装了一罐子肉酱,知道老人家在路上肯定舍不得花钱吃喝,这些东西可能就是他路上的口粮了。
因为他走的急,李清韵也没有啥好给他带的,就给顾庭舟拿了钱,让他送顾父走的时候,在京市那边给老人买点京市的特产带上。
也不算白来一趟京市。
来的时候大包小包,走的时候形单影只,这就是父母,总想把最好的给儿女。
李清韵给大宝的书包里装上中午的饭,把他送到门口,看着他走远。
又给顾母交代了二宝的情况,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喝奶。
这才提着自已的东西出门上班。
顾庭舟把顾父送到火车站,用军人身份给他买了一张卧铺票。
顾父连连摆手:“要啥卧铺,你爹我身子骨硬朗着呢,坐一天多就到家了,现在身上也没啥行李,你别折腾。”
“你就听我的吧!”顾庭舟不由分说的把票塞进他兜里。
距离发车时间还早,顾庭舟又带着父亲在火车站周边转转,也算看过京市了。
还按照自家媳妇的嘱咐,买一些京市特产让顾父带回去。
临行前又偷偷在父亲兜里塞了十块钱和几斤粮票。
看着顾父上火车,他才离开。
自从顾母来了以后,李清韵瞬间轻松了不少。
每天起床,顾母已经做好了早饭,因为家里有孕妇和孩子,顾母不会刻意节省,都是按照李清韵说的,每天每个人都有鸡蛋吃,有时候是水煮,有时候是煎鸡蛋。
做的馒头窝头等也多是二合面的。
晚上下班回来也是一样,顾母已经把主食做好,菜切好,等几人下班放学回来就开始炒菜。
刚开始顾母会刻意把好的都留给他们吃,自已只啃馒头,被李清韵说了几次,也就不再这样了。
二宝现在跟着顾母睡,她不用管,总算有一点自已的时间和空间了。
怀了老三以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她觉得自已突然变得很嗜睡,每天晚上很早就上床睡了,早上还是容易起不来床。
幸好现在她每天只需要按时起床去上班,家里的事情都有顾母处理。
顾母也是个爱干净的,家里家外收拾的干干净净。
一家人相处的还算和谐。
李清韵每个月都会按时给顾母生活费和工资,还有两人单位上发的票证,多数也会交给顾母自已安排。
生活费就用来买菜,还有家里的生活用品,没了就添置,军区有供销社。
因为院子里有自留地,所以买菜的需求也不是特别多,买点海带粉条水果还有肉之类的。
李清韵偶尔也会从空间偷渡一点肉和水果出来,说是自已在外面买的,顾母也没怀疑什么。
工资则是单独给顾母让她自已收着的。
但是李清韵有几次都发现,顾母悄悄给大宝拿零用钱,还自已扯布给二宝做衣服。
二宝长的快,衣服也换的勤,尽管每次做衣服都刻意留了很长一截,但还是几乎半年就要做一次新衣服,或者把袖子和裤管子加长。
这些活都落到了顾母头上。
李清韵心里挺感动的,老太太用自已的方式偷偷的爱着孩子们。
老一辈总是嘴上句句不提爱,实际处处都是爱。
不过她也不会让顾母吃亏就是,换季时也会给她拿布做衣服,还给老家的顾父也寄了新衣服新鞋回去。
至于陈桂芝的事情。
顾庭舟没有心慈手软,直接捅到了分管领导那边。
涉及到他的老婆孩子,谁的面子也不给。
陈桂芝丢工作是铁板钉钉的事,连累她男人也跟着吃挂落,求爹爹告奶奶,才勉强保住自已的工作,自身难保也无暇顾及陈桂芝。
其实他能保住工作,顾庭舟也算出了一份力的,他跟分管领导摆明了自已的立场,一码归一码,偷东西的是他媳妇,让陈桂芝受到应有的惩罚就行,没必须牵连他人。
所以陈桂芝的男人才能保住工作。
顾庭舟从来不是一个冷血的人,他也不愿意看着一家人失去生计。
隔天红卫兵就把陈桂芝带走挂着牌子游街。
这件事在军区也闹得沸沸扬扬。
李清韵的消息还是葛大妞告诉她的,她每天两点一线,基本上不太去管与自已无关的闲事。
葛大妞说,陈桂芝被拉出去游了几次街,批斗了好几次,红卫兵有了别的目标,才暂时放过她。
她现在被安排做掏粪的活计,又苦又累还没有工资。
不过幸运的是,她男人保住了工作,虽然现在大家都看不起他们,但是日子总是能过的。
李清韵当个故事听听也就算了。
她没想到,这件事却埋下了一个大炸弹,让她后悔莫及。
彼时的陈桂芝,怀里抱着儿子东东,正在遭受男人非人的毒打。
她紧紧护住孩子,默默承受着男人的酷刑,发出一声声闷哼。
孩子已经经历过太多次这样的场景,连哭也不会了,呆呆的窝在母亲怀里。
“我让你出去偷,现在好了,一家人的脸都给你丢尽了,你怎么不死在粪坑里。”
说完又是一阵密集的鞭打。
陈桂芝紧咬牙关忍受住了,她知道,只要自已不反抗,男人打够了觉得没意思,就会收手的。
果然,没过一会,男人仿佛打累了,把手里的皮带重新整理穿戴好。
出门前还不高兴的嘱咐:“把你那一身的粪臭味洗干净,以后不许睡床,自已打地铺。”
陈桂芝忍着痛,艰难的从地上爬起来,把孩子放在干净的地方。
开始一点一点收拾家里被扔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麻木的像个机器人。
这段时间她仿佛身在地狱。
被邻里孤立唾弃,谁见到她都要骂两句,连小孩子都冲她吐口水。
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被拖去批斗。
还被安排了最脏最累的活,不干完就不能回家。
她每天背着孩子从早干到晚。
回来好不容易歇口气,男人稍有不高兴,就打她出气。
明明她已经生了儿子,为什么还要挨打?
她不恨自已的男人,却从心里恨上了李清韵。

同样都是女人,为什么就不能可怜可怜自已?
她是高高在上的老师,男人是炙手可热的人才,还生了两个儿子,每天吃香的喝辣的,根本不缺这一点东西。
不过就是偷了她儿子一点奶粉,对她来说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就搞得自已几乎家破人亡。
丢了工作,被人唾弃,男人也嫌弃打骂自已。
而她还是高高在上的老师,听说还怀了三胎。
凭什么?
这一刻,陈桂芝把自已的痛苦都转嫁成了对李清韵的恨意。
恶意的火苗在她心里熊熊燃烧着。
今年的中秋时节,李清韵满打满算来到六十年代整整一年多了。
有了自已家庭,孩子,家人。
生活过的简单且满足。
她给老家的两个妹妹,还有顾父都寄了节礼回去,都是京市的特产。
也收到了来自两个妹妹的回信和中秋礼物。
清欢和清悦知道她怀孕的消息,都表示祝贺。
令人高兴的是,清欢也在回信里说,她也怀上了,刚刚两个月出头。
李清韵为她高兴,洋洋洒洒的写了几大篇孕妇的注意事项,还有养育孩子的一些禁忌和方法。
事无巨细的交代了很多很多,想起来什么写什么。
清欢没有婆婆,娘家现在也相当于没有了,自已又离得远,难免有很多事情不懂处理。
幸好秋菊的母亲很照顾她。
李清韵也在信里交代清欢,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远亲不如近邻,处理好邻里关系也很重要。
肚子里小老三的预产期在二月中至三月初这段时间,天气还比较冷。
他们已经决定今年过年就不回老家了。
万一因为颠簸在路上出了点问题,那才要命,也不可能把她一个人留在军区,一家人就要齐齐整整才是过年。
就是苦了顾母,今年不能和顾父团聚。
顾庭舟给顾父写了一封信,同时还寄了一些钱票,请他过年到军区来跟顾母团聚,就是不知道顾父会不会来。
李清韵有空的时候已经开始准备孩子出生要用的东西。
小衣服,小胎帽,尿布,小包被,连体棉服,厚棉袜…
白玉有位朋友在京市医院做妇产医生,在她的帮忙下,顾庭舟带着李清韵去做了检查。
现在还没有b超,大部分都靠医生的经验判断。
检查结果显示一切都挺好。
李清韵这胎怀相很好。
记得原身怀大宝二宝的时候,都挺折腾的,孕吐把她折磨的不行。
但是她现在为止都没有什么妊娠反应。
除了嗜睡。
为了保证营养,她隔三差五的拿肉出来让顾母做,自已也经常喝奶粉补充营养。
有时候还进空间偷偷吃点水果加个餐。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因素,她觉得自已可能是因为最近吃的水果多,皮肤好像越来越好了,水嫩水嫩的。
顾母说,她这胎指定是个女儿,怀女儿,打扮妈,母亲会变漂亮。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就姑且当做真的吧!
她给未出生的孩子准备的很多东西,都是粉色嫩黄之类的颜色。
下半年,大宝已经是一名光荣的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二宝也有一岁八九个月,他现在会说很多话,每天都指着李清韵的肚子叫妹妹。
以前特别依赖李清韵的他,现在也乖乖的不要求妈妈抱,怕压着妹妹。
两个小家伙包括一家人都很期待这个小生命的到来。
李清韵的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骨肉亲情,莫过如此。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
顾父的回信也到了。
他让顾母好好照顾老二一家,自已今年就不过来了,在老家陪着老大和女儿一起过年。
村里也有一堆事情忙着,走不开。
最后还祝愿李清韵肚子里的小老三平安出生,健康活泼。
顾母明显有些失落,她跟自家老伴结婚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分开这么久过呢!
本以为过年能见一面,没想到老头子不过来了。
不过她也知道,自家老头也是为了顾全大局,免得家里头的老大和幺女觉得他们两人偏心老二家太多。
不过,这段日子在老二家,真是过的舒心啊。
没有家里那些污糟的烦心事,每天就是带带孩子,做做家务。
家属院时不时还放大电影,一张白布一挂,就有人在里面表演,真好看。
老二家里的吃喝也是顶顶好的,老二媳妇也不挑食,做啥就吃啥。
连带她自已最近都胖了许多。
除了不能见到自家老头,在军区的日子,她真是喜欢的。
没过多久,又收到了老家寄来的几个大包裹。
分别是顾父和清欢清悦他们寄来的。
他们不约而同的都寄来了很多的山货,晒干的榛蘑,蓝莓干,山葡萄干、五味子、干木耳,榛子,松子。
清欢寄的除了山货,还有两只腌制后晾干的野鸡,应该是程淮山打的。
清悦的包裹里还有有几条熏鱼,和一些她自已做的点心,她从小喜欢捣鼓吃的。
顾父的包裹里面则单独打了一个包裹,说是二牛给他们的松子。
难为二牛还记得李清韵喜欢吃松子。
后来李清韵给寄回礼的时候,也没忘了二牛的份,给他寄了几本有注音的书,还有一双新的解放鞋。
顾父这边的回礼是一件空间里拿出来的军大衣,还有顾母给他做的两双厚棉鞋。
清欢是三斤红糖,三斤红枣,几匹柔软的棉布。
还有两罐子奶粉。
她的月份只小李清韵一个多月,年后也该生了,这些东西都用的上。
清悦家的小子今年过年也该满一岁了。
她给孩子做了一套新衣服,同样给了两罐子奶粉。
这就算是年礼了。
给大家邮寄年礼的时候,李清韵不由想起了程杰和秋菊一家。
也不知道他们到了香港以后,一切还好吗?
想给他们寄点家乡的东西,收件地址这一栏,却不知道填什么。
希望他们一家在异乡安好。

而她惦念的程杰一家。
此刻正在星光璀璨的维多利亚港,狼狈的推着自家的小餐车,四处躲避警察。
来到香港大半年时间,他们已经渐渐的融入了这里的生活,也有了一些积蓄。
刚来到香港时,看到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小汽车随处可见,他们几乎觉得自已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他们刚从京市出发时,觉得京市可能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了,没想到香港更像是人间天堂。
但这里只是富人的天堂。
那时候他们打定主意,一定要在香港闯出一番名堂。
然而现实给了程杰当头棒喝。
他本以为以自已的学识,到这边来也能找个老师的工作先养家糊口。
但是事实是,这里的人教学是以英文为主,而他对英文一窍不通。
甚至于连大家的日常用语,粤语,他们也完全听不懂。
刚到这里的头一个月,他试着找了很多工作,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被生活打击的体无完肤,可以说重塑了整个世界观。
没有工作,生活开支巨大。
他甚至一度想过去码头上扛大包,先养活一家人再说。
而他的亲叔叔,因为留过洋的经历,英文倒是不错,来到香港反而更加轻松自在,他们一家人都精通英文,所以来到这里如鱼得水。
有时候程杰也会想,自已要是没有带着老婆孩子来这里,也许还能过平静的日子,不用这样终日惶恐。
但是人总归是要向前看的。
小叔这一辈子也攒下了不少的家当,举家搬到香港以后,买下一所大宅子住。
他们一家都是好人,很是照顾程杰一家三口,还花钱帮小毛头找了一个附近的小学读书。
程杰一家在这所宅子里借住了三个月。
有了经济来源以后,他就带着媳妇孩子搬出去自力更生了。
小叔也给他找过一个老师的工作,但是他不愿意小叔为了自已求人,而且自已不懂英文,做不好反而给小叔丢人。
他不想一辈子依靠别人。
所以他带着老婆孩子一边学习英语和粤语,一边想办法讨生活。
程杰和秋菊考察了市场以后,发现自家现在能做的只有吃食摊子。
大一点的生意要本钱,他们没有那么多钱,又不好跟小叔借,怕亏了钱还不上,人情越欠越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