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六零靠养娃走上人生巅峰(洛浅浅)


锅里剩下的还有一碗左右的红薯粥,留着中午热一热给二宝加餐,等下出门前她会给他再喂一顿奶,中午也不知道自已几时能回来,等他饿了大宝可以给喂点粥垫一垫。
“妈,家里怎么还有鸡蛋?”大宝有些惊讶又惊喜的问道。
“你管这么多干嘛,有的吃就快吃吧,吃完你刷碗,妈要早点走了,不然中午回来太迟。”
两人一个人一个煮鸡蛋,一碗甜甜的红薯粥,大宝吃的香甜,他短短的人生里,这两天的日子过得最舒坦,每顿都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呢。
李清韵快速的吃完饭,给自已找了一身中规中矩的出门穿的衣服换上,趁着大宝洗碗的时候,又给二宝喂饱,换了尿布,找了家里的两只大篮子,跨上就准备走了。
“大宝,中午妈还没回来就自已吃点心,二宝饿了就热点粥喂,生火注意安全,别把房子燃了,在家关好门,妈没回来别给任何人开门,拍花子把你们带走了就见不着妈了,知道吗?”临出门李清韵仔细的嘱咐着。
“妈,我知道了,你都说了几遍了。”大宝无奈的看着自已唠叨的妈,平日里她老是说都不说一声就把他们兄弟俩丢家里,有时候就是一整天,也没见担心,今天又特别啰嗦唠叨了一早上。
“啊,我说了几遍了吗?那行吧,我走了啊。”李清韵憨憨的自言自语着,一边确认大宝已经在里面把门插好,这才快步往村口走去。

第12章 路遇长舌妇
现在时间差不多七点了,村里的人去公社买东西,大多时间都是走路过去,差不多要走两个多小时才能到。
经济好一点的人家也可以坐村口的牛车,李招娣以前是从不会委屈自已走路去的,都是坐牛车,刚好,她也没打算委屈自已走路过去,开玩笑,两个多小时,来回就是四五个小时,脚上水泡都得走出来吧?
一路上遇到了不少人,有的人对她避之不及,有的人阴阳怪气说些什么,她通通没有理会,径直走自已的。
到了村口,远远看着牛车上已经坐了四五个人了,她赶紧小跑一段路,一屁股坐上牛车才放心下来。
她刚坐下,旁边坐的小媳妇赶紧挪了挪屁股,两人之间分开两个巴掌的距离,她相信,牛车要是够大,她估计还得挪出一两人宽不可。
有些失笑,又感叹这些人还真是对她避如蛇蝎啊。
加上她,车上已经有六个人,这个时间,应该没有人再出门了,赶牛车的老顾头,一甩牛鞭,叫一声:“坐好,出发了。”众人赶紧抓住车檐,生怕把自已甩出去。
牛车慢悠悠的走着,一路上路过的都是大片的农田,人们正忙碌的从事生产,一派热闹景象,自然灾害刚过去几年,这两年终于不至于啃树皮吃草根,只要好好劳作就能吃饱养活一家老小,人们精神气十足。
李清韵小时候跟着奶奶在农村生活,对这些场景是不陌生的,多年未见过竟觉得有些亲切,心情愉悦,嘴角上扬。
然后就是有些人喜欢没事找事煞风景。
“庭舟家的,又去公社领钱啊,拎着这么大两个篮子,得买多少东西啊,要我说啊,这女人啊,还得会过日子,不然啊,多少钱都存不住,像我们家儿媳妇嫁过来就想着给家里挣钱,过日子也节省,这才是正经过日子的呢。”
小媳妇旁边的大婶阴阳怪气的把她贬低了一番,又暗戳戳的夸了夸自已的儿媳妇。
坐在李清韵旁边的女人就是她口中能干儿媳妇,听了婆婆的话,她有些不安的动了动,到底没说什么,一副听话小媳妇的样子。
李清韵努力扒拉了一番李招娣的记忆,终于想起了这是谁,这不是跟她婆婆娘家同村的柳翠花吗?
这婶子可真是有点意思,她和便宜婆婆柳桂花是一个村一起嫁过来的,据说当年媒人给公公同时介绍了她们两个人,结果公公选了婆婆,这柳翠花和婆婆本是好友,最后为了这事也是反目成仇。
这柳翠花也是恶心人,最后还是嫁来了顾家岭,一辈子都和婆婆比来比去,因为公公是村支书,前半辈子她一直落了婆婆一头,到后来顾家多了李招娣这个败家媳妇,倒是让柳翠花觉得自已扳回了一城。
李招娣知道这件事还是因为刚嫁过来的时候,这位翠花婶子跟她套近乎,被大嫂看到,大嫂跟她提过一点,让她远着点柳翠花,免得婆婆生气。
想清楚了来龙去脉,李清韵笑道:“翠花婶,你可不知道这养孩子多费钱,特别是我们家两个儿子呢,庭舟说了,他挣钱就是给我们娘几个花的,不用省,您啊,就不用咸吃萝卜淡操心了。”
她本来还酝酿了一肚子更难听的话,但是看到她旁边脸红拘谨的小媳妇,又憋住了,终究不能伤害无辜的人。
但是她的话也让柳翠花老脸有些挂不住,特别是旁边还有两个同村的婶子和一个年轻小伙子听着呢。
虽然他们三都装作没听到,谁也不想帮忙说话,毕竟这一老一小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善茬,都属于村子里风评最差的人,
庭舟家的虽然作,但是人家作的是自家的,花的人家自已的钱,说到底也没伤害别人的利益,旁人也不好说什么。
这柳翠花倒是村里的一块毒瘤,把村子的名声都搞差了,生了一儿一女,也是把女儿像卖牲口一样换了一个好价钱,给自已的儿子娶媳妇。
她的儿子前后娶了两个媳妇,前头那个媳妇还是跟李招娣同一年嫁进来的,进门三年都没开怀,这个柳翠花非说是人家不能生,敲锣打鼓的把人送回了娘家,说自家不会要这种不下蛋的鸡。
人家女方娘家的父母也是硬气的,不愿意让女儿再受这个气,同意离婚。因为没领证,所以由双方村支书出面,写下了离婚的书面材料按了手印,两人就算离婚,可以各自嫁娶。
他们这样的行为太膈应人,很多村子里的人都不愿把自家的女儿嫁到顾家岭了。
离婚没多久,这第二个媳妇就进门了。
只是这一年过去,她也没开怀,明事理的人一看就知,这明明就是柳翠花的儿子自已不能生啊,可怜了这两个姑娘,嫁到这家来,大家明里暗里都嘲讽他家。
再说柳翠花听了李清韵的话,仿佛被人捏住了喉咙,脸是一阵红一阵白,最后重重的“哼”了一声,就不再同她说话。
转而对着自已的儿媳妇说:“杵在那干啥呢,还不坐过来一些,晦气,你是不是也想像她那样把家败了才高兴。”
小媳妇脸红的都快滴血了,头都垂到了胸口,这次婆婆就是为了她肚子迟迟不见动静,带她去找医生的。
她在家就是不受宠的,才会被嫁进这样的人家,这一年来她生活的水深火热,内心里,她其实是羡慕着李招娣的,虽然她名声不好,但是生活自在舒服,还有两个儿子傍身,而自已只是想要一个孩子,都如此艰难。
对婆婆的吩咐她的身体已经形成了应激反应,话音刚落,她就往里面挤了挤。
“个没眼色的,想挤死我啊。”柳翠花本来就胖,儿媳妇往里面挤的差点没坐到她身上。
旁边坐的两个婶子憋笑不已,难得看柳翠花这个女人吃瘪,庭舟家的也不是个善茬。
“嘿,我败家怎么了,我男人有钱给我败,我败我家的,吃你家大米了吗?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李清韵才不惯她的毛病,直接把篮子放到板车上,一手叉腰怼了回去。
柳翠花就是个欺软怕硬的货,看别人强势,自已就怂了,一路上再也没说过什么酸话。
李清韵的世界安静了,欣赏了一路田园风光,顺利到达公社。

经历一个小时左右的颠簸,一行人终于到了城关人民公社。
不管在哪个公社,供销社,总是在集镇最繁闹的那条街上,虽然只是几排老旧平房,但它在全公社人心目中的地位甚至不亚于公社的办公大院。
一年四季,这里是公社最热闹的地方,人们所需要的生活物资都从这里购买。
老顾头把牛车赶到距离供销社两百米远的一棵大树下,收了五分钱的车资,跟大家说好买完就到这里集合一起回去。
等几人走了以后,只剩李清韵一个人,她也走过去递给他车费,并客气说道:“顾叔,谢谢。”
老顾头用他那浑浊的双眼疑惑的打量了李清韵一眼,嘴里喃喃的想说什么,最后化作无声。
李清韵一瞬间意识到自已说错话了,对她来说,说谢谢只是基本的礼仪,而原身李招娣可是个作天作地的女人。
她赶紧快走几步往供销社去。
供销社就在公社旁边,这一条街还挺热闹的,人来人往,大多数都是奔着供销社来的。
供销社里分多个部门,有百货,食品,五金,农用物资等不同商店,很多商品都要凭票,物资不是很丰富,就是一些生活必须品,油盐酱醋,日用百货,农用物资,还有农副产品收购柜台。
李清韵见过后世的大千世界,一排又破又小的供销社在她眼里并不稀奇。
她假装从身上掏出一叠钱票,实际是从空间取出来,按照自已列的清单,开始购买起来。
粮食空间都有,到时候直接拿出来就行,她只买二十斤不要票的玉米大碴子,这个单独煮大碴子粥,或者米粥加大碴子都很不错,人也要适当吃粗粮,但是大家常吃的高粱米她没要,实在卡嗓子。
最关键的是真的便宜,售货员报价后她都惊呆了,竟然才九分钱一斤,二十斤也就一块八毛钱。
白灰拿了一袋,挺大一袋,估计刷三间房是够用了。
来到卖衣服鞋袜的柜台,梳着一条大辫子的年轻女人看到她过来,热情的招呼道:“招娣,你来了,今天买点什么?”
这人勉强也算是原身唯一认识的朋友吧,虽然只是生意上的合作。
她也热情的叫了一声:“彩霞姐,今天给孩子买点东西。”
买一些针头线脑,虽然不会做衣服,但是难免得缝缝补补,还有做点小东西啥的。
再给大宝买上两双千层底的布鞋,昨晚已经用稻草给量了脚长,比着买就是了,他脚上现在穿的还是他爷爷给做的草鞋,马上入秋天冷了,就得换布鞋。
原身倒是会做鞋做衣服,但她不会做,只能比着原身的记忆慢慢学,现在还是先买成品给娃穿着,她特意选大一个码,这样可以穿一整个季,小孩子长的快,大的话垫个鞋垫就行,等合穿了取掉鞋垫也合适。
最后彩霞姐还给她推荐新到的袜子,她也给大宝买了三双,还被夸真是心疼孩子,令人汗颜。
由于买的多,彩霞还做主送了一双尼龙手套,刚好这东西她也需要,干粗活的时候得戴个厚实的手套保护一下,不然以后这手都没法看了。
原身这手保护的还行,这两年没怎么干活,手上的茧子倒是没有了,不爱出门,本来又是白皮肤,所以手嫩白嫩白的。
她自已就不用买什么了,布鞋和冬天的棉鞋都有两三双,袜子也够穿,就是苦了大宝,冬天都没有鞋出门,厚棉袄也是没有的,以前冬天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的,今年她不会让他再这样了。
离开服装柜台,彩霞给她使了一个颜色,她点点头,两人心照不宣的一笑,李清韵继续买买买。
家里的煤油不多了,也得打一点,但是她忘了带瓶子装,幸好百货柜台的大姐“借”给她一个瓶子,她才顺利的打了两斤煤油。
当然她也上道的偷偷给大姐两分钱就是了,这个年代私人买卖判定为投机倒把,是要游街的,大家都很谨慎。
还有生活用品,牙膏牙刷,她给自已和大宝都买了新牙刷,虽然她有空间的牙刷,但是样式不太符合这个时代的特色,所以还是小心为好,反正也不贵。
大宝以前就没有牙刷,从来没刷过牙,一口小黄牙一笑起来特别影响颜值。
另外还有火柴两包,和当地人用惯了的粗盐一斤。
准备去结账时,看到卖食品的柜台摆有海带和干香菇,干木耳等干货,这些自已空间没有,买上一些,偶尔给娃炖个汤啥的,海带营养丰富对孩子生长发育有益处还能提高免疫力。
最后又给大宝称了一斤水果糖,这个不要票,但要一块儿二一斤,脆麻花,5分一根,买了十根才五毛钱。
这个年代的物价真是便宜的令人发指,她身上这一百多块的购买力那是相当厉害的。
买完这些也才花了十三块钱左右。
说起来,她在供销社的购物体验还是不错的,几个售货员都比较热情大方,没有出现小说里那种盛气凌人,趾高气昂的场景,顶多就是比普通人精气神更好,穿戴整齐,说话嗓门更大,语速更快罢了。
这个年代进了供销社工作就相当于后世的公务员,是铁饭碗,不但有工资拿还有各种补贴,票证,节日福利,还有员工内部福利,像一些瑕疵品就是内部消耗了,所以她们整体的精神面貌比普通人好很多,也是正常。
这时候家里如果有人在供销社工作,简直不能太爽,说出去都有面子。
结完账,把零零碎碎的东西放进篮子里,先拿过去放到牛车上,再去把白灰搬过来跟篮子放到一起。
这一大袋的白灰如果是她自已的身体肯定是搬不动的,她已经做好了求助别人的准备,结果没想到原身的身体竟然力气挺大的,不费什么事就搬过来了。
“顾叔,您老吃麻花,麻烦您帮我看着点,我还得去办点事,行吗?”李清韵从篮子里拿出一根大麻花递过去。
老顾头混浊的眼睛一亮,大麻花,这可是好东西,家里的小孙子肯定爱吃这些零嘴,可惜他现在老了,挣不了什么公分,还是大队上可怜他家老的老小的小,给分配了一个赶牛车的活,勉强养活一家三口。
这庭舟家的以前可不会这么大方,而且不知为何,听她说话觉得斯文的紧,以前倒不觉得。
迟疑了一下,看到李清韵眼里的认真,他最终还是收下了这根麻花,并说道:“这次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以后就别这样,等会把村里人放下,你最后走,我去牛棚还牲口,路过你家,刚好可以送你一程。”
李清韵没想到这个年代的人这么纯朴,一根五分钱的麻花,就能换来一份善意。
这样也好,她就可以免了自已把东西搬回家的辛苦,村口走到家里有几百米,两个篮子还好,就是这白灰特别重。
“那敢情好,谢谢您嘞。”李清韵真诚的道了谢,就继续逛公社去。

第14章 领生活费,换票证
那柳翠花虽然嘴巴碎,不过她倒是没有说错,今天来公社确实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去邮电局领每月一次的生活费。
顾庭舟每个月都是固定的时间汇钱过来,基本上都是那几天到城关邮电局,到了以后再由邮递员慢慢派送,到手上又得几天过去了。
所以以往李招娣来公社都会自已把钱票领回去,冬天实在不想出门的时候,才等着邮递员慢慢去村里派送。
城关邮电局也不太大,就一间不大不小的门面房,她的脸就是一张活生生的名片,一进去就被里面的工作人员认出来了。
实在是这几年每个月都来领钱,不记住也难,再说原身本来也是十里八乡难得的美女,又会穿着打扮。
“大妹子,来了。”一个胖乎乎的大姐笑眯眯的招呼了她,起身拿出钥匙打开柜子翻找了差不多有一分钟,一个棕色的信封就到了李清韵的手上。
跟以往一样,没有任何只言片语,只有十块钱并五张一斤的军用粮票和三张布票,两张一斤的红糖票
她只打开瞄了一眼,就揣进兜里。
出了邮电局,她来到供销社后门的一个小巷子里,彩霞早就等在这里了,她打开巷子里的一扇门,这里是她家,两人平常就在这里接头。
“这次有哪些票?”彩霞关上门,有些着急的开门见山道,她是借着上厕所偷跑出来的,让隔壁大姐看着柜台,等下还得回去上班。
李清韵也不废话,掏出刚刚收到的票证,又拿出带来的原身积攒的所有票证,准备全都换了。
是的,李招娣以前经常来买布回去做衣裳,一来二去,彩霞知道了她的一些情况,晓得她经常能收到一些特供的票证,于是就找上了她。
李招娣利用彩霞将自已用不上的票换成布或者钱,彩霞利用自已的售货员身份把这些票证换出一个高价,分给李招娣一部分,自已赚取差价,一来二去也不少挣。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