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宜家得知了事情的原委,明白为何府中这般乱糟糟的。
瞧着母亲身子骨不错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梅夫人也打量了女儿的脸色,道:“我瞧着你脸色也不错,面色红润。原以为前几日的事情会让你伤心难过,正想着抽空将你叫回来宽慰宽慰你,没想到你今日来了。”
韩至和世家公子打架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苏府早已知晓。
外面的人都在讨论此事,有站在韩至那边的,也有站在世家公子那边的。
苏家是世家,自然站在世家那边。
梅夫人:“说起来此事是女婿做得太过鲁莽了,只是委屈你了。”
发生了这样的事最委屈的人就是女儿。
此事看似是寒门子不满世家子,实则是女儿的丈夫和她的前未婚夫不合。
苏宜家跟梅夫人解释了整件事情。
梅夫人听后脸色甚是难看:“这帮纨绔整日闲的没事做就知议论世家姑娘,你放心,你父亲不会放过他们的。”
苏宜家也没假慈悲原谅这些人。她不仅是韩家媳,也是苏家嫡长女,这些人虽然表面在议论她,实则打了苏家的脸。
“多谢父亲母亲。”
梅夫人又道:“不过,韩至打青淮的确不应该。若非因为他,你本应该嫁给青淮。此事他应向青淮道歉。”
林青淮是梅夫人的远房亲戚,她自然是希望女儿能嫁给这个外甥的。
前世母亲也提过这个建议,当时她觉得母亲说的特别对,回府就跟韩至说了,韩至自然没有答应下来,两个人还因此事吵了一架。
今生她不这样想了。
“韩至打人确实是他的不对。只是这门亲事是皇上赐婚,说起来韩至也并未做错什么。”
听到女儿这样说,梅夫人惊讶地看向女儿。
从前女儿明明十分厌恶韩至,怎得突然对他改观了。
“你看上韩家那小子了?”
梅夫人心情有些复杂。作为母亲,女儿喜欢上女婿她应该为此感到高兴。可一想到这门亲事的由来,想到女婿的身份,她又为女儿感到不值。她的女儿这般优秀,本应该配上更好的儿郎。
苏宜家微微摇头:“没有,女儿只是就事论事。”
梅夫人:“你这样说也没错。这门亲事是皇上赐婚,不是韩至能决定的。不过,咱们和林家毕竟是亲戚,他这般对青淮实则是不给咱们家面子,你最好还是劝劝他,尽量去林家道歉。”
在梅夫人眼中这个女婿出身寒门,无法和林家相提并论。
他打林大公子就是他的不对,应该去道歉。
让韩至去和林青淮道歉?依着苏宜家对韩至的了解,即便太阳打西边出来他都不可能做这样的事。韩至虽然出身寒门,却从不自卑,也不见他对世家有多么恭敬和敬畏。
苏宜家不欲让母亲担心,垂眸,道:“女儿知道了。”
吃过午饭后,见母亲睡下了,苏宜家想到还有一事没有处理,便借口要去自己从前住过的院子看看离开了正院。
刚走出正院没多久,迎面便走过来几个人。
苏宜家站定了脚步,淡淡地瞥向了来人。她没去找二妹妹,没想到二妹妹自己送上门来了,倒是不用她再多跑一趟了。
她站在原地静静地站在原地等候着来人。
苏雪晴看到长姐后脸上露出来大大的笑容,一想到一向高高在上的长姐嫁的人低如泥土她就觉得开心,脚步也加快了一些。
今日她穿了一件湘妃色的短袄,下身是浅绿色的裙子。头上戴着碧玉簪子,蝶恋花金钗,镶着宝石的步摇……满头珠钗。走起路来叮叮当当,加上她雀跃的步伐,似一只花蝴蝶一般招摇。
来到苏宜家面前后,苏雪晴道:“妹妹见过长姐。”
她虚虚福了福身便站直了身子,脸上带着几分笑意,丝毫不见对苏宜家这个长姐的尊敬。
不待苏宜家说什么,苏雪晴便自顾自继续说道:“听说姐夫前些日子将林家表哥打了,这些日子御史一直在上本参他,姐夫的日子不好过吧?想必姐姐在婆家的日子也不好过。这种夹在前未婚夫和丈夫中间的滋味不好受吧?妹妹一想起此事心里就觉得难受,为姐姐不值。”
苏雪晴嘴里一副为长姐担忧的模样,脸上却丝毫不见担心,像是有几分幸灾乐祸的样子。
前世,在苏宜家嫁人之后苏雪晴也没少来讥讽她。苏宜家每次听了之后都很不舒服,心中不仅对苏雪晴不满,更多的是对这门亲事的厌恶。若是没有韩至,她也不必受这些委屈。可惜今生她不这样想了。
瞧着自己面前这一张洋洋得意的脸,苏宜家抬手给了苏雪晴一巴掌。
苏雪晴被这一巴掌打蒙了。
“长姐为何打我?”
苏宜家看着苏雪晴,冷淡道:“不管你嫁给谁,你永远都是苏家的女儿,需懂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若你不懂的话,这门亲事也没必要结了。苏家不只有你一个女儿,叔伯家也有几个妹妹。三妹妹四妹妹都是嫡女,想必这门亲事若是换成她们的话林家也会同意的。”
苏雪晴被苏宜家的眼神吓到了,也被她话中之意吓到了。
她这个长姐向来说到做到,她有这个本事的。
不过,想到这些日子父亲对自己的态度,她又强硬起来。
“长姐以为我还是从前那个任你欺负的庶女吗?你想换成谁就换成谁?也不看爹爹能不能答应。三妹妹四妹妹跟咱们可不是一个父亲。我定要将此事告诉爹爹,你瞧好了,看父亲如何罚你。”
嫡母之前虐待她都被父亲罚了,她就不信长姐能例外。
父亲若是知道长姐打她,还说了这样的话,一定会处罚长姐的。
苏宜家神色没有丝毫改变,冷冷道:“父亲之前是看在林家的面子上才对你格外优待,若父亲知晓那日在秦府时你领着世家女们去捉我和林大公子奸,你觉得父亲会如何想?”
苏雪晴没想到此事已经被长姐知晓了,眼里流露出来惊恐的神色。
苏宜家:“父亲最重脸面,而你所为丝毫不为苏家着想,只想看苏府的笑话。一个不能为苏家带来利益的女儿没有联姻的必要。”
苏雪晴的脸色变得煞白。
“不,不是我……”
苏宜家:“究竟是不是你所为二妹妹心里清楚。若你不想此事被父亲知晓,那么在你出嫁前就不要再来正院惹母亲生气。若我再听说你惹了母亲不悦,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苏雪晴抿着唇不说话。
与嫡母相比她更畏惧苏宜家这个长姐。
嫡母对她的厌恶向来是直接浓烈的,不管她做什么都厌恶她。
而长姐不同,长姐只会在她惹到她时才会对付她。
此事她不终究占理。
而父亲一向看中长姐。
苏雪晴终究还是败下阵来,转身灰溜溜地回了自己的院中。
苏宜家朝着外院走去,得知苏景臣出府了便回了内宅中在家里四处走了走,不多时便来到了自己出嫁前的院子,想着左右无事,抬步朝着院子里走去。
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院里的一应物什和从前一般无二,可见在她出嫁后母亲依旧让人每日都来打扫。
在院子里转了一圈,苏宜家回到屋里,坐在了榻上,看着窗外的梅花。
渐渐地,她有些困倦,闭上眼睡着了。
她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里她和韩至的关系缓和了许多。
那日兄长从大牢里出来后,苏宜家对韩至便有了改观,两个人不似从前那般冷漠,至少可以心平气和地说上几句话。
“夫人……”
苏宜家从梦中醒了过来。
柳绿:“夫人,大少爷过来了,您要不要见一下?”
苏宜家回过神来,清了清嗓子:“嗯,请大哥进来吧。”
柳绿:“是。”
作者有话说:
韩至:阿嚏!娘子又想我了?(*^▽^*)
苏景臣:“大妹妹好。”
苏宜家:“听说兄长不日便要离京去书院, 妹妹刚刚去寻兄长,结果兄长出门了。”
苏景臣:“嗯,我听说妹妹去寻过我, 便过来了。”
苏宜家:“马上就到腊月了, 兄长怎么不等年后再回去?”
苏景臣:“不了, 我离开书院许久, 也该回去了。今年过年就不回来了。”
苏景臣虽是世家子,但毕竟是庶子, 在苏家没什么地位,往年他过年时也常常不在京中。对此苏国公并未说什么。
前世今生发生了那么多事,如今苏宜家对这个兄长感情不似从前那般淡漠,倒是希望他能留在京城过年, 但她也知道此事她做不了主。
苏宜家:“兄长在外多多照顾自己。”
苏景臣:“好。”
苏宜家:“若兄长遇到什么麻烦不妨和我讲,能帮的我一定尽力帮。”
闻言, 苏景臣眼中流露出来几分讶异的神色。虽是兄妹, 他和府中的弟弟妹妹们一直都不算亲厚。从前大妹妹虽然接济过他, 但二人也甚少有什么交流。如今大妹妹竟然主动提出来要帮他,当真是令人意外。
“好。”
接下来安静下来, 兄妹二人平日里甚少交流, 此刻也没什么话说。
过了许久, 苏景臣先开口了:“我能知道为什么吗?”
他还是想知道为何大妹妹突然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苏宜家是个聪明人, 她知道苏景臣问的是什么。
“我知道兄长那日去劝过韩至。”
苏景臣先是一愣,随后笑了起来。
他本就长得好看, 笑起来时更加光彩夺目。夕阳的光线照在他的身上, 他整个人显得十分柔和。
苏宜家一直觉得兄长是个书呆子, 没什么脾气性格, 在家里也没什么存在感, 此刻觉得自己似乎看走眼了。或许兄长并不像她想的那般平庸无能,往日他一直都在掩藏自己。
只是她依旧不能理解兄长究竟为何会和韩至关系那般好。
他们二人明明是两类人。
苏景臣:“韩至虽然出身不高,却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皇上当初赐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想让世家和寒门结亲,而不是结仇。”
苏宜家愣了一下,点了点头:“嗯。”
晚上,苏国公回府了,得知女儿来了,他来了正院中一同用饭。
苏国公和梅夫人因为庶女出嫁一事二人闹得不太愉快,饭桌上氛围不太好。
苏国公看向夫人,先低了头:“夫人,雪晴的婚事还是得你来操持。”
前几日夫人一直在装病,今日女儿来了她起来了。苏国公自然也明白了夫人的意思。
梅夫人神色缓和了些,嘴里说道:“我瞧着陈姨娘挺能干的,二姑娘也有自己的主意。二姑娘如今要嫁入高门大户了,我是不敢管了。”
苏国公看出来夫人态度软和了些,给夫人夹了菜,笑着说:“不管她嫁给谁夫人都是她的嫡母,这一点永远都不会改变的。她若是敢对夫人不孝,我第一个饶不了她。”
梅夫人也只是需要一个台阶下,并非真的不管苏雪晴。她固然想看庶女的笑话,但若这笑话也将她自己牵涉其中,她就不可能冷眼旁观。
这件事看似是庶女和林家庶子的亲事,实则是苏林两府联姻。她和林家有亲戚关系,此举也拉近了她与林家的关系。她自然要好好办。
“老爷将来可莫要忘了自己今日说过的话。”
苏国公知道事情说定了,又为梅夫人夹了一筷子菜:“忘不了。”
苏宜家一直在旁边瞧着父亲和母亲之间的相处,脸上始终带着浅浅的笑意,只是笑意不达眼底。
父亲和母亲之间一向如此,面上和和气气,其乐融融,发生再大的事只要苏府不倒两个人都能笑着将饭吃完。
这样活着不累吗?
她一向是个脾性好的人,然而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做不到这一点。
苏国公见女儿在看自己,他拿起公筷为女儿也夹了一筷子菜。
“这是你最爱吃的糖醋鲤鱼,你母亲每日都让厨房为你备好鱼,生怕哪日你突然来了却吃不到。”
苏宜家眼睛突然有些酸涩,她侧头看向了母亲。
梅夫人脸上带着笑意,瞥了一眼丈夫。
“说的好像只有我一个人疼女儿似的。你父亲有个门生在鲁地,这鱼还是他让人送来的。”
苏宜家又看向父亲。
父亲一向重视她,这一点她一直都知道。
只是在后来涉及到家族利益时,父亲依旧会将她推到门外。
人可以复杂到这种地步。
“多谢父亲母亲,女儿很喜欢。”
苏国公大笑起来:“喜欢就好,走的时候再拿走几条放到家里养着,想吃的时候就能吃。”
苏宜家:“多谢父亲。”
苏国公:“你跟为父还客气什么,快吃吧。”
苏宜家看着碟子里的鱼肉心里满满的感动,她想到一事,抬眸看向父亲:“父亲,女儿有一事不明。”
苏国公:“你说。”
苏宜家:“女儿记得苏家常常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只有三位公子,那位四公子是何人所出,怎么没大听说过。”
苏国公眼神微变,很快又恢复如常。
没用他回答,梅夫人先回答了女儿的问题。
“是府中姨娘生的,他姨娘生他时就去世了,后来林家就将他扔到了庄子上。”
苏宜家看向父亲:“也不知他品行如何,配不配得上二妹妹?”
苏国公:“为父见过那位林家公子,长得一表人才,知书达理。”
苏宜家又进一步指出:“他和二妹妹若是性子不和的话日子也未必能好过。”
苏国公笑了笑:“宜家,你嫁人之后怎得天真了许多?身在世家,性子是否相契合重要吗?”
闻言,苏宜家止住了话题,刚刚心底升起的那一丝对父女亲情淡了几分。
“父亲说得对,是女儿多虑了。”
苏国公又为女儿夹了一筷子鱼肉,道:“你关心妹妹是好的,你妹妹性子不好,往后你多担待。为父知道你和韩至性情不和,日子不好过。这桩亲事若非皇上赐婚为父定不会答应。几个月前苏家基业险些不保,是皇上带兵解了京城之困。这门亲事咱们苏家只得应了。如今你和韩至刚刚成亲不好和离,不过你放心,过些日子为父定会寻机会助你和韩至和离。”
听到这一番话,苏宜家垂了眸。
前世她嫁给韩至后一直想和离,每次回府都和父亲抱怨此事,父亲也是这般答应她的。后来她和韩至闹到了御前,皇上终于答应了和离,父亲又反悔了。
如今再听父亲这般说,苏宜家终于明白了父亲的意图,父亲这样说并非是真的希望她与韩至和离,只不过是为了稳住她罢了。
“嗯。”
梅夫人看看丈夫又看看女儿,道:“吃饭吧。”
一家人正吃着饭,婢女在门外报:“国公爷,夫人,韩将军来了。”
苏国公笑容凝在了脸上,眉头皱了皱,他瞥了一眼女儿,道:“嗯,让他在外面等着。”
婢女:“是。”
苏宜家看看父亲,又看看母亲,他们二人又继续吃饭了,仿佛刚刚婢女没有说过话一般。
前世她虽然嫁给了韩至,父亲母亲却从未正眼瞧过他,也从来不留他在府中吃饭。
韩至出身寒门,身份甚至不如苏家的门客,寒门和世家之间身份差距大,前世她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若是父亲一直这样她还能赞父亲有风骨,如今看来也不过是摆出来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借打压寒门来抬高自己罢了。
苏宜家:“父亲,我和韩至毕竟是皇上赐婚,韩至在皇上面前又甚是得脸。若是传出去恐怕会让人说父亲的不是,不如让他进来等着吧。”
苏国公:“为父又岂会怕旁人说什么?不过既然宜家这般说了,那便让他去一旁的花厅等着吧。”
韩至本是等在外面的,见人引着自己去花厅了,心中有些惊讶。上次他陪着娘子回门苏国公就没让他进门,是娘子和大舅兄求情他才能进屋去的。难道这次又是娘子求情?
韩至心里像是吃了蜜一样甜,他开口问引着他去花厅的婢女,婢女一个字也没回他。
他讨了个无趣,没再多言。
过了片刻,苏国公看向女儿,说道:“宜家,为父瞧着你出嫁后比原来的眼界更宽广了,格局也更大了。”
苏宜家:“多谢父亲夸赞。”
吃过饭,过了片刻,苏宜家正欲辞别,苏国公似是刚刚想起来还有个女婿在花厅等着。
苏国公:“让人将他叫过来。”
婢女:“是,国公爷。”
韩至进来后先观察了一下屋内,见娘子在,他心里顿时开心起来,不过,他面上丝毫不显。
“见过国公爷,国公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