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 (零度冰川)


打王者要是敌人水晶打过来了,而且这个水晶还极为强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就问你怕不怕。
他一开始碰到窦建德的军队就敢带着五百人勘探敌情,然后沿途放哨,带着四个人前往前方勘探敌情。然后在五六千人的追杀围堵下,自己和尉迟敬德断后,吸引这些人这些人进入自己的包围圈,最后干掉敌军的将领。
李世民很强,强到是所有人想不到的强,所以这次他强到一战擒两王,平中原,定李唐天下一统之势也是所有人没有想到的。
此战过后,小二凤金甲凯旋归长安,但……
也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功高盖主,封无可封。】
【那能怎么办?一战擒两王,平中原的战绩这么大,怎不能真的不封吧?所以最后李渊想破脑袋,直接给了个天策上将的封号。】
【自古能军者无出李世民其右,伟人果然不会骗人。】
【不过功高盖主,封无可封可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有人着急了。
亲,你听过属于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兄友弟恭的故事吗?】
————————
给你们看看极限打战的二凤:
癸未(二十五日),李世民进入虎牢。甲申(二十六日),带领五百骁骑,出虎牢,到城东二十多里处,观察窦建德的营地。沿路分别留下随行的骑兵,让李积,程知节,秦叔宝分别统领,埋伏在路旁,只带四名骑兵和他一起前去。
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 “我拿着弓箭,你手握长枪跟着我,就是来一百万人又能拿我们怎么样?”又说: “敌人看见我就返回,是上策。”
离窦建德营地三里处,李世民等与窦建德的游兵相遇,游兵以为他们是侦察敌情的斥候。李世民大喊: “我是秦王。”拉弓射箭,射死对方一员将领。窦建德军中大为惊慌,出动五六千骑兵追赶,跟随李世民的人都吓得变了脸色。
李世民说: “你们只管在前面走,我自己和敬德殿后。”于是勒住缰绳慢慢走,追兵快赶上了就拉弓放箭,每射一箭都杀死一人。追兵惧怕便停止了追击,停一会儿又重新追赶,几次三番,每次追赶上必定有人被杀死,李世民先后射杀了几个人,尉迟敬德杀死十几人,追兵不敢再进逼。李世民有意徘徊或稍稍后退引诱追兵到埋伏圈内,李世绩等人就奋力战斗,大败追兵,斩首三百多级,俘获窦建德的将领殷秋,石瓒返回虎牢。
——怎么说呢,二凤打战主打的就是一个以身犯险,吸引敌方火力
1」【】括号内参考自《唐纪》《旧唐书》《新唐书》中关于唐太宗的记载

被撕破体面的二凤(精修版)
李世民与李建成兄友弟恭的故事唐朝之前的秦皇汉武朝还真不知道,不过唐朝后面的皇帝们那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李世民与李建成兄友弟恭?”朱元璋,朱棣,赵匡胤等皇帝的人不约而同地露出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笑容。
皇家哪有什么兄友弟恭,尤其是唐太宗闹的那么大的一场兄弟战。
李世民界面,此时宫殿上陷入一片寂静。
啊这,仙幕好像要说什么了不得的事情里。
众人:就很惶恐,求不要揭开他们陛下的老底,他们不敢看啊!
李世民只沉默里一瞬,就释怀了,他从不觉得那场政变是他污点,所以也从不否认这件事情的存在,甚至允许史书如实记载。
但是看到臣子们好像很介意的样子,他开解道: “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委友鸩叔牙以存鲁,朕从不悔发动政变,诸位爱卿也无需介怀。”
他无非就是像“安周“一样安了唐,像“存鲁”一样存了唐罢了。
无甚可在意的。
虽然……还是会有点在意,那毕竟是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兄长,那件事情之后兄长去世,父亲仇视,天下议论,甚至后世也会口诛笔伐。
但又能怎么办呢?
假若父亲有文王之明,兄长有泰伯之贤,容人之量,他也不会去做这些事情。
终归是造化弄人。
其他臣子一想也是,他们陛下让史官记载,都是命史官直书,从不隐瞒,直接把那场政变公天下,他们陛下这个当事人都不介意了,他们这些局外人介意什么呢?
而且如果再来一次,他们还是会发起相同的行动,不同的只是他们会更加小心注意而已。
他们看向仙幕,也不知这两千年后的后辈如何看待这段历史,是像那些迂腐的读书人一样被孝冲昏了头脑,还是推崇他们的陛下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
其实懂得仙幕隐晦暗示的人皆不觉得那场政变的主要责任人在唐太宗。
当有人说唐太宗唯一的做的不好的就是那场政变,他们不用唐太宗自己诈尸起来辩解,都能自己给他圆了。
那可是唐太宗啊,是唐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的唐太宗李世民啊!唐太宗的上位那完全是天心之所赋予,人心之所归向!
要不是隐太子自己做的不好,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兼容,太宗怎么可能会发动政变?如果隐太子能有容人之贤,太宗一定也有子臧之节,能够像春秋战国时期的子臧有让国之举,一样不与兄长公子负争夺君主之位。
完全就是太宗迷的朱元璋极其笃定。
唯有在离李世民不远处的李渊心情复杂,身为那场政变的直接参与者,甚至是至关重要的参与者。
他没错,立嫡以长,礼之正也。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他没有做错。
李渊笃定。
他没错,他只是做出当下最稳妥的选择而已。
【小二凤的强大无须多言,他的强大,体现在他16岁雁门之围营救隋炀帝;17岁平山西反隋叛乱,抵御突厥;18岁太原举义起兵,击败隋朝名将宋老生,攻克长安;19岁浅水原之战击败薛仁杲平定陇西;21岁击败宋金刚,刘武周,巩固大唐河东地区;22岁完成史诗级的传奇之战——击败窦建德,王世充统一中原地区,进封天策上将;还有23岁击败刘黑闼,巩固大唐河北地区;25岁平定杨文干叛乱,击退突厥。「1」
这一件件事情做下来,九年的时间,定山西,陇西,长安,河东,中原,河北地区。
几乎是他奠定了整个大唐河山的根基与版图。
难怪《明史》明晃晃的写着:唐高祖由太宗得天下。
难怪《资治通鉴》也写着: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
唐太宗的功绩,受到众人肯定。】
李渊嘴唇颤抖,只觉得整个脑袋里面被怒气盈满了,他激动到颤抖,气到喘不过气: “荒谬!实在是荒谬!”
气得李渊拿起手中的杯盏扔到地板上,狠声道: “无知小儿!高祖所以有天下,怎么可能皆是那小兔崽子的功劳!”
虽然理智告诉他,不是‘皆’,也有三分之二是那小兔崽子的功劳,但他现在已经不想想这些了!仙幕怎么能够这么说!这不是抹除他李渊的功劳吗???
杯盏在地上摔碎的同时是一群下属战战兢兢的哆嗦:娘耶,他们的老主子又开始发疯了。
原先刚进来的时候整天生气,现在好不容易好点了,这气性又被仙幕提起来了。
不过要他们自己说,他们还真觉得仙幕说的是对的,天下几乎就是他们陛下赢得的,有毛病吗?没毛病啊!
当年窦建德要是有他媳妇儿和谋士的宏观战略眼光去转道攻打太上皇,就他们太上皇那个德行,要是听说窦建德奔他来了,他能一天十二时辰不带停歇的给陛下送去八百封加急信把当时还在虎牢关打王世充的陛下召回来。
【小二凤的强大,体现在他打战手法的犀利。
战术上有各种断其粮道,斩其臂膀,围困孤立,后发制人,疲敌制胜,坚壁不出战略;还有他每次都会在‘诸将皆惧’时,身先士卒,以自身为饵,孤身深入敌人阵营,感受敌人的虚实强弱,亲临一线找出己方必胜的理论依据去给惊惧的将士们做好思想工作,安抚众才。
由此,才有最后的对敌人的摧枯拉朽之势,获得最终胜利。】
仙幕的话让李世民身边的将士们一愣,他们看到了他们从未看到的角度,好像就是这样子的,他们跟随陛下参与的很多战役都可以说是九死一生的战役,都是能够双方势力差距大到让普通将士们望而生畏的战役。
就仙幕着重提到的王世充战役和窦建德战役,他们就多次陷入困境,在这些困境里仙幕也曾多次提到当时的情况就是‘诸将皆惧’。
每次遇到这种他们都还害怕的战役他们陛下是怎么处理的。
无一例外,在他们犯怂的时候,就是他们陛下准备无所不用其极来鼓励他们的时候。
他们想到了打败窦建德的那些战役,那时候唐军劳累,而且被高于自己数倍的窦军包围,可以说是士气低迷。
虽然窦建德军队也好不到哪里去,那时候窦建德军队也是打了半年的战事。
但不一样的。
窦建德的军队是经过大胜的气势如虹,是兵力可以碾压敌军的士气大涨,是趁热打铁直接就可以干掉唐军的盛气凌人和轻视。
那面对这种情况他们陛下是的怎么迅速提高士气呢?操作就是贵为总指挥的他带领五个人深入敌阵探营,甚至还变态到自己殿后。
他们当时看到陛下回来的时候哪里还有士气低迷这种东西啊,完全就是士气高涨啊!
他们陛下单枪匹马带着五个人深入敌营探明情况竟然回来了,甚至带回来好几百个人头??这么变态这还是人吗?这直接就是神啊!
“现在想想那时候的陛下就是在神啊,我们相信他一定能够带给我们胜利,哪里还有士气低迷这个东西吗,士气高涨到不可思议!”程咬金不由得感叹道。
他身边的尉迟敬德也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那时整个虎牢关甚至唱起了秦王破阵乐,大鼓震天响,传声上百里,气势雄浑,直把敌军吓破胆,哈哈哈哈哈哈哈!”
越来越多人加入了讨论: “还有还有,还记得那三个殿后的同志和被俘虏来的将士那段日子真的是整天被我们抓着讲陛下当时在敌军阵营里怎么英勇杀敌呢!”
“对对对,那几个人那段时间整天被我们抓着讲评书,哈哈哈哈哈!”
他们陛下的这顿操作简直就是在造神,本来窦建德那一伙人胜势还挺猛,但他们陛下一顿操作猛如虎,窦建德家的五千人干不过陛下手中的五个人,还被反杀了几百人,甚至追堵的两员大将都被抓走了,窦建德军一路摧城拔寨的士气一下子蔫巴了。
他们越讨论越觉得自己的陛下实在是太牛掰啊!
一双双虎目齐整整地看向李世民,仿佛在用目光在向他们的陛下说:陛下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你就是神!
被这些人的目光看得受不了,李世民哭笑不得道: “这些东西实际上在《孙子兵法》中记载得极为详细,你们要是多看看就能看懂了。”
看有些将士们露出不解的目光,李世民看还有点时间直接讲了: “《孙子兵法。兵势篇》有说过——善战者,知造‘势’。将领当创造有利于自己派别的‘势’,而非一昧苛责士兵在逆境下妄图翻盘。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李世民的话开启了将领们曾经被陛下逼着苦读的兵法的记忆,秦叔宝恍然大悟: “就是让园石从千仞之陡山上滚下来,这就是势!”
李世民笑着点头,温和道: “没错,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己方低迷定要调整让势头增高,选择最尖之石砸死对方;而若势头强为敌方,那就想方设法降其‘势’,让其将士怀疑己身。浅水原和雀鼠谷,本质上都是造势后的一气呵成。” 「1」
被李世民点化的众人脑袋中想到浅水原之战和雀鼠谷之战,还真是这样子。浅水原之战他们陛下就是运用了后发制人,疲敌制胜,坚壁不出的策略,对薛举,薛仁杲父子穷追猛打,才有最后反败为胜的结果。
不过……
不过这并不能掩盖他们陛下还是很牛掰的事实啊!他们陛下可是能够判断形势,及时做出调整,身先士卒来提高士气!
想到这里,用星星眼看李世民的将领越来越多了,他们陛下就是厉害,就是太浪了,能做出准确判断,并且身先士卒的将领上下一千年也是屈指可数,更何况这人可是他们的陛下啊!
就是二十二岁的热血陛下总是热衷于以身犯险,做那个渴望敌人鲜血的孤胆英雄,整天想强行领抚恤金让他们非常担心。
【强大的李世民就是天选之人,从出生到二十五岁,这二十几年的生涯中几乎没有什么需要他隐忍薄发的时候,毕竟他可是一个动不动就只身冲入敌营的骚操作热血青年,所以我们这个李。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世民,在人生的一开始点亮谋略,政治眼光,个人武力,魅力,知人善任等顶尖能力之后,可以说是一路顺风顺水高歌猛进,没有任何可以值得人吐槽的地方。】
【不过,在他迎接属于自己的荣誉时,一条原先可能没那样想到的道路,悄悄向他敞开了隐藏的迷雾。】
【武德四年十月己丑,李渊这个自封的‘天’,册封了好二儿为上将,给李世民封了位在王公之上的传奇神仙官职——天策上将。「1」
但李渊真的可以称之为‘天’吗?天下还认为李渊是那个“天”吗?
虎牢关之战,天下确实诞生了一个被李渊封为天策封神的李世民。
但封他的此天,非彼天。】
【二十多岁的李世民功高至此已难赏。
他和他的老父亲和兄长间在他一步步走到‘功高难赏’这一步时,矛盾已经到达了不可调节的地步。
李世民本想保留最后的体面,但高祖以长立建成,建成当之不辞,于是兄弟疑间。
卒至大乱。】
【客观来讲,李世民给了他爹保持体面的时间。
但现在,这个体面被李渊和李建成父子亲手撕破了。
一场政变,被拉开了帷幕。】
————————
我在思考,从你们的角度,你们喜欢看这篇文的什么点
「1」李世民对那场政变的态度:玄龄乃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为《高祖》, 《今上实录》;癸巳,书成,上之。上见书六月四日事,语多微隐,谓玄龄曰: “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以存鲁。朕之所以,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
太宗见书中记载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用辞多隐讳曲折,便对房玄龄说: “历史上周公诛灭管叔,蔡叔以定周朝,季友毒死叔牙以保存鲁国,朕当年的所作所为,正与此类似,”
「1」对于玄武门之变的评价: “立嫡以长,礼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向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隐太子有泰伯之贤,太宗有子臧之节,则乱何自而生矣!既不能然,太宗始欲俟其先发,然后应之,如此,则事非获已,犹为愈也。——司马光《资治通鉴》
1」【】括号内参考自《唐纪》《旧唐书》《新唐书》中关于唐太宗的记载

登高枝被猜疑,落长枝受屈辱的二凤
看仙幕真的要讲到那场政变,李世民身侧的众位将士身体一紧,糟糕,皇家遮羞布即将被公之于众,不知道仙幕会怎么讲。
程咬金这些臣子后背的冷汗都要出来了。
【一般人眼中的唐太宗是十六岁初入历史就一举成名的少年战神,一生站在光明之中,是起点爽文龙傲天,乘风破浪,直上九天。
迷恋唐太宗的二凤粉眼中的李二凤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面对战斗力极强的敌人就像是刷副本一样轻松解决,这些敌人就是送的经验包,是二凤通往皇位的踏脚石,养分。
但历史上的李世民,一帆风顺?不可能的。
降生在黑暗的时代,东汉末年到隋末唐初可以说是除近代以外最黑暗的时代,这个时代让他在战场上无数次与死亡擦肩而过,
几经分裂,战争摧残的荒芜大地白骨覆原,血流成河,他只能凭借自身执念在至暗之刻挺身而出,用自己和大唐的命去赌是否能够日月再造,青天重开。
但这些都还好,就像李世民书写的《威风赋》所说一样——威仪凤鸟,憩息于东。于北变大鹏,在南训鸟,匡济乱世,报效圣世。
做这些二凤甘之如饴,他甘于做个在至暗时刻拼劲全力的孤勇者。
就是他没想到在做完之后在背后会遇到来自血亲的背叛。】
李世民眼底一直带着的笑意陡然消失。
那场背刺,轻则他自己伤筋动骨,重则身边所有人都会一起陪葬,再重,则是李唐内乱,突厥渔翁得利,天下再回乱世。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