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玫瑰花刺 [金推] (外乡人)



只是...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众人这个样子,也没办法再呆在这间屋子里。而这间屋子也着实是不能再呆人了。于是众人起身回自己的住处换衣服以及重新洗漱。而贾母也自是不提。

探春就住在碧纱橱里,堂屋的味道都已经飘了进来,恶心的她没有办法,只得让人拿了衣服去了惜春的房间。

她真的很怀疑自己真的是老太太的亲孙女吗?

探春觉得这日子真的没法过了,如果今天这样的事情再来两回,她是一定要跑路的。

连个自己的房间都没有,这碧纱橱她既不隔音也不隔味呀。

探春记得书中说过,黛玉在这里住了好几个月才搬出去的。她现在就想问问她要住多久才能搬出去,就算是搬到二太太那里她也不挑呀。

可能是心里作用,当天回到碧纱橱的时候,探春还是觉得碧纱橱里的味道没有放干净,于是那天晚上又蹭了惜春的房间睡的。

......

吐了一通后的林家姐弟回了林家暂住的小院,本来她们的行李都已经收拾妥当了,却没有想到一行人这么‘憔悴’地回来,于是又是一阵翻箱倒柜的重新换洗。

等到都收拾好了,黛玉又带着人去府上各处辞行,以贾母为主的几位长辈都打发人过来说是不必见了,以后都在京城有的是机会。

英莲没有想到会闹会这么大的事情,此时听到不用去各处了,心下一松,看着黛玉的眼神都带着一种放松。

英莲也因为那个糖的原因现在变得很少说话,毕竟那个味道她自己不嫌弃,可是别人却受不了。

黛玉曾经也想着尝试一把这个糖,可是黛玉喜洁实在受不得这个味道,于是在宝玉的纠缠以及这个味道之间,她只能选择了前者。

终于可以回家了,黛玉真是松了一口气。

不说她自己和砅哥儿,只是英莲这里都让她时刻紧绷着精神,就怕着了什么道。

要知道就算宝玉还小,可是宝玉转年就八岁了。

八岁的爷们虽然不能娶亲,可是也够传点什么话出去坏人姑娘名声了。

只要平安将甄家姐姐交给先生师母,她也就放心了。

英莲虽然憨了些,可是对于贾家也并没有多少感情。

一来她父母健在并没有对贾家有什么归属感。二来便是贾家人的行事作风让她很不喜欢,前倨后恭很势力。

英莲觉得以她们家的门第以后也不会跟贾家有什么来往,虽然今天闹成这个样子,但英莲也并不觉得以后她们还有相见的机会。

就算是那家的二太太还要来接来请,她不是还可以装病不去吗?

三人带着行李跟在林如海轿子后边一路回了林家,到了林家,英莲先是拜见了林如海一番后,便回了自家居住的院子。

院子很大,不过她并不住在这里。因为按着林如海的想法,她是希望英莲能够住的离黛玉进一些的。

所以单独给她起了个院子,就在黛玉院子的旁边。也因此她们俩的院子是挨着,往来最是方便。

林家这边父女三人相见很是温馨,甄家那边自也是如此。

新年的到来,京城的一切都带着一份平稳和安乐的气息。可是在边疆却带着血雨腥风。

有人犯边了。

江赵两家的男人一起披挂上战场了。

留下家里的妇孺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

赵秀宁本是亲自喂着孩子,可是熬了几天后,奶就不够吃了。

也幸好江行远想到了赵秀宁喂两个孩子奶水可能不足,特意买了母羊和母牛回来。

掺合着喂,倒也不会饿着两个孩子。

“虽然在这边塞升官容易了些,可是我这心里时刻提着。姐,想办法活动活动,咱们换个地方吧。我是真的怕了。”

刘琉看着在灯下读书练字的儿子,心里不由担心地对着做针线的大姑姐说道,“环儿也到了年岁,我前儿让人去看了,这里就只有两家私塾,教书的也只是个屡次不第的秀才,真怕再耽误了他。”

刘琉是再不肯让儿子上战场厮杀的,她宁愿儿子一点一点,一步一步考出个功名来。

可是这边疆的私塾实在是满足不了刘琉对教育的要求。

赵秀宁将绣花针在头皮上抿了抿,又继续低头绣着一根花须,“你哥前两天也跟我说了,说是至少还要再等两年,才会有机会向别处活动活动。我就想着等到离了这地界一定要将陵儿接到身边来养着。

姑娘家的过几年就要出门子了,她转年就七岁了,两年过若是离了这地方她也九岁了,这个年纪又能在我身边呆几年呢。你也知道陵儿自出生那日就不曾养在我身边,也幸好那孩子是个早慧的,不然她又能知道我是哪个。”

赵秀宁说着说着也绣不下去了,将针线放到一旁,拿起帕子开始擦眼泪。

长女自出生就不在身边,长子虽在身边却永远不会叫自己一声娘。赵秀宁的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

可是她有什么办法,她什么办法都没有。

若不是那孩子劝着自己离开,也许身边这两个小的也不会有机会出生。

看着现在的日子,再想想曾经,她最亏欠的就是那个孩子了。

刘琉一看大姑姐这般,也想到了那个她只见过一回面的小姑娘。

唉,她们有今天的生活,何尝不是这孩子的功劳。

少时,不用刘琉说什么,赵秀宁自己便缓了过来,看着灯下习字的环儿,再看一看坐在炕上玩自己脚丫子的两个小儿子,赵秀宁说道,“无论怎么样,最多五年,咱们必要离开这里,孩子们都耽误不得。”

她们都不是军户,也不想入军户,所以孩子们是不能继承父辈的官职的。而且她们也舍不得孩子再上战场了。

沙场无眼,生死无常......

刘琉点头,“我也是这么个意思。”

赵秀宁又想到这两天一直苦等不到的京里信件,皱着眉头有些着急,“往年这个时候也不过是晚上三五天,这都快晚了十天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京里有什么事。”

“许是耽搁在路上也未可知,上个月不是说下了场大雪,桥都有塌的嘛。陵儿那孩子别看年纪小,心思手段都不缺,必不会有事的,想来就是在路上了。”

赵秀宁点了点头,看着时辰也差不多了,便也不叫在一旁描红的赵环再熬坏了眼睛,几人收拾了一番又叫丫头打水进来,洗漱完毕便都睡在一处。

边疆苦寒,冬日最是漫长,所以这里的屋子必须设火炕,不但设火炕,火炕还是那种又大又长的,两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睡在一起富富有余。

虽然是三个男孩子,可是这会儿孩子们都还小。男人上了战场,女人再不日夜守着孩子,那日子就更没法过了。

第二天用过早膳,赵秀宁处理了两件不大不小的家事,京城送信的人就回来了。

原来真如刘琉说的那般都耽误在了路上。

赵秀宁接过包袱,仔细地摸了摸包袱皮,然后才打开。

最上面是几件小件的针线,看花样和颜色便知道都是给谁的。

赵秀宁不知道探春是看着他们四人长大的,所以准备的东西都比较符合每个人的喜好,可她们看着这些东西,却觉得这孩子就算是没有养在身边,也是最贴心的。

将针线一件一件拿出来,发现探春的信照例放在了针线的中间。

将信拿出打开,赵秀宁先是一目十行地看一遍,发现并没有出什么大事件,这才又重新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上两遍,直到信里的内容都能背下来了,赵秀宁才会停下来。

而这期间谁打扰都没用,孩子和家里的事情便都是刘琉接过来。

接到了探春的信没多久,江行远和赵国基也从战场上换防下来了。

没两天就是除夕了,就着探春提前拜年的家信,两家人四个大人三个小孩过了一个热闹的年。

相比远在边疆的江赵两家,林家的这个年过得也不错。

也许是一家子读书人都碰到了一起,甄家和林家在一起过年不是对个诗就是填个词,来来回回相当的文雅。

于是这个年就在江赵两家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豪迈,甄林两家的书文雅致,以及贾家数年不变的奢侈富贵悄悄地滑过了。

过完年,各家各户都有拜年的。贾家这里也有,不过差不多都是本族的亲戚,探春每年还会跟着王夫人和宝玉去王家拜年,可是年底王子腾升官了,不在京城了,这唯一可以出门的机会也没了。

至于史家,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反正这几年是很少跟贾家掺合的,有事没事就将史湘云丢出来应付贾母。

“拜见林大人。”

林如海一把扶住来人,连声说道,“不敢当,不敢当,顺昌候快请上座。”

大年初五,常拓便来到了林如海的府邸拜年,这让林如海既惊又喜。

这是那位最上心的外甥,亲外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