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宝钗这丫头,怎么就一点反应都没有呢。
等出了孝,宝琴那孩子就要嫁出去了。她比宝琴还大上几岁,如何不让人担忧。
“妈,天色不早了,您也早些睡吧。”
宝钗看着自家老娘这个样子,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可是眼界变宽的宝钗,是真的没有相中宝玉呀。
“唉,你呀,你让我说什么好呢。这离出国孝也没有几个月了,你上点心吧。”薛姨妈白了一眼宝钗,然后又继续说道,“你也早点睡吧,明儿不是还要和琴丫头一起去上长安的吗?”
第167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
探春一回到长安就病倒了, 主要原因竟然是水土不服,舟车劳顿。
探春病了以后往来薛家送节礼的婆子便顺嘴提了一两句。
薛姨妈一听连忙打发人去探望。之后又送了拜帖, 薛宝钗和薛宝琴姐妹俩商量了一番又, 也准备明日一早就去长安看望。
因为跟薛宝琴定亲的是赵家的赵环,而不是江家的子女,所以也不算是坏了规矩。
好吧, 虽然江赵两家一直住在一起,这种话不过是自欺欺人......
不过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些事情就是需要进行沟通联络,以及加深感情的。
薛家虽然出了一个义忠亲王妃, 可毕竟薛家二房也不过是普通的商户,薛宝琴又是退过亲的人, 有些事情总是不比其他。
虽不是妄自菲薄, 却也明白自身优缺点。
再一个探春不但是赵环的‘表姐’, 她还是长安节度节的长女, 明晃晃的从三品游击将军夫人。
与她多些来往也是好的。
本来薛姨妈也是想要一起去的, 不过薛宝钗想了想怕自家老娘认出探春来, 便给拦了下来。
薛宝钗虽不知道探春这边的真实情况, 可是一子就成了这般的身份, 若是江赵两家人都知道探春原来的身份,那么这件事情就有可能不那么简单。
而若是只是探春一个人, 那么她就更不可能让自家老娘发现了。
母亲可没有多深的城府,再露出了行迹,岂不是给探春添麻烦。
最重要的是宝钗不知道探春还有别的什么手段不成, 若是真的不小心给她添了麻烦,也不知道会不会因此惹怒她,给薛家带来不必要的事端。
一个五品官的庶女,逃离了贾家,又成功躲避了和亲,不但如此,竟然还让自己成为长安节度使的嫡长女,还得了那么一门好亲事......
神仙都要羡慕了吧。
......
第二日,姐妹俩个收拾妥当,便坐着马车在丫头婆子的护卫下发出去了长安。
因为出发的早,不到午时姐妹俩个就到了长安,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被马车颠簸散的发鬓,姐妹俩便进了长安节度使。
因早就知道这姐俩会过来,所以赵秀宁和刘琉都是翘首以盼的。
一见二人进府,便热情的一人拉过一个,仔细打量了好几回,这才笑着赞了两人几句。
薛家姐妹那是妥妥的美人胚子,两人的容貌都是世间少有。
再加上两人的身姿气度,一个沉稳大气,一个娇俏可爱。
在容貌上,探春是多有不及的。
不过也幸好她现在还在自己的院子里。
四人说了几句话,赵秀宁便让人送这姐妹俩去探春那里。
同时也让灶上的人,将早就准备好的席面也送过去。
宝钗一进探春的院子,心里便止不住的满意。
这才是姑娘家应该有的待遇。
像是在贾家竟然没有自己的院子,只能住在老太太的碧纱橱里。那也太憋屈了。
还有这院子里的丫头婆子,虽比老太太院里的少,但却没有一个让人觉得张狂骄奢的。
一进了屋子,宝钗便发现穿戴齐整的探春笑迎迎的站在门里。
“本来想要亲自去迎姐妹们的,只是我们太太不允我出屋子,不让再受了风。这才失礼至此,还请姐妹们不要怪罪。”探春说完,先是浅浅的行了一礼,然后上前两步,一手拉了一个,便往暖阁走去。
宝钗笑着道无妨,“知道妹妹病了,哪里还能让妹妹亲自出去迎,若是吹了风,岂不是我得的罪过。妹妹可好些了?有什么想吃的,想玩的,只管打发人来找我。我们薛家是商户,买卖东西总比你们家便宜些。”
此时宝钗说起自家是商户时,一点也不像原著时带着一股子不易查觉的自卑。此时的她是骄傲的,因为这几年名正言顺地接管了薛家后,薛家在她的手下,可谓是恢复了当初她父亲在世时大半的光景呢。
她相信假以时日,薛家一定会恢复或是更加的辉煌。
宝钗的话并没有打压江家,炫耀薛家的意思,探春听了一笑,“那先谢谢宝姐姐了,等明儿想要什么了,便派人去找宝姐姐。”转过头,看着一进屋便有些个羞怯模样的宝琴,探春直接让人将她屋里养的两只猫抱了过来。
这两只猫都已经长成了肥嘟嘟的大猫了。
大猫不比小猫淘气活泼,不过胜在不会随便挠人咬人,抱过来玩耍解闷最是好的。
因为早就知道两人要来,所以探春这里准备了不少待客的准备。
连诗作画这种事情,三个人来弄到底少了些热闹,与其冷冷清清的,还不如说说话,做些别的营生。
猫被抱了进来,直接放到了暖阁的大炕上。
探春与宝钗都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也没有太生份。宝琴看着宝钗当真脱鞋上榻,这才跟着也上炕上玩耍。
“妹妹跟着去了一回边疆,听说上个冬天那里大战小仗好几场,只要想想你们就住在那个地方,心里都替你捏了一把汗。”还好有惊无险,因祸得福。
想到这里,宝钗又笑道,“妹妹当真是好福气,这还未出孝,你那从三品的诰命就到了,将来在京城之中往来应酬想必也不会有人多加为难。”
因为身份的原因,这个中酸楚,宝钗太知道了。
探春将宝钗爱吃的点心,捡了一块递给她,“姐姐这话我爱听。我也不过是运气好一些罢了。以前只觉得荣国府的琏二.奶奶是个能干的,也知道姐姐有一身好的本事,只苦于没有办法施展。现在看到宝姐姐将薛家一力撑了起来,倒更让我敬服。”
探春又拿起了一块点心递到宝琴,“其实这种因为男人得到的诰命,真心没啥好稀罕的。咱们这的女人,一生靠的都是男人。在家时,靠爹,兄弟,出嫁靠的是男人和兄弟,等到将来老了,除了靠男人,兄弟还要靠儿子。
有什么意趣?这辈子都是别人的附属品。有的时候,我便常想,盛唐时,则天女皇在位,那个时代的女子是不是比现在活的更张扬更舒适?
听说那是个女人可以休夫,养面首,不在意贞操的时代呢。
薛宝琴咬了一口点心,便听到探春这般话,当场就懵逼了。
这位大姐可真敢说。
薛宝钗早就知道探春想的跟别人不会太一样,只是没有想到会是这般的不一样。
不过听到探春的话,她心中也有了那么一丝向往。
若是她也活在盛唐,是不是也可以为官作宰,是不是她的婚姻便不是老大难的问题了。
她想娶谁就娶谁,她还可以像男人那样,三妻四妾......
想到这里薛宝钗的脸刷的一下便红了。
真是的,每次跟这丫头聊天,都得被她带到沟里去。
“你不在京城,可能还不知道,昨天下晌,当今给林姑娘和顺昌候赐婚了。婚期就定在出了国孝没多久。”
赶紧转移话题吧,不然让这丫头继续说下去,她本就不甘的头就让她说得跑马了。
喝,这个话题还真的劲爆。
探春双眼瞪圆,有些不敢相信,“怎么会这么快?好姐姐快跟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出京之前,不是说林家父子的态度终于软化了吗?可是以她对这二人的了解,应该也不会赶在国孝里请圣旨的。难不成还有别的说法?
宝钗想了想,再结合自己得到的消息,这才将事情大致走向道了出来。
原来还是常拓的老家那边派人来催了,或者说在常拓的老家那边,有人不满意常拓的兄弟了,想要做点改革换君主的事情。
那些人来联系常拓后,常拓先是非常不耐烦,然后越听脸上的神色便越轻松。
跟他联姻好呀,这办法真是太好了。
于是常拓好声好气的招待了这些人后,转头便让自己的心腹回了番邦,将这事告诉了那位好兄弟。
常拓他兄弟一听,这哪成呀,必须得阻止,于是便不知道从哪个旮旯找了个理由,又上书一封请天.朝庆丰帝抓紧将天.朝贵女下嫁。
而常拓也在这个时候,跑到林家表心意。
他会一直对黛玉好,会一直留在京城,最远也不过长安的居住。他不会回到番邦搞革命等等一系列的条件后,林如海想了想便也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