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江家这边不想见,她也就不吱声了。以免自家老爷知道了,又多生枝节。
现在元春的日子过得当真是如履薄冰,不敢行差就错一步路。若不是膝下这一对儿女,元春就算是有千般手段也没办法在云光的后院使出来。
他们这一行人里,有四品的武官,有长安守备的独子...还有长安节度使家的大姑娘和两位公子。
若是元春成功拜访了长安节度使家的长女,也许元光还不会说什么。若是没有拜访到,又得知来的人里有这个官职的家眷,云光一定又会对着元春一顿没事找事。
...虽然这个官职也不是世袭的。
云光以为他的不得志是被媳妇和贾家托累了,可是也不想想是不是当初站错了队,不然他会如此倒霉的一降再降?
云光这些年既没有修下亲戚,也没有修下什么好同僚,一出了事,求助无门的情况下,便只会朝着媳妇发脾气。
若不是他这样子,元春也不会下定决心帮他做结育。
自从到了这小破地方,云光整个人都如同升华了一般,公务也懒得处理,正院也懒得回,天天就是搂着姨娘做些大尺度沟通。
仿佛多么怀才不遇似的,没的叫人牙酸。
......
“嗯,人不见了,礼也不必送。替她收拾了姨娘的兄弟也算是送过礼了。”以她们现在的身份,送礼就免了吧。
香奈儿点头,县城那么点,消息传的快,今儿抱琴听说了还拍手叫好呢。
想罢香奈儿就要出去,探春见香奈儿要走,突然唤道,“香奈儿。”
有了今天的事情,探春算是彻底的准备消停下来了。她想了想,觉得之后的日子以及行事要更加的谨慎才行。
只是...有些舍不得。
第159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探春一直都知道香奈儿三人的存在对于她来说是怎么样的一种威胁和被动。可她却总想着她有能力, 江家也有势力,她男人也算有些门路,所以便真的有持无恐的将这三人留在身边。
再加上江行远的一些别扭的想法,探春便真的胆大妄为起来。
可再怎么样, 有些事情却是真的要防范起来了。
那种幼稚的,天真的想法, 真的应该放下了。
别的不说,就像今天香奈儿从抱琴那里听说的。贾家几百号的下人们在贾母回南前后都天南地北的散了。若是再有人同时见过她和香奈儿,岂不是又要落人口舌。
史湘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自己可以利用托梦将这事转消, 可是再有第二个,第三个呢。
难道真的还要托梦?
是, 也许并不用,因为有之前的那个梦打底。
可是留言传来传去,总会有影响, 而且与人应酬的时候,不会别扭吗?
不会影响到柳湘莲和江家的官途吗?
这些她真的应该好好的想一想了。
...有些事情不是她舍不得,就可以掩耳盗铃的。
“姑娘还有什么吩咐?”香奈儿诧异地站在那里问道。
“没什么, 只是多嘱咐你一句,你年纪也到了,等回了长安, 你的亲事也应该开始张落起来了......之后仍与白芷晴雯一般跟在我身边侍候。”
香奈儿一愣,转瞬便想明白了自家姑娘的意思。
香奈儿点头,表示明白。
香奈儿也明白, 虽然她当初是放了身契‘活’着出贾府的。所以就算是在外面走动也会比白芷她们两个‘病故’的好一些。只是今天这样的事情,确实不能再发生了。
成亲后,便是媳妇了。身份变了,装扮也变了,虽还在主子身边侍候,可却不会再近身了。
而且以后......
探春看着香奈儿这样,也舍不得她出嫁。
出嫁的媳妇和贴身的大丫头是不一样的。
生活的重心也不在围着自己转了。
她们有着共同的秘密,又一起在荣国府里挣扎过,算是最亲密无间的存在了。
她有了归宿,总不能因着不舍,就不管不顾。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现在......
现在不过是各自寻找自各的幸福与安稳罢了。
红楼已经面目全非了,探春便是有再多的感慨也只是...吃饱撑着了。
一夜无梦,自然到天亮。
探春揉了揉昨夜被某人又啃了一遍的身子,心下懊恼。她就不应该让某人得寸进尺。
她还啥都没有看着呢,至于那么心虚吗?
想到昨天下晌让他啃了一顿,还答应他晚上一个人睡,让他再来啃一遍,探春就觉得,她就是个属猪的。
记吃不记打。
早上起的早,早膳用的也早。姐弟几人一吃完,便套上马车离开了小县城。
离开的时候,探春带着帷帽向县城里望了望,然后叹了口气,再也没有回头。
也许,终其一生,她与元春都不会有机会再相见了吧。
贾家于她,终究是不一样的存在。贾家无论对她是怎么样的利用心态,终是金尊玉贵地将她养大了。她送迎春进宫,虽是保全了贾家一房,可她最后的离开,算是彻底的坑了贾家二房。
还有元春......
果然,不负如来不负卿这种话,都是放屁。
......
之后数日,探春姐弟一直跟着大军宿在郊外,不过也幸好天越走越凉,到了北边的时候,正是不冷不热的时节。
探春姐弟一到地方便直接回了江家在这里的小宅子,而柳湘莲在认了门后,便回了大营。
庆丰帝通过边疆的军情做了军队大调动以及大兵压境威慑番邦的举动。所以一到了这里其实你会发现,边境的气氛一直很和谐。
番邦的人又不是傻子,看到这么多的兵马杵在那里,还赶着犯边,那不是胆肥了,就是没长脑子。
而且这个时候,又不是秋为打骨草的季节,冒险的成本回不来,傻子都知道怎么算帐最合理。
江家在北边只有这么一套房子了,之前的都或换或卖了出去。
这套宅子也不过是两进的四合院,不过住上他们这一行人倒是绰绰有余。
宅子这里有一户看宅子的老家人,平时还负责一些采买收租的工作。
探春带着丫头婆子毫无悬念的住进了内院,赵环带着双胞胎住在外院。一路跟着过来的侍卫则也是住在了前院与内院之间的倒座房里。
收拾了两天,倒也安稳下来了。
一忙完,探春这里便收到了许多的帖子,少年们那里也是如此。
探春知道江赵两家是在这里发的家,可是却没有想到从上到下会认识这么多人。
看着那么厚的一叠帖子,探春着实是不想见任何人。
但她也知道那不可能。
于是将赵环儿双胞胎叫了过来,问了一下他们家在这边都跟哪家交好。
交好的走几家,不交好的也犯不上浪费时间过去装样子让人品头论足。
赵环和双胞胎知道的有限,不过他们来这边之前赵秀宁倒也跟她说了一些这边的事。
哪家能走动,哪家理都不要理。
两相一结合,倒也心中有数。
之后探春挑挑捡捡的走动了几家,然后就宅在家里哪也没去。
天天与人说套话,然后就一遍一遍的说着京城时兴的衣衫首饰,探春本就不是多有耐心的人,自然不愿意在多走动。
......
这里的生活,可能是因为离边塞近了,生死无常,生活又艰难了些,所以并没有像京城那边有那么多的规矩和忌讳。
探春时常带着丫头婆子出去走走逛逛,买些皮毛,或是买些药材。
柳湘莲在军中无事,倒是带着她们姐弟去打过两回猎。
然后探春就知道了柳湘莲为啥那么热衷带着她这个不会骑马的人去打猎了。
马背颠簸......
一晃出门好几个月,探春是越呆越喜欢这里。
不过秋收将至,整个边防都进入了一级戒备,江家小院也同样是如此。
每年秋收,为了过个富足的冬季,边外的番邦就会挺而走险的来打骨草,一些人奔着存粮的地方而去,而另一部分人则是奔着百姓的家宅而来。
每年都会有一些小门小户的百姓被抢,被杀,还有一些大姑娘小媳妇被虏走。
江家小院虽然是紧挨着大营的,往年也没有出现什么危险,再加上毕竟是官家,所以也没有哪个不长眼的看到这般防守还要往里冲的。
毕竟这种事情讲究的就是一个速度。
不过头一回来到这里的探春心底却是没底的,于是一点一滴的开始准备起来。
买了六条大狼狗,又让带来的十多个侍卫分成两班,早晚巡逻守护起来。
江家小院有两个门,前后门都重新修缮了一番,古代铁器不易得,探春特意画了两扇外面是木头,里面包钢筋的铁栅栏门,一前一后的装上了。
之后探春又让人在院墙里沿着院墙挖了一条深坑,若是真的有人跳进来了,那必是直接掉到坑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