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送到京城的时候,恰好天气一日日冷起来。
明盛帝为首的一批朝中大佬,上至一品大员,下至户部小官,甚至连御史台最犀利的喷子,都收到了顾璋的信件和礼包。
如明盛帝、燕先竹这样,将顾璋视作晚辈,十分欣赏照看的,打开信件一看。
“发现羊绒衫轻薄暖和,能抵御冬日寒风,又不显臃肿,甚爱之……”把羊绒衫的好处夸上天后,就见顾璋写:“有此好物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您。”
顿时心中熨帖之极!
心中想,不愧是他的好徒弟/好孙婿/顾小状元,如此有孝心,实在是暖人,远在千里受苦,都还记挂着他们。
没错,都觉得顾璋肯定是在苦寒之地冷着了,要不那小子怎么会无缘无故想出用羊毛做衣服呢?
尤其是当真的穿上羊绒制成的衣服,很快手脚身体都热起来,因为屋里烧着炭,汗水都慢慢浮现出来,感受到羊绒衫的保暖、轻便、好看等优点,更是觉得心里暖暖的。
像是黎川等同辈好友收到之后,也感动不已,都觉得“我果然是瑶光最看重的挚友!”
带着这样的一份感动,他们便忍不住炫耀的心了,暗搓搓的在好友、妻子、孩子面前,装作不经意地露出“轻薄”的衣衫。
在对方关切的问候“怎么穿得如此少?”的时候,便炫耀起了顾璋送的衣服。
如燕先竹这样矜持些,不愿承认自己十分喜欢顾璋的,就谦虚道:“这是瑶光在刚赤府鼓捣出来的羊绒衣,穿起来倒是又轻又暖和。这小子就爱干这些花里胡哨的,有这个孝敬的心,我还是宁愿他多为百姓提高些产量。”
他嘴上是这样说着,可还是摸了摸羊绒衣,根本压不住扬起的嘴角。
也有直接大气的,直接夸道:“听说匈奴以前都是直接取羊皮带着羊毛,一起做成皮裘保暖的。也就顾瑶光能想到这么做了,别说,真的舒服又保暖。”
但是吧,时人讲究含蓄。
这些收到羊绒衣的人,是不可能走出去大夸特夸,或者在许多人面前炫耀的,能在好友、妻儿面前得意一下,就很不错了。
故而羊绒衣的好,一直只是在高层暗暗流传,许多人见过或者摸过之后,都忍不住也想买一套。
不过很快转折点就来了。
起因在一次早朝后,有个看不惯燕先竹“逢迎媚上”又嫉妒他得了个好孙婿的,暗搓搓过来炫耀,你孙婿第一个想到的是我!
老哥,说明你在孙婿心里没什么地位啊,我竟然混成了他第一个想起来的人。
燕先竹也看不惯他,暗呸了一声,然后表示,你这个家伙就别自作多情,给自己脸上贴金了,顾璋第一个想到的,分明是他这个祖父!
连他弟弟这个当师父的,都排在他后面呢!
下早朝的时候,官员本来就多,两人这一番争执,很快犹如点爆仗一般,引起了噼噼啪啪的连锁反应。
“什么?”
“分明是我才对。”
“你也是他第一个想到的人?”
他们都不傻,很快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再相互一交口,好家伙,他们竟然都是顾瑶光这个小子“第一个想起来的,最为记挂的人!”
众官员:“……”
顿时咬牙切齿,亏他们为那封真情切意的信感动,什么记得曾经的帮助,什么记得您因伤畏寒……诸如此类的各种细节,再加上那小子的文笔,竟然把他们都骗到了!
再想想自己之前暗搓搓的炫耀,简直老(小)脸一红,恨不得钻进石头缝里去,再不见人才好!
顾瑶光,简直不是人!
尽管这些大官觉得羞于见人,恨不得闭门不出才好,可这事根本藏不住,很快就爆开了。
明盛帝:“……”
同窗好友:“……”
他们纷纷相互确认,最后确定了,这个坏东西,真的给每个人的说法都是一样的!!!
若是一开始发现还好,偏偏在他们暗暗炫耀完“我是瑶光最重要、最看重、最崇拜的长辈/挚友”之后,这简直是、简直是……只让人恨不得直接晕过去才好!
平日里难看见自家老爷/父亲/叔伯/师长这样的窘态,亲友们当着面忍住,回头便彻底忍不住嘴角的笑意了,性子活泼的,甚至直接躺在床上笑得打滚。
百姓们也乐于听到这样“让人快乐”的小趣事。
事情根本藏不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开了。
越传越广,即使权势再大,谁又能堵住这么多百姓的嘴?
受害者们纷纷摆烂了,讲吧,都去讲吧!
等后来,即使是最内敛,谦逊到骨子里的人,在大环境的不断刺激下,在接连几天日日都面红耳赤后,也脱敏了。
然后触底反弹!
有的写信去痛骂顾璋一顿。
有人干脆写诗,甚至试图刊登到报纸上,让天下人都知道你顾瑶光是什么样的人!
怒极、羞极的文人们,带着满腔的真情实感,爆发出了巨大的潜力,一时间文坛里“暗搓搓谴责”“文化人拐弯抹角花式骂人”的文稿层出不穷,文坛此篇繁荣至极。
本就是文采最顶尖的一批人,过五关斩六将才高中进士,得以做官。
他们笔下的文字,更是引来无数关注和热议的浪潮。
没多久,全天下都知道了,刚赤府有特别舒服、特别轻、摸起来软和至极,还特别保暖的羊绒衣!
至于对顾璋那点点谴责?
百姓表示:太深奥,说的啥啊?听不懂,还是都被小农神坑得跳脚的小故事有趣。
顾璋更是无所谓了,甚至还饶有心情的和媳妇分享信件后续,然后“喷火小人”图,第二幅,秘密出世了。
羊绒衫、羊毛衫被闻讯而来的商人们纷纷抢空。
连带着陆续做出来的羊毛毡、棉被、棉袄、奶酪等等物件,都大热起来。
不过第一批最好的,顾璋还是悄悄留给秋娘,他辛辛苦苦干一场,总要得点好处不是?
厂房留下造福百姓、造福驻守的部队了,他先吃口肉不过分。
四个工厂忙得热火朝天,一开始只是羊毛衫供不应求,慢慢的,另外三个厂生意也迎头赶上。
甚至都开始扩大厂房了!
盖新厂房,就代表又要招新工人。
之前第一批没赶上的百姓,都激动起来,家里人口不够用的,差点急得抹眼泪。
如今四个厂他们都已经摸透了,所有岗位都不分男女,只要你够细致,即使是粗大的汉子也能去纺线,只要你力气够大,即使是女人也能去干力气活。
自己适合干什么活,什么活最挣钱,百姓们早就琢磨得心里门清。
怎么能不琢磨啊?那么好的事,实在是太让人羡慕了!
原来第一批进入工厂的,现在早就成了每家每户最受欢迎的人。
谁能抵抗每个月都有稳稳入账的工钱,逢年过节都有羊肉猪肉这些礼品呢?
更别说多干活,竟然还能多拿钱,顾大人管这个叫“加班费”,甚至每个月还有休息。
这简直是神仙活计啊,谁家不当成宝贝疙瘩的供起来?
这天,又是发工钱的日子。
许多工人回家路上,都买了点肉,有钱的甚至还买了些外头卖的吃食,可香了!据说是顾大人媳妇出来玩的时候指点过的,那手艺可是让顾大人都赞不绝口的!
买完肉,带着工钱回到了家,全家坐在一起。
每月发工钱的日子,就是每个月最开心的时候。
“哇——今天有烧肉吃!”
“娘,煮个鸡蛋放进去一起烧吧,这样好吃。”
“我等会要用肉汁拌饭!”
王大力抓住想进灶房的儿子:“不许去捣乱,你去学堂学得怎么样?有没有得到小红花?”
在工厂开始盈利之后,顾璋抱着“有钱就花”“绝不攒钱便宜下一任”的潇洒心态,给四个县城都各建了一所学堂,官方的那种,然后聘请了读书人,在里面教书。
刚赤府的文教实在是差,在宁都只有秀才才能开正经的学堂,还是私人小型的那种,童生一抓一大把。而刚赤府想要找四个秀才出来都找不齐,只有安岳城有个老秀才。
甚至最近这些年,报名参加科举的人数都不到最低人数,考生要去隔壁府考,这无疑更加剧了刚赤府学子科举求学的难度。
顾璋便定下规矩,四个工厂分到官府这部分利润,取一成出来,聘请夫子教书,设立奖学金。
统一入学之后,以半年为考核期,最初半年由童生教,合格后进一级,由秀才教更深的内容,一层层往上升。
即使没有天赋的孩子,只要家里勤劳一点,挣的钱还是能覆盖官府学堂的学费的,毕竟有工厂利润补贴,所以学费不算高。
至于小红花,这就是顾璋的一点点小乐趣了。
他可不承认这是自己的“小乐子”,信誓旦旦地说:“官家学堂晋升,除了考核之外,也不能变成师长的一言堂,这样积累平日表现的方法,也更能判断一个学子的全面素质。还能让未曾读过书的家长,也知道孩子在学堂里的水平,避免被不爱念书的孩子糊弄。”
一时间受到刚赤府父母的热烈好评!
“今天我背得可好了,得了一朵小红花!”
王大力顿时笑开了花,揉揉孩子的头:“不错,今天多吃点肉!”
他媳妇也从灶房走出来,笑着道:“这次招新工人,我也打算去试试,最好是纺织工,冬天还给发油膏润手,工钱也高。”
王大力立马点头支持,他媳妇念叨这个工作,都已经念叨好久了。其实当初要不是陪他去排队,指不定上次就进厂了!
他支持道:“这活好,坐着就能挣钱,免得你太累了。”
王大力的好友就住在隔壁,两人院子就隔了一堵矮墙,他一脸羡慕道:“大力你可真是好福气,孩子会念书,媳妇手艺也好,眼看着就是两个人挣钱了。等孩子念出来了,要是算学好,还能去厂里算账,或者去衙门做事。”
王大力也笑道:“你家豹儿身板多结实,一手箭法这一片的小孩谁比得过?日后指不定要成大将军!”
两家人相视一笑。
“老天爷这是看咱们之前过得太苦了,这才让顾大人来帮帮我们。”
“往后都是享福的日子,咱们可是苦尽甘来了!”
发工钱的日子,自然是高兴的,两家人边吃饭,边唠嗑,聊着即将到来的节日会有什么节礼,聊着好吃的、聊着厂里的东西卖得有多好,要给家里添置什么东西。
面上都是带着笑的。
也许和那些富裕的地方比,他们的日子不算特别好,但是这种未来会越来越好的感觉,一步步向上走的充实感,实在是让人再幸福不过了。
这会儿,已经是顾璋任期的第四年。
在众人都沉浸在工厂、草原牛羊、学堂带来的巨大改变时,森林带已经在众人不知不觉中,变得稳定,物种丰富又林叶茂盛。
百姓们甚至都可以去森林带附近捡蘑菇。
沉浸在喜悦中的刚赤府百姓,忽然发现,前两年提升好像不是很大的粮食产量,今年好像凶猛地发力了。
这样高壮的麦穗,这样饱满的麦粒,即使没有宁都府的“碗口大小”,也绝对增产了许多!
顾大人当初说的2-3倍的收成,不会真的要实现了吧?
刚赤府农户们都十分期待,心中激动不能自已。
却没想到,世上还有许多人,比他们更激动。
明明还有小半年才会考绩、由吏部给出评价,决定调任、升迁等。
但是各地的官员、百姓都已经蠢蠢欲动。
谁不知道,有顾大人在的地方,百姓最幸福,再也不用受穷吃不饱饭,不仅能安安稳稳过日子,还能过上好日子!
百姓们翘首以盼,若是当地官员和善的,好多百姓都大胆地找上衙门,找上他们的父母官。
“大人,俺们听说顾大人明年就调任了,您能帮着去上面问问,能来咱们这儿吗?”
县令:?
人家几品我几品?这是我能决定的吗,虽然我确实干得还不错,但是大家是不是太看得起我了?
甚至各地的军队都羡慕了,也起了这样的心思。
除了最具有威胁的匈奴,其它几个方位,还有高丽小国等外敌,不过是没有匈奴那么厉害,一直被他们压着打,也没什么大的动乱,这才没什么名气。
但是他们这条件也艰苦啊,偏远的位置,总是比不上中原腹地的繁华。
原来大家都一样,也就算了,谁也不好说什么,打仗就是这个条件,武将还能怕吃点苦吗?
但是现在有人打破了这个平衡,不仅做了出头鸟,这只鸟还一飞冲天了!
瞧瞧刚赤府,原来什么样子,现在什么样子?
不仅总能吃上羊肉了,听说还一人一套羊毛衣、羊毛裤、羊毛袜冬天穿里面保暖,每个将士都有!
吃饱了、穿暖了、匈奴都不成威胁了。
谁不羡慕?羡慕得眼睛都要红了!
他们也想要顾大人来给他们改善一下啊,毕竟谁想苦哈哈地打仗,谁想提心吊胆地一直等着后方支援?
于是在顾璋任期还有足足小半年的时候,各地都开始发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为一件事。
——能不能让顾大人来我们这儿当官!
秋收了!
即使还在收割, 还没有称量收成具体有多少,但是所有刚赤府的农户,都无比清醒, 无比肯定——今年肯定是个大丰年!
“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看漂亮的麦穗。”
“一把握在手里,我都感觉沉甸甸的。”
“才三年多时间,我竟都有些想不起来,原来咱们种的那种麦穗长什么样了。”
现在的刚赤府村落,早就和原来大不一样。
在田地里的干活的百姓,个个又高又壮, 明明只是农具,却在他们手里被使得虎虎生风, 看起来威风极了。
这些高壮的汉子脸上都带着笑,再也没有那种死气沉沉, 埋头苦干的寂静, 田边总传来带笑的讨论声。
“你家今天吃什么?”
“小鸡炖蘑菇, 我娘说秋收辛苦,可得吃好点补一补,特意和我爹一起去摘蘑菇去了。”
想想家里老人挎着竹篮去摘森林带里摘蘑菇, 不少人都忍不住吸溜一下口水。
那滋味,可鲜了!
如果再炖到鸡汤里面, 那更是千金都不换,好吃似神仙!
“夏天的时候, 我家那群小兔崽子,跑去摘了好多杏子,味道也好, 后来吃不完,还做了杏脯。”
“我上次也去了, 还发现了李子,还有野兔的踪迹,就是没逮到。”
说着,他们忍不住朝远处望去,隐隐能看到离他们最近的森林带,森林被风一吹,轻轻摇动,看起来可真是生机勃勃,也十分威风。
他们都去过,里面每一个大树看起来都十分精神,即使是地上随便一株青草都郁郁葱葱。
这两年他们都发现了,地里真的跟顾大人说的那样,存得住水了,热风也小了,甚至冬天好像都没有往常那么冷了。
这样神奇的森林带,竟然是他们的双手一颗颗种下去的!
而且里面还有好多吃的,甚至长出了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的菌菇,更有杏子、李子……都不是什么稀罕水果了,也不会像原来一样,活一辈子都没尝过水果的味道。
顾璋也没去发展这些农副产品,这点三瓜两枣的钱难挣,还不如丰富一下老百姓的菜谱。
吃得好了,人心情肯定舒服,幸福度不就哗哗地涨吗?
多好,大家都开心,他摸鱼玩乐、到处旅游才会更开心!
随着收割陆续结束,一村村的晒谷场都热火朝天的挤满了人。
“三石六斗!”
“我家的上等田有四石三斗!”
“哈哈哈哈,真的翻倍还不止,顾大人说的都是真的!”
距离田地那么远种一批树,竟然真的能让田里的增产这么多,要是放在原来,他们肯定不信。
这未免也太离谱了,宛如隔空施法一样,若不是亲眼所见,还真的不相信。
农人们一个个排队称粮食,然后又兴高采烈的开始掰着指头算起来。
算不清的,甚至用上了全家人的手指。
“一亩地就这么多,咱家有十八亩地,今年收获的粮食,每个人顿顿细粮吃到饱也吃不完!”
“我家也是!”
“我家小花娘前两天就吵着,想要试试面粉做的吃食,等会弄一点给她试试,小孩子嗓子嫩,吃不来没脱粒壳的麦米饭。”
晒谷场热热闹闹的,唯有村长急的满头汗。
虽然恶补了许久,但是整整一个村的粮税,无论什么时候,算起来都太折磨人了。
好不容易算完,他心里对顾璋的敬佩又多了一层,是什么样的算学水平,才能做到顾大人那样?太让人佩服了。
相似小说推荐
-
美人难养(摧山白) [古装迷情] 《美人难养》全集 作者:摧山白【完结+番外】晋江VIP2023.10.30完结总书评数:475 当前被收藏数:3443...
-
专业接盘侠(七千里) [穿越重生] 《专业接盘侠[快穿]》全集 作者:七千里【完结】晋江2021-04-13完结总书评数:909 当前被收藏数: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