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和盖茨比双双暴富后(半只肉球)


伊莎贝拉的历史不算好,但是美国的1920年代实在太有名了,爵士乐、股票、消费主义、还有……禁酒令。
她忘记了实际的日子, 约莫是由1920年开始,美国实行了禁酒令。
所谓的禁酒令不是禁止喝酒, 而是禁止酿造、出售或运送酒类。这是由于酒精的滥用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 像是家暴,布兰登太太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促使一些由新教基督徒领导的激进分子发起禁止酒精运动, 目的是修复社会问题,净化美国人的道德。于是在十九世纪末开始许多团体引入了酒精禁令,在二十世纪初禁酒令在法律上的强制实施。
但讽刺的是,禁酒令不但没有使得酒精的消耗减少——它根本无法消除人们对酒精的欲望, 反而使得私酿酒猖獗,没法从市面上买到酒, 人们便转战地下市场。
运贩私酒带来暴利,黑()帮乘机介入,藉由非法买卖获得庞大利益, 间接助长了他们的势力, 衍生出其它许多社会问题。
但是贩卖私酒的背后涉及到太多势力了, 可能还要得罪黑()帮,又免不了要贿赂官员,是一门高风险高回报的生意。
那还是做点正当的生意比较好。
伊莎贝拉虽不敢去碰违法的生意,不过这当中却有一个灰色地带:相关的修/正/案通过之后,禁酒令在正式生效前会有一段缓冲期,这时候人们会争相囤货——即使有禁酒令但在家里饮酒还是合法的,人们的疯狂抢购令酒类饮品的价格暴涨。
酒类饮品可以存放很久,至少放个几年都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她由现在开始就囤积酒类饮品,等待禁酒令通过再出售,肯定是大赚特赚的。
但是可以用什么途径来出售呢?总不能放在时装店里吧——要是那时她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时装店。
伊莎贝拉立即想到——超市。
之前跟玛丽去市中心购物时就已经想过这门生意的可行性了,它稳定而且营运模式简单,就是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所以她只是有过这个念头然后就把它晾在一旁,直到现在再次想起来。
它早晚都会出现,她可以抢先成为第一个喝汤的人,这就是穿越者的作弊之处。
只要是有酒卖的地方,人们就会一窝蜂的涌过去,将酒类饮品放在超市里出售不就是一个宣传的好方法吗?所得的利润还可以用来扩张成连锁店!
现在买酒不是问题,问题是就算她知道超市的经营模式也不代表她会经营——看别人游泳跟自己游泳是两回事。
要是她一口气购入了大量的货物,又以低廉的价格卖出去,万一因为宣传不恰当或者别的问题而反应一般般,她不就亏大了吗?再者,如何为货物定价涉及一些数学上的计算,她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知道适合的价位是多少。
但要是经营得当,连锁超市就像一只会不断下金蛋的母鸡,至少在一百年内都不会被淘汰,摆在那里就能带来源源不绝的利润。
得找个时间向艾伦写信问一下他的意见,这小子异常的聪明,让他帮忙分析说不定能省掉不少麻烦。
伊莎贝拉心安理得的使唤着弟弟。
再来是投资。
伊莎贝拉没有研究过股票市场,只知道现在的股票及债券交易非常流行,华尔街的业务蒸蒸日上,凡是想一夜暴富的人都会去投资。
但是她知道什么在日后最赚钱,不难找出一些具潜力的公司,比如地产商、建筑公司、制衣工厂、香烟商(随着道德的松绑,女士都开始抽烟)、家电公司、股票经纪公司……
趁现在有点闲钱,拿去做投资就最好不过了,只要历史不走歪,基本上是稳赚不赔——不过她要在经济大萧条之前及时抽身。
难怪福尔摩斯会说不能影响历史,要是历史走向未知,就无法作出万全的准备。
她以前怎么没有想到这些?
然后是最重要的问题——她本身的工作。
1920年代算是时尚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男女的服装均转向现代化,宽松的低腰直筒裙及浮夸的头饰会成为女士们的最爱,她正在做的这些礼服很可能会因为追不上潮流而被淘汰。
别忘记保罗·波列的时装店是如何倒闭的——设计师要生存,就要灵活变通,将自己的风格融入当今的趋势,但是保罗·波列拒绝改变,那时候大家都追求简单舒适的剪裁,他的衣服华丽却不实用,于是他被市场淘汰了。
正如福尔摩斯所说,该发生的事情还是会发生,她无法凭一己之力去阻止20年代flapper风潮的盛行,那么她应该考虑的就是如何在潮流里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意味着她的工作室需要转型。
伊莎贝拉倒是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了,因为私人定制礼服的市场太小了,成本又高,还要人手制作,所以她最近打算出售设计图——反正对她而言不过是动动笔的事情,既然自己做不过来那就让别人自己去请人做。
真正赚钱的是成衣,只要把设计图交给厂家就能用机械大量生产,而且市场大,如此一来希莱尔的衣服就能真正的走进大众视野,否则她的礼服做得再怎么出神入化,也只有少数人穿得起,好比二十一世纪的高定在全球只有区区两千名买家,这块蛋糕太小了。
既然时尚很快就会变成大众的玩意,那她又何必执着于只服务上流社会?现代的时髦女性谁没有一个香奈儿的包包呢,只要你付得起钱,不管你什么出身都可以拥有它家的包。
一个好的时装品牌不应该歧视它的买家。
当然,她会保留定制这一块,一个品牌可以有不同的分支,每个分支都有特定的市场,像CK和CK jeans,一个走高级路线一个走平民路线。
——投资、做生意、工作室转型……
她还有两年可以做准备,要是一切顺利,她将在1920年迎来一笔巨大的财富。
希莱尔工作室。
伊莎贝拉把做好的威尔逊夫人的礼服放进盒子里,对布兰登太太和伊凡斯说:“今天没什么事情,你们可以先走。”
布兰登太太收拾东西的时候不小心撞到放在桌面上的纸袋,印有杂货店标志的纸袋掉到地上,里面的东西散满一地。
其中有一样眼熟的东西滚到伊莎贝拉的脚边。
她捡起一看,发现居然是一块布制的卫生巾,却不是她之前在市集上卖出去的,因为它的花纹不一样。
“你怎么会有这个?”她问。
布兰登太太大方的接过,结过婚的女性的脸皮自然比较厚,不是玛丽那种动辄就脸红的小姑娘。
“我今早在杂货店买的。”
“杂货店?”怎么会跑到杂货店去了?
布兰登太太小声道:“我的邻居说这个很好用所以推荐给我,如果你也想要我可以把店的地址告诉你。”
伊莎贝拉:“……”它的设计者就在你眼前呢。
伊凡斯听见她们的对话,也加入来:“咦?这个我也有,真的很好用,不过我第一次去买的时候缺货了,等了一星期才买到。”
伊莎贝拉再次沉默了,她的姨妈巾怎么火了她都不知道呢?!
而且居然有人抄袭她的设计。
环保卫生巾的做法很简单,只要是会裁缝的人拆开来看它的构造,就能自己买材料做,看来是有人参考了她做的卫生巾,然后自己生产再卖给杂货店。
伊莎贝拉第一次产生了危机感。
她所擅长的是时装设计,就算她知道卫生巾拥有很庞大的市场,可经商对她而言是个十分陌生的领域,因此她一直以来都没有很大的冲动去实现这些想法。
可是原来只要她有所犹豫,机会就会错失,落入其他人的手里,这次的事就是一个好例子。
自从艾伦回学校后,伊莎贝拉又试着自己为一次性卫生巾作出改良和做实验,最终版本的卫生巾无论是性能还是外观都跟现代的非常接近,只要一推出想必会比环保卫生巾更受欢迎,只是她目前没有材料也没有工厂,就好像看着一块很大很香的蛋糕却不能吃。
环保卫生巾就算了,就当是免费分享,但一次性卫生巾从各方面来说都要优胜很多,她要当心一点。
现在的技术发展得那么快,公司天天推出新的东西,过几年连电冰箱都有了,难保不会有人跟她有一样的想法。
还是找个时间去申请专利吧。

◎威尔逊夫人的新形象。◎
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首先你要填很多表格,寄出去之后会有审查员进行审查,半年到三年不等后会收到意见通知书或者核准通知书, 前者代表你的发明还未有资格通过申请,需要回应审查员的意见或者按意见作出修改;后者为通过了审查, 交费用后就能获得专利证书。
至于等多久, 全看脸。不过伊莎贝拉想发明的复杂程度可能也有关。
伊莎贝拉不想赌运气, 当然是越早申请越好, 但是麻烦在于现在没有互联网,她不能直接在网上下载表格,她先要寄信去相关的部门, 然后他们才会把表格寄过来,这样一来一回可能要一个月。
政府的办事效率无论过多少年还是慢。
在等待相关部门寄表格过来的期间, 伊莎贝拉把手上的钱分成了好几份, 各有不同的用途。
她目前的可动用资产只有两千多美元,在这个年代来说其实也不少了, 分别用于投资、买酒和工作室。
以前的人没有电脑是怎样买股票的?自然都是用人手处理的。
合法的股票买卖只能透过证券交易所,而美国目前只有两家证券交易所,费城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如果你是这两座的城市的居民,那么你很幸运, 可以直接去交易所看实时的股价,工作人员会把报价写在黑板上, 然后在柜台进行人工交易。
但罗彻斯特距离费城和纽约都太远了,连电话都打不通,所以她只能通过电报向经纪人获得报价, 然后让经纪人帮她买入和卖出。
她的经纪人是父亲的老朋友, 是值得信任的一个人, 他在华尔街上班,起初听到伊莎贝拉说要买股票时十分惊讶——通常女人都没什么投资概念,更别说这么年轻的姑娘了。
而且她买的股票在他看来大部份还都是非常有潜力的——汽车公司、电话公司和地产商,至于香烟商和零售商他就看不懂了——烟是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它的股价一直都很稳定,没什么利润可图,烟民的数量又不会突然暴涨。
至于零售商,因为战争的关系连带着整个零售行业都不太景气呢。
或者说,战争使现在的股票市场很低迷,她的行为在旁人看来实在是难以理解。
由于事件实属稀奇,经纪人把这件事跟同事分享了——当然是隐去了伊莎贝拉的个人资料。
他们听完都觉得这姑娘的钱已经打了水漂。谁都说不准战争什么时候结束,美国又能不能赢,现在的环境太不稳定了,虽然他们就是靠投资人吃饭的,但也不免认为伊莎贝拉的投资很轻率,多半是个家里有钱的小姑娘用零花钱乱买,纯粹是为了新鲜感。
就连伊莎贝拉自己也想不到能用这么便宜的股价买入,而且她挑的都是在后世耳熟能详但现在才刚起步的公司去投资,等她以后有更多钱,就可以加大投资的额度了。
伊莎贝拉不是冲着一夜暴富这个目标去买股票的,她把这当做一个长线的投资,收获期要用年去计算。等到1920年代的时候股市空前繁荣加上美国经济腾飞,她手上这些不怎么值钱的股份就会大翻身,就算她这几年里什么都不做,光坐着就能赚到大把大把的钱。
如果她的目标只是做个富婆然后享受人生,她大可以把所有钱都用来投资,但是正如她曾经跟盖茨比说过,她想要达到的高度不只荣华富贵。
至于酒,伊莎贝拉目前没办法一口气买太多,始终有质量的酒都不便宜。她有两个选择,一是分批订购,每次买十几箱,二是先存着钱,存到一定的数目再大量购入。
她选择了后者,因为买得越多来货价越便宜,既然这一、两年间酒的价格不会有很大的变动,那她何必急着买呢?
按照她现在的存钱速度,在禁酒令实施之前大概可以买到几百箱不同类型的酒,所以她以后还要租一个仓库来摆放。
而第三部 份的钱,则是她为了日后的时装店而预留的。
不知道艾伦在学校里是不是很闲,伊莎贝拉很快便收到了他的回信。
他赞成她去申请专利,又觉得她实在没必要把他的名字都写上去,一个大男人(伊莎贝拉:才多点大的屁孩)居然是女性用品的发明者,好像不太妥当的样子。
另外,他对伊莎贝拉所说的零售模式很感兴趣。
【你的想法是可行的,不过初期要投入非常大量的资金——如果要做到售价低廉,就必须用庞大的购入数量去压低来货价,除非你有好几家店一起分担,否则又杂又多的货物很容易消化不了;其次要保证一定的客流量,它的位置要在旺地,如果要做到让客人自助式购物,空间又要很大,这意味着租金不能省,我就问你——你哪来的钱?】
看到这里的伊莎贝拉:“……”
艾伦的语气是很欠揍没错,可是说的也是事实。
看来这几个想法之中就要数经营超市最难实现了。股票带来的回报得等上好几年,但到时候禁酒令都实施了,她的酒只能以非法的途径贩卖出去。
结果兜兜转转,目前她手里能赚钱的还是只有工作室,无论是开超市还是姨妈巾的生产都要靠工作室的收入来实现。
伊莎贝拉算了算时间,威尔逊夫人也差不多该收到礼服了吧?
比利·克拉森是《纽约时报》的记者,威尔逊夫人今天下午要到纽约出席一个医院的剪彩仪式,他就是被《纽约时报》派去现场的记者。
比利对威尔逊夫人一点都不陌生,他在各种的场合见过她很多次了,还亲自采访过她。
威尔逊夫人待人挺和善的——至少在表面看起来如此,他的同行都认为她很亲民,没什么架子。
听说威尔逊夫人要来,医院附近聚集了一些居民,他们不是威尔逊夫人的支持者,纯粹只是对第一夫人感到好奇而过来八卦的。
伊迪丝·威尔逊夫人倒不是哪里做得不好,但有些人就是没有观众缘,他们说不上是哪里讨厌你,但就是喜欢不来。
威尔逊夫人下车的时候穿着厚厚的长外套,在进入室内的时候才脱下。
她一脱下外套,露出里面的深紫色的厚缎长裙,让众人皆是一愣。
这么大胆的颜色竟然出现在威尔逊夫人身上,实属少见,在比利的印象中她好像穿黑白色居多。
缎的优点就是光滑、质感柔软和色彩饱和度很高,简单而言就是鲜艳。所以裙子的深紫不是那种死气沉沉的紫,而是贵气的紫。
由于穿着者是第一夫人,就算是露个肩都可能会惹来争议,这意味着在设计上还是要偏向保守,这条裙子几乎是由脖子包到脚踝的。
三月的纽约还是挺冷的,一般在十度上下浮动,七分长的袖子在室内刚刚好。
在设计上保守,那就在用色上大胆,平时比利见到威尔逊夫人的时候都不觉得她的气质有什么特别,可是衣服换了一个出众的颜色呢,就把她本来的精英气质给带了出来,让人感觉她是一位干练的女性。
除了颜色,它最亮眼的地方在于从腰间开始的裙摆上套了一层装饰用的薄薄雕花蕾丝。
雕花蕾丝的色调是比裙子浅上一两度的紫色,能看见底下光亮的缎裙,雕花也被清晰的显示出来,花纹错综复杂地交编在一起,中间串着一些细珠,走路的时候会折射出闪烁的光芒,高贵之中带着华美。
所以你说它真的很保守吗?也许吧,但它肯定是不沉闷的。
比利旁边的记者同行“咦”了一声。
他问怎么了,同行说:“我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设计,特别是那些雕花。”
比利没怎么在意他的话,威尔逊夫人聘用的肯定是有名气的设计师,他在报纸或者杂志上见过相似的设计并不出奇。
不过这条裙子跟以往的衣服真的是出自同一个人的手吗?
比利继续打量紫裙,威尔逊夫人的身型不算好看,毕竟都是四十多岁的妇女了,不过裙子的版型却将她身材上的缺点通通遮盖起来,整个人看着年轻了不少,散发着一股光彩照人的气息。
倒不是说她有多漂亮,而是有种让人移不开目光的气派,令他们觉得——啊,第一夫人就应该是这样子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