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加油好男人(打字机N号)


“喵——”
老虎懒散地伸了个懒腰,因为天气转冷的缘故,它身上的毛发越来越密了,整个身体越发圆润蓬松。
更多时候,老虎都喜欢躲在厨房的灶边或是烧着炕的房间里,也就只有白天太阳比较充足的几个时辰里会出来让自己的皮毛晒一晒日光。
一阵风刮过,连带着将宋辰摆在地面上的食物的香味吹散。
身体有点不受控制了,腥腥的,鲜鲜的,还有一股从未感受过的香味,虽然已经吃饱了,但还能再吃几口。
老虎一个飞扑跳跃到簸箕边上,肥胖的身体并不影响它的灵活性,一口肉泥丸子下肚。
喔喔喔~~~
老虎觉得自己突然间变得好兴奋,忍不住在地上打滚,又用脸颊蹭了蹭簸箕上另一堆丸子。
打滚的时候,不小心从几棵插在地上的猫薄荷上压过去,老虎发出舒服的呼噜声,一副喝醉酒的状态。
食物的香味同样传到了院子外。
随着冬季的到来,野猫们的捕食难度都提高了,很多时候,它们都饥一顿饱一顿,等温度再低些,村边的河滩冻上,它们只能等着村里的女人砸破河面洗完衣服后,在那个破洞处试试运气,看看能不能抓到小鱼。
在这个季节里,老鼠们也囤够了粮食很少出现,有些猫咪会选择铤而走险,去村民家中偷盗食物,因此每个冬天,都有不少野猫会被饿死或者打死。
在这情况下,宋家院子里传来的香味,就显得比平日里更加诱人。
可这个院子里有橘霸王。
宋家院子外徘徊着好几只野猫,之前无数次和老虎打架的大阿狸看起来也比一个月前瘦了好多,即便它的身体为了抗寒已经长出了一层又一层的绒毛,但炸开的皮毛也没让它丰满几分,可见这段日子,它的日子着实不太好过。
除了极少的猎物,它们只能靠从村里人养的家禽家畜口中夺食,偶尔也有一些调皮善良的孩子,会从家里偷偷拿一些食物分给它们。
即便这样,它们还是饿,很饿。
相比之下,顿顿饱餐的老虎在原本的体型上又膨胀了不少,看起来,都有一个半阿狸那么大了。
一边是霸道的抢劫惯犯,一边是饥饿情况下香喷喷的食物,徘徊着的几个猫咪,最后都选择了铤而走险。
感受到院子里冲进来好多陌生敌对的气味,老虎本来是准备发狂的,可没等它喝退那些入侵者,就被一双温暖的手掌抱了起来。
“喵嗷——”
老虎发怒,准备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尊卑的小弟,可宋辰身上全都是猫薄荷的味道,没见识的乡下猫根本就顶不住,原本尖利的叫声都软成了一汪水。
“喵喵喵——”
像是刚出生的小奶猫的叫声,还伴随着呼噜,圆滚滚的脑袋在宋辰怀里蹭来蹭去,像一颗扭动的大海参。
宋辰温暖的手掌很有条理地摸摸它的肚子,揉揉它的脑袋,抓抓它的下巴。
一通马杀鸡下来,猫中霸王彻底折服在了宋技师手中。
眼看橘霸王这个大祸害被院子里的人抓住了,那些野猫的胆子顿时就大了很多,虽然宋辰这个大活人还是叫它们警惕心无法放下,可显然,这点理智根本扛不住食物的香味和猫薄荷这种令大部分猫咪发狂的植物。
七八只花色各异的猫咪围着簸箕三两口将上面摆着的肉丸吃了大半,控制不住兴奋的情绪,在院子里跳跃翻滚,时不时发出喵呜喵呜的叫声和舒服的呼噜声,感情比较好的几只野猫,还开始追逐嬉戏,玩闹一会儿,又扒拉着簸箕里剩下的肉丸子吃掉,地里插着的那几株猫薄荷它们也没有放过。
这种感觉真叫猫咪兴奋,还有那一簸箕香喷喷的丸子。
常年野猫的生活终究使得它们警惕人类,也不习惯和人类共同生活,在猫薄荷的效果过去后,几只猫咪舔了舔毛发和爪子,回头看了眼抱着橘霸王的人类,跳跃着离开了院子,很快就消失在了宋辰的视线里。
今天回去,它们会用喵喵喵向身边的同伴讲述这美好的一幕,取名——宋家游记。
宋家,是个仙境一样美好的地方。
*****
从那天以后,宋家院子外就经常摆放着大盘拌好的猫饭,都是熬了一宿的肉汤里剩下的肉块,一点肉味都尝不出来,有柴又烂,像在嚼稻草一样,人反正不爱吃,但撕成条拌剩菜剩饭喂野猫刚刚好。
现在宋家靠肉汤生意着实挣了不少银子,要不然,即便剩菜剩饭,老两口也不可能纵容儿子这么糟蹋。
但即便这样,也有一些风言风语传出来,村里有用剩菜剩饭养狗的人家,但那是自家的东西,哪有人喂野生野长的畜生呢。
但也有人觉得宋辰这是积德行善,大冬天里,他的这点剩饭给了野猫们一条活路,救下的这些生灵,也是功德。
宋德贵和苗翠娘可能听到了这个说法,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嘀咕过儿子喂野猫这个行为。
老两口觉得儿子虽然是神仙下凡,但是在凡间,用凡人的身体使用神仙的手段,肯定也是不大好的。
当家里每天卖的肉汤从一锅变成两锅后,儿子的身体就不太好,施展完神仙手段后就只能在家歇息着,调理气息。
当时可把老两口吓了一大跳,甚至还想着不做肉汤的生意。
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不管他是不是神仙转世,在老两口心里都是最重要的,要是为了钱把儿子的福气耗没了,那他们这俩半只脚踏进棺材里的老东西要那么多银子又有什么用呢。
还是儿子再三保证,他施展完法术后只需要好好休息就对他的身体无碍,老两口这才放下心来,然后高高兴兴推着板车去卖肉汤。
所以只有一开始手忙脚乱的头几天有儿子陪着,后来这份买卖都是老两口在折腾。
期间有几个羞答答的小娘子询问原本的小摊主去哪儿了,差点没被突然间凶神恶煞的朱老屠吓哭。
老两口也觉得儿子不来摊子上帮忙是正确的,他那张脸实在是太招小姑娘稀罕,现在时间短没惹出大麻烦,要是哪天被土匪家的小姐看中了怎么办。
哎,生了一个神仙儿子要操心的事情就是多啊。
老两口心里又美又得意,可惜这么个大秘密没处显摆。
现在老两口已经完全上手了,再加上,肉铺里的亲家母也会搭把手,即便多了一锅汤,也完全吃得消。
俩人确实有点经商头脑在身上,居然还在摊子上开发了一些新产品。
由大伯娘王大妹亲手制作的酥饼。
大伯娘在制作面食上确实有点本事,之前宋德贵去蹭饭的时候夸她做的玉米饼子好吃绝对不是假话,宋辰也尝过大伯娘做的饼子,面和水的比例把握的很好,既不黏黏糊糊,也不是特别干,火候也得当,入口带着些许焦香。
做酥饼的油酥是宋辰提供的,大伯家没那么多油,有了充足的原材料,王大妹做出来的酥饼香酥可口,轻轻一碰就掉酥渣,煎之前拍上芝麻,奇香无比。
除了面粉的钱,田翠娘额外多给了大嫂二十文的辛苦费,这钱可比男人们卖体力好挣多了。
王大妹每天早上三点多起来做饼,等到宋德贵两口子五点多出发的时候,大概能做好百来张,装在竹篓里,用布盖上,保留一点热气。
但这种酥饼其实越凉越酥,只是大冬天的,总归吃点带温度的东西,更叫人舒服。
这样成年人巴掌大的饼子,两口子卖两文钱一张,和一个肉包子的价格差不多,但因为用了很多油酥,吃起来油汪汪的又香又脆,依旧有很多人买账。
热乎乎的肉汤配着香脆的酥饼,这样的组合,并不比热汤面来得差。
一些有钱的,胃口又好的,干脆一碗热汤面一张酥饼,在吃碗面后续汤,接着一口汤一口饼,或是将饼泡进汤里,虽然少了酥脆的口感,可吸满汤汁的饼子依旧香软可口,回味无穷。
靠着饼子,每次的净收入又多了大几十文。
看着一把把装进口袋里的铜板,老两口一点都不觉得累,相反还干劲十足。
明明干的活儿比以前多了,身体好像更好了。
现在想想,要是喂点野猫也算积德行善,老两口哪有阻止点道理呢。
好几次,都是苗翠娘亲手端着拌好的猫饭,从院子里出来喂猫,边上还摆了一个陶碗,里面装着冒着些许热气的水,也是用来喂猫的,只要水碗被冻住,苗翠娘看见了,都会拿进去换一碗温热的水出来。
这下子,村里人才真正确定这大丰村的祸头子真的变性了。
不仅拜托她妯娌收红薯粉条的时候没赖账,居然还纵容野猫占她的便宜。
越来越多的人偷偷摸摸观察着这一家子。
宋德贵和苗翠娘每天早起去镇上卖汤,收工回来,也是在院子里做明天卖汤的准备,宋德贵像是真的成熟了,总是在空闲时拉着侄子们谈心,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总是怂恿他大哥,让他大哥指挥着几个侄子给他当牛做马了。
苗翠娘也频繁出入名声特别好的白寡妇家,可能是在接受白寡妇的熏陶。
一直考不上童生的书塾大龄书童终于放弃了,现在他们家的小儿子被送去书塾念书,村里人鲜少看见宋辰,只知道他们家卖的汤,都是他“辛辛苦苦”熬出来的。
家里挣了银子,朱满珠都不回娘家打秋风了,当然,真实情况是天气太冷,她被冻住了。
就连宋家的那只橘霸王,也不再抢劫,而是跳上屋檐,居高临下看着院子外那群抢猫饭的野猫们。
宋家连人带猫,是真的变了!
村里人艰难地消化着这个事实。
在接受了这一点后,他们开始好奇宋家靠这个肉汤生意到底挣了多少银子,这些日子,光是红薯粉条就囤了好几车,保守也有一千来斤了,这不得花个九、十两银子了。
肉汤的生意得有多好,才卖的光这么多粉条啊。
大伙儿没想过,宋家收这些粉条不单单是给自己攒着的,也不单单是给这门肉汤生意攒着的。
宋德贵和田翠娘也没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看着村里人热火朝天做红薯粉条,每天都有几十斤晾晒干的红薯粉条被送来,他们心里也有点慌了,担心卖不完。
就在这个时候,一些足够聪明的生意人找上门来了。

这会儿出现在宋家的这几人显然都是有备而来的。
“小掌柜, 不知道您愿不愿意直接卖面汤底。”
最先开口的男人是从县城过来的,他口中的面汤底,就是宋家卖的肉汤。
这人来走亲访友的时候尝了口他家的肉汤面, 知道肉汤的方子宋家肯定不会卖, 他也买不起,就想来问问,他能不能直接从宋家买肉汤,然后运去县城里卖。
因为这锅汤,他厚着脸皮在岳父家住了三天,每天一大早起床,争取成为宋家第一批吃面的客人, 吃完后让开位置,在边上默默观察宋家肉汤的生意。
宋家每天只卖两锅汤, 基本上一个多时辰就能卖完,要不是人手不够,他们能卖的肉汤和面还能更多。
虽然宋家的肉汤不论从口味还是从成本来说, 卖的这个价格都已经很划算了, 但毕竟是肉汤,相对于其他食物, 还是比较贵的, 镇子上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天天喝,基本上再加个一两桶这肉汤的生意也到极限了。
但县城就不一样了, 有银子没处花的人更多, 百姓的生活也更宽裕, 县里的人口更是一个小镇子比不上的。
如果不是想要保险一点先试试水, 男人都想一口气订个五桶汤, 县城距离大丰村的距离并不近, 到时候他肯定得用马车或牛车来运汤桶,当然装的汤桶数量越多,本钱才能被拉低。
按照现在的天气,这样的操作完全是可行的。
想到这个商机的人不止一个,当然,中间有多少人抱着买了汤回去研究秘方的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但这恰巧是宋辰最不担心的问题。
来人很聪明,这些天,他就是在等这样的聪明人上门。
光靠老两口的辛苦摆摊很难将摊子铺大,现在每天挣个两三两银子在宋德贵和苗翠娘看来已经很多了,可在宋辰看来,还远远不够。
目前的情况来看,采用后世一些加盟店的方式其实是最合适的。
他只负责卖肉汤,至于这些人拿着这些肉汤准备怎么卖,都和他无关。
“每一桶汤都需要至少半副猪骨或羊骨,外加三斤纯瘦肉,两斤肥瘦相间肉,这些食材得你们自己提供。”
光是朱老屠的肉铺,一天能有一副猪骨就不错了,肉那么贵,镇上的人也不能天天买肉吃,朱老屠的肉铺,大多数时候都靠几家固定的酒馆饭庄支撑着。
听了宋辰的话,在场的几人都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与此同时还在心里感慨,宋家这肉汤果然真材实料,猪骨不值钱,但这五斤肉,起码就得五十文上下了。
“一开始,每天卖的量也没办法太大,熬肉汤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精力,我得每分每秒盯着火候,差一点都会影响肉汤的味道。”
大伙儿又点了点头,那么醇厚鲜美的肉汤,熬起来当然费劲了,他们也不是没尝试过复刻那个味道,可是即便他们买了上好的肉和骨头,将汤水都快熬干了,都没有那种厚重的口感,汤水还有点浑浊,很难熬制出精华的奶白色。
这样的肉汤,必定耗费了厨子很大的精力和心神。
宋辰讲得越多,大家心里越认可这锅汤的难得。
很快就有四桩生意被定下了,其中三人定了两桶汤,最先开口的县城那人定了三桶汤,他们都是从不同地方过来的人,这样也好,省的发生什么争端。
倒是有一个镇子上的男人,不过已经说好了,他不会在镇上卖热汤和宋德贵两口子抢生意,他准备推着汤去十几里外的母舅家那块做生意,至于猪骨和肉,他也会自己想办法搞定。
以后每天都会从他们镇上的屠夫那儿购买骨头和肉送过来,第二天一早,再来取汤。
每一桶汤,定价两百文,一桶肉汤大概能盛一百碗,按照现在三文钱一碗的价格也有得赚,但加上肉和骨头的成本以及运输的成本,几乎就没什么赚头了,所以他们不做肉汤生意,只做肉汤面,这样利润才是最大的,还能像宋家一样,搭卖一些饼子馒头之类的吃食。
准确来说,肉汤面就是一个招揽客人的噱头,寒冷的天气里,要用这碗香飘四溢的肉汤,将饕客们全都吸引到自己的铺子上。
不过宋辰还提出了一个要求,每一桶汤他们必须搭上至少五斤红薯粉条,两桶汤就是十斤红薯粉条,宋家按十斤105文的价格卖给他们,自己就赚五文钱的差价。
这个价格,比县城粮铺卖的便宜,比自己去村子里收肯定要贵一些,但同样的,自己去收粉条肯定也会更麻烦。
看了看宋辰拿出来的粉条质量,几人想了想,都答应了。
其中定了三桶汤的男人直接定了一百斤的红薯粉条,显然对方对这门生意很有信心,也想借买粉条这件事留个好印象。
他们还想买宋家的辣椒酱,这次被宋辰无情的拒绝了,他只说辣椒酱难做,没办法大量制作。
宋辰自己卖肉汤的时候能保证老亲妈是加在汤里卖出去的,要是卖给这些人,就违反了厨神空间的规定,没办法卡BUG了。
待人走后,老两口算了一下,这样一来,即便自己不去卖肉汤面,家里每天也能挣近三两的银子,比他们自己摆摊挣得还多。
但比起挣钱,他们更担心儿子的身体。
好在宋辰说了,只要足够的休息,其他一点活儿都不干,就不会影响身体,老两口听罢这才放心。
儿子施法已经够累了,他们怎么可能还让儿子干活呢。
“爹娘,我想和你们商量件事。”
在那些人走后,宋辰拉着老两口和媳妇,开了一个家庭小会议。
“我想把镇子上的生意交给岳父岳母。”
这话一出,宋德贵和苗翠娘的脸色都变了。
“为啥啊,这生意咱们不是做得好好的吗?”
老两口担心坏了,难道儿子被他老丈人一家笼络去了?
朱满珠倒是没啥想法,在她看来,爹娘做生意和公婆做生意都没什么区别,都不妨碍她撒娇卖痴哄过来。
“爹、娘,你们听我说。”
宋辰不急不躁地解释。
“现在我们接了十二桶汤底的生意,之后的几天里,得赶紧把灶垒起来,而且按照我们家肉汤的味道,之后每天卖出去的肉汤数量肯定还会再增加,到那个时候,剁猪骨,清洗骨头,煲汤,都不是什么轻松的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