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一个对照单子,一个挑选物什,还有一个管钱袋掏银子。兄弟三人,在县城里转了大半日,才把所有东西都置办齐全了。
十一月中旬,长房的林文延成亲,娶的正是东湾村的姑娘。
原本林金财和金氏都想给大孙子找一个镇上的岳家。可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林文延如今还是一介白身,除读了六年的书,并无其他过人之处。而读书人在横溪镇可有不少,人家女方家若是想寻读书人的女婿,大可在镇上寻摸就是了,肯定不会找到这乡下地方来。
显然,林全河也是个明白的,最后给儿子定下了东湾村的亲事。
许是心里不愿被二弟家比了去,是以,等下聘的那日,林金财做主,金氏咬牙,最后给女方家送去的聘银,也是八两银子来着。
算是与林远枫和林远松不相上下的意思。
送嫁妆过来的那日,等金氏看到嫁妆担子上有两块土块摆着时,那割肉般的心疼总算缓过来一些。有两亩水田陪嫁过来,自家的八两银子也不算打了水漂。
吃了林文延成亲的喜酒,很快又到了林远松娶媳妇的日子。
成亲前一日,新娘家送了嫁妆过来。金氏婆媳三人早早就在这边院子里候着了。
她们可是知道的,就凭秦家的境况,怎么都不可能有体面的嫁妆补贴给闺女才是,所以婆媳三人是准备过来扬眉吐气一番的。
果不其然,秦荷花的嫁妆除了被褥箱笼,以及几样寻常外,就没有其他了。
这下可让金氏三人差点乐歪了嘴。
看到面前三人笑成了花,吴氏并没在意,她家三儿可是说了,就凭远秋秀才老爷的身份,如今她这个当奶的走出去,旁人都得喊她一声老太太呢。
哼,她都当上老太太了,哪还会与眼前这三个吃了饭没事干的人计较。
再说二孙媳妇家里啥子情况,自己又不会不知道,人家真要陪嫁几亩水田过来,那才是怪事呢。
见吴氏手戴银镯,耳戴金饰,一副气定神闲,懒得搭理她们的富家老太太模样,金氏气得差点背过了气去。
不一样了,总归是不一样了啊。
送好了嫁妆,便到了第二日的正日。
娘家大哥嫁孙女,秦氏作为姑婆,自然也要过去吃酒席的。
上好了妆的秦荷花正坐在房里。
见这会儿喜娘领着侄儿媳妇去灶间准备上桥顿去了,秦氏便进了屋,她心里可有一番话想与侄孙女说呢。
看到姑婆过来,秦荷花忙喊了一声姑婆。
秦氏摆手,让她坐着别起身,而后找了张凳子坐下,很快说了自己的来意,“荷花,今日你就要嫁去林家了,姑婆心里可挂着事呢,不与你说一说,心里实在不踏实。你也知道,你的亲事是姑婆替你寻摸的,是以林家自然是好的不会错。今天姑婆想和你说的是,嫁过去后,只管好好跟远松把日子过好,还有婆家的事就是你自个的事,不管多大多小都别往外了说。其实也是姑婆瞎操心了,你是个懂事的孩子,想必比姑婆更明白一些。”
其实秦氏也是在看到侄儿侄媳给闺女陪的嫁妆之后,有些心急了。
八两银子的聘礼竟然连压箱银都没一文,这是准备把银子留着给两个儿子娶媳妇了吧。
唉,嘴上说着多疼多疼闺女,结果还是比不上儿子啊。
第79章 秦荷花
秦荷花自然明白姑婆话里的意思,这是让她过好自己的日子,往后娘家的事,只尽本分就行的意思吧?
其实,她也是这样想的。
或者说,是在她娘跟她说了那番话之后,她就开始这样想了。
直到现在,秦荷花还清楚记得那日她娘说的话呢。
她娘说,你两个弟弟再过几年就到了说亲的年纪,到时单给女方家的聘礼上,爹娘就得脱成皮。还有往后你妹妹的嫁妆,肯定也得置办,总不好空着手让她出娘门吧。
秦荷花正纳闷她娘怎么突然跟她说这些,如今要嫁人成亲的不是她吗?
结果她娘下一句话就说到了压箱银上,接着又是各种的不易。
这下,秦荷花总算明白了过来。
因为她娘还说,家里用银钱的地方多,像压箱银这些虚面咱家就不争了,还是把银钱用在刀刃上才是正经。再说,咱家就算想争,也争不过啊,你看你夫家大嫂,娘家一出手就是四亩水田,还有那压箱银子,听你姑婆说足有十六两呢!哎哟,咱家就是把全部家当都给你陪上,也攀比不过人家啊。唉,说来都怪你爹你娘没本事,才让闺女争不上这些体面。好在你是个命好的,婆家不但有田有山,你那小叔子还是个秀才,娘听说,那官老爷每个月还得给秀才银子花呢。有了这么多银子,也难怪你婆家舍得拿出八两银子作聘银了。娘昨日就和你爹说了,咱家往后说不定都得指着你呢,再说,女儿家只有自己娘家过得好了,才能在婆家挺直腰板不是吗……
那日她娘说了好多,多到好些话秦荷花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了。
不过家里的意思她已经明白,那就是压箱银子没有,嫁妆中规中矩,然后就是嫁到婆家后千万记得要多帮衬娘家。
明白这些后,秦荷花足足过了半个多月才缓了过来。
她实在想不通,爹娘不是一直都很疼自己的吗?平日里的嘘寒问暖可都历历在目呢,怎么远松哥聘礼送过来后,就变得不一样了。
口口声声说疼爱她,结果连一文银钱的压箱银都不愿给。这是心疼闺女的人家会做的事吗。
要知道,这可是八两银子的聘银呢,难道爹娘就不担心她会在夫家抬不起头?
还是真的像玉梅姐说的,嫁出去的女儿就是那泼出去的水?
秦荷花摸了摸自己身上的大红喜服,虽里外三层,可她总觉得自己好像啥都没穿,仿佛有种在离开娘家之前,该留的都必须留下,只能光溜溜出嫁的感觉。
想到这里,秦荷花很快又想起玉梅姐跟自己说的另外一句话,玉梅姐说,咱们女孩子嫁人之后就再也没有家了。
当时她还有些疑惑,怎么会没家呢,成亲之后明明就有两个家了啊?
而此时,再想起这句话,秦荷花已深有感触。可不就是没家了嘛,爷奶爹娘的做法,明显已把她当成了别人家的人。至于婆家,想到玉梅姐回娘家时,那枯瘦的样子,秦荷花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可很快,秦荷花眼前就浮现出远松哥朝她笑的样子,春风满面,让人温暖极了。
所以,夫君应该会对她好的吧?
只是,一想到昨日抬过去的那几台嫁妆,秦荷花觉得自己被嫌弃的可能性很大。
而林远松,怎么可能嫌弃呢,终于可以把媳妇娶回家,他简直不要太高兴好不好。
这不,来接新娘时,那咧着的嘴就没合拢过。
秦荷花的爹娘见了,也是忍不住的笑。心中那丝给的陪嫁太少,怕亲家不满的担忧此时也烟消云散。
你看,就冲女婿这副欢喜的模样,可见他们林家有多看重咱家的荷花了。
夫妻俩仿佛已经看到靠着闺女的帮衬,家中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样子了。
却不知道,若人心凉了,想要再捂热,难!
两个村子离的并不远,是以,抬着新娘的大红花轿很快就到了小高山村。
见状,几个族中青壮忙点燃挂着的鞭炮。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噼里啪啦声,花轿抬进了门。
接下来,自然是一对新人行拜堂礼了。
林二柱和刘氏坐于高堂,夫妻俩一身暗红色新衣,满心满眼都是喜色。
今日喊礼词的是林德运,那高亢嘹亮的嗓门可是一点都没含糊。
等新人送入洞房,酒席正式开始。
林远秋坐在堂屋上首的桌席上,与族长、族老,还有林有志几人同在一桌。
因怕耽误了小孙子的学业,是以在请期时,老林头特地挑了几个林远秋旬假在家的日子,给女方家送了过去。
说实话,若是可以的话,林远秋宁愿坐到别的桌席,这样就不用时刻端着,夹菜不自由了。
想到这里,他郁闷的看了看靠近门边的那张桌席上,此时他的好友加同窗,正夹起一块鱼肉往嘴里塞呢。
早在大夏日的时候,周子旭就打好了招呼,说等林二哥成亲之日,他可一定要过来讨杯喜酒吃的。
是以,昨日林远秋收拾东西回家时,他就书箱一背,也跟着过来了。
此趟除了吃喜酒,周子旭还有另外的安排呢。虽冬日玩的地方少,可他书箱里有半布袋板栗装着呢。
这是周子旭特地从家里带出来的,为得就是等来到林兄家时,可以拿着板栗去山上草棚里烤着吃,届时赏着山间景色,再吃着香糯软绵的烤板栗,定是极美的。
高翠已出了月子,考虑到清儿还小,担心人多会吓到孩子,吴氏特地在她屋里另摆了一桌,再让几个孙女都坐在大嫂这边吃席,倒也不错。
看到小清儿肉嘟嘟的脸颊,春草忍不住用手指轻轻戳了戳,再看小侄女定睛看着自己,眼珠子乌溜溜的,心里顿时软成了蜜。
“大嫂,清儿知道我是她小姑姑吗?”
高翠帮女儿把小包被紧了紧,丰硕了些许的脸上噙着笑,“肯定知道啊,你看她正盯着小姑姑瞧呢。”
一听这话,春秀和春燕忙也走了过来,她们可也都是姑姑呢。
看到几个小姑子对清儿的宝贝劲儿,高翠心里自然高兴。
说实话,自生下闺女后,高翠一直都是提着心的。倒不是害怕自己会被婆家嫌弃,而是担心自己的清儿会不被待见。
在高翠看来,清儿可是自己怀胎十月辛辛苦苦生下的,是她心头的宝。她这个当娘的,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家人的呵护下好好长大。
如今看来,自己先前的担心和忐忑都是多余的。
她的清儿家里人都宝贝着呢。特别是婆婆,每日最起码要往她房里来上两回。且每次过来,都会抱着孙女好一番逗弄。才刚满月的娃儿,哪里知道与人回应,可婆婆却是不停的夸赞,自家宝贝孙女可真聪明呢。
当娘的,没有什么比自己孩子被人待见更让她高兴的事了。
高翠再次庆幸,庆幸自己能嫁到这家来。
等客人全都散去,收拾好桌凳盆碗后,刘氏一手拉着一个妯娌,快步往靠近新房的围墙边上走去,“大嫂,远枫成亲那会儿,我可是帮着听了墙角的,这会儿轮到我家远松了,你也得帮着听听才成。”
都说听了墙角,新媳妇很快就会怀上,她可是早就盼着抱孙子了呢。
周氏自然没话说,“走,咱们现下就去。”
“诶,大嫂二嫂,你俩先等等,我先去包些糕饼果子,不然就这样干蹲着,多难受啊。”
对哦,刘氏突然想起,她房里还有新买的蜜饯呢,忙道,“我去拿了梅干子过来!”
说着,和冯氏一前一后,飞快往各自房间跑去。
周氏也没干等,转身就去了灶房,准备搬几张小板凳过来,省得蹲久了腿酸。
而这边,洗漱过后的林远秋和周子旭钻进各自的被窝。
虽未进入腊月,可十一月的天也已有些冷了,特别在夜晚的时候,坐久了冻脚,所以还是早早躲进被窝更暖和一些。
“林兄,你可曾想过日后娶妻生子之事?”
周子旭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参加村里人的成亲喜宴,觉得比起他堂哥娶妻那会儿,要更喜庆更热闹一些。
娶妻生子?
林远秋摇头,“未曾。”
自己一个毛都未长齐的小屁孩,哪会去考虑这些事情。再说,如今他的心思可都在念书试举和挣银钱上呢。
林远秋还跟前世一样的想法,比起成家,他觉得还是立业更重要一些。
在他看来,一个男人若没有事业支撑,何来的底气。
周子旭却是想过的,他早已经决定好了,日后若是娶妻,定要娶一个跟他娘亲一样慈爱有加,从不责罚他的媳妇。
林远秋一听,差点笑喷,这不是小屁孩一个还会是啥。
依照惯例,第二日的早饭得由新嫁娘亲手来做。
秦荷花在娘家时就是做惯了家务活的,做起早饭来自然不手生,加水和面,揉面切馒头,等水烧开后,就架到锅里蒸上。
而林远松,则在一旁帮着点火烧灶,很快就把一锅馒头蒸了出来。
看到小夫妻俩配合默契,刘氏这个当婆婆的肯定高兴。
吃过早饭,秦荷花便给长辈们一一敬了茶。
等喝了茶,老林头和吴氏,还有林大柱周氏几个当叔伯婶娘的,把早已准备好的红包放到了托盘里。
而林远秋几人,则收到了二嫂给他们做的针线,每人都是一双布鞋来着,这是先前就问过大小尺寸的,所以不用担心会有不合脚的可能。
让众人没想到的是,秦荷花居然给小清儿也做了针线,是一个粉色的小围兜来着,围兜上头还绣了一朵红梅,好看极了。
高翠开心谢过,而后就欢欢喜喜地帮闺女把围兜戴上了。
小清儿本就生得肤白,戴上粉莹莹的围兜后,衬得小脸蛋更加白嫩了。
吴氏看了心下直点头,自家风水就是好啊,这二孙媳想来也是个懂事的。
第80章 碳烤板栗
周子旭还在房里等着呢,新娘子的敬茶认亲礼,他一个外人总不好往前凑,是以在吃了早饭后,他就回到了房里。
这会儿看到林兄回来,心情激动的周子旭,忙打开自己的书箱,三两下就把里头的小半袋生板栗提了出来,“林兄,你看看这是啥?”
“啥?”
见周子旭的兴奋劲儿,林远秋猜测,“应该是吃得吧。”
“哈哈,林兄你可真厉害,正是吃的呢。”说着,周子旭三两下就把布绳解开,然后从袋里抓了好几个板栗出来,只见颗颗个大扁圆、色泽鲜亮,一看就知道壳里的果肉肯定很饱满。
“林兄,咱们现在就去山上烤板栗吃。”周子旭可是爱死那山上的草棚子了,不但可以看风景,还能在那里做好多好吃的东西。
想到热天那会儿,林三哥和林四哥给自己炸的香酥小鱼干,周子旭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对了,我去喊林三哥他们一起去!”
说罢,周子旭抓着几颗板栗就出了房门。
不一会儿,林远槐和林远柏就跟着周子旭一起过来了。
林远柏看到地上的布袋,忙打开,“哇,有这么多,今日我可要吃个饱了。”
而林远槐则想着要不要挖几勺猪油带着,想来板栗炒着肯定也很好吃。
林远秋没有意见,反正不管是炒的还是烤的,他都喜欢吃。
只是用猪油可不行,“三哥,咱们还是用菜油炒吧,那猪油等凉了肯定粘手。”
林远槐也不知道为何喷喷香的猪油会粘手,不过五弟学问好,听他的准没错。应下之后,他就跑出了房门,找小陶罐装菜油去了。
而林远秋,则找出一块干净的布帕揣在身上,他的两个妹妹可都喜欢吃板栗呢,待会儿就给她俩包些回来。
林远槐速度飞快,不出半盏茶的功夫,就提着一个双耳陶罐过来了,这陶罐是农忙时,吴氏常用它送水到地里的水罐,罐身上有两只耳朵,上头有圆孔,穿上细麻绳后,可以用手提着。
炒板栗用油不多,担心三哥会像前两次那样,把油装了满满的一罐,提着上山难走不说,还浪费。于是林远秋把盖子打开,见罐里的油只浅浅的装了一层,用来炒板栗刚刚好,想来是奶或者大伯母她们帮着倒的。
都是连走带跑的男娃儿,速度自然快,两刻钟后,四人就到了山上。
草棚里一直都有木柴备着,林远秋和林远柏去草丛那边抓干的芒草,入冬后,芒草就开始干枯了,此时用来引火正正好。
而林远槐跟周子旭,则从新搭的木柴棚子里捧了一直土陶盆出来,平日里这物什是用来装碳火的,这会儿用来烤板栗也是极为合适的。
依着林远秋的意思,最好给生板栗用刀划道口子,这样待会儿吃的时候,要容易剥壳一些。
可一想到,这样的烤法跟直接放进灰碳里煨没啥区别,想想还是算了,别到时碳灰跑进了壳里,吃得一嘴的灰。
林远秋打算好了,待会儿给春燕春草就带炒板栗回去,这个干净。
显然林远秋这个见多识广的“伪小孩”还是有远见的,这不,哪怕没给板栗划道口子,那黑黢黢的烤板栗,几个人依旧吃得黑牙齿、黑嘴,再配上实在好吃后的咧嘴大笑,看着还真有些惊悚。
几人忙掏帕子擦嘴,而周子旭拿帕子时,把昨日新得的红纸包给带了出来。
看到红包掉到碳罐里,周子旭忙伸手捡出来吹了吹,这可是自己当滚床童子挣来的,可不能被碳火给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