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贫家子的科举路(小桂花婆婆)


付好了银子,俞掌柜提起了想签契约的事,还说希望能长期供货来着。
林三柱笑着摇头,“不瞒掌柜,这吉祥如意饼做工繁杂,我们也不常做,只怕不能给您日常供货了,不过掌柜您请放心,只要您给的价格公道,等下回再有货时,依旧会像这次一样,直接上您家来。”
俞掌柜一听不能长期供货,心里要说不失望那肯定是假的。
不过,听到林三柱后头那几句优先供货的保证,多少安心了些。
林大柱把银子收好,然后就快步往客栈走。
出门前,他可是再三跟娘保证了的,所以这次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被三弟鼓动,而大包小包买一大堆东西回去的。
再看林二柱,也是头也不回的往前走,昨日娘不但叮嘱了大哥,也嘱咐他相帮看着点,娘还说,若是你大哥被三弟糊弄了去,你就赶快帮着救场回来。
林二柱知道娘说的救场,就是让他拦着大哥,不让大哥往外掏银子的意思。
其实,昨日出门时,林二柱很想跟他娘说,“娘,您就放心吧,我跟大哥又不是傻子,哪有被三弟忽悠过一回后,还会继续上他当的道理。”
见大哥二哥速度快的只差跑起来了,林三柱忍不住想笑,自己又不会强抢了银子来花,有啥好担心的。
只是大老远的来一趟县城,就这么空着双手回去,多不划算啊。
想到这里,林三柱快步跑上前,而后一伸胳膊左右各揽过一个,笑道,“大哥二哥,咱娘平日最偏疼可是你俩,没想到你们居然连娘的心思都看不明白。”
林大柱和林二柱一把甩开林三柱的胳膊,而后各自朝他翻了个白眼,哼,再编再编,今天就是说破天去,咱们也啥都不买。
还有,说什么娘最偏疼他们,哼,当他们没长眼啊。
林三柱不受影响,继续,“你俩想想看,上次买东西回去,娘虽打了咱们,可那开心劲可骗不了人,特别是那根银簪子,咱娘多喜欢啊,时不时就会拿出来瞧瞧,还有那烟袋锅子,咱爹每日都要拿布帕擦上一回呢。”
不听不听,我们啥都不听,林大柱和林二柱依旧抬脚往前走,只是迈腿的速度却是慢了下来。
见状,林三柱赶忙叹了口气,“大哥二哥,难道咱们真的就因为怕挨打,而让爹娘失望吗?”
啥啥怕挨打,这话听得林大柱和林二柱立马转头,“谁怕挨打了?”
“不怕吗?”林三柱满脸疑惑,“那为何咱们明知道爹娘都喜欢咱们买回去的东西,却啥都不敢买啊?”
谁谁不敢买了?
林大柱正想反驳,可立马,他又回过神来,不对不对,自己可千万不能上当,三弟怕又在拿话激自己呢。
想到这里,林大柱转头看向一旁的二弟,求助意思明显,他想让二弟帮他捋一捋,为嘛他总觉得三弟的话实在有道理的样子呢?
林二柱哪有帮大哥捋思路的时间啊,这不,此时他的脑海里,全是他娘拿着银簪子,在头发上左比右划的模样,还真像三弟说的,娘是真的喜欢呢。
只是娘已经有银簪子了,他们总不好再买一根回去吧。
想了想,林二柱开口道,“三弟,银簪子咱娘已经有了,要不咱们再想想,给娘买点别的?”

这边兄弟三人在周善县琢磨着给自家老娘买点啥礼物回去。
而此时,在小高山村的家里,林族长却找上了门来。
老林头把族叔迎进堂屋坐下,吴氏赶忙给泡上了茶,夫妻俩都有些纳闷,除了家里三个小子成亲,其他时候,族叔可是从没来过他们家呢,不知今日过来所为何事。
林族长也没卖关子,今天他是特地为了考县试的事过来的。
因为到昨日为止,已有十四名学生的家人定下了明年参加县试的事,只除了林大贵家,所以林族长就想过来问一问到底是咋回事。
这要是换做先前,林大贵家还是温饱不济的时候,他肯定不会过来,毕竟去考试就得花银子。可如今,林族长觉得,一次县试的花销,他家应该还是出的起的。
一听是参加县试的事,老林头有些懵圈,这么快就可以去考科举啦?
他怎么觉得自家狗子好像才念了没多久的样子啊。
见老伴一副迷糊样,吴氏忍不住插了一句嘴,“哪里没多久了,狗子刚念学那会儿才五岁,现下马上就要八岁了。”
八岁啦?
老林头想了想,还真是,再有一个多月就是过年,狗子是二月里的生辰,月份大,可不就是八岁了嘛。
想起老三媳妇刚生下狗子的那会儿,老三乐得满脸鼻涕泡的样子仿佛就在昨天,没想到这会儿狗子居然要参加县试了,日子过得可真快啊。
老林头收回思绪,笑着朝林族长说道,“族叔,您请放心,既然族里规定让大家都得参加,我家远秋肯定也要去的。”
老林头只以为参加县试是族里的统一安排,便也没多想,马上就应承了下来。
啥叫族里规定啊,这话林族长听得有些别扭,可转念一想,自己今日过来可不就是为了说服人家去参加县试的吗,所以大贵这么说也没错,遂不再多想,而后说起了县试报名的事来。
“昨日我去问了有志,他说县试在每年二月,具体日期还得看官府出的告示,届时族里一起雇了马车去报名,具体该如何做,到时咱们再一起商议。”
说着,林族长又想起作保的事来,忙道,“届时结保之人和作保的廪生有志都会帮着张罗,咱们备好作保银两就成。”
老林头点头,“族叔,那作保费得需多少?”
吴氏也正想问呢,早就听说读书科举是费银钱的事,这会儿她自然想知道具体数目。
“听有志说,加上给廪生的一两作保银,一场县试下来,约摸得花二两银子左右。”
吴氏一听,忍不住直吸气,心说,考一回县试就得花二两,考两回不就得四两了?考三回的话那就是六两了啊。
不对,啥两回三回的,啊呸,啊呸呸呸,自家狗子肯定一场就能过了。
等林远秋下学回到家,就听爷奶说今天族长过来了,也知道了明年自己要去参加县试的事。
林远秋有些发懵,先前自己还说了一定不会去考的,没想到这会儿就被拍板下来了,他有些后悔,早知道族长会亲自找上门来,他就应该早点和家里人说这件事的。
唉,说来也怪自己,前世一个人拿惯了主意,他还真没有遇事与人商量的意识。
这样想着,林远秋就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往后有啥事一定要和家里人商量着来。
不然就像现在,正因为没提前商量,这次县试自己是不考也得考了,总不能让爷爷又去族长那里反悔吧,这样爷爷一家之主的威信何在。
只是实在太被动了,自己可是一点准备都没有啊。
再看自家娘亲,还有大伯娘二伯娘,以及堂哥堂姐他们,全都是满眼的期待,这让林远秋一时不知该说些啥。
见状,老林头只以为小孙子担心自己考不上的事,忙开口宽慰道,“你还小呢,不急,咱们就当去转转,先熟悉熟悉考场,也是好的。”
虽心里十分期望小孙子能考中,可老林头又不是没脑子的人,不说远的,就拿林有志来说,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当年林有志考中童生时,都已近三十了,所以这科举考试有多难,老林头还是知道的。
林远秋点头,表示自己知晓了。
虽是这样,可今晚的林远秋,并未像先前那样,早早就洗漱上床,而是难得的点起了房间里的油灯。
唉,既然已经定下要去参加县试,那么自己也该有个考前准备才行,总不能因为希望不大,就放弃了努力。
所以,林远秋准备从今天开始,每晚抽出一个时辰的复习时间,把先前所学的内容都好好巩固一下。
离明年二月还有一百来天,时间紧迫,所以,自己不奢求书上内容全都熟知,只求能在脑海里留个印象就成。
对于县试,林远秋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先前王夫子就与他们说过,县试考的科目有帖经,墨义,还有诗赋。
所谓帖经,就相当于前世的填空和默写,考题内容基本出自于四书五经,这也是现下林远秋最担心的一门,毕竟想把帖经考好,熟记书上的内容很重要,而目前他的情况就是,四书没问题,比较困难的是五经,因为五经才学了没几个月,特别是周易,全文讲的都是占卜,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他这个现代人一时很难理解。
幸好整本周易一共才五千多个字,林远秋心想,到时自己就算死记硬背,也一定要把它给啃下来。
而墨义,就是问答题,取四书五经中的几小段文章,让考生解答其义,这门考试也跟记忆力有关。
相比之下,诗赋倒是林远秋最不担心的一门,因为写诗作赋他在前世就会,说来,像他们这些经常用墨彩写意山水的美术人,哪个不会写上几首诗赋,不然怎么为自己作的山水画题上诗句呢。
是以,对于作诗的基本要领,像明确立意,讲究平仄,注意押韵等等这些,林远秋都是了解的,再则,古人试卷上的诗赋命题,大多以风花雪月、以景以物抒情为主,这样的命题就更加难不倒他这个爱画景色的美术人了。
理清楚这一切后,林远秋准备接下来的学习重点就放在五经上,尽量做到把书本上的文章都给背下来。
至于别的,他就不去多想了,毕竟时间有限,他也没有一口吃成大胖子的本事。
相较于林远秋的山雨欲来,王夫子就要顺其自然了许多。
得知族里已经决定让学生们都参加明年的县试后,原本十分不赞同的王夫子突然没了脾气起来,不但把县试该注意的事项一一说给学生们听,还侧重了诗赋的讲解,并说了近几年县试中的诗赋命题,有咏梅的,有读雪的,有颂秋的,还有说月的,至于赋诗的基本门径和要领,更是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又一遍。
这一表现,让林远秋一时回不过神来,心说,王夫子到底咋了,咋态度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了呢。
其实林远秋并不知道,王夫子之所以态度转变,还是因为王师母的一句话,因为王师母问他,“孩子们为何就不能去参加县试呢?”
这话当时就把王夫子给问住了。
王夫子恍然,对啊,孩子们为何就不能去参加县试呢,难道只因为他们火候未到?可本朝从未规定,学识不丰之人就不能进考场啊。
再说,何为历练,此时不就是吗,不都说旁人的一百句,都不如亲身感受来得直接。
所以,自己何不让孩子们好好去实践一回,也好让他们知晓知晓何为材疏志大、力不胜任,届时所获的认知,绝对比书本上更来的直观。
想明白后的王夫子,便不再纠结,反而一门心思扑到县试准备当中了。
转眼已到了腊月,天开始下起雪来,而林远秋的手,好似为了与寒冬匹配一般,又长起了冻疮,每次睡到被窝里时,手指头都会痒的厉害,唉,真是一点法子都没有。
原本像这种冻疮,只要多注意保暖,就会好上许多,可现下哪有保养的时间啊。
才吃过晚饭,林远秋立马又回到房里,继续提笔做起了例题来。
这套历年真题卷,还是林三柱去镇上送货时,听了高掌柜的介绍后,特地买回来的,整套试卷共有三十多张,包含了帖经、墨义,还有诗赋,这让林远秋如获至宝,拿到试卷后就钻进了题海里,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高考时,每天疯狂刷题的日子。
门“吱呀”一声被轻轻推了开来,不多会儿,就见林三柱捧了一只碳盆进来,而后摆放在角落的位置,这样就不怕会把书本落到里头了。
看到儿子提着笔的手肿的跟个馒头似的,林三柱实在心疼,他是真没想到读书会这么辛苦,难怪常听人说十年寒窗啥的,想来其中的寒窗,大概就如现下这副光景吧,屋外冰雪满天、寒风刺骨,可他家的狗子还得老老实实坐在窗前,提笔书写,一点没得偷懒。
想起先前自己下地干活时,还时常会羡慕那些衣着飘逸,腿不沾泥的读书人,可现如今,林三柱觉得还是做个种地的农人来的自在,这样到了寒冬腊月时,就可以窝在暖和的炕上,多久都行。
哪会像他的狗子一样,大寒冬的,还在提笔做着考题啊。
今年族学是腊月二十六放的年假,趁着王夫子还没回家,学生们都会送了节礼过来。
林家也一样,一大早,林三柱就领着自家儿子给夫子送节礼去了,依旧是两包点心,一条猪肉,外加四斤柿饼。
看到今年又有红橙橙的饼子送来,王夫子自然高兴,他家老母可是最爱这甜糯软香的饼子了。
除了王夫子这边,林家今天也给两个亲家送去了年礼,由林远枫和林远松亲自送了过去,也算准姑爷给女方家封年了。
自打日子宽裕些后,吴氏在吃食上就舍得了许多,这不,大年三十光荤菜就摆了六大碗,有鸡有鸭,有鱼和猪蹄,还有猪肉,今年家里还特地买了羊肉来炖,大冷天的,喝上一口羊肉汤,保管全身都暖烘烘的。
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老林头和吴氏好似喝了一大碗蜜糖水,心里舒坦极了,他们家也算是熬出来了。
等过了今日,就是新的一年了,在老林头和吴氏的心里,接下来的一年可不寻常。
因为除了马上而来的小孙子考县试,还有下半年大孙子的娶媳妇呢。

第40章 县试报名
大年初一给族里的长辈拜年是不能躲懒的,所以一大早,林远秋就和几个堂哥去村里转了一个圈。
许是因为族里马上就有十几个娃儿要参加县试的缘故,今日的族长和族老们,脸上的笑,止都止不住。
有时林远秋会想,要是十五个娃儿都背了鸭蛋回来,也不知到时会是个什么情况。
毕竟整个小高山村可不止林姓一族,前几日小堂哥就把外头的话学给他听了,说什么的都有,反正归根结底就是十分不看好的意思。
不说学的时间不长,就是看他们这帮考生的岁数,除了两个十三岁的,剩下的大多在十一二岁之间,而他是最小的一个,八岁,所以能看好才怪呢。
而最让林远秋难以理解的,是林有志的态度,按理说,他一个被科举摧残了几十年的人,应该知道其中的难度,可怎么也跟着族长、族老们忙得乐此不彼呢。
这不,定下县试后,不出一个月的时间,那作保的廪生和互结的学子,林有志都给联系好了,这飞快的速度,可见对于参加县试的事,他也是极为支持的。
林远秋所不知道的是,其实这段时间,林有志心里也非常矛盾来着。
一方面林氏族学是他出资创办的,所以知道学生们要去参加县试,他当然开心,毕竟若孩子们考出了好成绩,脸上有光的人里面肯定也包括他,且像这种长脸的事,日后在友人面前也是一种引以为傲的谈资。
但同时,林有志也知道这些孩子念书时间不长,县试能考中的概率不大,是以,他心里也是有过犹豫的,想着要不要等上两年再说,结果族长提醒他,咱们族学是三年制的,再过不了多久,这批学生就得离开族学了,日后就算考中,那也是别家私塾的风光了。
林有志一听,觉得族长的话还是有道理的,于是,也就放弃了纠结,就当让孩子们提前熟悉一下考场好了,这样想着,林有志便一门心思忙活起县试的事来。
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吴氏给三个儿媳都准备了拜年礼,其中刘氏的这份,吴氏全折成银钱给了她,也算不吃亏谁。
刘氏娘家离的远,自嫁进门来她就没走过娘家,心里要说不想,那怎么可能,好在如今家里日子好过了。从前年开始,刘氏每年都会让小侄子帮自己写封信给娘家,顺带再捎上些银钱,算是女儿女婿的孝敬了。
今日林远秋并没跟着爹娘妹妹们一起去姥姥姥爷家,县试迫在眉睫,哪怕只是一天时间,对忙于复习的他来说,也是非常珍贵的。
何况,这辈子的姥姥姥爷家,林远秋也不乐意去。主要因为先前去过的两次,留给他的印象都不太好。
在林远秋看来,姥姥姥爷太偏心两个儿子,几个女儿在他们眼里,怕只当成了应该贴补娘家的存在。
想来,那边的大人只当他还是个小孩,没有一点防备心,所以只要林远秋一去,他们就会各种的打听。
如:“乖狗子,来来来,告诉舅母,你娘钱匣子里的铜板多不多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