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八五:从摆摊卖水果开始(斜杏)


即便三个店都上了新货,生意却愈来愈差。
就算是旗袍,也拯救不了。
凌长青看着生意越来越差,心里也着急,凌玥为了让他放宽心,又开始了骑着三轮车带着他出去散心的日子。
一转眼就到了三月一号开学的日子。
彤彤依然在机械厂小学就读,凌玥也想过将她转个离百货大楼近一点的学校,但是问过之后,没有一个学校肯收插班生。
尤其是他们这种没有清浦市户口的插班生。
再加上彤彤的成绩也不理想,就更没有学校肯收。
天气越来越暖和,西站的工人们也开始有条不紊的工作。
尤其是西站前面的那条六车道马路,几乎一天一个样。
工程进度还是不很错的。
按这个进度下去,预计在六月底这条路就能通车,而到了那个时候,她再开始动工建房子,建筑材料也就方便运输。
凌玥还特意和王昭阳去银行问了贷款,发现也正如贺永铃说的那样,现在贷款也确实是无息贷款。
步骤简单得只要提供营业执照就能放贷。

得到银行的准信,凌玥这才吃下定心丸,每天雷打不动的到西站转一转。
看着马路从漫天黄土到一点点浇灌水泥硬化,看着车站从打地基开始一点点的往上建,直到封顶装修完毕,三个多月就过去了。
车站主体建好,前面的公路通车后,新邻居们纷纷开始拉开建材开始动工。
凌玥这几个月的生意不算太好,但也不算太差,平均下来每天的营业额也能达到四五千的流水。
流水看着挺不错,可是只有管账的才知道,这点钱要用来建十间房子,根本就不够看。
地皮紧挨着车站,根本就不可能在乡下那样,建两三间,其他的用围墙圈起来。
临街的地皮肯定要建商铺,不能浪费每一寸土地,只有这样,才能将地皮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按照市里的要求,房子离马路不得低于十米。
离马路一米的距离,市里已经种上绿化带,每天早晚都有工人在浇水打理,绿植也渐渐茂密起来。
到了六月中旬,见左右邻居都已经盖好了第一层,凌玥归拢手里的资金,发现自己的存款竟然有二十一万。
二十一万,这可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也意味着她能开始动工建房子了。
这段时间的生意虽然不怎么样,没想到竟然也能存下钱来。
最主要的还是功归季中秋和萧均。
季中秋没去深市,而是和萧均一起加盟了服装一厂,他每天呆在店里的时间也很少。
一厂有了萧均这个业务员,吴振波连业务都不跑了,专心在厂里抓生产抓质量。
凌玥有了他们两人作为后台,淡季的时候她也不用跑到株市去进货。
而且她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就能拿到一厂的最新款服装。
萧均到底是在深市呆过,眼光老到,他不仅抓生产,抓销售,就连设计也是一手抓。
经他监督生产的服装一经上市,很快就得到了市场的青睐,就连价格也比二厂要低一到两成,而凌玥的价格在这个基础上还要低一成。
凌玥实打实的感受到了有工厂做后盾带来的便利。
六月二十六,和家人商量后,七月初,凌玥的十间地皮终于破土动工。
十间地皮说多不多,肯定也不算少。
只是现在大多数都是靠人工作业,大型的机械比如挖掘机、吊机等都不存在,地基全靠工人们一锄头一铁锹挖出来。
水泥、河沙、石灰、红砖、钢筋……等等建筑材料也靠工人一点一点的背上去。
自从工地开工,凌玥压力大增。
每天一睁开眼,就是今天要花多少钱、又缺什么材料,每天工人的伙食、茶水等等各种各样的开支都摆在眼前。
凌玥舍弃了传统的砖混结构,选用还没流行的框架式结构。
相对于传统的砖混结构,框架式结构的造价更高,但其有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个是省空间。
第二则是有很好的抗震性能。
第三就是用这种结构建的房子总体层数要比砖混结构高。
缺点就是造价贵,最显著的体现在水泥和钢筋上。
毕竟每一根柱子都需要大量的钢筋和水泥,才能建得更实用。
凌玥深知自己的实力。
光是贷款就磨了两个星期。
这两个星期他们又是找担保人,又要想办法证明自己有能力还上贷款,前前后后不知道跑了多少次,光是请行长吃饭都请了好几次才让他们从最初的十万元贷款提升到十五万元。
贷款下来后,凌玥可是高兴坏了,一门心思就扑在了生意上。
建房子事情就交给了王昭阳。
但王昭阳只要没钱就找凌玥要,这一点凌玥也很无奈。
自从工地开工,除了每个月固定的员工工资,她连季中秋的那一份分红都没分给他。
好在季中秋现在也不怎么缺钱,又在服装一厂领着薪水,要不然凌玥还真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提起生意,凌玥也很郁闷。
六七月份一直都是服装界的淡季,这两个月的生间淡到凌玥都不敢相信。
她甚至有过从开门到关门,整整一天没有卖掉过一件衣服的经历。
这种情况在三四的淡季是从来没出现过,好在她心态好,再加上又忙着抓工地的事情,倒也没过多关注这方面的事情。
只是每天看到那惨不忍睹的营业额时,凌玥才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生意不好,工地又是个吞金兽,这一段时间,她愁得连觉都睡不好。
经过大半年的休养,凌长青的腿也彻底好了,只是在变天时会隐隐作痛外,其他时间还不错。
自从工地开工,凌长青就不顾凌玥的反对,在工地上扯了一块塑料布,搭了个简易的棚子,每天都住在工地上。
他只说自己年纪大了,干不了什么活也帮不了什么忙,但是他睡觉浅,能帮她守材料。
凌长青一个人睡在工地,凌玥自然不放心,就让凌轻风和王昭阳两个人轮流陪着他,以防万一。
虽然没有大型机械的辅助,但人民的力量是无限大的。
一九八六年六月中旬动工,一直到一九八七年二月份建成,这栋房子一共花了整整八个月的时间。
凌玥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这一段时间的。
好在她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当一座框架式结构房子坐落在车站周边时,左右邻居还在笑话她。
凌玥的这种框架式结构的房子太超前,所有人都在议论,其中反对的声音尤为刺耳。
要不是王昭阳无条件的相信她,就连凌长青都在训斥她特立独行。
凌玥并不和他们争辩什么,她相信实践出真知。
这种机构的房子现在还没流行,可再等个二三十年,哪怕是农村的自建房,也会用这种结构建房。
经过八个月的建设,一座七层楼的建筑矗立在车站旁边,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房子一层是门面,由于现在这里还没完全发展起来,凌玥只是将四周的墙砌起来,二楼和一楼的结构一模一样。
三楼以上,则是按照宾馆来建的。除了楼梯,凌玥甚至还预留出了电梯井的位置。
从楼梯上去,中间是一条长长的走廊,两边则是十八间客房。
凌长青从来没见过像凌玥这样建房子,从一开始的反对,到最后验收时的惊讶,他喃喃自语道:“我们到底老了,从来都没想过还有这样建房子的。”

从外墙到内饰,从地到天的每一层,她都亲力亲为。
好在银行的贷款是无息的,要不然的话,这十五万块钱的利息都够她喝一壶的。
更令她惊喜的是,自从西站建成后,这里果然如贺永民说的那样,西站还真是清浦市唯一的长途客运站。
从揭牌的第一天起,西站后面停车场里的大巴车就停了个满满当当。
当第一辆客车载满乘客去到省城时,就连清浦市电视台的记者在新闻里都报道了十几分钟。
ZF太给力了,凌玥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她也终于确定这步棋走对了。
一二楼可以做酒店,还能根据需求设立包厢、大厅、厨卫等区域。
要是做不起酒店,她还能隔断租出去,当个收租婆。
而三楼以上,完完全全就是宾馆。
每一间客房里都有独立卫生间,卫生间里马桶、淋浴器,客房里还装有吊扇。
要不是现在空调还没流行,她还真想装上中央空调。
只是现在电视机真的贵,她手里的钱不够,只能作罢。
装修完三楼的十八间客房,她手里的钱就见底了。
三楼以上,装修得差强人意,没有精装,但至少墙壁都刷白了。
凌玥给自己留的住房在七楼。
不仅给自己留了一套,就连季中秋和凌轻风都各留了一套。
鉴于现在凌长青爬楼梯有些吃力,为了让他也在清浦市有个“家”,凌玥特意在一楼中间两个门面给他们老两口设了个套间。
套间在大厅前台的后面,他们老两口可以不用经过大门,从后门进出。
房子封顶后,就要办乔迁宴。
办乔迁宴时,机械厂和她要好的同事们都过来了。
他们一边参观,一边赞叹凌玥有魄力,这么大的一栋楼说盖就盖起来了。
尤其是在他们参观完三楼的客房后,眼里羡慕的神色更是不言而喻。
这可是个宾馆啊!
比起那些小旅馆要强太多了!
黄桂香无不羡慕的说道:“小月,我是真没想到,短短的一年多你就赚出了这么气派的一栋楼。”
她到现在都还忘不了,当初凌小月来家属院时那幅黑不溜湫的模样,见了生人都不敢说话。
而凌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黄桂香清楚的记得,凌玥是在淋过一场大雨,将她宝贝得不能再宝贝的长发卖掉后,才开始改变的。
凌玥笑着说道:“黄姐,你也不错啊,那么大一个院子说买就买了。”
这一年,凌玥建房做生意一点都没落下。
要不是有三个服装店支撑着,光靠她那二十一万的存款和银行里贷出来的十五万,她这栋房子根本就盖不起来。
黄桂香也当仁不让。
她一边做着水果生意,一边悄悄物色了一个位置还不错的院子。
院子虽然旧了点,但经过翻新,她也搬出了家属院,住了进去。
她也对凌玥说过,她现在也算是在清浦市的人了。
“和你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黄桂香白了她一眼,“但话又说回来,我还真是得谢谢你,要不你带着我做水果生意,我根本就不敢想像,有朝一日我也能在清浦市买下一个院子。”
凌玥揶揄道:“那你什么时候也将那个院子推了重新盖一个?”
黄桂香说道:“实不相瞒,我现在暂时还没那个打算。”
她左右一看,见四下没人注意到她们这边,神神秘秘地说道:“我听说菜市场那边有一栋三个门面的房子要卖,要不是知道你现在建了房子没钱,我都想买下来呢。”
“看中了就买啊,菜市场那边的位置不错,一旦错过可有你后悔的时候。”
黄桂香笑道:“可不是,我也是这么和季小年说的,但是那栋房子要价六千元一间呢,我现在还没那么多钱呢。”
凌玥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她顿时急了:“黄姐,不是我说你,这么好的事情你怎么才和我说?这样吧,你先去谈价格,再给我几天时间,等我筹到钱就给你送过去。”
“不是,”黄桂香瞪着眼睛看着她,“小月你没听清楚我说什么吧,六千块钱一间呢,一共要一万八千块钱,这么多钱你说借就借,就不怕我跑路不还?”
“一万八千块钱还真不多。”凌玥笑了起来,“说实在的,我那三个店的生意每天至少都有五六千块的毛收入,要不是我这里还有很多地方要花钱,我还得留下一部分货款,我最迟后天就能将钱送到你家里去。”
黄桂香顿时坐不住了。
“小月,那我们可说好了,我明天去和那房主谈,要是谈下来了,这钱我可就从你这里拿了。”
“我也不让你吃亏,该给多少利息就给你多少利息。”
“咱们两个还谈什么利息。”凌玥说道,“这两年,你也帮了我不少。”
尤其是在第一年,三店开业的冬天,黄桂香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水果卖,还在三店帮着她干了一个多月。
直到第二年的三月份,果蔬市场回暖后她才离开。
而去年,她知道凌玥建房子缺少资金,她买了院子后还特意给凌玥送了五千块钱来应急。
要不然的话,凌玥的房子哪能这么顺利建起来。
毫不夸张地说,那一次是凌玥最难的一回。
要是没有这五千块钱,她都不知道从哪里去借钱。
这份人情凌玥一直记在心里,她也是言出必行的人,自从手里的钱周转开了,立马就给她送了过去。
谁知黄桂香还骂了她一顿,说她没拿她当朋友,自己又没催她还钱,她就巴巴地将钱送了过来。
现在轮到她要用钱了,自己肯定不能袖手旁观。
人都相互的,不是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么,眼下也正是还人情的好时机。
乔迁宴是在中午十二点准时举行。
厨师是凌玥从国营饭店请过来的,帮厨则是凌玥服装店的员工们。
机械厂里的同事不少,今天又正巧是周末,几乎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过来贺喜的。
除了机械厂的同事,季中秋的那帮哥们儿和街坊们得知后,也都过来了。
就连远在营口镇老家的亲戚们,也派了代表过来。
比如凌泽阳,他在得知消息后,带着贺礼特意赶了过来。
中午十二点,乔迁宴准时开席。

第210章 收支不成正比
等到送走了宾客,凌泽阳无不羡慕地对凌玥说道:“小月啊,真是没想到,这短短的几年功夫,你在清浦市建了这么大一栋楼,这花了不少钱吧?”
在凌泽阳的认知里,像凌玥这样一口气买了十间地皮,还将房子建起来的人少得可怜。
大部分人最多买个三间,还得等上好几年才能建起来。
甚至有些人等个十年八年都盖不起来。
凌玥也不瞒他,说道:“哥,这栋楼花了我五六十万。”
最开始建的时候,凌玥手里只有二十一万,在银行里贷了十五万也只建到五层。
只是也很可惜,房子一盖,她手里的钱就又捉襟见肘了。
要不是她还有三个店撑着,这栋楼她也建不起来。
凌泽阳瞪大眼睛望着她:“什么,五六十万?”
他手里别说五六十万了,就是五六千都拿不出来。
他很快就想到了什么:“小月,卖服装真有这么赚钱?”
凌玥摇头:“也不一定,我是遇到了好时候,也找到了好位置,要是在浮迁县的话,一年肯定赚不了这么多钱。”
浮迁县人比清浦市要少得多,那边的消费水平也低,但一年挣个三四块还是没问题的。
凌泽阳心思活络,下定了决心:“小月,能不能带我做生意?你知道我家的情况,你两个妹妹一个在读书,一个在家务农,我去年又添了个小子,这日子过得也紧巴巴的。”
凌玥没有丝毫犹豫就应了下来:“行啊,你不和大伯他们商量一下吗?”
凌泽阳摇头:“这事儿我和他们商量什么,我现在压力也大,要是现在还不多挣几个钱,将来孩子大了,读书、娶媳妇,哪一样不要钱?”
“哥,既然你这么说了,那这样吧,明天开始,你就和中秋一起管三店。到时候再给你在那里支个床,你住那边就行。”
凌泽阳听得心花怒放:“真的?”
“我骗谁也不能骗你啊。”凌玥笑了起来,“你就安心在这里做着,如果大伯那边问起来了,我帮你去解释。”
“那可说好了。”凌泽阳眉开眼笑地说道,旋即又想到了什么:“只是我这次出来原本也只打算呆两三天的,我连件换洗的衣服都没有。”
“瞧你这话说的。”凌玥还没开口,凌母就笑着插嘴道,“你妹妹开的是服装店,你当哥哥来了说没衣服穿,这不是在打你妹妹妹夫的脸吗?”
凌泽阳憨厚地笑了起来:“婶娘,我不是没想起来吗?”
凌泽阳当天晚上就和凌轻风睡到一张床上。
他啧啧称奇:“怪不得小月能盖起那么大一栋楼来,没想到光是这个服装店都有六七个门面。”
凌轻风一边铺着被子,一边说道:“哥,我姐一共开了三个店,加起来有十二个门面呢。”
凌泽阳瞪大眼睛望着他:“什么,小月开了三个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