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真是太不容易了。”她由衷说道。
谢常德把相框表面的那层玻璃擦得蹭明瓦亮,将其端正的摆在墙壁的正中央。
他戴上了一副老花镜,将所有的情绪藏在镜片后。
往日种种如过眼云烟,已经不必再提,面对陶文英的感慨,谢常德也只是道。
“做大夫的,别人夸是悬壶济世,但在咱们自己来看……无非就是无愧于心。”
陶文英像是小鸡啄米一样点头,将谢常德扶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自己则在白大褂外套上了一件围裙。
“赶在人没来之前,我赶紧再打扫一遍。”
她出生中医世家,打小就闻着药香味儿长大,却没有半点娇气,把自己摆在了药童这个位置上,脏活累活说干就干。
谢常德拦不住,只好由着她去。
陶文英拿着扫帚,把里里外外又重新扫了一遍,直到确保肉眼瞧不出半点灰尘,这才作罢。尤其是病患就症的桌台,她更是费尽了心思,用湿抹布擦了又擦。
做完了这一切,陶文英又取出喷壶,往里面装好调配的酒精。
“等会儿人来人往的,病菌容易传播,到时候就用酒精随时消毒,干净卫生。”
谢常德连连点头,去给她倒了一碗水,看着她略显凌乱的头发,既高兴又心疼。
“你这孩子,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这么客气干什么?”
陶文英也是真累了,咕嘟咕嘟喝了个干净,然后不好意思地用手背擦去嘴角的水渍。
“柠柠姐帮了我这么多,我心中可感激了,一心想着要报答她。现在大学还没有开学,趁着这点时间,我在这里努力帮忙,都是应该的。”
她提起苏禾柠的时候,眼底的亮光尤为明显。
谢常德也没再多说什么,主动拿过了医书,给她讲解之前一直没弄明白的知识点。
在另一边,饭馆后厨的准备工作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
米饭已经煮好,刚打开木桶的盖子,香气混杂着热气就扑鼻而来。苏禾柠凑上前去看看,洁白的大米粒粒分明,软糯香甜,让人颇有连干三碗的冲动。
熬制好高汤盛在瓷碗里,同样香气扑鼻,整体呈浓郁的白色,用牛骨、鸡骨、干菇等食材混合熬制,表面看不见半点油腥。
陈月白咽了口唾沫,“我现在就想吃了,都快把我的鼻子给香掉了。”
大家累了许久,听见这话,疲劳的情绪一扫而空,齐声笑了起来。
还剩下最后一道工序,那便是提前清洗蔬菜。
陈相宜洗了洗手,把蔬菜从袋子里拿出来,放入专门用来清洗的木盆。
她用手拨了拨,往里面倒入了些许的盐粒,回头冲着苏禾柠道。
“这里差不多也忙完了,你抓紧时间去中医馆那边看看,那边估计也要开业了。”
苏禾柠点头, 对着镜子理了理头发,将身上的围裙摘下,提前换上了深蓝色的中医服,走几步便到了中医馆的大门。
从门外看,谢常德和陶文英面对面坐着,中间摆着一本医书。
他们一个教一个学,氛围很是融洽。
“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们出门迎客吧?”
虽然实在不舍得打破这美好的一刻,但现在天已经大亮,无论是来看病的病人,还是专门来道喜祝贺的邻居,都快要来了。
两人转头,看到苏禾柠,都欣喜地站了起来。
陶文英急忙将医书收好,跟随着谢常德和苏禾柠一起出门。
天色已经大亮,胡同里的老人早起晨练,青年人出门上班,全都忙活了起来。
热心的邻居们记得今天是中医馆和医馆开业的日子,大早上便赶过来祝贺,却看到苏禾柠和谢常德已经在门口等候。
“本来说要赶过来守着开门的,结果还是晚了一步。”
一个老大娘往苏禾柠的手里塞上了两个柿饼,笑容满面。
她的腰腿有些毛病,是被谢常德治好的,将她当成了救命恩人一样看待。
见苏禾柠想要推辞,老大娘摆摆手,“柿饼,柿饼,取的就是好事成双的意思,而且又不值几个钱,就当是我送个吉利吧。”
听言,苏禾柠也不好意思辜负她的一片心意,就小心翼翼地揣了起来。
前段时间中医馆一直关门,没有大规模收诊,而大家又不愿意去坑人的西医诊所看病,所以能强捱的强捱。
现在看到谢常德重新收诊,一个个高兴不已,几乎是拖家带口过来看病。
不过半个多小时,中医馆门前就排起了长龙。
谢常德和苏禾柠各坐一边,一次也只能同时给两位病人诊断。剩下的人,只能在门口站着。
陶文英也是第一次见这种大阵仗,在药柜前严阵以待,生怕因为自己误事。
苏禾柠朝她招招手,“我记得后面的库房里有些小板凳,全都搬出来,让大家坐着的。”
来看病的人被分成了两排,前面一人看病时,身后有两人在屋内等候,其余的人便都坐在院口的小凳子上。
大家也都是熟人,坐下来闲唠,丝毫不觉无聊。
见他们都被陶文英安顿好,苏禾柠才呼出一口气,将注意力转回到面前的病人身上。
“这几天的天气颇热,您就是有些上火了,不需要吃药,回去喝点降热清火的茶就行,不需太过担忧。”
那人听了只是点头,条件性忽略了苏禾柠“不需要吃药”的话,转头就从怀里掏出了钞票。
“还是给我开药吧,我吃了也好安心。”
苏禾柠十分无奈,只能选了个最简单的方子,让她去找陶文英抓药。
接连几个病人,几乎都是如此。
身上的那点小毛病恨不得放大十倍,都嚷着要让苏禾柠和谢常德开药,诊金也是成倍的给。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人不光自己来,还拖来了家里的老人和小孩。
看着苏禾柠惊讶的眼神,全都是这样解释。
“身上虽然没什么大毛病,但还是想带过来给您看看,我们也求个心安。”
还有一些身体康健的,为了过来看病,硬挑自己身上的毛病。
“我有点体寒,就想过来调养调养。”
“这几天晚上睡眠不好,想开点安神的方子。”
“我虽然没什么事儿,但老是觉得心慌,反正心就是突突跳。”
他们不像是来看病的,反倒像是来给中医馆送钱的。
苏禾柠和谢常德隔得不远,看见他投来了一个无奈的视线。
大家都被西医诊所的龌龊手段给搞怕了,看到中医馆好不容易有了点向好的苗头,就跑过来支持,生怕再让那些心怀鬼胎的人打压。
苏禾柠看在眼里,也将大家的这份恩情记在心里。
除了那些真过来看病的,其余人的诊金都让苏禾柠削减了一半。
一时间,大家都称赞仁德堂仁义厚道。
日头渐渐南移,阳光炙热了不少,院子里的人却越来越多。
苏禾柠怕他们热得中暑,就让陶文英去分发自己从空间里带过来的消暑丸。
之前,小玉就已经把消暑丸装在小的牛皮纸袋里包好,一包五颗,专门用来预防中暑,清热解火。
大家拿在手里,啧啧称奇,不由得交头接耳,讨论起这解暑丸的吃法。
陶文英脸涨得通红,但还是鼓足了勇气,站在正中央大声介绍。
“这是……这是用上好的药材做的消暑丸,可以用来预防中暑,清热解毒。等到大暑,或者是入了三伏天,大家外出干活,就可以揣上一颗,以备不时之需。”
来看病的人有不少工人和农民,都知道在大日头下面干活是什么滋味,一听到这好东西的用处,个个都喜上眉梢。
“真是谢谢常大夫和苏大夫了!”
众人齐声道歉,把牛皮纸袋小心地放在口袋里,像是揣了个无价之宝似的。
门口忽然传来了一阵响动。
陶文英好奇地看过去。
陈月白和陈相宜提着一个大桶,正艰难地往里搬。
她赶紧迎过去,四周坐着的等待看病的人也都上手帮忙,将木桶给抬到了院子的正中央。
第217章 红红火火开业(3)
“是来找柠柠姐吗?”
“不是。”陈相宜摇了摇头,指着木桶道,“这里面是我们煮好的茶,旁边还有茶碗,让大家渴了的过来喝,别干等着。”
“缺的就是这个。”陶文英一乐,朝着两人鞠了一躬,“你们想的真是太细了。”
陈月白笑了,弯腰从旁边的小木箱里拿出茶碗,帮着她一起分发。
“你们这里排队的人都快排到我们饭馆了,我们就想着为大家准备一碗凉茶,主意还是我出的呢!”
“那我真是谢谢你。”她话音落地,听到了身后苏禾柠的声音。
她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从诊台中出来,笑眯眯地看着两人。
大家看到苏禾柠出来,都和她打招呼。
“你不在里面好好呆着给人看病,出来干什么?”
陈月白头一次端详穿着中医服的苏禾柠,乐得眉眼一弯。
当初那个跟在她屁股后面疯玩的小丫头,不知不觉出了成大姑娘了,自己能够独当一面,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苏禾柠脸上戴着口罩,头发束在帽子里,只留出了一个白净的额头与一双明亮的眼睛。
她开口道:“这不是在里面听着外面热闹,出来看一看嘛?”
凉茶是陈相宜用老方子煮的,喝下去比喝冰水还要清凉解暑。
苏禾柠搬来了另一个干净整洁的纸箱,示意大家将喝完了的茶碗放到里面。
“等会儿我们就把茶碗拿过去统一清洗,用开水烫过消毒之后再来拿给大家用,卫生方面绝对让大家放心。”
众人秩序井然,排队饮茶,又喝完了的茶碗一个个垒在纸箱中。
听到苏禾柠的承诺,他们都乐了。
“就算您不这么说,大家还能不信您吗?”
“苏大夫办事儿,大家自然放心。您只要不嫌弃我们这伙人把您的茶喝光了就行。”
“怎么会呢?”苏禾柠见外面气氛极好,也就把心咽回了肚子里,重新回到诊台看诊。
陈月白和陈相宜和陶文英约定好了送茶的时间,也都赶回饭馆忙活。
每三个小时送一次凉茶,顺带取回用过的茶碗回去清洗,送来新的。
反正两边离得近,互为照顾。
陶文英自己也能处理简单的病症,除了开方抓药外,也在外面摆上了个小桌子,看一些头疼脑热的病人。
她虽然年轻,但是人安静稳重。
众人又听说她是苏禾柠的妹妹,也都放心交给她去看。
虽然看准的速度提升了,但门口排队的人却一点也不见少。
众人不觉无聊,也不嫌排队耽搁时间,相反,都觉得舒心不已。
“之前我们去那些西医诊所的时候,那些大夫的脸拉得老长,像是欠了他们什么一样,根本就没把咱们当人看。”
“就是就是!拿着咱们的钱,还不把咱们的病当回事儿,真是气死人了!”
中医馆恰巧和他们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苏大夫和常大夫这么有本事,还都笑眯眯的看咱们,在这里排队的人还有凳子坐,也有凉茶喝。那个小陶大夫,也是温声细气的,瞧着就让人舒心。”
“这里服务态度这么好,看病看的也好,活该,大家都愿意过来找他们。反正以后我家人得了病,就只认准仁德堂。”
排队的人越来越多,成了这胡同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有人好奇问,知道他们是在等着看病后,都惊讶不已。
别人都是排队等着占便宜,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排队等着看病的。
无形之中又做了一波宣传。
以至于那些不知道仁德堂的,也全都夹进了排队的队伍中,非要看看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人越聚越多,其余的诊所大多冷冷清清,不见一点人气,这里反倒热闹非凡,让人呆着心生欢喜。
苏禾柠这边井然有序,与对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与前几日的精致不同,柯雅云明显狼狈了不少,头发乱哄哄的,站在店铺门前不知所措。
她咬咬下唇,气得七窍生烟。
今天她明明记得要早起的,结果一觉睁开眼,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
苏禾柠的饭馆已经准备就绪,而他们这里还什么都没开始。
“我要的饭呢、还有那些菜!”柯雅云站在空荡荡的厨房里,无奈大叫。
邹和平和李二智完全不敢搭话。
他俩对开饭馆这件事也没经验,时间快到正午了才去集市上采购。
新鲜的蔬菜早就被人买完了,剩下的全都是烂菜叶子。
两人到卖菜的摊贩前面一看,全都傻了眼。
但也不能不买,所以他们只能硬着头皮拎着两大包烂菜叶子来到了后厨。
柯雅云的脸色比这些烂菜叶子还要菜。
她用手拎起来,两只眼睛中闪着怒火,“你们家里就吃这个?”
“今天起得实在太晚了。”邹和平唯唯诺诺,完全不敢抬眼看她,但又忍不住为自己辩解,“不过好歹有的用,要是再去晚些,连这些都没了。”
柯雅云气急反笑,“那照你的意思,现在我是不是还得谢谢你?”
邹和平和李二智立刻打了个寒颤,恨不得贴着墙根溜走。
这大小姐的脾气他们是知道的,火一上来了,嘴能把人损死。
不过现在柯雅云明显没时间和他两人争执。
她知道多说无用,狠狠剐了他们一眼后,便将视线转向一旁的容景焕。
“时间本来就不够了,你能不能抓点紧?”
容景焕做饭讲自己的一套规矩。
他不慌不忙地系上围裙,打来温水,将自己的手在水里浸泡,来回搓洗。
别人都忙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了,他还是那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柯雅云以为他没听见,再一次催促道。
“咱们马上就要开门迎客了,是不是得快点做饭?”
容景焕这才抬头看了她一眼。
他用帕子擦去自己手上的水珠,拿出了随身携带的箱子,从里面抽出刀具,依次摆放在案板前。
“做饭讲究慢工出细活,快不来。”
柯雅云视线一滞,一时间竟然不知该说什么。
大佛是她请来的,就算再怎么不情愿,也得自己供着!
容景焕可是她手里唯一的金字招牌,惹谁也不能惹着他。
柯雅云拿对方没有办法,只能自我安慰。
——有能耐的人都有脾气,自己让着点又能怎么着?
但她一向呼来喝去惯了,还是第一次在别人面前如此遇冷,差点委屈得红了眼眶。
“那我,我去淘米?”
苏禾柠饭馆那边的热闹景象还历历在目,可雅云不想输在起步。
她没做过饭,在家几乎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现在却不得不打开米袋。
“弄多少米合适?”第一步就犯了难。
容景焕在熬制高汤,全副身心都盯在火候上,根本就没听到她的问话。
他视线专注,没发现身后那张差点被气到变形的脸。
柯雅云又张了张嘴,可内心的自尊心突然作祟,怎么也问不出口了。
她赌气地一转身,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将米袋抬起来,把米袋的口对准盆,倒了足足半袋才停下。
“我就不信这些还不够!”她低声嘟囔着,想把洗米的盆端到水槽边。
整整一盆的米,垒成了一座小山丘似的,分量不轻。
柯雅云逞能,瞪了一眼想要过来帮忙的邹和平,两只胳膊都酸了,才把盆给挪了过去。
下一步就是往里面加水。
这下她可傻了眼。
大米在盆里冒尖儿,塞得满满当当,根本就没留下洗米的空间。现在转回去把米倒下一些,柯雅云又觉得是在打自己的脸。
李二智:“要不我另拿个盆来——”
话还没说完,柯大小姐就直接打开了水龙头,往盆里放水。
大米的分量本来就重,加水之后重量又往上升了将近一倍。原本木盆就只有一半的底结结实实搁在水槽上,被这么一弄,就有了摇摇欲坠之势。
柯雅云刚发现不对,还没来得及阻止,装米的盆就整个倒了下来,正好砸在了她的脚上。
“啊——”
她吃痛一声,立刻想要往回缩脚,但是大米四处散落,圆滚滚的米粒恰巧被她踩到,脚下一个打滑,狼狈地跌坐在了地上。
柯雅云的整个裤腿湿了,身上也沾满了大米。
容景焕被这动静吓了一跳,转过头去瞧她,半响才说道。
“赶紧起来,你做不来就别做。”
虽然这话是在关心,但是柯雅云总觉得在他的眼里发现了些许鄙夷之色。
“你——”
不就是不会淘米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又不是不能学!
相似小说推荐
-
在夏夜熙攘之前(浮瑾) [现代情感] 《在夏夜熙攘之前》全集 作者:浮瑾【完结】晋江VIP2023-08-11完结总书评数:14031当前被收藏数:3630...
-
和美艳大反派贴贴后(趴在墙头看桃花) [穿越重生] 《和美艳大反派贴贴后》全集 作者:趴在墙头看桃花【完结+番外】晋江VIP2023.08.09完结总书评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