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金玉满庭)


赵不息的府邸距离怀县县衙很近,从赵不息的府邸门前就能望见怀县的县衙。
这逆女又推脱她没时间陪自己吃饭。
嬴政不爽地抱着胳膊,自己惦记着这流落在外的逆女会孤独想念父亲,数百里路迢迢的来陪她,结果自己放着天下不治理特意腾出来时间陪她,她却从昨日中午一溜烟跑了以后,直到现在都没有出现。
“那群小吏正忙什么?”嬴政微微抬起下巴点了点县衙的方向。
怀县正门大开,数十个推着小推车的小吏正在勤勤恳恳的往外推着粮食,再运上板车,由牛车拉走。
蒙毅立刻知情识趣地上前询问。因着小吏们看到蒙毅是从黑石子府邸上出来的人,对蒙毅的态度十分热情,几句话就让蒙毅打听到了需要的消息。
蒙毅快步走到嬴政身侧,低声道:“是萧何传令让他们将粮食运到新建的粮仓以备供给征夫的。”
萧何,嬴政知道这个人,赵不息在他面前夸的天花乱坠的“吾之管仲”,又一个“大才”。
哼,萧何是她的管仲,陈平是她的范雎,范增是她的姜尚,唯独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才”。
嬴政想到这里心情就略有些不爽,“哼,昨日看她一副无所谓的模样,朕还真以为她改了心软的性子。”
当真逆女!对他也敢面上说一套背后做一套,若不是自己亲生的,嬴政早就发怒了。
当面欺骗自己的君主,背后却私自做事,这样的臣子就该拉去修长城。
直到下午用膳的时候,嬴政才终于逮到了一整天都不见人影的赵不息。
赵不息被嬴政拦下的时候困惑地抬起头看着嬴政,似乎不知道他为何要拦下自己。
片刻后才恍然大悟:“哦,差点忘了!”
她便宜爹也是她的大才,还是一位难得兼通法儒两家粗通其余数家,还精通管理学的综合性人才。
“正好我还要编一本《征夫必看:徭役需要注意的九十九条秦律》,正愁秦律繁琐不好简化呢。”赵不息喜笑颜开拉着自己心爱的大才的手就往书房去。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征夫们要先到咸阳集合然后再由秦朝中央朝廷的官吏统一分配到骊山去修建阿房宫。
咸阳的管理之严远超河内郡数十倍,在河内郡,要是有黔首路上偷个果子解渴看到的人也不会举报,一些小罪被衙门抓了以后往往官吏也会宽松量刑,小偷小摸个几十钱也就是罚十天半个月的劳役小惩大戒。可咸阳那地方是秦朝国都,天底下执行秦律最严格的地方,可不会如河内郡一样轻松。
赵不息手下的大才还没有精通法家学问的,而依靠那些对现在最新版本的秦律都一知半解的普通法家弟子想要在短时间内著书根本就不可能。
“你来的正好,我们一起修书吧!”赵不息兴冲冲拉着嬴政,面露期盼。
嬴政不爽地站住了脚,就算被赵不息那古怪的力量往前扯了个踉跄,嬴政也在站稳之后又在原地不动了。
赵不息拉着嬴政的衣袖,抬头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你怎么不走了啊?”
“昨日中午,你告诉我,你有急事要先离开一阵。然后我再见到你,就已经是今日下午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也能叫做离开一阵吗?”
嬴政何时被人如此忽略过,他堂堂始皇帝,竟然被自己的逆女忽略了个彻底,嬴政表面上无动于衷,可心里早就要气炸了。
赵不息迟缓的开始回忆,刚才她刚和萧何讨论完,上午她和陈平一起去给贵族们写信,昨夜和范增一起列了半晚的计划书,昨天下午开会,昨天中午和便宜爹一起吃午膳。
好像是哦,的确有一整天都没有见到便宜爹了。
赵不息心虚地移开了视线。
“我有急事嘛……”眼看着嬴政还要再和她算账,赵不息连忙挤出两滴可怜兮兮的泪。
“旁人小时候都是她们父亲陪她们一起读书的,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和长辈一起在书房中修过书呢。”
赵不息狡猾的将读书和修书两件有一点关系但不大的事情放在了一起。
嬴政心骤然一下子就软了,本来还想质问赵不息为何不同她的管仲范雎一起修书这时候才想起还有自己的心思顿时也淡了。
自己飘零在外的小女儿啊。
嬴政回忆起自己在咸阳宫中考察其他公子皇女们学业时候的场景,那么多记忆中一个和不息有关的都没有,又低头看了眼可怜兮兮的赵不息,终究还是默认了赵不息拉着他往书房走的行为。
“要用白话写,就是不要用平时书上的书面写法,用我们平时说话的方式写。”
赵不息提出要求。
文学水平颇高的嬴政无奈看了一眼赵不息,赵不息发动了水汪汪大眼睛攻势,嬴政叹息一声,动笔按照赵不息说的写法写。
“要先将和徭役有关的秦律都找出来,再选择征夫生活做事中最容易触犯的几条。”
“不要写黔首们应当做什么,要写他们不能做什么……”
赵不息喋喋不休的提着要求。
嬴政忍无可忍地搁下了毛笔:“你这是在教黔首偷懒耍滑!”
“我只是在教黔首们如何避免违反秦律。”赵不息反嘴。
“难道我好好的百姓送去咸阳修宫殿,就是为了他们回来的时候缺胳膊少腿或者被罚的倾家荡产吗?”
嬴政淡淡道:“你倒是心软。你昨日兴高采烈的模样大半是装出来的吧。”
赵不息撇撇嘴:“我能赚一大笔钱我当然高兴了,这和我舍不得我治下的黔首受罪又没有冲突。”
“你倒是分得清楚。”嬴政略有些诧异的看了眼赵不息。
能将对于两件事的情绪完全分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嬴政也是在继位数年之后才养成上一刻还被气得大发雷霆,下一刻接见下一位大臣照样笑语盈盈的本事的。
嬴政觉得他女儿果然像他,心情一舒畅又接着提起笔按照赵不息的要求写书了,顺口一问:“我看到怀县县衙正在往外搬运粮食,听说你打算从公中仓库和你自己的名下共同出一部分粮食替服徭役的征夫解决来往路上的食宿?”
赵不息倒是不意外嬴政能打听到这个消息。
她便宜爹在打探消息这方面还是很像她的,聪明通透,深知情报的重要性。
“对啊,成年男子要去服徭役这是秦律规定的,我人微言轻,又没法打消始皇帝想建造阿房宫的想法,只能尽可能让我治下要去服徭役的黔首们过的容易一些了。”赵不息托着腮,叹息一声。
沾满了墨水的笔尖顿了顿,嬴政淡淡道:“秦会支付黔首徭役期间的工钱。”
潜意思就是说他制定的制度很好,用不着赵不息发表意见。
赵不息略微翻了一个不太明显的白眼:“是啊是啊,给发徭役时期的工钱但是不管来回的路费。”
这就和“你来北极找我玩,我包你食宿和看北极熊的门票钱”有什么区别。普通人缺的是那几天的食宿和门票钱吗?她们缺的是做游轮去北极的那十万块钱。
对这个时代的黔首来说,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出不了县城,对他们来说穿越数个郡去咸阳甚至更远的骊山服徭役和后世的普通人去北极没有任何区别,都是正常情况下因为负担不起高昂的路费一辈子都不会去一次的那种。
刘邦家里不算太穷,自己还是亭长,去咸阳服役还要向萧何借钱呢,别说其他更穷的黔首了,常常是一趟徭役就耗尽了家财。
嬴政听到赵不息这话就装作没听见一样,不应声了。
“朝堂之中也有一些大臣认为征发这么多青壮劳民伤财,我还以为你听到这个消息必定会如那些大臣一样愤怒乃至私下骂始皇帝呢。”嬴政若无其事扯开了话题,不再说徭役路费一事。
嬴政想起自己朝堂中那些大臣面红耳赤的愤怒模样,嘲讽:“不过是拿天下苍生做幌子罢了。一群老头还不如你一个小姑娘,起码你是真的将粮食拿出来送给那些黔首。”
赵不息耸耸肩:“所以我也没说我心疼天下苍生嘛。“
嬴政诧异挑眉:”哦,你难道不心疼他们?连你最爱的钱都耗费了许多在那些黔首身上,你能不愤怒始皇帝征发民夫?”
“愤怒没有用,心疼也没用,我的本事就这么大,能管好自己治下的百姓已经很不错了,旁人治下的百姓我心疼他们干什么,再说我现在也没能力心疼他们。”
赵不息很坦诚。
“这天下如今是始皇帝的,他都愿意背负恶名去征发民夫,我一个只追求贤名的小贤人,只要对我治理范围内的黔首好一点,他们就会对我感恩戴德,将贤德的名头挂在我头上。”
赵不息十分自然道:“征发民夫的是始皇帝,被骂的也是始皇帝,我从中只得到了贤名,只为黔首做一点小事就能让我心安理得享受贤人的名头,怎么看我都不应该生气啊。”
这话说的……的确有道理啊。
也正是因为的确有道理,嬴政才缓缓皱起了眉头。
不对啊。
他修一个阿房宫,赵不息卖建材赚一大笔钱,用赚的这些钱给征夫提供些食宿又能赚一大笔名声。
有得就有失,赵不息得到了钱财和名声,也没失去什么,那失去了钱财和名声的人……好像是他始皇帝嬴政啊。
分明一开始动修建阿房宫心思的人是他,可嬴政如今想来,却愣是没发现修建阿房宫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就只得到了一座美轮美奂豪华无比的宫殿?
有赚得盆满钵盈的赵不息在眼前乱晃彰显存在感,本来觉得自己不亏的嬴政顿时觉得不是滋味了。
要统筹安排天下财富,数算本事很不错的始皇帝嬴政迅速在自己大脑中重新计算了一遍修建阿房宫的盈亏。
……阿房宫的规模是不是计划的有些大了?!

第118章
“若是始皇帝愿意将阿房宫规模缩小一些,工期延长一些,你这些打算便会落空大半。”嬴政沉默许久,方才不情不愿道。
阿房宫……倒也不着急住,可以先修建一些他日常所用的宫殿,六国风格的观赏宫殿可以暂时先搁置一下。
嬴政这两年用着艾老给开的食膳方子,勤打百兽戏,身体调理的比两年前要好上许多。
身体一好,对于长生的追求就淡了一些,做事也就没有那么急切了。
赵不息叉腰反驳:“不可能!始皇帝口含天宪,一言九鼎,怎么可能说变就变呢?”
嬴政似笑非笑看着赵不息意味深长道:“那可说不定,始皇还没有颁布旨意,我告诉你朝廷打算征发十万民夫,也只是道听途说而已。”
听到这话,赵不息翻了白眼不说话了。
哼,赵朴区区一个小商贾懂什么秦始皇!
那可是基建狂魔、手办爱好者第一人的秦始皇,在短短的一代之中就修建了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等数项世界级基建奇迹,若是项羽没有烧毁阿房宫,恐怕流传到后世的阿房宫也能和胡夫金字塔相并列。
赵不息轻声嘀咕:“你不懂这片土地上的人对于基建的热衷,我本事不大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修建了大宅院,始皇帝本事比我大那么多,他的欲望只会更强烈。”
提到大宅院,嬴政挑眉:“你还对始皇帝征调民夫不满,我看你这个院子占地数百亩,修建时候征调的黔首的得有数千人吧?”
赵不息的这个府邸占地数百亩,亦是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单单赵不息昨日带着嬴政参观的那一小片示范区,耗费就得在千金之上。
修建这一座府邸耗费的钱财绝不在万金之下。
“我没对始皇帝征调民夫感到不满。”赵不息小声否认了一下。
赵不息又看了一眼嬴政,耐心道:“我也没有征调黔首,我是开出工钱,然后愿意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换取工钱的黔首就会来我这里做工。”
嬴政不太理解,他微微皱起眉毛:“那你给那些黔首包来回的路费吗?”
“不包啊。”
“那不就和秦朝廷的徭役一样?”嬴政颇为不解。
赵不息能理解嬴政的迷惑,这个时候的商业才刚刚处于萌芽阶段,经济学都还没有形成专门的学科,尽管还没有形成士农工商的鄙视链,可商贾也是处于士大夫之下的阶级,士人往往都在研究诸子百家的学问,几乎不回去关注商贾之事,更不用说将经商的学问总结起来形成理论了。
春秋战国这么些年,甚至只出了一个管仲。
诸子百家群星闪耀,可将经济同治理百姓联系起来的,也唯有管仲一人而已。
“雇佣工人当然和秦朝廷的徭役不一样了。”
赵不息耐心解释:“首先就是工钱,我给来做工的人开的工钱是普通黔首收入的两倍,是秦朝廷给予服徭役人员工钱的六倍,能赚取更多的钱,那黔首们自然是愿意来为我做工的。黔首们最不缺的就是一身力气,他们只怕自己的一身力气换不到一家老小所需要的粮食,我愿意出高价买他们的力气,他们自然趋之若鹜。”
这时候多的是人卖儿典女就是为了换口饭,只要出的起钱,多得是愿意卖力气的人。
“而且来我这里做工也都是附近的黔首,从做工的地方到他们家距离远的也不过数十里,路上耗费的路费远远少于他们能得到的工钱。”
“黔首们虽然不通数算,可他们心里也有一杆秤,自然能算出来到我这里来做工是亏还是赚了,没有利益的事情他们不会做的,既然愿意来到怀县做工,那肯定是收益大于亏损啊。”
赵不息给嬴政解释。
给的钱多,黔首就都愿意来做工,嬴政大概明白了赵不息的意思。
可嬴政转瞬之间就察觉出了这种方法的弊端。
“如此多的青壮都来修房子,田地必然会荒芜。”
这也是为何朝廷征发徭役不是抽空一整片邻近地区的青壮,而是非要从天下各处征召征夫服徭役的原因。
“不会啊,这些黔首获得了工钱之后必然会消费,他们消费粮食,粮食的价格就会上涨,商贾看到有利可图,就会从其他地区运送更多粮食到怀县来,其他县的黔首见到粮食能卖出更高的价格,就会更加努力耕种、养鸡鸭猪羊。”
赵不息耸耸肩,轻描淡写:“例如怀县,每半年统计一次税赋和各项发展情况,每一次统计怀县缴纳的税赋比起上一次统计都会翻倍,人口数量和粮食产量也都会大大增加。”
这就有点出乎嬴政意料了。
重农抑商,这是这个时候就已经有的思想倾向了,因为历代君主和朝廷的文武百官普遍认为若是商业发达那农业就会受损,想要经商的人多了愿意种地的人就少,毕竟经商容易富贵而种地艰辛,好偷懒耍滑的黔首必定都想要经商而抗拒种地。
而无论在哪个国家和时代,粮食都是国家稳定最重要的东西,所以历任统治者都会竭尽一切努力保障农业。
为何在赵不息这里,商业发达不但没有影响到农业,竟然还带动了农业发展呢?
嬴政来了兴趣,对于一切能增强大秦综合国力的事情嬴政都是充满了兴趣的。
“黔首都不种地而是去给你盖房子了,为何农业不但没有荒废,听你的口气反而还更繁荣了呢?”
看见自己便宜爹这么有求知精神,赵不息也颇为欣慰,她爹本事越大就能给她造反出更多的力嘛。
赵不息直接从书架上抽出了几张白纸,拿着炭笔拖着自己的椅子坐到嬴政身边。
黑色的炭笔笔尖在白纸上画出两个圆,大圆套着小圆,赵不息在小圆中写上“怀县”二字,又在大圆中写上“河内郡”个字。
“我在怀县招收大量工人来给我修建府邸和工厂,那以怀县为中心,会吸引怀县和附近几个县的黔首前来务工。”
赵不息拿起毛笔沾了红色的墨水沿着小圆的周围又画了一个比小圆略大一些的中圆。
“在这个红圈之内的黔首,他们的家距离怀县比较近,来怀县做工能赚取的工钱要比他们在家中种地能赚取的工钱更多,所以他们就会选择放弃种地而转职业为工人。”
“在这个红圈以内,种地的黔首少了,吃饭的黔首数量没变,可黔首们比原来更有钱了,他们要吃饭,所以粮食的价格就会上涨。粮食的价格上涨那卖粮食的粮商就有利可图,他们就会从红圈外面购买粮食运到怀县内贩卖给有钱的工人。”
嬴政适时提出疑问:“那粮食的产量总量还是减少的啊?”
赵不息白了嬴政一眼,“认真听讲,不要打断老师授课!”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