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金玉满庭)


朱阳的脸色如今十分红润,一点也看不出来半年前还气若游丝躺在床上等死的模样。
“黑石子,老夫看着那片地就不错,车马便利,地势也高,学宫建在那边就挺好。”朱阳乐呵呵地指着的地方却不是赵不息的这三百顷地,而是数里外的一座小丘。
赵不息犹豫了一下:“这三百顷地不行吗?那边的地……似乎是丞相家的土地?”
王绾年纪大了,已经不再担任丞相了,如今的丞相是李斯,两个月之前刚刚从太尉升到了丞相。
赵不息还不想闲扯进儒家和法家那一摊烂事之中,所以现在和李斯也只是点头之交,和其他公子公主没什么不同。
朱阳抚摸着胡须笑了笑:“哈哈,这是给我墨家建学宫,岂能再让您出地方呢。老夫和丞相有几分交情,墨家虽然没落了,可也是天下第三大学派,些许的面子还是有的。”
“您这三百顷地太靠近河边了,水土的确丰沃,做个农家种植地也颇为合适,可想要建造学宫就不太适合了,地基打不牢……还有您想要建造的纺织厂,老夫也给选好了地方,也在那小丘附近,若是需要水力,可以再挖一条水渠。”
两个朱红色的圈点在了朱阳手上摊开的地图上,这就是朱阳选定的墨家学宫和纺织厂的地方了。
在土木工程这方面,朱阳才是如今的秦朝第一工程师。赵不息当然是选择听取他的意见了。
建造墨家学宫和纺织厂的建筑工人还是按照先前的方法,直接找嬴政要一道旨意从骊山那边抽调。
如今快要入冬了,骊山那边也打算暂时停一段时间的建造,只需要一部分役夫在那边趁着冬日结冰的时候将其他季节不好搬运的东西,比如几十米高的木材和数十吨重的石料之类,泼水成冰减小摩擦力给拉到山上去。
纺织厂就是为他们建造的,天气寒冷,缺少御寒的衣物,对徭役在外的黔首来说,御寒的衣服是保命的东西。
在后世出土的黑夫家书中也有所体现,远在战场都要让家中的母亲和兄长寄衣服过来。
可这个时候衣服也不是谁都能穿得起的,能识字、有爵位的黑夫家庭情况已经是不错的了,大部分的黔首一家子也没有几件衣服。
甚至还有全家人轮流穿一件衣服的事情,父亲要出门,就父亲穿衣服,妻子要出门,就妻子穿衣服,儿子要出门,那其他人就都要待在家中,只有儿子穿衣出门。
有些士人称之为“不知廉耻”,可若是能买得起第二件衣服,谁又愿意如禽兽一般裸露着身体呢?
正好役夫需要衣服,渭水一带的黔首需要农具,而能打造农具和纺织机器的墨家又需要大量劳动力来修建墨家学宫。
供需关系都有了,再加上渭水边上也有许多麻种植地,这岂不是太适合建造一个纺织厂了。
因有着先前几次赵不息借用役夫的先例,那些役夫一听说赵不息需要劳力,各个都争先恐后的要为赵不息做事,生怕来晚了就没有活干了。
黑石子可是答应他们,干满十日就能换一件御寒的冬衣呢!这冬衣现在在骊山能穿,日后回家了也还能接着穿,说不准几十年后还能留给自己孩子呢!“哎,你们别着急啊。”墨余提着喇叭,大声喊,“都给我安静!”
随着墨余一声大吼,熙熙攘攘的人群顿时都安静了下来,生怕若是自己不听话就得不到去做工的机会了。
墨余拿着喇叭,大声喊:“这次要建的学宫和纺织厂,都比公主府还大,三万个人每一个都有机会啊,都能轮得到,别急。”
“那我们这些不是你们那几个郡的人也能去吗?也给衣服吗?”一个脸上刺着字的魁梧汉子大声道。
他不是河内上党这几个郡的人,能挤进来全靠着和徒长关系好,凑过来的。
墨余看了一眼身侧来镇场子的范增,范增示意墨余将喇叭递给他。
范增说话就比墨余好听多了。
他面带微笑,朗声道:“我们黑石子,乃是仁义礼智信具全的贤人,她知道寒冬难捱,特意给诸位这个机会,实乃贤人之举。”
范增先是用通俗而不失高雅的语言狠狠夸赞了一顿赵不息的贤明,而后才不慌不忙道:“既是贤人,那便不只是一家一地的贤人,而是全天下的贤人。黑石子视天下之黔首如子女,自然是愿意给每个黔首一个机会了。”
一听说自己也有机会得到冬衣,众人顿时交头接耳起来。
范增没有管,只是捻着胡须微笑着。
墨余忍不住偷偷瞥了一眼范增,心中感慨,不愧是最受主君重要的范公啊,果然沉稳。
殊不知范增只是面上维持着平静,实际上内心早就已经得意的飘飘乎了。
范增激动的看着高台之下越聚越多的人,看看这个,一身的腱子肉,真是耍大刀的好人才,看看那个,身材高大,生来就是当先锋的料子,再看看另一个……
哎呀,了不得啊,这个小眼睛,生来就是当弓箭手的好料子啊。
有这三万青壮屯于咸阳之外,又有韩信那等天才将领,自己主君想要造反还不是轻轻松松?
到时候等到那始皇帝老了,自家主君羽翼一丰,就挥兵攻打咸阳,到时候主君霸业可成,自己也就能顺利当上丞相了。
什么王绾,什么李斯,都只配给老夫提鞋!到时候再修族谱,就将范雎那老匹夫放在自己名字下面!
范增不禁飘飘然了,在他看来,赵不息这一招打着修府邸、修工厂的大旗实则为收买人心的谋略简直是太高明了。
始皇帝不会让主君在咸阳内驯养私兵,可主君想要军队为什么一定要自己私养了,主君完全可以收买一支“军队”嘛。
这骊山的数万青壮,在范增看来,就是赵不息收买的“军队”。
范增指着方才出声,脸上刻有刺青的魁梧男人问墨余:“此人是谁?胆大骁勇,颇有为将的资质。”
墨余认了一下,犯了难。
“他好似不是咱们三郡的人?”墨余不确定道。
数万人都在此修建阿房宫和秦始皇陵,墨余也认不全。
范增沉思了一下,眼睛一亮:“不是我们三郡之人却能融入我们三郡之中,还敢第一个向老夫发问,好一个擅交游性勇敢的壮士啊。”
“你去派人问问,看他愿不愿意跟着黑石子。”
范增琢磨着,自家主君手底下谋士是足够多了,可能领军的唯有韩信小子一人,韩信又正在秦军营中,自己虽说也能领军可年纪毕竟大了。
而樊哙那几个虽也勇猛可要贴身保护主君,也没时间领兵训练。
得多搜罗几个将才来。
先修建的是纺织厂,这个很容易修建,就只是十几座普通瓦房罢了,重要的是里面放着的纺织机器。
墨家学宫那边设计图都还没有画出来,赵不息整日都能看到朱阳和几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据说是朱阳写信请来的墨家老头们争吵。这个说要建造两层的楼,那个说应该建造墨家机关城,还有一个说应当依山傍水挖山建造。
赵不息还好奇地凑过去看了几眼所谓的“墨家机关城”,然后就沉默了,诚实的告诉那位墨家大佬不能建,弩和重箭都是秦军专用,军营之外没有。
那个墨家老头显然脾气没有朱阳那么好,直接吹胡子瞪眼的告诉赵不息他自己就能手搓出来重弩。
点满了动手能力的顶尖工科大佬就是这么任性,可惜这是违反秦律的,赵不息是遵纪守法的好公主,是不会在咸阳城附近违反秦律的。
当然私底下问大佬要重弩设计图送去上党郡让她义父偷偷打造几十架不算。
纺织工厂只是普通的瓦房,并没有什么稀奇的,赵不息敢开纺织厂的底气是她和墨家弟子一起弄出来的纺织机。
水转大纺车,有32个纱锭,一日可纺麻百斤以上,是纺织史上的重大成就,用水力驱动,放在南宋时期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机器。
而且这还只是基础版,赵不息和墨家弟子一起综合了珍妮纺纱机如今技术能达到的部分,将出纱口从一个增加到了八个。
一台纺纱机三个人操作,一日可织麻布三百斤。
连纺织女工都有现成的劳动力,常妮先前就“借”了车几日去帮着她拉麦子和晾晒麦子,所以如今常妮就要在纺织厂重做十日的工。
如常妮这样的寡妇咸阳还有很多,常妮有自己的土地,她偿还完工时之后就可以离开了,可若是没有自己土地的寡妇,是可以一直在纺织厂中做工的。
工钱不至于太多,可也能养活她们和孩子。
织好的麻布再由其他女工缝成衣服,里面塞上各种毛——鸡毛鸭毛羊毛兔毛。
实在不行,也只能多缝几层麻布了。
河内郡如今的棉花产量连河内郡都供应不了,更别提其他地方了,再过五年,差不多才能推广到天下各地,那时候黔首才能有棉衣穿。
好在咸阳距离川蜀比较近,赵不息和巴清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纯粹的金钱买卖关系。
巴清给赵不息当了个中间人,给她介绍了另一位大商人乌氏倮,乌氏倮是秦朝最大的牛羊商人,也是一位女商人,牛羊多到需要“用谷量牛马”。
好在这时候,羊皮昂贵但是羊毛并不昂贵,毕竟一般人也都是穿羊皮袄,还没有其他人用羊毛织成毛线做衣服,赵不息只用了十分低廉的价格就收购到了一批羊毛。
甚至乌氏倮还给赵不息打了个折,交换条件仅仅是想要知道赵不息买羊毛干什么。
乌氏倮是一位十分有眼光、胆子也很大的女人,她敢和戎王做生意,能够得到秦始皇赐予的“封君”待遇,比起赵不息买的这一点羊毛,她对赵不息买羊毛做什么更感兴趣。
赵不息也没有避讳她,乌氏倮盯上了赵不息用羊毛可持续赚钱的方法,赵不息又何尝不是盯上了乌氏倮和戎族经商的渠道呢。
甚至赵不息对乌氏倮本人也很感兴趣,她爹那个化名“赵朴”的马商身份是骗人的,可乌氏倮却实打实的是秦朝第一马商,秦军的战马大部分都是乌氏倮供应的。
战马,秦始皇喜欢,秦始皇女儿也喜欢,虽说自己有“天可汗”技能,养的马匹可以违反一点生物定律一胎二马,可基数太小,就算是年年生小马也难以迅速组织起一队骑兵。
可买就不一样了,乌氏倮每年都能给秦军供应近万匹成年战马,想来赵不息钱给够了,想要买个千匹次一点的战马应该是能买到的。
品质次一点不要紧,自己有“天可汗”技能,多养几年就就又是一匹能骑着征战沙场的好战马了。
因着这个,赵不息还特意派了一队技术熟练的搓羊毛织毛衣的熟练工去乌氏倮那里交换学习。
有着充足的原料和先进的纺织机器,纺织厂顺利开了起来。
常妮先前是会织布的,虽说已经扔了这门手艺很多年了,可捡起来的速度也比其他现学的人要快。
当常妮坐在纺织机后面,轻轻拨动着麻线,看着八条麻线同时从出线口冒出来的时候不禁被吓了一跳。
“这个怎么出线这么多?”常妮瞪大了眼睛,吃惊的看着纺织机。
“而且只需要轻轻一拨就能出线,都不需要使用力气。”常妮小心翼翼地又轻轻拨弄了一下,欣喜道。
赵不息得意洋洋:“当然了,这可是我们黑石新研究出来的水力纺织机,就和水车一样是用水力驱动的。”
水车又是什么?常妮没有问出声,她只是观察着这台巨大的纺织机,这台纺织机只有一部分是在屋内的,剩下的大半在屋外。
秦朝廷推广水车是先在川蜀一带的秦主要产量地推广的,这一片地方靠近渭水,不需要水车灌溉土地已经颇为湿润了,所以这边还没有水车。
但是常妮看着纺织机末尾露出来的几个马车轮子一样的东西,隐隐觉得这或许就是黑石子说的水车了吧。
难怪她在屋外看到那么大的一条水渠呢,上面还有一堆木头东西。
“真好啊。”常妮爱不释手地摸着纺出来的纱线。
一天能织出来这么多批麻布呢,说不准价格能便宜一些,要是便宜一点,那她今年也能给孩子们添一件新衣服。
她的孩子们身上的衣服还是她们父亲留下来的衣服改的呢。!

数十年的战乱,流干净的不仅是六国的血,秦人的血也已经流的所剩不多了。
每十人之中,就有三个寡妇,咸阳之中,有着上万的寡妇,单单自咸阳西到渭水这一片,就有三千以上的寡妇。
不过几天,纺织厂就已经招收到了足够的人手,尽管工钱不高,可包吃住,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很了不得的待遇了。
纺织厂内有几十架纺织机器,一日可以生产数千斤的麻布,冬衣要厚一些,麻布又重,衣服裤子一件要用七斤麻布,纺织厂一日可以产出近一千身冬衣。
自七月底到八月中,最先一批来做工的役夫已经拿到了冬衣。
这时候天还没有寒冷下来,可看着拿到手的针脚细密的冬衣,役夫们个个都十分激动,有些心急的一拿到手就已经穿上了。
这些冬衣并不是量身定制的,而是粗略统计了一下大体的身高和体重做出来的码号不一样的成衣,也没有如后世一般分那么多的尺码,只有小中大三个码。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合适的码号,总有人拿到的码号大一点,穿在身上不太合身。
可每一个人都喜笑颜开,车就是第一批拿到冬衣的役夫,他身材并不高大,分到的冬衣却颇为宽大。
车是黑石人,跟着赵不息已经很多年了,也颇为富裕,并不缺少冬衣穿,可他还是在一群人的围观下三两下穿上了分到的并不太合身的冬衣,扯了两根柳枝胡乱扎了扎腰,让裤子不至于掉下来,然后雄昂昂宛如一只大公鸡一样在人群中来回转了两圈。
再往石头上一跳,车居高临下的看着下面围了一圈,各个脸上都写满了羡慕的役夫,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胸口,手掌拍在新做的冬衣上发出沉闷的啪啪声。
这些啪啪声并没有节奏,声音也不响亮,可围观的役夫们却醉了,各个低声赞叹“真是好布料啊”“真厚实啊”“我在干三天也能领一件”“我还没排到……”
车满意的扫视了一眼,清清嗓子一挥手:“只要跟着黑石子,冬衣会有的!”
这句话一出所有役夫都拼命点头,可不,他们中好多人都已经拿到了衣服哩,而且他们都长了眼睛,那个织布的厂子可是天天都往外出好多好多衣服,肯定够分给他们的。现如今已经没有人怀疑赵不息到底能不能拿出足够的冬衣了。
干十天活就能换一身新衣服,就是做梦也梦不着这样好的事情哩,黑石子是天上救苦救难的星宿转世,就是来给他们这些穷黔首施恩的。
车又涨红了脸,哼哼唧唧半天才又憋出了一句:“咱们以后都听黑石子的,冬衣会有的,大饼会有的,肉,也会有的!”
黔首们顿时激动了起来,以后还能吃肉?
不过要是黑石子,肯定能让他们吃上肉!
顿时群情激昂,杂七杂八喊起来“好”“俺都听黑石子的”“咱也是”……各地的方言夹杂在一起,听着竟然很和谐。
车这才松了口气,缩着脖子往一侧走了,没走多远就遇上了范增,车顿时讨好的笑了。
范增却恨铁不成钢地瞪了车一眼:“你个孬货,老夫让你多读些书,你就读成这个样子?怎么就说这么干巴巴的两句话?老夫不是特意找了纵横家的弟子教你吗?”
“范公,您可别多难为我了,我是看着那书本子头就疼,打小就不爱读书,黑石子亲自教我也没能教会我啊。读书这事,我是真干不了。”车苦着一张脸,低声下气,就差给范增磕一个求范增别逼他读书了。
范增狠狠磨了磨牙,又瞪了车一眼,车嬉皮笑脸地做了个揖,一溜烟跑走了。
让他编些故事吹嘘一下还行,可让他读书,他是真不行。
范增瞪着车远去的背影,哼了一声。
看来他还得再找几个能读书认字,口齿伶俐的属下培养一下了……人心在我的确很好用啊。
范增琢磨着,得去哪找一个呢。最好是出自河内郡,若不然其他郡县也行,只是年纪不能太大,要自小教导,得有些口才,能鼓动黔首……
纺织厂很快就将应当支付给役夫的冬衣都交付完了,再生产出来的冬衣就可以对外买卖了。
赵不息正和萧何一同商讨这些冬衣定价该为多少合适。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