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番外完结 (南方赤火)
突然想起来,离开梁山之前,曾经窝在他怀里,半开玩笑地说:“要是你混不下去了,我在东京酒店里,给你留个小二的位置。”
当时觉得自己多么慈善伟大。现在回想起来,这个邀约,简直充满了剥削阶级的最大恶意。
正目不转睛看他,忽然武松也一回头,两人目光对上,心知肚明地各自一笑。武松眼里的意思明显是:当初你心心念念的念叨酒店,可没想到会忙成这个样子吧?
潘小园不服气地白他一眼。创业多艰难,早有心理准备,瞧不起我!
不过今日的火爆,一半原因是新店开业,大家来瞧热闹;另一半原因,便是那个点心半价茶水赠送,跟当年潘小园在阳谷县玩的那个猪油炊饼免费品尝如出一辙。来的人里面,八成都是贪便宜的,看着菜牌儿上的价格,自己心里打个对折,眉花眼笑地吆五喝六。
“小二,小二!这个……如意玫瑰卷儿,带的什么馅儿?银丝千层卷儿,一个多大?——各来两笼!还有那个,白肉胡饼,那天我在街上买的可是十文钱一个,今儿怎么变成十四文了?”
郓哥吐吐舌头,赶紧过去解释:“今儿半价,一个七文钱!”
心里头想,可不是吗,谁家打折之前,不先给全店的货物提个价?再说了,上次是挑担卖,这次是坐下来舒舒服服堂食,能一样吗?
可是客流量大,流水收入却不见得多了。小猴子觑个空儿,找到柜台后面的潘大掌柜,苦着脸提醒一句:“嫂子,要不缓一缓,别放人进来了。今儿你来个全场半价,卖出去的点心越多,咱们亏的越多啊!”
潘小园胸有成竹:“就是花钱买个口碑。明儿他们再来,就变成八折。元宵以后原价,还愁挣不回钱吗?”
低头问贞姐:“账面收入多少了?”
小姑娘已经汗流浃背,手底下运笔如飞,汉字和阿拉伯数字交相辉映,抬起头,喘口气的工夫,告诉她:“三千五百多钱啦。”
确实亏本了,不过这也是计划的一部分。
“你休息一阵,我替你。”
潘小园接过笔,接着贞姐的笔迹写下去。没写两笔,突然堂里咔嚓一响,一个食客手抖,打碎了个碗。
郓哥早有经验,笑道:“碎碎平安,碎碎平安!”抬头瞄一眼潘小园的脸色,得到一个肯定的眼神,接着道:“不妨事,不妨事!客官可有伤着手?——蜈蚣大哥,来扫一下啊。”
那摔了碗的颇为不好意思,捋着胡须笑道:“你瞧瞧,是你们店里的东西东西太好吃了,害得我都不知道该拿哪个了!——别看一个脚店,倒有正店的本事,不错!”
“正店”指的是东京城里,由政府颁发牌照,可以合法用酒曲酿酒的大型商铺,整个首都也不过几十家,譬如白矾楼便是最有名的。
其余的酒店不能私自酿酒,必须从“正店”里批发,统称“脚店”。这位客官说他们能和正店拼质量,是一句很高的评价了。
潘小园赶紧再朝郓哥使个眼色。小猴子点头会意,躬身笑道:“那可要劳烦客官,多在街坊邻里中宣传宣传小店。”
那摔了碗的心中有愧,自然是一口应承。而潘小园心里踌躇满志,早晚有一天,得把这个铺子做成真正的“正店”。
那八十桶抄底买来的银瓶酒,也在试探着琢磨销路。将原装酒加水稀释,然后兑上寻常烧酒冲度数,再掺些眼下时兴的配料,譬如果汁、玫瑰露、紫苏叶,搅一搅,十分好。
潘小园指挥一群人,厨房里悄悄的做着这暴殄天物的事,心里有点罪恶感,觉得像是拿上好的红酒兑了雪碧。
跟武松这个大酒鬼做了几次实验,得到他的首肯:能入口。
打出招牌,小店独家配制的风味烧酒,五十文一角。
价格中规中矩,不算太便宜。不过且今日全场半价,一角二十五文——这就十分有吸引力了。
不少人试着要了几口,有些老油条,就咂摸出味儿了。
“诶,店家,你这酒,有点白矾楼里银瓶酒的味道嘛!”
郓哥面不改色,诚实接话:“歪打正着,那酿酒的方子,是我们掌柜的花了一个月,从一个告老还乡的大官家里收购来,再请造酒世家酿出来的。”
谁不知道,白矾楼银瓶酒的配方乃是绝密,酿出的酒,香味三日不散,而且要卖将近一百文一角!
店里这些平头百姓,平日里哪有条件次次都去白矾楼喝酒。眼下这种“山寨”银瓶酒,价格十分平民,勉强能够解馋。
红酒加雪碧,毕竟也有人买账。
但这种“独家风味酒”,也是店里唯一一样二次销售商品。潘小园为了避免亏本太多,规定限量供应。
第162章 1129.10
郓哥这边服务周到,旁边就有人好奇了:“小二,听你口音,是山东那边的?”
关于店内各员工的身世,大家早就排练得纯熟。郓哥点点头,换上一副可怜兮兮的脸色,说:“小的籍贯山东阳谷县,去年梁山贼寇掠了我们县城,小的就无家可归,万幸让东家收留,这就来东京干活了。小的口音不纯,大伙多担待。”
店里的客人们谁没听说过“梁山贼寇”的大名,但只是街头巷尾议论的谈资,少有人真正设身处地体会过梁山的威力。听郓哥这么一说,惊叹的惊叹,感慨的感慨,最后纷纷表示,店老板菩萨心肠,以后必将好人有好报云云。
见几个顾客拉着郓哥,还要问那“梁山贼寇”的轶事,潘小园怕他言多必失,招招手,把他叫回来,冲碗茶,让他休息。
燕青也过来支吾,三两言语,讲几个笑话,转移了食客们的注意力。
等到早上一拨人过去,该吃早点的都吃了,该上工的都去上了,街上行人渐少,潘小园命把门板放下来一半,暂时歇他一个时辰的业。
这种赔本赚吆喝,就要等人多的时候才好进行,现在的时间需要用来休息。
武松体力过得去,此时只是长出口气,坐下来倒了碗酒喝——山寨银瓶酒,喝一口就放下了。他不亏待自己,到后面给自己倒了碗正宗的。
郓哥和董蜈蚣可被比下去了。上一刻还精神抖擞,那门板一下来,立刻就成了软脚蟹,叽里咕噜的瘫在一张桌子底下。郓哥手伸到桌面,摸出一壶不知谁剩下的茶,对着壶嘴儿咕嘟咕嘟喝。
周通一屁股坐下,两只脚高高翘在桌子上,有脱鞋的意思,见几个人一起不怀好意地看他,讪讪一笑,没脱。
燕青没干什么体力活,但半天下来,脸都笑僵了。潘小园不等他抱怨,朝铺子后面一指:“快去休息,拿我的香药兑水敷个面膜去。”
整个铺子的颜值担当,必须小心呵护。
谁知燕青不领情,只是自己揉揉脸,小声嘟囔:“多谢表姐体谅,小乙用不着这些。”
忘了,人家是天生丽质,用不着保养。不过他就算不笑,绷着一张脸,也是说不尽的忧郁风情。此时倚在门板,也能招来不少好奇的目光往门缝里看。于是燕青也只好回到后面去了。
贞姐已经趴在账本上睡着了。
孙雪娥在厨房里快累瘫了,两只眼睛瞪着天花板:“我以前、从来没……从来没这么忙……忙过……”
难不成是后悔来做掌勺大厨了?潘小园赶紧过去安慰:“也不需要你天天忙。等我们学会了你那些点心的做法,或者你收几个学徒,你就能闲散下来啦!就说今儿个,你已经做出了大半天的量,要不回去睡个觉?”
孙雪娥盘算片刻,有些担心地问:“你说,他们真的吃不出来掉地上的东西?”
潘小园:“……”
不问。
鬼知道过去西门庆经历了什么。
好歹都是梁山上出来的,就算没有武力值,也都靠着天天爬山,锻炼出过得去的体质。休息一阵,午饭晚饭,还是精神抖擞的开了张。菜牌里又加上了不少汤汤水水——软羊面、桐皮面、插肉面、排骨面——其中后两样是梁山上独创的、专门给肉食动物准备的超大份荤面。潘小园下厨也下得熟了,里里外外忙着,时不时盯一眼大局。
等到天快黑,店里终于迎来一波意想不到的客人。几个满脸横肉的大汉吵吵嚷嚷的进来,往凳子上一坐,拳头在桌上一砸,砸得茶水四溅,一看就来者不善。
潘小园作为掌柜,此时很明智的没去询问,朝郓哥一使眼色。
郓哥把毛巾往肩膀上一甩,赔笑过去问:“几位客官,是喝茶还是吃饭?”
领头的纹花臂大汉牛气冲天地答:“先打酒来!”
等酒来了,几个人喝两口,那花臂大汉又忽然看到了角落里的潘小园。眼睛一眯,呵呵一笑。
“那小娘子,下来陪我们喝酒!”
店里还有三五个食客,本来都皱眉看这伙人,听到这句话,都知道是来找茬的了,一个个变了脸色,识趣地结账走人。
潘小园不是没预料过这种情况。看看店堂里自己人大多都在,也就有些底气,冷冷答道:“小店是卖茶酒点心的,不提供陪酒服务。”
“哟嗬!”几个小流氓拍着桌子哄笑:“你们店到底是什么货色,还不是我们大哥说了算!小娘子下来陪我们喝酒,那是——抬举你!谁让俺们看上你的店呢!这榆林巷里,哪个不是见了我们就乖乖听话,让往东,不敢往西!你们算什么东西,孝敬哥哥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