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
白友有些不好意思的走了,直接拐进了餐厅,准备吃饱喝足,直接睡上一大天。
现在才是清晨,按照普通酒店做饭的规律,早上应当都是粥和馒头这类清淡的食物。
能配点咸菜和鸡蛋,就已经算是他们大方了。
白友已经习惯了,也没指望吃上什么好饭,只想囫囵的吃饱了,好好去睡上一觉。
他眼睛都有些困的睁不开了,半眯着进了自助餐厅,随意找了个座位坐下。
半分钟之后,白友的鼻子比眼睛先一步醒过来。
“什么味儿,好香啊。”
他嘟囔了一句,睁开眼睛,揉了几下。
看清楚自助餐厅刚上的新菜的时候,白友忍不住又多揉了几下眼睛,“做梦了?”
旁边的服务生已经观察他很久了,见状微笑着出声。
“先生,您还没睡着呢。”
白友被他的声音吓了一跳,紧张的吞了口口水,“哦。”
这一吓,他算是醒了,也搞清楚现在的情况了。
他确实没睡着,正坐在自助餐厅准备吃饭来着。
可——
这自助也太豪华了吧!
白友望向离他只有三米之遥的餐盘,里面盛的龙虾大小他只从电视上看见过。
在龙虾的旁边,就是整个的大肘子,以及论盆装的炖猪蹄。
餐盘有深有浅,白友坐着,只能看见冒出尖来的几个菜,连忙站了起来。
这一站起来,他的眼睛瞪的更圆了。
红烧鱼,四喜丸子这种大肉菜占了大半,每个看起来都是高级饭店才能做出来的水平,色香味俱全。
白友的口水分泌的更快了,但愣是没敢迈出去一步。
他偏过头,发现自助餐厅里坐了不少来吃饭的同事,一看都是累了整夜的。
可是他们的盘子里,却只盛了炒饭馒头之类便宜又顶饱的。
难不成这自助餐是要自己掏腰包付钱的吗?
白友心里一突,这要是真付钱,他也要考虑考虑吃什么了,那龙虾可不是他这种普通的打工人能吃得起的东西。
他站在原地,半天都没动。
这一桌恰好挨着门,服务生就在他身边,见他不动,主动问了一句。
“先生,需要什么服务吗?”
白友盯着龙虾,眼神依依不舍,狠了狠心,问了一句,“你们这自助餐吃一次多少钱啊?”
他心里琢磨着,他挣了三倍的工资,这要是不贵,他说什么也要吃上一次。
龙虾的味道,他尝都没尝过呢。
服务生听的笑了,“请放心,在休息站里的食宿都由胡总买单,您不用花饭钱。”
这话虽然回答的是白友。
可后面几桌低着头吃炒饭的人都同时抬起了头。
“不用给钱?”
白友惊讶的声音都劈叉了,“那个龙虾也可以随便吃吗?”
“都可以的先生”,服务生见他指着龙虾,主动上前,“要我为您服务吗先生?”
“不用了,不用了。”
白友连忙拒绝。
他粗鲁惯了,真要人给他服务,他反倒不知道怎么吃饭了。
旁边已经有刚才默不作声的工友去夹菜了。
一看就是刚知道这里吃饭不花钱,才敢去肉菜区夹菜。
只是……只是他怎么一个人就把肉丸子夹走了一半!
一群大男人吃饭,精髓就在一个抢字上,白友没空在跟服务生说话,迅速拿了个盘子,加入吃饭的战场。
本来蛋炒饭是消耗的最快的一道菜,大师傅一看这情况,开始多备餐蛋炒饭。
知道了肉菜能吃之后,这群靠力气吃饭的人才真正的展现出他们实力。
等大厨端着锅过来续饭的时候,惊讶的发现,刚才还满满当当的肉菜区,这会就剩空盘子了。
连一大盆的猪蹄子,都被夹灭了,留下一个空荡荡的盆,和几颗孤独的香辛料。
这可把大厨急坏了。
胡总雇佣他,就是看中了他的能力。
说是一定要喂饱这群辛苦的人,让他们吃的痛快。
这才第一轮,这备菜就见底了,这可不行。
他人也过了四十了,带了个小徒弟,情急之下,撸起袖子就冲向后厨。
“小三娃,快上高压锅,先卤它五个肘子!”
主厨说话的时候,就在白友的附近。
可白友根本没听见他的话,眼里专注的只有吃饭这一件事。
这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饭啊!
他偶尔分心在内心感叹一声,又迅速沉入到吃饭的快乐当中。
等吃饱了,白友在座位上发了半天的饭晕,才想起难得吃的这么好,应该拍几张照片。
不过好在旁边的工友有拍,说两句话的功夫,就将照片传给他了。
白友跟他聊了半天,得知他是本地人,连连说了几句不容易。
回到休息的房间之后,他更困了,但第一次吃这种大餐的记忆值得纪念,在睡着之前,还是发了条朋友圈。
【白友:来H市干活了,第一次体会到给有钱的老板干活的快乐!不愧是珍珍夫人!】
简单的一句话,配上工友发给他的那些食物的图。
这在白友看来,是十分平凡的一条朋友圈,但在其他人的眼中就不是了。
他来自西景门大街,胡珍珍的消息在这里格外受欢迎。
邻居大娘看到他朋友圈的第一时间,就四处喊开了。
“小白出息了啊!竟然到珍珍手下去工作了!”
几个附近的女人一同坐在树下乘凉,听到她这句话,迅速凑了过来。
“什么?是三楼那个小白吗?他不是做搬运工的吗?”
“真是小白啊,珍珍这是准备搬什么东西啊?”
“你们都没听说啊,H市闹这么大的灾,珍珍捐了好些东西呢,小白就是去给灾区的群众送物资去了!”
一听这个,这几个人更来精神了。
“你听谁说的啊?我怎么都没在网上看见这消息啊。”
“还能是谁,我儿子啊,他跟小白一起去的!”
“哎呦,大宝也有出息了,这也算是做好事了。”
说话的妈妈与有荣焉,“那是,我当时担心他不让他去,大宝还训了我一顿呢。”
有年轻人也路过这,听到她们说八卦,忍不住停住了脚步,跟着听了一会。
听着的同时,他的手指也不停,迅速分享给了朋友。
【听说了吗?胡珍珍捐了不少东西给H市,还派了专门的人挨个送物资呢。】
【真的假的?你咋知道的啊?】
【我听门口的大姨说的,她儿子就负责送货呢。】
这对话又被截图,二次传到了短视频网站和微博上。
不用半小时,就带了个大大的爆字。
【胡珍珍,捐献。】
热搜的词条字数很少,点进去的热博却一点都不少,还每个都有不同。
白友发的那条朋友圈也在其中,但并不是人们最关注的。
要说其中最热的一条,还是在H市碧水乡的居民发出来的微博。
图片中,天才蒙蒙亮,因为有雨水的缘故,照片并不清楚,只能看出模糊的状况。
即便如此,青绿色的竹筏依旧明显。
方形的竹筏很少见,何况是几个连在一起。
上面堆满了纯净水和速食食品,一看就知道在做什么。
【白浪淘沙:没想到一把年纪遇到这种灾难,家里的食物刚好吃完了,整个人都崩溃了,感谢胡总派来的救援队伍送的物资,不然真觉得自己可能死在这场大雨中。】
由于断电,能出来发微博的碧水乡人并不多,只有零星几个,在他的微博下感谢。
真正到了这种大灾难的时刻,连那些网络雇佣军也躲了起来,不敢轻易开炮。
正常网友的声音,反而更被大家注意到。
【真的,看到这竹排的时候,我跟看到了诺亚方舟没有区别。】
【楼上的这句话戳进我心坎了,没想到遇到这种灾难,我也是能登上船的人。】
【真的感觉到自己没被放弃,感谢胡总,感谢救援队伍,感谢祖国,感恩同胞!】
评论区难得一片和谐。
但没多久,就有想博关注的人试图靠攻击胡珍珍来获得流量。
【说什么诺亚方舟,一个竹排而已,太夸张了吧,真有人爱捧有钱人的臭脚。】
这句话一出,这人立刻获得了想要的瞩目。
【什么叫捧臭脚啊,人家做好事也要被喷吗?】
【最烦这种一分不捐在网上哔哔赖赖的人。】
【看见我这练过的右手没,马上就一巴掌扇过去。】
网友们已经学精了,知道这人故意挑事的目的是什么,一拥而上,直接举报拉黑三件套。
还没等号主因为获得流量沾沾自喜,号就被炸了。
像他这样的人,大部分是同时操纵很多账号的,用差不多的骚·操作来换取流量。
这一招以往百试百灵,帮他赚了不少钱。
可今天结果却给了他一巴掌。
手上的八个账号,同时都被举报封禁了,没有一个成功留下来的。
这样也就罢了,他本人的ip地址还被官方抓住了,标记成了危险用户。
也就是说,他以后再也不能靠着这个捞钱了。
“靠!”他大骂了一句,打扰到了合租的室友。
“张春来,你够了,我已经忍你很久了,别人睡觉的时候你能不能安静点!”
张春来正在气头上,忍不住抱怨。
“我也不想,都怪这群疯子,我不过说了一句胡珍珍而已,他们就像死了妈一样,追着我举报。”
“你说谁?你骂了胡珍珍?”
张春来还没意识到危险,“对啊,不过是个有钱人而已,也有这么多人捧她的…”
后面的话张春来还没来及说,人已经到了地板上。
“他妈的,你真是谁都敢骂啊。”
室友道了声,“晦气,在我这个粉丝面前你都敢这么骂,找合租竟然找到你这么王八蛋,我今天就替胡姐出口气!”
新仇旧恨加在一起,室友下手下的格外痛快。
失去了一个故意作乱的杠精,网络上只会更加和谐友爱。
本来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胡珍珍被人人夸赞的地步。
这种情况下,她什么都不要做,就能得到赞美和爱。
可胡珍珍还是发声了。
不过不是在微博上,而是正经的官方新闻。
央视奔赴一线记者,在救灾物资的存放地点采访到了胡珍珍。
“您好胡总,我是央视的记者王甜甜,能问您几个问题吗?”
胡珍珍正在安排这一车的货该先供给哪个小区,听到她的话才抬起头来。
“可以。”
前面都是一些常见的对话,无非是企业家需要回报社会的官腔。
直到记者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胡总,网络上的网友将竹筏比喻成诺亚方舟的事情,您怎么看呢?”
记者一边问,一边给她暗示。
官方向来不想造成无谓的恐慌,这种跟末日车上关系的话题,问出来也是想借胡珍珍的口来安抚大众。
胡珍珍看懂了她的暗示,却依旧选择了按自己的想法来回答。
“诺亚方舟是一艘带领人们逃离末日的船,我觉得竹筏不能叫做诺亚方舟。”
让记者意外的,她否定了这个带着极高赞美的类比。
胡珍珍没看她,目光中闪着坚定的光,直视摄像机。
“诺亚方舟上能承载的人是有限的,竹筏的目的却是救下整个灾区的人,如果非要叫它方舟,我更希望称它为希望方舟。”
“灾难是天给的,希望却是人来传播的。”
“如果电视前有擅长竹筏和游泳的人,我期盼你也可以到希望方舟上来,把我们的希望借给灾区的大家。”
此话一出,全国六省皆震撼。
【专业学的游泳,从没觉得这么热血过,家人们我冲了!出发!】
【龙舟专业选手请求出战!】
【人已到H市边界,我带着我们W市的希望来了!】
【谁懂啊,上次这么激动,还是把光借给了迪迦!】
高铁,飞机,高速。
人潮涌动,朝着H市前进。
他们没有一个是被逼迫的,全都带着一颗至诚的心,带着满腔的热血赶来。
有的人开了一夜的车,到了就帮着货站的工人搬货。
有的人擅长水性,带着游泳圈就下了水,直接一背包一背包的给附近的居民送物资。
有的人做不了太多,就默默将自己家的棉被送到了货站,让每个从水里回来的人能保暖。
灾难虽大,人虽渺小。
蚂蚁一样的人群逆流而上,一排排竹筏塞满街道,依旧足够震撼。
成箱的物资从边界运到灾难的最中心,保证了让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吃上一口干净的食物。
就算是下不来楼的八十老翁,也有热心的青年人,亲自敲门去送食物。
这一刻,渺小的人却战胜了高高在上的老天爷,嘲笑它的无能。
这是一早人们就总结下来的经验。
可人命脆弱,真到灾祸面前, 能伸出手给予物质的帮助就已经不容易了。
救灾抢险的现场,人总是少的。
因为危险,也因为没有途径。
即便有人想去灾区的一线帮助他们, 也会因为这两样困难止步在墙外。
胡珍珍做的并不多,但她打通了最关键的一步。
解决热心来帮忙的人的困难,保护所有参与救援的人的安全。
救生衣,游泳圈只是标配。
急救医生和专业的医疗团队也在随时待命。
竹筏加急生产, 两天之内, 就做出了几百艘竹筏。
有一张最大的,甚至从边界出发, 远到H市的另一个乡镇去送物资。
就算用上了烧油的螺旋桨, 这一来一回也并不容易。
但做这些的人,没有一个人叫苦。
每个人忙碌了五六个小时, 就会被人提醒着去休息。
跟白友发出来的那张图片一样。
胡珍珍给每个来救援灾区的人都配备了一模一样的福利。
吃好, 住好,是基本的标准。
每天忙碌五六个小时,整个人累却充实,回到休息站好好吃上一顿饭,躺在床上就是一夜无梦,睡得昏天黑地。
支援的这两天, 甚至帮许多精神内耗的人治好了失眠。
这事传上网之后,愿意来的人就更多了。
但这一批来的人, 大多都深受失眠的困扰,是主动来挨累, 想睡着觉的。
胡珍珍一视同仁,不管他们来的目的是什么,只要是来帮忙的,只要是带着善心来的,都通通接受。
下水道口淤积的垃圾有了专人去清理,雨水有了足够多的出口,城市的积水高度也慢慢降了。
第5天,雨终于短暂的停了。
这是个好兆头,说明这场大雨快要结尾了。
出太阳的那三个小时,H市中的人比过年了还要高兴。
即便后来又下起了蒙蒙细雨,也没能浇灭这股子兴奋的情绪。
所有人都清楚,他们快要挺过来了。
第6天,雨彻底停了。
水位退到了成人的小腿高,在城市中行走,终于可以不依靠竹排了。
但水里的情况看不清楚,树枝垃圾混杂在一起,随时可能踩到什么东西就摔倒。
为了安全,救灾物资依旧用竹排进行运送。
超市里常年卖不出去的塑料大盆,有了用处。
在这个时候,它们是最好的水上运输工具。
从S市运来了一大批捞鱼的网子,这些网用来捞水里的杂物,再合适不过了。
胡珍珍安排了专门的小队,只负责到水底的垃圾。
将垃圾都捞干净不会堵塞下水道,水位才能更快的退下去。
雨停了之后,更多的问题开始浮现。
有人陆陆续续开始生病,着凉感冒的,又或是拉肚子的。
一个两个还好,成群结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都让人不得不怀疑传染病的存在了。
灾难之中,不是每个人都有耐心等待救援。
在胡珍珍把食物和水送来之前,早有人接了雨水来喝。
雨水带来了树枝和垃圾,也带来了许多没开封过的速食产品。
有人捞到了这些,在缺少食物的情况下,自然选择吃掉。
这些都会带来疾病。
万幸胡珍珍有一整个医院的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