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道_非)


【对于这种说法,up主有不同的意见。】
天幕之上,太宗皇帝逐渐衰老,武才人将朝臣们递上来的折子分类整理好,一叠一叠放在御案上,做完这一切,她起身出殿,去偏殿里看小宫人的汤药熬得怎么样。
她尚未走进偏殿,便听到一阵男子的咳嗽声,这声音熟悉得很,她眼皮微抬,三步并做两步来到偏殿。
小宫人们对她俯身见礼,而烟雾缭绕中的男人也抬起头,一边拿扇子往炉子中扇着火,一边咳嗽着问她,“原来是武才人过来了。”
“咳咳……我阿耶如何了?可好些了?”
“圣人比前几日好多了。”
武才人脚步微微一顿,随即快步走上前,“刚吃了药,眼下正躺在榻上休息。”
李治稍稍松了一口气,“这就好。”
“阿耶无事便好。”
“殿下金尊玉贵,怎能做这些粗活?”
武才人蹙了蹙眉,伸手去拿李治手里的扇子,“让妾来吧。”
李治微微一避,“不,还是我来的。”
“我也想——”
男人声音微微一顿。
——因他的反手躲避,女人的手没能拿到扇子,而是落在他手背上,柔弱无骨,但也有着不易察觉的薄茧,那是常年手持狼毫才有的痕迹。
李治脸上陡然一红,呼吸乱了起来。
天幕之下,九州万民不由自主惊叹——
“哦~~~”
“这就是传说中的先帝偷庶母啊~~”
“还别说,先帝与天后看上去还挺般配。”
“要不是身份在那摆着,说是新婚夫妇都有人信。”
偏殿之中,朝臣宗室们不忍直视。
作为离权利最近的人,他们当然知道先帝与天后与太宗之间的那点破事。
可知道是一回事,亲眼所见是另外一回事,尤其是天幕的画面还定格在天后的手落在先帝的手上面!
当然,也有那种面上跟随众人鄙夷,但心里对这种事情接受良好的人。
——虽然天后与先帝的身份不对等,但看着就是般配啊。
一个年轻,一个貌美,怎么看怎么顺眼。
如果能忽视两人身份之间的差距,单是看这画面,任谁都想赞上一句天造地设。
但李显兄妹三人对这件事情接受不良好。
尤其是当画面定格在天后与李治的手上时,兄妹三人面色颇为尴尬。
可转念一想,无论他们接受不接受,这都是既定的事实。
如果他们的母亲在感业寺认命,哪里还有他们现在的无上尊荣?
——没有阿娘便不会有他们,谁都可以嫌弃阿娘,但唯独他们不可以,更没资格。
三人脸色被天后尽收眼底。
“怎么,你们觉得我与你们阿耶有伤风化?”
天后淡淡开口。
“……”
这是能放在明面上说的事情吗!
太平想了想,“阿娘问心无愧便好,又何必问我们?”
“我当然问心无愧。”
天后声音依旧平淡。
作为“有伤风化”的当事人,天后非但没有被当众“捉奸”的羞愧,反而以一种极为理直气壮也极为平静的语气反问兄妹三人,“为武才人,我恪守本分,侍奉太宗皇帝。”
“为你们阿耶之妾之妻,我与你们阿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压世家,行科举,打破百年来门阀世家控制朝堂的局面。”
“是以,你们才有今日之尊荣,为帝为王为公主。”
“而天下百姓,也因此而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而九州万里才能海晏河清,盛世太平。”
天后抬眸看太平,“所以,我为什么要问心有愧?”
太平点头。
——好是这个道理。
如果阿娘认命当了尼姑,如果阿耶的皇后始终是王皇后,那是一个连亲蚕礼都不愿意去的皇后,一个背后站着门阀世家的皇后,她为后,怎会支持阿耶的新政?怎会容忍阿耶打压世家推行科举选官?
没有科举,朝堂上便是一潭死水,便是朝臣世家的一言堂,九州百姓的呼声永远不会上达天听,甚至会重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悲剧。
而他们兄妹三人,则不可能存活在这个世上,更不可能享受天下的奉养。
——世间人人可以指责她阿娘不守妇道,不知廉耻,唯独他们没资格。
太平道,“阿娘的确问心无愧。”
——而天幕之上的年轻时的阿耶与阿娘,也真的很相配。
天后懒懒挑眉。
【似这样的事情,肯定不止这一次。】
【但具体有多少次,武皇与李治究竟发展到哪一步,史书没有说,咱们也就不得而知。】
【史书说的是太宗崩逝之后,没有子嗣的宫妃们被送到感业寺当尼姑,咱们的武皇也在这个名单里。】
天幕之上,一群宫妃哭哭啼啼,被卫士们押去感业寺。
鲜艳的衣服不再,珠翠满头也不在,只剩下一个个光秃秃的脑壳,与灰扑扑的尼姑袍。
武才人跟着队伍往前走,一步一回头。
但她看向的方向,却始终没有人出现,她只能被卫士们驱赶着,走进青灯古佛的感业寺。
【呃,换句话来讲,这个时候的李治对武皇并不是非卿不可,要不然他动动手指就能把武皇留下来,而不是等她去当尼姑了,又去佛门圣地宠幸她,让她顶着这种身份不尴不尬回宫。】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那就这个时候的李治与阿武的确清清白白,没有任何超越身份的关系,他俩的相遇,是从感业寺开始的。】
【年轻的帝王想念过世的太宗皇帝,于是去感业寺给太宗皇帝上香,在哪里,他遇到了他命中注定的女人。】
天幕之上,年轻的天子不喜众人跟随,便遣退身边众人,只留三两个心腹跟在身后。
感业寺的一切与宫中大不相同,天子兴致勃勃逛了起来,直到他闯进一个清冷院门,他动作微微一顿,眼皮抬了起来。
一身尼姑袍打扮的武才人手持扫把,正在扫地,没有一点首饰,更没有半点脂粉,却有一种铅华尽卸的惊艳风华。
身后的小宫人瞬间会意,悄无声息从天子身后退下,手里的拂尘一甩,感业寺的尼姑立刻走上前,“贵人有何吩咐?”
“那个院子里的人是谁?”
小宫人努了努嘴。
尼姑想了一会儿,“是先帝的武才人。”
“因不曾为先帝诞下子嗣,所以在感业寺落发为尼。”
九州百姓激动不已。
——好家伙,还是皇帝们会玩儿!
佛门清净地,清冷妩媚俏尼姑,这比太子偷庶母更刺激好嘛!
作者有话说:
李治:没错,是我先动的心!
①:《唐会要·卷三》:贞观十年,文德皇后崩。太宗闻武士箺女有才貌,召入宫,以为才人。时上在东宫,因入侍,悦之。太宗崩,随嫔御之例出家,为尼感业寺。
《旧唐书·本纪·卷六》: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
《新唐书·本纪·卷四》:太宗崩,后削发为比丘尼,居于感业寺。

【高宗李治在感业寺里宠幸了武皇。】
【此时的李治大概也没有想到, 他宠幸的这个人即将开启自己波澜壮阔而又充满传奇的一生。】
天幕之上,小宫人会心一笑,“原来是先帝的武才人。”
“圣人这是……”
尼姑往院子里瞧了一眼, 又飞快收回视线。
小宫人瞧了一眼尼姑,“圣人的事情, 也是咱们能置喙的?”
说完话, 他一挥拂尘, 身后宫人立刻上前, 将院门关得严严实实,禁卫军按剑而立,守在院外。
天幕之下, 九州百姓看得津津有味。
——高深的朝堂斗争他们看不懂,但是这个他们看得懂啊!
虽然他们对太宗皇帝是发自内心的推崇, 可依旧不影响他们看太宗皇帝的乐子啊!
而此时偏殿内的朝臣宗室, 慢慢品过来不对劲——
这种事情无论放在哪种时代都是一桩丑事,但听天幕这意思, 她半点不觉得这件事是丑事,而且言谈之中还有一种隐隐为天后骄傲的态度是个什么情况?!
天幕所处的时代,道德感这么低的吗!
天后也发觉天幕对自己的宽容。
不仅仅是宽容,她的野心勃勃, 她的不择手段,在天幕看来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什么礼仪道德, 什么宗法体制,在天幕面前不值一提,她在这个时代当上了皇帝, 天幕在为她而骄傲。
而她与李治的这段往事, 她甚至并不是以批判的角度来描述, 而是以一种本该如此的口吻在诉说。
——她与李治的情事,不是偷情,更不是有悖人伦,而是你情我愿,而是兜兜转转终于找到自己命中注定的人。
所以,哪怕她被后世的史书妖魔化,哪怕她被描绘成心狠手辣的窃国大盗,但在天幕的时代,她却被受推崇?
是因为她在这个时代当了皇帝?做到了女人穷其一生也无法做到的事情?是华夏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
天后微眯眼。
片刻后,她吩咐上官婉儿,“召武三思。”
“是。”
上官婉儿眼皮微抬,瞬间明白天后的用意。
——培养只忠于自己的势力。
天后与两位兄长的关系并不好,得封皇后时,虽给了两位兄长官职,但又很快将其贬黜外放,两位兄长皆死于外地,只有几个儿子苟延残喘。
若是在以前,天后定然不会把这几个侄子放在眼里,但李唐宗室的势力着实大,且朝臣心向李唐,哪怕是天后提拔上来的寒门,支持天后夺位登基的人只怕也不多,在这种情况下,一把只忠于自己的刀便显得尤为可贵了。
上官婉儿听命而去。
“天后要见我?”
武三思喜不自禁,“容我洗漱收拾一番,便与您一同入宫面见天后。”
他见过父亲的死,更知道自己的父亲死在谁手上,正是他的好姑母,高高在上的天后,正是因为如此,他对天后畏如蛇蝎,生怕自己赴了父亲的后尘。
可不知为什么,天后却迟迟没有对他下手,反而在一月前将他从千里之外的流放之地召回来,他不笨,从随行官员对他的态度里,多多少少能猜得出天后的想法。
——天后需要一把刀。
或许是年龄上来了,天后知晓只有自家人才会向着她。
又或许是圣人过世了,现在的她无需再压制本性,所以他被召回来,成为她未来搅弄朝堂的一颗棋子。
而他的这种想法,在天幕出现的那一刻无比确信。
天后到底是天后,她的野心非一般人能比拟,在李唐鼎盛太平之际篡夺李唐江山,这件事情只有武家人才会支持她。
所以,他封侯拜相乃至更上一层楼指日可待。
韦香儿眼巴巴看着天幕,对后面发生即将发生的事情又期待,又忐忑。
一是想看天后是如何把先帝牢牢握在手心的,她想学着点。
二是因为天后登基之后的事情她着实放心不下,天后登基,三郎必会被废为皇嗣,待天后崩逝,她与三郎才会再度掌权,但这个时间到底是多久,是三五年,还是十年八年?她要熬多久才能熬出头?
【虽然获得了高宗李治的宠幸,但这个时候的武皇并没有熬出头。】
【李治的皇后是太宗皇帝亲自为李治娶的,高门贵女,端庄贤淑,颇受朝臣拥戴。】
【哪怕他不喜欢这个皇后,还有一个解语花萧淑妃等着他宠爱,同样是高门贵女,极受朝臣推崇。】
天幕之上,出现王皇后与萧淑妃的身影。
像是怕世人不知道她们似的,她们的画像旁边,以小字写着两人的家世与膝下皇子。
【我们的武皇想在这种情况下杀出重围,得到李治的宠爱,以先帝废妃的身份重返皇宫,其难度差不多是地狱级别。】
【哪怕李治对她一见倾心,非她不可,但她的身份是定时炸弹,有幸重回皇宫,也只能夹着尾巴生存,跟有人有钱有势力的王皇后萧淑妃斗就是一个死。】
【我们的武皇仍在感业寺熬日子,也正是在感业寺里,武皇写出流传千古的《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天幕之上,就着微弱烛光,武才人写下缠绵悱恻的情书。
这封信很快被信使飞马送给皇宫里的李治,李治看完书信,抬手掐了下眉心,整个人都透着焦躁不安。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为之惊叹。
会还是天后会啊!一封信便让先帝寝食难安!
偏殿里的朝臣宗室长长叹气。
——色字头上一把刀,先帝怎么就不明白呢!
天色渐晚,李治的灵柩旁只留几个守夜之人,其他人各自回各自的宫殿,洗漱休息,以待明日的守灵。
作为李治的儿媳,如今的皇后,旁人可以走,但韦香儿与李显却不能走,夫妻俩略吃了些东西垫肚子,便又回到灵堂,给先帝守夜。
一连熬了几日,李显昏昏欲睡,没什么精神,但韦香儿两眼一亮,被天幕之上天后的书信而惊叹。
到底是天后,哪怕远在宫外,也能轻易拿捏先帝的心思。
但这种手段只能看,她学是学不来的。
——似这种情诗,她是一个字都写不来。
【要不人家是华夏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呢,这文学素养,这把握人心之精准,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当然,她写信的目的不止是告诉李治她想李治了,作为一个天生政治家,她写信还有另外一个目的——让宫里的人注意到她。】
天幕之上,出现王皇后的身影。
珠翠满头的皇后揽镜自照,手指轻抚着鬂间的赤金簪子,“哦,是先帝的武才人?”
“圣人很喜欢她?”
“以奴婢来看,似乎是非常喜欢的。”
小宫人小心翼翼道,“圣人是为她才去感业寺,每次去感业寺都会宠幸她。”
“圣人若长久不去感业寺,她便会给圣人写信,圣人每次看完信,都茶饭不思魂不守舍的。”
王皇后笑了一下,“咱们的圣人也会茶饭不思魂不守舍?”
“看来这位武才人比萧淑妃那个贱人在圣人心里的分量更重。”
“将她接进宫。”
王皇后长眉微挑,骄矜又自负,“借她之宠,来分萧淑妃那个贱人的宠爱。”
“一个年龄大又侍奉过先帝的人,可比萧淑妃好拿捏多了。”
【咱就是说,这绝对是王皇后有生以来做的最错的一件事。】
【本来想驱虎吞狼,没想到却是引狼入室,之后无论是她,还是萧淑妃,都成了武皇的手下败将。】
天幕之上,武才人在小宫人搀扶下了马车,此时她的小腹已微微隆起,她轻抚着的肚子,抬头看着阔别已久的皇城。
天幕之下,武三思来到同样阔别已经的宫殿。
早在天后与他的父亲还未彻底撕破脸皮时,他也曾跟随父亲进宫,拜会已经成为皇后的天后。
但那已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了,久到他的记忆都有些模糊,而今得幸再入宫,让他有种别世经年的恍惚感。
他束手束脚走进殿,尚未看清殿内高坐在主位上的人,便对上面的人行三叩九拜的大礼,“拜见天后。”
待他行完大礼,他又微微欠身,“侄儿三思拜见姑母。”
——先君臣,再论亲。
在他之后,其他武家儿郎也有样学样,向天后行跪拜之礼。
天后眉梢微挑。
这些侄子们比她的两位好兄长聪明,善于迎奉,也善于钻营,略微调教,便能成为她掌心的一把尖刀。
“难得你们还认我这个姑母。”
天后缓缓开口。
武三思打了个激灵,“姑母此言侄儿如何担得起?”
“只有姑母不认我们,哪有侄儿不认姑母之理?”
说话间,砰砰在地上磕了几个响头。
寻常会客会有软垫或者小秤,哪怕不赐座,跪在软垫上也能保护膝盖不受伤,但因为他们父亲的缘故,天后对他们连半点脸面情都没有,小秤有,但他们不配坐,至于保护膝盖又彰显身份的锦毯,则是没有铺在殿里,他就这么跪在冰冷地板上,几个头磕下来,额头一片殷红。
“姑母大人有大量,将侄儿从千里之外召回,已是侄儿几世修来的福气,侄儿哪敢不认姑母?”
武三思忙不迭表忠心,“侄子只求姑母不计前嫌,让侄儿在姑母面前尽孝,以弥补阿耶曾经犯下的滔天大错。”
【但此时的王皇后并不知道自己招惹了一个怎样厉害的人物,仍在自己的宫里沾沾自喜,得意自己终于有了帮手,有人能替她制住萧淑妃。】
【被她寄予厚望的武皇,的确没有辜负她的期望,很快打败萧淑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