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道_非)


我真的遭不住这种折腾!
李显缩了缩脖子,回想起自己在京中被母亲捏在掌心的恐惧。
“三郎怕什么?”
韦香儿不甚在意,“既在那个位置,便要承受别人的攻讦陷害。”
“若是不然,便是如我们一样,在这穷乡僻壤里熬日子。”
李显摸了摸自己没有吃饱的肚子,“那,四弟还是比我们好一些的。”
“最起码,他不会饿肚子。”
武三思眼睛一亮。
——就该如此!
把这些人全部清理了,便不会有人阻挡他成为皇太子了!
上官婉儿轻轻一叹。
——曾几何时,她的父亲与祖父便是这种死法。
上位者相争,下位者死伤无数。
【但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太平公主出场了。】
【因为来俊臣这人堪称武周大杀器,无差别攻击,他不仅诬告李旦,还有李显张昌宗与武氏子弟,好家伙儿,属于一下子把人全部得罪完的那一种。】
天幕之上,男人侃侃而谈。
而被他点的那个人的名字,则大惊失色,连忙替自己辩解。
可是完全无用,禁卫们持剑上前,将那人直接从殿中拖走。
又一场腥风血雨的杀戮。
武三思:“???”
等等,这厮不是攻击李旦谋反吗?怎么把他也给带上了!
“诬告!这是诬告!”
李显气得跳脚,“我远在千里之外,怎么谋反?!”
“拿头来谋反,还是撒豆成兵来谋反!”
李旦:“……”
好的,舒坦了。
——被诬告伤害的不止他一人。
【太平公主此时已深入朝堂,有自己的一方势力,她知道这把火会迟早烧到自己头上,于是与武氏子弟们合谋,既然来俊臣给脸不要脸,咱们就别给他脸,直接一波把他送走,省得他日后来诬告我们。】
【就这样,一代酷吏来俊臣,死于极刑,死于太平公主之手。】
天幕之上,太平端坐轿撵,侍女缓缓拉开纱幔。
“行刑!”
刀斧手大喝一声,提刀上前。
血色顷刻间染红整个台面。
【当然,我们的太平公主不止做了这一件事。】
【在无数次李武两家针锋相对,而李旦单方面被武家人吊打的情况下,她瞒着所有人护住了自己那毫无反抗能力的兄长李旦。】
武瞾微微一笑。
——她女儿的作用,这不就体现出来了么?
作者有话说:
李旦:弱小可怜又无助
李显:弱小可怜又无助
太平:…苟住,我们能赢!
武家人:说好的你是我们的人呢!
①:《旧唐书·睿宗本纪》:及革命,改国号为周,降帝为皇嗣,令依旧名轮,徙居东宫,其具仪一比皇太子。
②:《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先是,凤阁舍人修武张嘉福使洛阳人王庆之等数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
③:《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太后又问地官尚书、同平章事格辅元,辅元固称不可。由是大忤诸武意,故斥长倩令西征吐蕃,未至,征还,下制狱。
④:《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一》:太后享万象神宫,以魏王承嗣为亚献,梁王三思为终献。
⑤:《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一》:户婢团儿为太后所宠信,有憾于皇嗣,乃谮皇嗣妃刘氏、德妃窦氏为厌咒。癸巳,妃与德妃朝太后于嘉豫殿,既退,同时杀之,瘗于宫中,莫知所在。
⑥:《资治通鉴》:俊臣欲罗告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又欲诬皇嗣及庐陵王与南北牙同反,冀因此盗国权,河东人卫遂忠告之。诸武及太平公主恐惧,共发其罪,系狱,有司处以极刑。

妹妹,你果然是我的好妹妹!
天幕之上, 出现太平公主的一张脸,她静静注视着朝堂纷争,宫廷变化。
每一次李旦身陷危难之中, 总会有人不经意间施以援手,李旦转危为安, 庆幸不已, 双手合十, 向天祷告。
——若苍天果真有眼, 便让他早些结束这种惨无人道的酷刑吧!
扮成宫人装扮的太平从殿外缓缓走进来。
她走到李旦身边停下,双手摘下帷帽,看着无比虔诚祷告着的兄长, 轻嗤出声,“四兄今日祷告, 明日祷告, 难道还能将那些人祷告死了不成?”
“不祷告又有什么法子?”
李旦叹了口气,心如死灰, “如今的我,也只能做这些事情了。”
太平冷笑,“四兄这个样子,哪里还有一点李氏皇族的样子?”
【是的, 宝宝们没有看错,在李显被流放, 在李旦万念俱灰的情况下,早已嫁入武家的太平,仍然在为李唐的复兴而奔走。】
武三思:“???”
好家伙, 你原来不是武家媳妇儿, 你原来是李家的细作!
李唐宗室:“!!!”
到底是太平公主啊!
还是跟咱们自家人亲!
李旦热泪盈眶。
——妹妹, 你果然是我的好妹妹!
李显颇感欣慰,“到底是二娘,这种情况下都不忘初心,仍记得自己是李家的人。”
“那又如何?”
韦香儿不置可否,“她纵然夺了位置,也不过将万里江山拱手相让于你们罢了。”
“当然是让给我们了。”
李显道,“难不成让武家人来继承锦绣河山?”
“我与四弟可是她的亲兄长,我们若为圣人,难道还会亏待她?”
“两位兄长自然不会亏待我。”
太平静静看着天幕,她已从上阳宫离开,此时正在往公主府走,一边走,一边看天幕的景象,“可兄长终有崩逝的一日,而这江山万里,也会拥有新的主人,到那时,我的地位又如何?”
——只有把那个位置握在自己手里,自己才不会成为别人刀俎下的鱼肉。
太平静了一瞬。
半息后,她掀开轿帘,吩咐侍女,“广发帖子,召集所有在京宗亲来我府上议事。”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她已明白自己该做什么。
【来俊臣的这件事,便是一件很好的体现。】
【而来俊臣的存在,也让太平第一次与武家人紧密相连,联合武家子弟把这个祸害送走。】
【所以不少史学家们都觉得来俊臣是女皇的一把磨刀石,她不希望李武两家交往过密,但也不希望李武两家彼此仇恨,所以她需要一个人,一个能将两家联合起来,但也只是貌合神离的联合。】
【而来俊臣,便是这样一个人。】
天幕之上,女皇批阅奏折。
“圣人,来俊臣死了。”
小宫人一路小跑入殿,轻声向女皇汇报。
女皇微微颔首,面上没有喜怒。
批阅好的奏折被她放在一边,她翻开下一本的奏折。
而坐在她下首的上官婉儿,则不动声色收回视线,悄无声息叹了口气。
——又是一把磨石刀。
武三思没那么欣喜若狂了。
——来俊臣是磨刀石,那他是什么?
是姑母手里的刀,还是又一块磨刀石?
不能吧,不能吧?
他都为姑母做了这么多见不得光的事情了,姑母不至于这般待他。
再说了,姑母都想把万里江山传给他了,怎么可能只把他当刀?
【而我们的太平公主呢,便是磨刀石之下的粘合剂,将彼此仇恨的李武两家勉强粘合在一起。】
【而这个时候的女皇,也年岁渐长,再度动了立储的念头,在儿子还是侄子之间犹豫不决。①】
天幕之上,女皇与一臣子先后而行,似在商议着什么。
【但在听过狄仁杰的一番话后,女皇豁然开朗——】
【儿子与侄子谁亲?】
【立儿子,百年之后享祭祀香火。】
【可若立侄子,没听说过谁家侄子会祭祀姑母的。②】
【就这样,武三思彻底出局。】
武三思:“???”
——姑母看我一眼!
别说祭祀你了,只要我能当太子,我能喊你亲娘!
李唐宗室长舒一口气。
还好还好,这万里江山还是他们老李家的。
李旦提心吊胆。
——所以呢,阿娘立了谁?
李显望眼欲穿。
——我!我!我!
阿娘,你难道忘了千里之外被流放的我了吗!
【武三思虽然出局,但女皇这个时候还有两个儿子,那么问题来了,是立李显,还是立李旦,这个选择题再一次摆到女皇面前。】
【在太平的奔走周旋之下,李旦虽然活得艰难,但也勉强保住了性命,成功苟到女皇年龄渐长,再次挑选继承人的时候。】
【有之前被武家人折腾得死去活来的前车之鉴,李旦婉拒不约,表示自己对皇位毫无兴趣,薅羊毛也不能只逮着一只羊坑啊!我还有一个兄长,你们换他来!③】
宗室们恨铁不成钢。
——骨气呢!
身为天家皇室的骨气呢!
就这么把皇位拱手相让像什么样子!
【咱们就是说,经历了这么多年的血雨腥风,李旦这会儿对皇位都有阴影了,天地良心,他的枕边人是怎么死的他还是知道的,皇位这种浑水他是坚决不蹚第二次了。】
【事实证明,他的婉拒不约非常有先见之明,因为女皇的确没怎么考虑他。】
宗室:“……”
果然是血雨腥风里活下来的人,保命手段很有一套。
【拜托,李显在三月份的时候已经被女皇接回来了,而且女皇丝毫没有清算武家给李家腾位置的想法,摆明了是要立一个跟武家没有任何恩怨的继承人好吗!】
【如果李旦这个时候敢冒头,不用女皇开口,武家人绝对能让他知道什么叫残忍。】
李旦微微一笑。
——是的,他就是这么有眼色。
被武家人联手坑了这么多年,没眼色也变得有眼色了好吗!!!
【在这里我想说一句女皇。】
【后世的史书都喜欢把女皇塑造成一个冷酷无情的政治动物,但up主的看法与他们不一样,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立太子,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到女皇对待自己子女以及侄子们的拳拳爱护之心——】
【她立了李显,一个与武家人毫无恩怨,且愿意与武家人交好的儿子。】
李显长舒一口气。
——阿娘果然没有忘记他!
阿娘心里果然还是有他的!
李旦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立三兄好啊,三兄不仅跟武家人没恩怨,跟他更没有恩怨,三兄当了皇帝,他才有好日子过啊!
武三思:“……”
虽然有些不能接受,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总比李旦那厮上位强。
那厮跟他不共戴天,要是那厮登基为帝,他武氏一族哪里还有活命的可能?
【就这样,李显成功上位,被女皇立为皇太子。】
【而在房州均州吃土吃了十四年的李显,这一次显然长了教训,上次被废是因为他刚上位便迫不及待培养自己的势力,这一次他学乖了,韬光养晦,与武家人交好,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先后嫁给武家。】
天幕之上,洛阳又一场盛事。
李武两家在斗了数十年之后,终于在继太平公主之后达成面和心和,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联姻。
【李显与武家人结亲,其目的再明显不过,母亲就是我的天,母亲让我干啥我干啥,借联姻巩固自己的势力,也借联姻讨好女皇——】
【阿娘啊,您就放心吧,我都与武家捆绑到这种程度了,我上位之后绝对不会清算武家的,您就放心把皇位交给我吧!】
李显昂首挺胸。
对,就是这个道理。
他很乖的,也很识趣儿,断然做不出那种给点阳光就放肆的事情来。
武三思颇感欣慰。
——这样的太子合该登基为帝啊!
瞧瞧瞧瞧,两个女儿都嫁到我们武家了,这是一点清算我们武家的念头都没有啊!
——姑母啊,您就放心去吧,咱们武家肯定能繁荣昌盛,立足百年!
武家必亡于此。
太平收回视线,瞬间明白李重润以及武延基的真正死因——
两股势力拧成一股绳,这是帝王大忌。
武瞾嘴角微勾。
【千年之后的我们不知道女皇看到这一幕心中作何感想,但我们知道女皇在看到这一幕时做了什么——】
【来俊臣这块磨刀石死了,便有新的顶上来,比如说,张昌宗兄弟。】
天幕之上,景象再变。
一个清雅若莲,一个飘飘欲仙,两个绝顶隽秀的男人肆意出入宫门,俨然新的天之骄子。
【李武两家对张昌宗兄弟俩颇为不满,但没办法,女皇宠信啊,只敢偷偷议论。】
【这一议论,便引出塌天大祸——】
【李显嫡长子李重润,李显嫡女永泰公主,永泰公主的驸马武延基,皆死在这件事情上。④】
李显、武三思:“!!!”
狗日的张昌宗,老子跟你们没完!!!
太平公主秀眉微动,但最终什么表情都没有。
——这便是圣人威仪,不容置喙。
【因害死了李武两家的继承人,张昌宗兄弟俩便彻底得罪李武两家。】
【但李武两家是谁啊,那可是经历过来俊臣的!经历过自己枕边人被女皇所噶的!能屈能伸能苟,苟得苟中苟,方为人上人!】
天幕之上,太平公主牵头,所有李家与武家的人坐在一起,商议如何解决这件事带来的恶劣影响。
“不能这样放过他们!”
年轻人血气方刚,拍案而起,“我们现在便联合上书,请奏圣人诛杀二张!”
“坐下。”
太平声音冷冷,“你若想死,便自寻东南枝,不必拉上满门性命与你一同送死。”
年轻人气得跳脚,“你这是坐着说话不腰疼,死的不是你的兄长你的儿子,你当然能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
“我的第一任驸马,在我尚未出月子的时候便已经死了。”
太平面无表情。
房间陡然陷入安静。
【于是乎,在第二年八月,兄妹几人联合上奏,请立张昌宗兄弟二人为王。⑤】
【——是的,兄妹三人跪滑得又快又彻底,想着女皇年事已高,他们没必要在这个时候与女皇撕破脸,再苟一苟就能苟到胜利。】
太平丝毫不意外。
——这是她能做出来的事情。
一旦明白自己的处境,便能迅速看清局势,找出最利于自己的一条路。
【但是他们显然低估了二张的作死能力,这是两位比来俊臣还疯的疯狗。】
【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得罪李氏一族,不把李家的人彻底踩死,等女皇崩天,他们便会被李家人捏死。】
【所以一不做二不休,他们直接对太平公主下手,他们太清楚太平对于李武两家人的影响,于是他们选择擒贼先擒王,诬告太平男宠谋逆,借此引火到太平身上⑥——】
天幕之上,场景再换。
女皇勃然大怒,洛阳城再一次血流成河。
【太平与二张的关系彻底破裂。】
【这一次,换两位兄长劝太平苟一苟。】
天幕之上,李旦与李显搓着手,轮番劝说一脸冷色的太平,“二娘啊,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咱们再忍忍。”
“是啊,再忍忍。”
“阿娘年龄大了,折腾不了几年了——”
“忍?”
太平缓缓抬眉,平静看着两位兄长,“我忍够了。”
“忍够了也得忍!”
在这种事情上李旦显然更有发言权,拉着太平循循善诱,“你看,四兄我都熬出头了,你肯定也能——”
“四兄当年原本不必忍。”
太平冷笑甩开李旦的手,“是四兄懦弱无用,才被那些人欺压至今。”
“我若是四兄,断然不会有今日之局面。”
【当我们熟读历史,我们就会知道,史书上很少有女人的身影,她们做了什么,出发动机又是什么,没有会知道。】
【我们知道的是李家的拥护者,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诛杀二张,逼女皇退位。】
【是日,武周灭亡,李唐再兴,武瞾退位,李显登基。】
【于是世人称颂,是张柬之挽救了大唐,是张柬之挽救了动荡不安的时代,他是风雨飘摇之中的定海神针,是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忠臣纯臣。】
【但是,在在历史长河里,在吝啬笔墨如史官们,在史书上写下这样的记录——】
【神龙元年,预诛张易之谋有功,进号镇国太平公主。】
天幕之上,改朝换代。
公主缓缓走入大殿,接受天子加封,是为——镇国太平公主。
作者有话说:
武瞾:哦?
太平:呃…
①:《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六·唐纪二十二》:武承嗣、三思营求为太子,数使人说太后曰:“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太后意未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