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木南斐)


之后这些“中心”便共同构成了长三角城镇群的初步轮廓。】
【有评价道——“黄道婆传播和发展了上海地区的植棉和棉纺织业,改变了元、明两代苏南部分地区的生产结构,发展了产业经济,推动了江南和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发展。”】
【就连一位外国人李约瑟,也在其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这样说道——“她(黄道婆)为十三世纪杰出的棉纺织技术革新家,应要对她在棉纺织史上的革命作出高度评价。”】
外国人?
竟是连国外的人也知晓黄道婆事迹?
这一对比,竟显得刚才他们那番说辞更是无知甚至浅薄了……
哎,没脸啊,真是没脸啊。
再待不下去,有人急忙掩着面告辞了,只心道,今日他说这话,可千万不要传出去才行……可这么想着,也约莫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可知刚才听着的人,并不都是附和他们的……
这么一想,就更是难言和难堪了。
而且更难以言说的是……之前说那些话的某些心思,难道当真被天幕神通知晓了去?!否则怎会如此巧合!
即使如此,那之后说话可真是要千万思虑了才是……
无独有偶——
这样的事情不止发生一起,尽管情境不同,但基本都大同小异。
眼看着天幕对于女子的维护和帮衬越来越多,总有坐不住的,心里不得劲的,所以这揪着缝儿,怎么都要掰扯回来点。
但可惜的是,不仅没能逞一时口舌之快,竟还更加丢人现眼了。
而且天幕竟还在继续往下说——
【建祠祭祀,树碑立传……但后世对于黄道婆的纪念可不止是如此。】
不止是如此?
这样都很不得了了,那还能如何?!
无数女子不禁更莫名激动起来。
这位平民女子,还能达到什么程度?

刘彻也是摸了摸下巴,心想一个平民女子,其后世对她的纪念究竟还有什么?
之前提到过的东汉那位张衡,可也还是做官的。
而这位黄道婆,可只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普通百姓,竟是也流芳于世了。
如此平民视角的经历和传世之名,恐怕更是能激励众多百姓了。
尤其是那些女子们,再怎么说,所带来的影响和振奋作用等,必然是不小的。
秦朝咸阳附近——
“快到了。”
吕雉掀起马车窗帘,已不知是第多少次朝外看去。
而现如今,他们总算是快到咸阳了。
也终于……即将要踏上更未知的道路。
可尽管如此,这条未知的路,她也必须要走。
尤其是在听了这些女子的事迹后,包括她自己,能以女子身份而干政的班昭,以及现在这位黄道婆……都叫吕雉心中的野望更加疯涨,更何况现在就是最好的时代,若是她不能及时把握住,如何对得起自己?
甚至那位黄道婆还能以平民女子身份流芳于世。
那样可怜悲惨的身世,那样的遭遇和境遇……尚且都能做到如此地步,能有如此的传世之名,那她又有何做不到的?
而再听天幕讲后世对于这位平民女子的纪念——
【从史料上查到,松江一带,也就是现今的上海地区,其中与黄道婆有关的祠、庙、堂、楼等足有十多处。】
【如公元1330年,在黄道婆死后,松江人民为了感念她的恩德,便在顺帝至元二年,即公元1336年为她立祠,岁时享祀,后因战乱,祠被毁,但是明熹宗天启六年,即公元1626年,张之又塑象于宁国寺。】
【到了清嘉庆年间,在上海城内渡鹤楼西北小巷,立有黄道婆的小庙。】
【黄道婆墓在上海县华泾镇北面的东湾村,于1957年重新修建并立有石碑。】
【上海的南市区曾有先棉祠,建黄道婆禅院。】
【现在上海豫院内,有清咸丰时作为布业公所的跋织亭,供奉黄道婆为始祖。】
十多处的祠、庙、堂、楼!
还有石碑禅院,以及供奉其为始祖等等……
这等后世纪念之成就,和其传世知名,可真是——
【还有其他的。】
等等……什么?!
竟是还有?!
【如关于黄道婆墓——】
【黄道婆墓始建于元代乌泥泾古镇。
据《二十六保志》载:“黄道婆在二十六保二十八、九图、田六分二厘七毫。”
历来未见整修记载,年长日久,已荒冢累累,难以辨认。】
【但是在1957年,经江苏省上海县人民委员会整修,加高坟台,设石凳供桌,镌石立碑。
到1984年,黄道婆墓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然后1987年,又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再就是在1996年,还再次被列为徐汇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什么什么??
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虽然是从未听过之词汇,但是也不难懂。
可也就是不难懂,什么文物保护,教育基地等字词,才更是让他们瞠目结舌,也震惊难言。
一个女子……一个平民女子的墓,竟还能到这种程度?!
【还有关于黄道婆祠——
据历代《上海县志》载,黄道婆祠也称黄婆祠或先棉祠,俗称黄婆庙,在华泾镇南郊村黄婆庙自然村。】
【1993年3月出版的新编《上海县志》载,黄母祠在历史上曾七建七毁。】
【1960年,上海市文管会整修黄母祠。
1963年被列为上海县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大革命”中祠被摧毁,仅存残瓦废墟。
1991年3月,市文管会决定,为纪念上海县建县700周年,在原址重建黄母祠。】
【同年5月,在征地扩大的上海植物园内,动工重建黄母祠,并改称黄道婆纪念堂,于1993年12月竣工。】
【再有黄道婆纪念馆——】
【黄道婆纪念馆由墓园和纪念馆两部分组成。
2002年3月动工兴建,2003年3月竣工并对外开放,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
2004年,黄道婆纪念馆被列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
2006年,黄道婆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听着好像也很不得了,毕竟是国家级?
黄道婆墓,黄道婆祠,黄道婆纪念馆……还有吗??
不会还有——
【还有与黄道婆相关的纪念路——】
【先棉祠街。
在今黄浦区西起迎勋北路,东至河南南路。
清道光六年,即公元1826年,知县徐乃大在县城西南半段泾李氏吾园红雨楼内,建造了一座先棉祠。
先棉祠街便是由祠得名。】
【花衣街。
今黄浦区小南门,在新码头街至王家码头街。
因棉花,俗称花衣,行聚此得稻。
清道光二年,即公元1822年,上海原棉商人在小南门外——“生贤桥东梅家弄小武当余”地成立花农公所。
由此这里成为上海主要的花衣市场和码头。】
【另外就是与黄道婆有关的纪念品——】
【即黄道婆纪念邮票。
1980年11月20日,我国邮电部发行《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三组)》纪念邮票一套,共4枚。
其中第4枚就是为元代女纺织技术专家黄道婆。
该纪念邮票面值60分,发行量总共100万枚。】
【黄道婆是第一位展现在新中国邮票上的古代女科学家。】
【再有就是黄道婆纪念银币。
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纪念币第六组银币”。
银币一套共四枚,面值5元。
正面图案为国徽,国号和年号,其中有一枚银币的背面图案的人物形象为“黄道婆立像”,总共发行量3万枚。】
等等……等等!
纪念路,什么纪念邮票等都还好说,竟还有纪念银币?
银币?!岂不就是钱财?!
那位黄道婆竟还能出现在钱财之上吗?!
才刚震惊震撼于此,天幕之上也出现了相关的画面展现——
墓碑,石碑,祠堂,禅院……
纪念路,纪念邮票,还有那纪念银币……
竟当真是这样!
“天啊,银币上立像,这是多大的殊荣?!”
“具有纪念意义的银币,恐怕这还会世代保存?应当不会花费出去吧?”
“那岂不是这银币价值更高了?听天幕说,总发行量可才3万枚!”
“这这……这后世对其的纪念,也太多了吧?”
“怎么,兄台是羡慕了?”
“啊……难道诸位不羡慕?从听到现在,哪曾听说过这些……”
是啊,哪曾听说过这些?!
尤其是那纪念银币,那可是银子啊!
而银子之上,竟然有那黄道婆的立像!还是如此栩栩如生,如此精致又美观……
谁不震惊震撼?谁又能不心生羡慕?
毕竟这可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之事,而恐怕那纪念银币,还不是谁都能在其之上立像的。
可见这位黄道婆之功绩和传世影响等,那真是比他们想的还要深远,还要有其重要意义在……
而且这可还是位平民女子。
在后世对于其的纪念竟是如此之多,并且还如此重视。
这如此种种,也真是叫他们开了眼……
【哦对了,还有和黄道婆相关的纪念日——】
等等……这竟是还有?!
【即民间俗说农历四月初六为“黄道婆生日”,而农历七月二十日为“棉花生日”。】
纪念日……
原来竟是还有专为其设立的纪念日……那岂不是每到这个日子,都会想起这位黄道婆?!
要知道每年可都是有这四月初六日子的。
绝了,当真是好绝啊。
也当真是……好羡慕啊。
历朝历代下,也不知有多少人听得满心艳羡难言,毕竟这一路听下来,可实在是不知该怎么感叹,又该感叹什么好了。
而男人都是如此,更别说听着的众多女子了。
那可是和她们同样的女子。
而对方能以平民女子之身达到如此高度,能有如此的后世纪念等,更是犹如一道甘霖浇灌进了她们心间之中。
原来不用拥有多高的身份和地位,也不用拥有多大的权势和后盾,原来女子能做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原来于国有用,于民有利,也能被后世纪念至此。
而不是守着贞洁,欲立牌坊,得了那名声,结果却被后世所抗拒和反感……原来是这样。
这一刻,更宽广的道路已然铺在了她们眼前。
但是她们想了,却能被允许吗?
尤其是宋之后历朝历代下的众多女子,才晓得明白更多,原来烦恼忧心竟也更多。
但又转念一想,这位黄道婆可是宋末元初年间的女子,所受限制应当是同样不少。
对方尚且能够做到如此的地步,那她们……
【黄道婆的故事就到这里,接下来再给大家讲一下一位明末时期的英雄女子吧。】
明末时期??
岂不是“裹小脚”已然盛行的时期?
这个时期竟然还能涌现出英雄女子吗?!
【历朝历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的,而我们接下来要讲的这位英雄女子,可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从而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被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
“这份殊荣,也真是了不得了啊。”
所以这位巾帼英雄,究竟是谁?
【这位明朝末年女将,巾帼英雄,就是秦良玉,四川忠州人,丈夫马千乘,世袭石柱宣慰使,也俗称土司。
在其丈夫马千乘被害之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领夫职。】
【总的来说,秦良玉曾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于是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连明朝崇祯皇帝都曾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
【而在秦良玉死后,后世文人为赞颂秦良玉,所作的诗词也非常多。
还有如近代文人冰心,郭沫若也对秦良玉大加称赞,爱国将领冯玉祥也曾说到——“纪念花木兰,要学秦良玉。”】
【在明朝灭亡后,南明朝廷还追谥秦良玉为“忠贞侯”。】
明朝朱元璋时期。
听到这位明末的女将,朱元璋相较之前,心情不由得更为复杂。
纪念花木兰,要学秦良玉。
他为明末这位女将感慨,也为明朝的灭亡感叹,还有“南明朝廷”……
这一出现“南”字,结果可想而知。
而且又是崇祯年间,其“君王死社稷”,朱元璋可还记得清楚。
所以那时候,明朝倾颓崩塌之势,是真的再挽救不回来了?
其实究竟什么结局,先前天幕就已经给出,朱元璋也早已知晓。
可再听到,还是忍不住心情复杂,毕竟他这才刚开国,就已经知道什么时候国灭……不过更让朱元璋心情复杂和想不到的是,为拉回明朝倾颓之势而做努力的,竟是还有女子。
女子啊。
哪怕没有天幕先前所讲,他也是知晓现今世道下,女子究竟如何,更何况是明末时期。
可明末时期竟出现一位巾帼女英雄……朱元璋不禁又感叹了一声。
让他再来认识下这“女子之能”吧。
【我们再来仔细介绍一下这位秦良玉将军。】
【秦良玉是位胆智过人,擅长骑射,又擅长作文章的女子。
其姿态风度娴静文雅,行军治兵,号令严明,所领军队号称“白杆兵”,远近闻名。】
【于早年间,即万历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599年,杨应龙在播州作乱,秦良玉的丈夫石柱宣抚使马千乘,则率领三千人随李化龙前往征讨,而秦良玉率领五百精兵押运粮草,与副将周国柱扼守邓坎地区。】
【万历二十八年,即公元1600年,杨应龙军趁李化龙大军在营中大摆筵席发动袭击,秦良玉与丈夫当先将其击败,而后乘胜追击,接连攻破金筑关等七个营寨。
而后又协助酉阳各路官军攻取桑木关,大破杨应龙军。】
【秦良玉为南川路战功第一!
但杨应龙兵败身死之后,秦良玉却不自报军功。】
【到万历四十一年,即公元1613年,马千乘被太监邱乘云诬告,病死于云阳的监狱,于是秦良玉代领马千乘的职位。】
秦王宫。
嬴政暗自点了点头,又是一位女将。
到现在,已经三位女将了吧?
那位平阳昭公主,妇好,还有这位秦良玉……可见这女子完全也可为将。
又或是确切说,女子能做之事,实属有很多才是。
【之后泰昌元年,即公元1620年,后金入侵辽东,朝廷便诏令秦良玉出兵援助,于是秦良玉派兄长秦邦屏,弟弟秦民屏率领几千人先前往,而且明朝廷还赐秦良玉三品官员的服饰,并任命秦邦屏为都司佥书,秦民屏为守备。】
【天启元年,即公元1621年,后金包围重镇沈阳,秦邦屏,秦民屏随总兵童仲揆渡浑河与清军血战,最终秦邦屏战死沙场,秦民屏突围而出,秦良玉于是亲率三千前往直抵榆关,所经过的地方竟秋毫无犯。】
【之后朝廷又下诏给秦良玉加二品官员服饰,并封秦良玉为诰命夫人,封秦良玉儿子马祥麟为指挥使。】
历朝历代下,不少人讶然。
从三品官员服饰到二品官员服饰,还被封为诰命夫人,这才一年不到吧?
【同年九月,明朝廷兵部让秦良玉再回乡征兵二千。
秦良玉与秦民屏回乡后,恰逢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在重庆造反。】
【其部将樊龙派遣使者带着金银和丝绸,前来想与秦良玉结盟。
但秦良玉却将使者斩杀,又立即发兵率领秦民屏,以及秦邦屏的儿子秦翼明,秦拱明逆流西上,渡过重庆城,乘敌不备,直达重庆南坪关,断贼归路!】
【而后秦良玉设伏兵袭击两河,将敌人的船只烧毁,再之后,秦良玉分兵守忠州,派快马带檄文至夔州,要求当地驻军赶紧防守瞿塘峡上下游地段,最终得以击退入侵造反的贼兵。】
“好女!能不被金银丝帛所诱惑!”
“而且当机立断,那行兵作战之策略,可真是有条不紊,且进退得宜。”
“嗯是,这着实不简单。”
于历朝历代下,仔细听的将领不少,男人也不少,就连对战事不太感兴趣的女子,也是更凝神细听之。
她们越发关注女子能做之事,以及可做之事了。
而这位秦良玉,还是出自明末时期。
可见当时风气下,尽管仍是多加束缚女子,但若女子自身能够自立自强,竟也是能出彩立足于世的。
而再看历朝历代下的众多男人们——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