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木南斐)


朱元璋:“……”
朱八八是什么称号???
【说是明太祖,其实朱元璋的谥号是“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
刘彻:“……”
这朱八八的谥号可真是够长的。
秦王宫。
嬴政眯了眯眼睛,不由得和自己的“始皇”之称谓对比了一下,然后暗自点点头。
他的虽简单明了,但讲究的就是一个“凸出”,无人能及。
而且,这谥号之称——无非就是“子议父,臣议君”,如此而为,于他何用?他之功绩如何还用他人来评判。
所以,甚无谓,朕弗取焉。
明朝朱元璋时期。
朱元璋轻咳一声,暗道这可和他没关系。
嗯,没关系!
【朱元璋曾言——“寸板不许下海,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
【从这句话不难看出,朱元璋实行海禁政策的部分用意。】
【明朝在建立之初,确实仍面临许多问题。】
【所以不得不说——其海禁政策的提出,和朱元璋时期的国内情况实属有着必然的联系。】
【除此之外,这也和朱元璋的出身等原因密切相关。】
“出身等原因?”
李世民不禁有些诧异:“这和出身原因又有多大的密切联系?”
【有句话形容朱元璋是:“开局一个碗,江山全靠打。”】
刘彻也是不由得面露诧异:“开局一个碗?”
一个碗的开局?江山全靠打?
这朱元璋……
【纵观历史,历朝历代所有的开国皇帝之中,开创全新大一统国家的,总共才有两个“布衣出身”——】
【一个是秦朝末年——有着“秦始皇基业继承人”称谓的汉高祖刘邦。】
【一个就是以一己之力打下天下江山的大明高祖皇帝朱元璋。】
秦王宫。
嬴政不由得挑眉。
——秦始皇基业继承人??汉高祖刘邦?
这刘邦……
汉朝刘邦时期——
刘邦不由得拍腿大笑,招呼旁边萧何:“乃公是‘始皇基业继承人’?”
“这后世评说当真是有意思,不过说得也不算错,哈哈!”
汉朝刘彻时期——
刘彻:“……”
高祖确实不凡,可“秦始皇基业继承人”?!
哼!怎么显得他大汉是依托了秦朝一样!
不过……刘彻摸了摸下巴,脸色纠结,好像可反驳的余地也不是太多?
明朝朱元璋时期。
朱元璋这时候可是笑开了。
“大妹子,你听见了吗?”
说完又朝向几个儿子:“你们几个,听见那天幕所说了吗?咱们可当真是‘开局一个碗’啊,太不容易了!”
开局一个碗,江山全靠打。
纵观历史,才有两个“布衣出身”,而他朱元璋占其一!!
不得不说,朱元璋其实还是颇为自得的。
但与此同时,于内心深处,那点因出身而带来的些许情绪,却也还是存在的。
只是听天幕之言,后世之人看来还是很认同他老朱之能力的?哈哈。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不禁点头,布衣出身啊。
以此之身份成为一代王朝的开国皇帝,那确实是值得说道说道。
不过那“开局一个碗”又究竟是何解释?
【其实若对比汉高祖刘邦,朱元璋与之甚至还存在着“差距”——】
【最起码刘邦家人还有地可种,自己怎么说,在秦朝时期也算是一个小官。】
【可朱元璋幼时贫穷,为地主放过牛,在元朝苛政统治下,当过和尚,当过叫花子,曾几何时,手中只有一个用来乞讨的碗,而且朱元璋当时面对的形势相当复杂——】
【元朝灭宋之后,将近100年的残酷统治,几乎压弯了汉人的武力。】
【而朱元璋要创立基业,恢复汉统,首先武力上就要击败号称是欧亚第一的黄金家族,以及蒙古勇士。】
【他是孤身一人,全家几乎都死在了元朝的苛政之下,何其艰难。】
【可以说,在决心对抗元朝统治之前,朱元璋一直在转型,但是从未脱过贫,先后从事多种职业,真是穷得非常稳定了,所以比起刘邦来,朱元璋的开局可不就是“一个碗”。】
李世民:“……”
他偏了偏头——
“咳!”
从未脱过贫,穷得非常稳定……天幕可真是……
李世民摇了摇头,实在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来。
汉朝刘邦时期——
刘邦倒是没忍着,还拍着萧何大笑起来。
萧何:“……”
不过笑过之后,刘邦倒是点点头,颇为认同天幕说的话——
“这朱元璋,也实乃是英雄人物。”
明朝朱元璋时期。
妻儿聚在身边,可回想过往,朱元璋还是不由得叹息了一声,心底仍颇有些五味杂陈。
而且他老朱先前可不就是穷过,饿过,真真是饿怕了。
【不过朱元璋最初虽是如此,但也因此得到了许多历练。】
【就是说,经历之丰富,技能之完备,很擅长在各行业之间迅速切换模式。】
【于是当上皇帝后,朱元璋自然也能迅速具备“为帝创业”的最基本动能素质。】
汉朝未央宫。
刘彻若有所思点点头,是福是祸,谁又能说得清呢。
【朱元璋究竟算不算千古一帝,这个颇有争议。】
【但以此身份开局,确实只有一例。】
【而且朱元璋在当上皇帝之后,所行政策确实也有于民有利的一面——】
【在明朝之前,于元朝的统治下,老百姓可谓是忍受了多年的苛政及战乱,而朱元璋出身最底层,曾过过最苦的日子,所以对于老百姓遭受的苦难,他感同身受。】
【当然,明朝建立之后,为了让大家不再跑去打仗,朱元璋也必然要实行有利于民的政策——】
【比如给老百姓减税,重新分田地,恢复生产,减少兵役对百姓的负担等。】
【同时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各项举措,都可谓是利弊尽显。
总之,明朝的大部分政治举措,政策制度之始,及其后的延续发展等,朱元璋真的是要“负担”太多。】
朱元璋:“……”
老朱使劲挠了挠头,这“利弊尽显”……
嗨,这叫咱怎么说啊。
【其他诸多方面的各项举措先放一边,让我们再来回到海禁本身。】
【知晓朱元璋的出身后,再来看看他当上皇帝之后的海禁举措——这其实源于朱元璋固有的“小农意识”。】
【毕竟朱元璋是“开局一个碗”的出身,当过叫花子,可谓是历朝历代之中仅有的,出身赤贫的开国皇帝。】
【所以你猜他这皇帝当得安心踏实,有底气吗?】
【那底气肯定是有的,毕竟像朱元璋这样的开国皇帝,仅此一例,他合该骄傲,但肯定也是不安的,毕竟从无到有,从赤贫到坐拥天下,这底下的龙椅,他如何能继续坐得稳?】
【如果宋朝能算是大一统国家,其实赵匡胤也勉强可以算是半个“布衣出身”,不过他倒不是打天下,而是占天下。】
【就这样,赵匡胤还要“杯酒释兵权”,那朱元璋可不得多想想办法。】
朱元璋再次:“……”
虽然但是,真的要继续说下去吗……
秦王宫。
嬴政手指点在桌案上,对那些政治举措以及制度等很是感兴趣。
希望天幕能好好说说。
所以这朱元璋,为了维护统治,究竟都做了什么?
【为了维护统治地位,朱元璋想的办法可太多了——】
【其一就是,这当皇帝的职业病:总有刁民想害朕!】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如此,朱元璋更是如此。】
【但是捏,赵匡胤他情商还是比较高的,所有有了“杯酒释兵权”,而朱八八……原名朱重八的朱元璋,可是最底层爬上来的,他都能做皇帝,那其他身份地位的人,自然也能。】
【就比如那些跟他一起造反的兄弟们。】
【要是像宋朝赵匡胤一样,哪天跟着他造反的那帮兄弟,也把他从皇帝座位上撸下来怎么办?】
赵匡胤:“……”
朱元璋:“……”
老朱低咳几声,搓了把脸,罢了罢了,说就说吧。
【于是朱元璋当机立断,将那些跟随他立下汗马功劳的兄弟,也就是明朝的开国大臣们,基本上都给被砍了个干净。】
【关于朱元璋屠戮功臣的轶事典故,最著名的就是“火烧庆功楼”,以及“胡蓝党案”。】
明以前历朝历代众人:嘶……
这一步步打下江山的人,就是狠啊。
【火烧庆功楼。
除刘伯温看穿朱元璋之意,跟随朱元璋离开庆功楼外,其余赴宴功臣,以及侍卫宫女数千人,全部葬身火海。】
【胡蓝党案,这个要分开说。】
【其中“胡”指的是胡惟庸,“蓝”指的是大将军蓝玉。】
【朱元璋以蓝玉案为契机,不仅诛杀了蓝玉一门,连一些公侯在内,一律牵连,而且此为“明初四大案”之一,皆是明太祖朱元璋为消灭——认为对明朝统治有威胁的人,而由此所引发的著名四大屠杀案件。】
明朝朱元璋时期。
朱标震惊诧异地看向朱元璋:“爹?!”
旁的不说,蓝玉是他太子妃的舅父,且素来与他关系甚好,到底因何事要被诛杀?
“这……这……”
朱元璋又想挠头了,现在蓝玉可还没死呢,谁知道他以什么理由诛杀的蓝玉。
而且真要说起来,蓝玉可是他为标儿——
【要真说起来,蓝玉之死,其实和朱标的早逝也有一定关系。】
朱标皱了皱眉,嗯??
朱元璋一拍大腿,嘿,他就知道!!
可能他认为这蓝玉是“没用”了吧,哈。
【朱标可谓是朱元璋的“掌上明珠”,他出生于朱元璋攻打南京期间,于酣战之中的朱元璋,在听到长子的出生之后,竟然高兴的跑到山上去题字——“到此山者,不患无嗣。”所以自其出生,朱元璋始终都对朱标疼爱有加。】
听到这里,朱标瞬间挠了挠脸,掌上明珠什么的……这天幕也太能用词了。
倒是朱元璋听得乐呵乐呵的,还煞有其事点点头。
“掌上明珠”?倒是真真贴切。
【因这份喜爱和重视,所以朱标自小就被朱元璋当做接班人来培养。】
【而朱标也确实威望极高,富有执政经验——】
【朱标二十二岁时,朱元璋见他年纪已长,遂令今后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
有意让太子“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并且朱标不像朱元璋脾气火爆,他生于安乐,却无纨绔之习,忠厚,能尽心受教,对大臣老师也都十分恭敬。】
【此外,朱标在做太子期间,看朱元璋杀人太狠,就曾建议施行“宽通平易之政”。】
【所以有朱元璋做反比,朱标在朝中的拥戴程度可想而知。】
听到这里,朱元璋不仅觉得没什么,反而还颇为自得的点点头。
他家标儿,就是好,没得说啊。
【洪武后期,蓝玉和朱标关系甚好,本来是朱元璋留下辅佐朱标的,可惜朱标早逝。】
【之后朱元璋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子,可是朱允炆“仁弱”,蓝玉性格又居功自傲,显然不是年轻的皇太孙朱允炆能镇得住的,于是朱标逝世不久,朱元璋就把蓝玉也屠戮了,可以说,朱标不死,蓝玉其实也不用死。】
朱标不由得深深叹了口气。
这么看来,他真要好好“保重”身体才行,毕竟后续影响太大。
朱元璋和朱棣兄弟几人抓住朱标的手,恳切点头,是啊是啊,大哥!
马秀英也是叹了口气,又在思量那养生保健之法。
【当然,蓝玉一门尽皆被处死的原因,肯定是不可能这么就简单的——】
【首先,蓝玉至少就犯了三大罪。】
【第一,骄横跋扈,蓝玉屡次统帅大军作战,多次立功,当时朱元璋待他可谓是十分优厚,所以蓝玉渐渐骄傲自满,甚至在军中擅自罢免和提拔军官,独断专行,使得朱元璋曾多次责备他。】
【第二,目无法纪,蓝玉的义子多达几百人,而因蓝玉的权势,蓝玉的家人不仅侵占民田,滥杀无辜,而且单蓝玉自身而言,也屡放厥词,自恃有功,专恣横暴,所为多不法,举止傲慢,无人臣礼,还认为朱元璋给他的封赏太低。】
【第三,意图谋反,锦衣卫指挥使就曾找到蓝玉谋反的证据。】
【另外蓝玉谋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姻亲叶升被诛,使得蓝玉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感觉。】
【这大概是促成蓝玉谋反的最有利的证据。】
【但说起来,虽然蓝玉谋反的动机还是很充分的,但蓝玉到最后也只是有谋反的“动机”,而没有转变成谋反的“事实”,因为朱元璋老谋深算,先发制人,于是蓝玉一党就只有被动挨打,束手待毙的份了。】
朱元璋不由得冷哼一声,蓝玉!果真是想要谋反吗?!
朱标也是抿了抿唇,不知该如何去言语。
【不过话说回来,蓝玉也是挺矛盾的。】
【因为据史料记载,蓝玉本人可是对朱标忠心耿耿,只可惜天不遂人愿,朱元璋的一切计划被无情打乱——太子早逝,皇孙年幼,于是朱标的武人集团班底,只能全部被屠戮干净,好为皇太孙铺路。】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大概朱元璋也不曾想到,如果蓝玉不死,以蓝玉统领朝廷优势军力而言,在后期皇太孙朱允炆上位后,朱棣想要以燕地一藩之镇起兵,其实胜算是有些渺茫的。】
【所以只能说,一切缘由皆有因果。】
朱元璋不由得嘶了一声,搓了搓脑门。
这可真是……
啧,纠结啊。
然后思考再三,不禁看向朱标——
“若这蓝玉不死……”
朱标会意,立即正色道:“爹您放心,孩儿自会约束好舅父。”
“还有那些蓝家人。”
朱元璋嗯了一声,拍了拍朱标的后背:“咱多想想天幕之前说的百姓。”
“这是自然的,爹。”
当下,两人之所以还想要多加宽恕蓝玉,不用过于言说,恐怕尽是想起了他们早夭的,真正的长子嫡孙——朱雄英。
他们那不到八岁就过早夭折的孙子儿子哎……
但是现在才十岁不到的朱允炆……两人心中又是齐齐叹气,“仁弱”啊。
朱标在心底摇了摇头,这皇太孙之位,恐怕与他这个儿子无缘了,更何况他之妻常氏还留下了次子允熥……只是他妻子常氏在生下允熥的当月便逝世,现在允熥……或许可接到他身边,又或是娘的身边亲自来抚养?
如此思量着,冷不防旁边靠过来一个人影——
朱棣哼哼着往朱标这里靠,不过倒是没说什么。
毕竟比起旁的,还是大哥活着最重要!
兄弟连心,朱标了然,暂时先抛却这些烦恼,笑着拍了拍朱棣后背。
【火烧庆功楼事件是民间传说故事,对此事件未见史书记载。】
【明初四大案,除了蓝玉案,胡惟庸案,还有“空印案”和“郭恒案”,这两案也先暂且放到在一边。】
【因为这其中关于朱元璋为维护统治所做的事情,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宰相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与蓝玉案,这两案也可称“胡蓝之狱”。】
【为什么这两案会并称去说?】
【因为据《逆臣录》中的招供记录,许多人既参与了胡党的谋反,又参加了蓝玉党的谋逆活动。】
【如前军都督杨春,他在早些年“因见胡丞相有权,就投门下,来往商量谋事”,后来胡党案发,他侥幸躲过,又积极参与到蓝玉的谋反活动之中,再如鹤庆侯张翼,普定侯陈桓,景川侯曹震等,均参与了两次谋逆活动。】
【由此可见,胡、蓝两案实属关系密切。】
至今还活着,被点到名字的众人:“……”
朱元璋则呵呵了一声,心道,天幕说说其实也挺好的。
呵呵,真挺好的。
【好的,再说回宰相胡惟庸。】
【对于宰相这个职位,其地位可以说是仅次于皇帝,位高权重,一言不合就可以把皇帝说到怀疑人生。】
【比如历史上优秀的宰相都会努力约束皇帝,不让他太放纵自己。】
【而要是如我们唐太宗李世民这样时常自省己身的皇帝,那就更有除了宰相外,也同样一言不合就把皇帝说到怀疑人生的大臣,对,说的就是魏征,可是遇到明主了吧,要不这口才真就无处发挥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