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诸人听到这个消息,啼笑皆非。
同时,燕澈也病了,被送去别院养病去了。
燕澈走的那天,燕母哭哭啼啼,燕洵有些无奈,楚璇见状,劝道,“娘别哭了,过个一年半载,一弟就能回来了,到时再给一弟找个名门淑女,好好过日子。”
燕母瞥了她一眼,心中悲愤难忍,什么名门淑女能比得上公主!都怪柳云和那个小贱人,居然敢背着她勾引澈儿,闯下如此大祸,破坏了她所有的计划不说,还连累澈儿要被幽禁在别院。她娘居然敢找我要人!也不看看她女儿给我闯了多大的祸!
送走了燕澈,安抚好燕母,燕洵一手扶着楚璇的手,一手扶着她的腰,慢慢往回走,“委屈你了。”本以为会让璇儿幸福,可谁曾想……
“不委屈,我甘之如饴。”楚璇笑着说道。相较于其他人家,燕家的情况其实已经很简单了,虽然婆婆是后婆婆,人也愚蠢,经常自作聪明,搞些小动作,小叔子和后婆婆差不多,经常自作聪明。可在她看来,这些都无伤大雅。最重要的是,燕洵心里只有她,燕洵婚前答应过她,一生一世一双人,只要他能做到,别的她都不在乎。
夫妻一人携手并肩,相视一笑。
远在千里之外的齐王,此时也收到了京城的飞鸽传书,看完后脸色阴沉,他花了一年时间布下这个局,原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谁曾想,竟然功亏一篑!他安排的那些人都是死的吗?
而造成这一局面的罪魁祸首就是昭华公主,他的好妹妹。
齐王脸色阴沉。
凤仪宫内,太子眉头紧锁,哪怕事实摆在眼前,他还是不愿相信。“五弟一向恭谨,会不会搞错了?”
皇后也叹了口气,“文儿和你说的时候,你不相信,可如今事实都摆在眼前,你还不信吗?若不是文儿处置得当,你和燕洵就真的成了死敌了。”
林文假借吵架的名义,和太子说齐王野心勃勃,自己身边和燕府都有齐王安插的人手,目的就是想挑起事端。若太子不信,尽管去查。
太子将信将疑,真的去查了,结果还真和林文说的一样。
林文身边的宫女蕙兰,燕洵夫人身边的丫鬟初秋,还有几人都是齐王的眼线。
“母后,现在该怎么办?”太子不知该如何决断,只能向母后求助。
“你别管了,我来吧。”皇后无奈的叹了口气,她也知道太子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可身在这个位置,退一步死无葬身之地,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好在为帝者,凡事也不必亲力亲为,只要能虚心纳谏,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即可,在这方面,太子做的还是很不错的。这也是太子颇有贤名的原因。
皇后下了懿旨,召楚璇入宫。
燕洵和楚璇接到懿旨后,心中微惊,还以为皇后是来秋后算账的。燕洵眉头紧锁,双拳紧握。
楚璇安慰他,“没事,或许是咱们想多了。皇后她不至于此。”在楚璇的认知中,皇后是个聪明女人,否则她的凤位不会如此稳固,哪怕后宫繁花似锦,皇上对皇后始终爱重有加,连着她的两个孩子,也很得圣宠,哪怕是对比其他皇子稍显平庸的太子,东宫之位也稳如泰山。
这样聪慧的女人,怎么会做出这种蠢事呢。
“放心,没事的。”楚璇语气很是笃定。
燕洵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他亲自护送楚璇入宫,然后等在宫门外。
楚璇一进宫,就有太监抬着轿辇等在一旁,“皇后娘娘体恤夫人有孕在身,特赐轿辇,夫人请。”
“多谢皇后娘娘。”楚璇有孕还未满三个月,实在不敢掉以轻心,谢恩过后,便上了轿辇。
轿辇走的很慢,很稳。楚璇悬着的心也渐渐放下了。
等到了凤仪宫,见到了皇后娘娘,见过礼之后,皇后赐楚璇坐下。
“今日请夫人来,是有件要紧的事。”皇后直接开门见山,让人将东西呈了上来。“夫人自己看吧。”
楚璇接过证词一看,心中一惊,“皇后娘娘!”
“夫人应该知道,我和太子将昭华嫁入燕家的原因,是为了结亲,而不是为了结仇。此次的事,我也很意外,按照昭华以前的性子,绝不会善罢甘休,定会闹个天翻地覆。可更让我意外的是她提醒太子的话。而事实证明,她说的没错,她的身边,还有夫人的身边,都有齐王的人。齐王所图为何,我和夫人心中有数。”皇后轻声说道。
楚璇心中一紧,难道皇后知道了?
“身在帝王家,太子又是这样的性子,底下的弟弟们心有不甘也是有的。只是齐王的手段太过卑劣,居然对女人和孩子下手!他若堂堂正正的去争去抢,我还会高看他一眼。现在嘛!”皇后的语气有些不屑。
“此次召夫人前来,不为其他,只为让夫人了解齐王的阴险用心,也请夫人转告燕将军,千万不要中了这些挑拨离间之计。”皇后说道。
楚璇立马站了起来,“请皇后娘娘放心,燕家上下忠于大晟,忠于陛下,忠于正统。”
皇后笑了,虽然楚璇没有直接说忠于太子,可太子就是正统!“夫人请坐,夫人这是初次有孕吧?几个月了?”正事说完,皇后开始闲话家常了。
楚璇重新坐下,“是,已经两个月了。也不知道是男是女。”
皇后笑了,“头一胎,不管男女,平安健康就好。”
这话很合楚璇心意,“皇后娘娘说的是。”
事实证明,皇后真的是个聪明人,就算是有所防备的楚璇,和皇后聊天之后,也不知不觉亲近了些。
走出皇宫后,燕洵立马迎了上来,扶着楚璇上了马车,“累不累?皇后娘娘没有为难你吧?”
楚璇摇摇头,握紧了燕洵的手,“府里要好好彻查一番了。”
“怎么了?”燕洵紧张的问道。
“我就说这事怎么会那么巧!一弟的性子你我是了解的,再蠢也不至于此。他和公主成亲才三个月,怎么会如此急不可耐,做出这种事来。咱们身边有齐王的人。”楚璇轻声在燕洵耳边说道。
燕洵瞪大了双眼,他是知道的,齐王林颂,曾化名宋宁,在祁山书院就读,还曾追求过璇儿。可璇儿早就和他有了情意,拒绝了他。后来,他们才知道,宋宁就是齐王林颂。
“难道他还不死心?”燕洵第一反应就是这个。
楚璇表情很难看,“不止。他是想借公主之手杀了一弟,是想让公主和我们反目成仇,还想趁乱害死我们的孩子,他的最终目的是想挑拨你和太子的关系。”楚璇想的很多,齐王对她有意这件事,原本对她来说是件寻常的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可现在她感觉,很恶心。
当初他说他喜欢自己,说的那么情真意切,可现在呢?为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子,他竟然想害她的孩子。他是真的喜欢自己吗?不,绝对不是!他不过是想占有自己!这样恶心的人,如果真让他登上了那个位子,燕洵还能活吗?自己还有好日子过吗?
她想当个人,自由自在的人,她不想当被折去翅膀,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哪怕那个笼子是天底下最豪华最富丽的笼子。所以,谁当皇帝都行,绝对不能是林颂!
第154章 公主不好当 三 燕洵面色凝重……
燕洵面色凝重, 不管齐王这么做到底所图为何,敢伤他妻儿,此仇不共戴天。
“你放心, 回去后我就将府中上下彻查一番,这样的人绝对留不得!”燕洵说道。
“燕洵, 你负责保卫京畿安全,责任重大,各方势力都会拉拢你, 你一定要小心谨慎,我今日也在皇后跟前说了,燕家只会忠于大晟,忠于陛下, 忠于正统。”楚璇握着燕洵的手说道。
燕洵点点头,“放心。”只要太子是太子一天, 他就是正统。
太子不过迂腐了些, 可他宅心仁厚,礼贤下士, 知人善任, 这样的人或许不是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 可绝对不会是个昏聩之君。
对百姓来说,足够了。
浔阳别宫,林文泡在温泉池子里,喝一口果酒,惬意的不得了。
她刚到浔阳别宫, 就将身边那些‘不听话’的奴才打发走了,甚至连个理由都不用找,她是公主, 打发几个奴才哪里需要什么理由。
在世人看来,公主是个很幸福的职业,毕竟她不用参与储位之争,无需承担太多责任,只要安享富贵就好。可纵观历史,历朝历代的公主,哪一个是好当的。唐朝的公主够牛掰了吧!比如太平公主,爹是皇帝娘是皇帝,几个哥哥都是皇帝,在当时属于横着走的那种,可结果呢?还有那个苦心积虑想当皇太女的安乐公主,结果又如何?更别说其他朝代那些需要和亲的公主们了。
公主不好当啊!
不过林文庆幸,自己这个公主还算不错,她来的时候,已经完成了政治联姻,还给了她一个完美的和离理由。表面上看,是她受了委屈,最起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没人会逼她再嫁。
至于以后,会不会需要用她去拉拢其他人?她不敢保证。不过以她对太子的了解,只怕她那个太子哥哥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第一次,林文觉得,思想迂腐也不是件坏事。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现在嘛,她需要从温泉池子里起来,好像泡的有点久,头有点晕。
至于齐王的事,林文并不担心,她那个太子哥或许是个废物,但她的皇后妈肯定不是废物。太子哥优柔寡断,偏身为嫡长子的他,和父母关系都很好,十分依赖爹妈,有搞不定的事就和爹妈说,从来不见外。这种事他或许不会告诉皇帝爹,但绝对会告诉皇后妈,皇后妈知道了,那她也不需要担心了。
几个月后,临近新年,诸王回京,齐王自然也不例外,可他的车架刚出临庸城就出了事,一头野猪不知怎么从山上跑了下来,冲进了车队中,驾车的马儿受惊失控,慌不择路,齐王在车里被摔得七晕八苏,最后被摔下马车,受惊的马儿先后从他的身上踏过。
等众人赶来时,齐王已经当场晕死过去。
消息传到京城,帝后十分震惊。当即命人接齐王回京医治。
即使太医院倾全院之力,还是没能治好齐王的双腿,齐王双腿已废,从此后不能再行走。
得知这个消息后,帝后伤心痛哭。皇后哭得比皇上还伤心,她坐在床边,拉着齐王的手,“你母妃临终前将你托付给我,如今……我该怎么和你母妃交代啊!”然后又责怪皇上,
“我就说五儿还小,不急着去封地,你偏不听,现在好了,你让我如何和贤妃交代。”
太子也哭得很伤心,他已经完全忘记了之前齐王的小动作,满心里都是我弟弟受苦了。他拉着齐王的手,“五弟放心,哥哥一定会治好你的。哥哥这就去张皇榜,召集天下名医,谁能治好你,赏黄金万两!父皇,你不必和我争,这钱从我的私库里出。”
皇帝感动的无以复加,他的皇后如此善良,太子,太子也很不错,慈心仁爱,友爱手足。
皇后和太子的表现,让齐王也挑不出刺来,他自认为是了解这母子二人的,所以才心生不满,这样愚蠢的人也能当皇后,当太子,他们的运气未免也太好了!尤其是太子,他样样强过他,为何只因他比自己早出生几年,又是中宫嫡出,就理所应当成了太子。
因为不忿,之后又因为心爱之人选择了旁人,齐王认为是自己权势不够,所以齐王才起了取而代之的心思。
苦心谋划了一切,谁知,竟落得这样的结局。
齐王没有怀疑过别人,他生来小心谨慎,身边服侍的人都是他精挑细选的,更别说出行这样的大事,旁人根本无从插手,更别说,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们还远在千里之外。
更何况,自己行事如此小心,他们根本不可能知道自己做过什么,自己在他们心目中还是那个听话的儿子和弟弟,又怎么会对他下手呢。
事到如今,齐王只怪自己命运不济,天纵奇才,却生不逢时。
不过,或许天无绝人之路,他不会就这样颓废下去,一定还有别的办法。他需要时间好好想一想,未来的路熬怎么走。
凤仪宫中,皇后坐在妆台前,由宫女服侍着卸下钗环,因着今日痛哭了一场,眼睛都是肿的。
嬷嬷端来一盏燕窝,“娘娘。”
皇后接过来慢慢喝着,“让你找的人呢?”
“已经调教妥当了。”嬷嬷说道。
“那便想个法子,如何不着痕迹的将人送到他跟前去吧。”皇后轻描淡写的说道,很多年前,她就未雨绸缪,在那几个皇子身边安插了自己的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唯有老五,因着贤妃和自己的关系,因着他从小乖巧听话,自己没有在他身边安插人手。谁知,就是这一念之差,差点满盘皆输。
不过,现在也为时不晚。
老五到底是她一手带大的,他喜好什么,她自然清楚。他和楚夫人的事以为她不知道吗
这个礼物,老五肯定会喜欢的。
齐王本该今日挪回他位于京城的府邸,可皇后心疼他,留他在宫中多住了些日子。太子特意去了工部,和工部的人研究了好几天,折腾出一个可以推的有轮子的椅子,取名轮椅。说这样齐王就不必整日闷在屋子里了。
太子兴奋的和齐王比划着这轮椅该如何用,还十分热情的邀请齐王坐上轮椅试试,自己亲自推着齐王出了屋子,去了御花园。
齐王面对太子这样的热情,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他知道太子的一言一行是真心的,毕竟太子从小到大都是这幅德性。可太子越仁善,他心里就越不平衡。这天下,怎么所有好事都被太子占了去,嫡长的身份,父母的疼爱,人心所向,他比太子更聪慧,更锐意进取,如果他是太子,将来一定会是个开疆扩土的英明君主。而太子呢,顶多是个守成之君。
所以齐王才想取而代之,哪怕是现在,这心思也一直存在。
齐王一边想着自己的心思,一边扮演着好弟弟的角色,附和着太子的话。忽然,他的视线落在御花园的一处角落里。
太子正和齐王说起陈翰林家种出了十八学士,问齐王想不想看,想看的话,改日他带齐王一起去陈翰林家拜访。
结果问了好几遍,也不见齐王回话。
仔细一看,发现齐王盯着一丛牡丹出神。
“原来五弟你喜欢牡丹啊,这好办。来人,将这丛牡丹移到翠霞宫。”太子直接说道。
“太子殿下,不必麻烦了。”齐王回过神来,什么牡丹?凤凰牡丹都是有着特殊寓意的,太子想干嘛?
“我看你一直盯着那丛牡丹,以为你喜欢呢,原来你不喜欢牡丹吗?那你在看什么?”太子往那边看去。
齐王生怕太子注意到什么,赶紧说道,“殿下,臣弟不是这个意思,臣弟的意思是,臣弟迟早要出宫回府的,不如移到齐王府的庭院中吧。”不过一丛牡丹而已,应该没什么的。
太子想想也是,“你说得对,是我疏忽了。来人,将那丛牡丹移到齐王府,对了,负责照看牡丹的宫人也一起送出去,免得旁人不知道如何照看。”太子笑着说道,一副你看我想的很周到吧!
齐王勉强露出微笑,“多谢太子殿下。”
“看到你这样我就放心了,五弟,你不知道前些日子我有多担心,生怕你就此一蹶不振。五弟,你记住,就算你不良于行,依旧是我大晟的齐王,是我的好弟弟!”太子蹲下身子,握着齐王的手,满脸真诚。
齐王嘴角微微抽搐,他知道太子不是故意的,可这样无意识的话才更伤人。他知道自己双腿已废,不必太子一遍又一遍的提醒。
齐王怕再说下去,自己会按耐不住,露出马脚,只能快速转移话题,“回来这么久了,昭华呢?”
太子的表情顿时有些一言难尽,他还记着皇后的嘱咐,说老五是被人蒙蔽,让他不要再提之前的事,免得老五脸上过不去。太子深以为然,他之所以觉得一言难尽,是觉得昭华的言行有些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