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明荞躲在被窝里和小娘说了好些话,说完过了一会儿,李嬷嬷才端着热水进来。
梳洗过后,换上烤暖和熏了熏香的新衣服,打扮起来,等到时辰给长辈请安拜年。
燕国公府的丫鬟们今天醒的也比往常早,尤其是大厨房的,要准备年夜饭,过年是高兴事,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盈盈笑意。
年夜饭提前好几日就开始准备了,沈氏看过菜单,里面有不少燕明荞爱吃的菜,今儿丫鬟小厮们也要吃年夜饭,菜品比以往丰盛得多。
总之越是热闹,喜气越多,就越能证明燕国公府人丁兴旺。
在越朝,大年三十这日要做的事无非是串门拜年、吃年夜饭、守岁这三件大事。
晚辈要给长辈拜年,做长辈的自然要准备压岁钱,以前也叫压祟,有希望小辈能平安长大,虽然燕国公府的孩子多,只要是生下来的就都活下来了,但还有很多的孩子幼时夭折。
小辈也可以去街坊邻居家里拜年,不图别的就图一个热闹,沈氏打算让燕明荞燕明玉去公主府拜年,赏雪宴之后长公主说常去玩儿,但燕明荞平日要上课,放假还要管铺子,很难抽出时间来,所以这事儿一直耽误了。
交情是靠维系出来的,而非出了事再去求爷爷告奶奶。
其他几家都是和燕国公府交好,且离得近的,权当是热闹热闹。
一大早,宁氏和老国公就给了几个孩子压岁钱,等到正院请安时,沈氏和燕国公也给了,每个孩子都一样,过年这日,若是有多有少,难免闹得不愉快。
沈氏今日穿的也好看,墨绿色的袄裙,衬得人特别精神,她道:“过了今日,就又长了一岁,明年要多陪陪你们祖母,听先生的话。”
今日连燕明月都十分听话,跟着一块道:“女儿定谨记母亲教诲。”
拿了压岁钱,燕明荞就跟着燕明玉出门拜年了。
今日好像没昨日冷,燕明荞脸跑的红扑扑的。
她数了数,一共四个红包,祖母给的是打成小兔子的银子,一个应该是一两,有两个。
老国公给的是银花生,燕国公给的是银松子,反正都挺可爱的,看起来银光闪闪,很好看。
这些压岁钱没要紧时候是不会动的,不过燕明荞前几年接的的已经花光了,月例少,没人贴补,想吃什么自然得自己掏银子。
燕明荞最后看得是沈氏给她的,红色荷包里面好像是个圆片,她迫不及待地打开看了看。
沈氏给的和别人不一样,是一块儿银饼,正面有一个福字,背面是雕刻的画,燕明荞的上头刻着着松树,而燕明玉后头的是玉兰。
燕明轩的是竹子,燕明烨的银饼后头刻的则是是柏树。
燕明烨道:“又是这些,怎么一点新意都没有。”
燕明荞心道,不一样的。
和去年的一样又不一样,一样的是都是二两银子,不一样的是去年燕明荞只得到了一枚“兰草”。
燕明荞想起前阵子送给母亲的雪景图,上头画的正是松树,那时母亲还告诉她,像松树,就要像它的气节。
不忘本心,哪怕隐忍一时,亦不改初心。
她伸手摸了摸银饼后头,这真好看。
燕明荞的名字和别人的不太一样,像燕明静燕明玉燕明月,很容易就能看出长辈对之的期盼。
要么希望女儿娴静,要么希望如宝如玉,要么希望像明月一样皎洁。
但荞这个字,就算傅先生来解释,也就能说出药草这个涵义,沈氏给压岁钱喜欢来点花样,每个人的一样又不一样。
去年的是兰草,今年的却是松树。
原来母亲能记她的事记这么久。
一件不大不小的事,燕明荞能高兴到晚上。
燕明荞把压岁钱放在荷包里,“二姐姐,咱们顺道买糖葫芦吧!”
不花压岁钱,她也有银子的,这回的她要存起来。
燕明烨还惦记着上回吃的烤肉,“要是今天能去外头吃就好了。”
只不过,烤肉铺子二十七就打烊了,得初六才开业。
燕明轩:“你也着调些,这回许你放三日假,初二回靖安侯府后,你就收收心,好好准备考试。”
燕明轩道:“三弟开春也要考试,你也别太差,到时候给母亲丢人。”
燕明泽功课一向好,燕明轩就没想过燕明烨能考过,但也别差得太远。
燕明烨:“知道了知道了,一天到晚就这点事儿,你就不能初二再说。”
燕明玉没忍住一笑,燕明荞有点好奇,考试都考什么,她能考过吗。
她又想到了沈元景,他说不能参加科举,若是能的话……
谁说能就一定考得上。
兄妹四人上了马车,这回先去的公主府。
按理说,同为燕国公府的姑娘,也该带着燕明月他们去,但是,去公主府是因为燕明荞得长公主喜欢,再说,一群人过去,也显得没礼数。
所以,就算孟小娘想分一杯羹,也没法子。
过年是喜庆事儿,孟小娘今儿高兴,暂时放下往日计较的小事,也给儿女们准备好压岁钱新衣服,也让燕明月去相熟的朋友家拜年。
燕明月虽然没参加过几次宴会,但也认识不少小娘子,自然有相熟交好的朋友。
对那些朋友,燕明月自然不是和对沈元景一样的态度,在外人面前,燕明月是燕国公府出色的庶女,燕明荞到正院的时间还短,就去过一次赏雪宴,自然比不上燕明月,以前燕明玉还没落水的时候,她还跟着去过几次。
只是,现在跟着的换成了燕明荞。
燕明月的确不高兴,但今日过年,她不想计较这些。
街上爆竹声一阵接着一阵,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不过商贩少了许多,但肉铺、杂货铺、点心铺子都开着,街边有卖糖葫芦的,但是卖烧饼小笼包的都回家过年了。
燕明荞跟着兄长姐姐们去了公主府,燕明轩燕明烨和长公主没什么交情,他们在马车里等了一会儿。
拜年也耽误不了多长时间,长公主许久未见燕明荞,心里那股子喜爱之情淡了些许,但燕明荞今儿穿的喜庆,红色的新袄,袖口领口缀了雪白的兔毛,而且,两个多月没见,礼仪谈吐比以前更好,这姐妹俩坐一块儿看着很是舒心。
今晚有宫宴,长公主还得进宫,不方便久留,送了两人一人一朵宫样绒花,这才让丫鬟送两人出去。
长公主就只有陈嘉元一个女儿,不然无论如何都会娶一个燕家的姑娘。
长公主下午就要进宫,她和燕太妃的关系要近一些,所以乐意照顾燕国公府的姑娘。
年后,燕家的两个姑娘是要进宫给太妃看看的,宁氏带着人进宫,这一年到头,也就这时候能见到,平日太妃都在礼佛,很少见外人。
见了燕太妃后,就要把燕明荞记作嫡女了,从此就是正儿八经的嫡出姑娘。
沈氏一直在准备这事儿, 包括那天燕明荞要穿的衣服、要戴的首饰。
不过沈氏还没告诉燕明荞,一来在她看来,加个名字不过是一张纸的事儿, 明荞本就是她的女儿,二来,也没什么繁琐的礼节,进祠堂叩拜祖先,沈氏自己喝杯燕明荞端的茶就好了, 最后一个原因, 还没落到实处的事, 不往外说, 是省着节外生枝。
这事算得上是喜事, 到时候在府里一块吃一顿, 也热闹热闹。
晚上, 燕国公和沈氏要去宫里参加宫宴, 结束后再回国公府, 一块儿吃年夜饭。
燕明荞中午吃的不少, 过年这几日, 哪儿都摆着点心茶水,干果糖块, 小厨房还有饭菜,燕明荞倒是不饿, 她就是困。
燕明荞放假的时候也是按上课的作息睡觉的, 戌时二刻睡,卯时二刻起。平日这个时辰, 她早就睡了, 所以这会儿哈欠一个接着一个。
一旁燕明月在和燕明茹、孟小娘在玩叶子牌, 本来燕明荞也玩来着,但她赢得次数太多,眼看着燕明月不大高兴,就下来了。
然后就和燕明玉一块陪着宁氏说话。
宁氏和老国公脸上笑容不做假,儿孙绕膝,眼看着长孙一表人才玉树临风,其他的孙子懂事听话,孙女们出落的亭亭玉立,而今宁氏又多了个心头好。
前两日,沈氏给了她张房契,连带着几张卖身契和官府文书,宁氏仔细看了看,原来是间糕点铺子。
沈氏说道:“明玉和明荞惦记着您爱吃点心,所以想尽尽孝心,现在点心师傅会做您生辰那日的点心,还有好几样拿手的,若是府里的点心师傅手艺不合您心意,直接吩咐丫鬟去铺子里拿。这俩孩子也是想一出是一出,您可别嫌管铺子麻烦。”
铺子是沈氏一手操持的,点心师傅是从别的铺子请来的,沈氏觉着做过点心的学起来肯定比一般的师傅快,的确上手快。
把别的弄一弄,正好赶在年前开业了,铺子是现成的,装潢是别的铺子改的,卖点心不像烤肉,需要弄桌椅板凳,打几个台柜就行了。正好这几日走亲戚的多,多做些点心,还能赚银子。
离宁氏寿辰,不过才十几日,这铺子就弄好了。
宁氏收下了这份孝心,她知道里面有沈氏的算计,可那又如何呢。
她不在意这种算计,反而更在意孙女们的孝心。
而且,说句实话,沈氏管这个家不容易,这个铺子宁氏收下了,因为这事儿,对燕明玉燕明荞比往日更好些。
宁氏看燕明荞乏困,问道:“是不是困了,先去里头眯一会儿。”
屋子很大,里面还有间小屋,供人梳洗换衣的。
可以去里面榻上眯一会儿,等沈氏燕国公回来。
燕明荞上眼皮和下眼皮打架打得不可开交,但还是坚持着,“祖母,我不困。”
燕明玉是真精神,以前熬夜加班熬夜追剧,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但燕明玉不太想和燕明月待在一个屋檐下,“祖母,我困了,我和明荞进去睡会儿。”
宁氏点了点头,“快去吧。”
燕明荞被燕明玉拉着进了里屋,刚躺下就睡就着了。
隔着一面墙,燕明玉还能听见外面人在说话。
——燕明月终于赢了两把把,扬眉吐气,但是燕明茹不想玩了,再玩就要把压岁钱输光了。
燕明轩和几个弟弟一块儿坐着,很难得,燕明烨和沈元景关系还不错。
燕明烨听燕明泽说沈元景功课不太好,想着终于有一个比他笨的了,所以格外关照他,而且,这阵子燕明烨都在屋子里看书,看又看不懂,还不能不看,他急需一个人发牢骚。
燕明玉不行,因为看二姐姐吃喝玩乐,燕明烨会生气,估计二姐也很难理解他。
燕明荞也不行,燕明烨不会的燕明荞基本都会,去抱怨估计还会说,这个二哥你怎么不会呢。
长兄其实也不行,长兄只会让他多看多学,燕明泽就更不行了,这个人心眼多,会假装宽慰他,然后趁他玩的时候自己去看书,到时候去父亲那儿一说,被罚的还是他。
所以,燕明烨对沈元景生出了几分惺惺相惜之情,读书根本就不是人能做的事儿。
沈元景本想问问燕明烨书院都教什么,奈何燕明烨什么都不知道,也许听过忘了,也许根本没听。
无奈之下,沈元景只能装不懂多请教,毕竟他看的书多,有句话叫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沈元景认为万变不离其宗,他问了些自己认为重要的,也不知道对燕明烨有没有帮助。
不管有没有,燕明烨读书的劲头上来了些许,还有点明白,为什么五妹妹会越学越好,至少他学会了能教沈元景。
燕明烨笨却纯善,“你不懂的可以问问五妹妹,她懂得多,学得也快。五妹妹很好的,你问一定会告诉你。”
沈元景知道,燕明荞很聪明,但估计以后都不会告诉他了。
沈元景笑了笑,说了声好。
燕明烨:“你也别太着急,我啥都不会,不也这么过来了吗。”
燕明烨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秀才,考不上也没办法,说实话,他更愿意和沈元景换一换,这样能光明正大地不去考试了。
沈元景道:“兄长多看看书,能考上的。”
沈元景过了今晚十岁,对燕国公府年岁大些的公子一律称兄长。
一旁燕明泽也做关切状,道:“二哥,你好好学,一定能考上的,父亲都说你这阵子进步很大。”
虽然同样是关切的话,但显然燕明泽的更不中听,燕明烨挠了挠头,想反驳又不知道说什么。
燕明泽抿唇笑了笑,这边又说了一会儿话,小厮进来道:“公爷和夫人回来了。”
丫鬟下去传菜,为了热闹,有小厮在小花园放了烟花,声音震天响。
燕眀荞一下就醒了。
燕明玉道:“父亲母亲回来了,快起来吃年夜饭了。”
燕眀荞揉了揉眼睛,点了点头,然后拉着姐姐的手出去了。
沈氏还穿着命妇服,看起来雍容华贵,燕国公脸上带着笑,众人落座,等着饭菜上来。
除了需要现炒的菜,其余的都是做好温在锅里的,直接端上来就好。
年夜饭比以往家宴还要丰盛,一桌三十二道菜,每道菜都是珍品,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海里游的,叫得上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什么都有。
还有很多燕眀荞叫不上名字的新菜。
她刚睡了一觉,这会儿精神不错,每道菜都尝了尝。
最好吃的是一条看不出是什么的鱼,颜色是淡红色的,鱼肉特别嫩,吃起来是鲜甜的味道,入口即化。
其他的菜味道也不错,沈氏虽然刚从宫宴上回来,可宫宴冷菜多,她也没吃几口,年夜饭上吃了不少。
燕国公和老国公喝了两杯,燕明轩也跟着喝了两杯。
年夜饭吃的也算阖家欢乐。
宁氏是长辈,过了年就五十五了,也不知还能活多久,她希望能看见曾孙,也希望看见几个孙女成家。
吃过年夜饭,燕明轩带着弟弟妹妹们去放烟花,外头的烟花爆竹声也越来越大,然后就听打更声响起,子时已过。
宁氏站起身,对着众人道:“快回去睡吧。”
沈氏熬了一宿,精神不大好,送婆婆出去,然后让大家都回去。
燕国公今日肯定要睡在正院的,燕眀荞迷迷糊糊的,再醒发现天已经亮了,外头有鞭炮声,但燕眀荞在睡梦里没听见。
今儿是大年初一。
李嬷嬷笑着道,“姑娘又长了一岁。”
燕眀荞七岁了。
七岁和六岁就不一样了,燕眀荞没换衣裳,“嬷嬷,你看看我长高了没有!”
大人都知道小孩是一天一天经年累月慢慢长起来的,但燕眀荞觉着,长大一岁之后才会比以前高了胖了。
李嬷嬷成日看着燕眀荞,觉得她还和昨儿一个样。
但她找来了尺子,当初刚搬到正院时做新衣量过一次,李嬷嬷记得那会儿的尺寸,今儿再量量就知道长没长高了。
量完,李嬷嬷发现,燕眀荞真长了有半寸多。
这用眼睛看根本看不出来。
去年的衣裳明年又穿不了了,不过现在有夫人,根本不用担心衣服不够穿,燕眀荞光冬日的衣裳就有八件。
长高了好,长高了好呀。
燕眀荞心道,果然,长大一岁就会长高。
“我去找母亲!”
燕眀荞换好衣服,梳洗干净,就往正屋跑。
如今进正屋,也不用通禀,就有丫鬟领她进去,“五姑娘来了,快进来。”
入门是面屏风,燕眀荞还没见到沈氏,就道:“母亲,我长高了半寸!”
穿过屏风,燕眀荞看见了正在梳头的沈氏,跑了两步扑到沈氏怀里,“母亲,我比去年长高了,有半寸呢!”
沈氏有些惊奇,日日见是觉不出来的,她仔细看了看燕眀荞,也没见哪儿高了哪儿胖了。
不过,她还是道:“高了好,我们明荞可真厉害,竟然长高了半寸。”
燕眀荞喜欢听沈氏说我们,“等明年了我还会更高的,等比母亲还高的时候,我就可以保护母亲了!”
童言稚语,总会让人心里一暖。
但做母亲的就该为儿女遮风挡雨,沈氏反倒希望燕明荞别长太快。
沈氏道:“那明荞可得多吃些饭。”
燕眀荞在沈氏怀里待了一会儿,就坐到一旁安静地等着母亲梳头了。昨儿守岁到太晚,今日不用请安,故而没别的姑娘没过来。
燕眀荞跟着一块儿吃了饺子,又去小花园听了半天戏。
沈氏请的戏班子,就唱初一这一天。
在越朝,大年初一不走亲访友,而是一家人聚在一块儿。
初二则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
沈氏准许府里的妾室也回家看看,不过虞小娘早就没亲人了,孟小娘娘家在江南,一日赶不回去,也就郑小娘能回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