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商小渔娘(风初袅)


许是因为陆飖歌年龄小,许是这店里唯一吃面的客人是李掌柜的旧识。
两人也不背着陆飖歌,絮絮叨叨说了生意上的事情,东拉西扯,最后又扯到了起义军和朝廷上去。
什么朝廷腐败,皇帝无德。
对于起义军,两人却是一致地不予置评。
改朝换代的事情,就算是他们,也是不希望发生的。
那一朝那一代的改变,不是用百姓的累累尸骨堆积出来的。只有刀架到脖子上的人才会为了活下去拼命,至于李掌柜,邱姓货商,包括陆飖歌等普通的百姓,谁也不希望被搅和进这战火里。
这两人说的大胆,听的陆飖歌一颗小心脏七上八下,只觉得自己这次投胎运气也不是很好。
竟然投到乱世,这起义大军已经占据了淮城,迟早是要打进京城的。
从淮城到京城,走陆路,大路离蒋家坝不过十几二十里远。
要是走水路,那就必经蒋家坝。
到时候,她和陆家这一大家子的小命也不知道能不能保住!
她爹的地和房子也不知道能不能买的成,建得起来。
第71章 淮城
“咚咚”
李掌柜的手指在陆飖歌面前的方桌上轻轻扣了扣,见原本低着头啃花生的小子茫然抬起头,他不由笑出声。
“怎么样,我店里的花生味道可还行?”
“好吃。”
陆飖歌看着面前剥下的五六个花生壳,好奇地问道:“现在新花生已经可以收了吗?”
她虽然不懂农时,却也知道花生是要到七八月才能成熟。
“这是去年的花生,不过是多用水煮两遍而已,不是今年的新花生。”
李掌柜捻了一枚花生在手里,也不剥开,只拿在手里细细端详。
前年大涝,大部分花生都被水淹没,几乎没有收获。去年又大旱,收获的花生大部分籽米都不怎么饱满。
而来福顺店里卖出的水煮花生却个个都是颗粒饱满,价格也贵的出奇。
就桌子上的这一小碟子,就要二十六文,都够别家店里一道大荤的价格。
这样一碟水煮花生的价格,也够普通穷困的人家买二斤糙米和着野菜吃上几日。
可在来福顺,南来北往的客商,不说十之八九,却有大部分,都会点上这一道其它店里没有的水煮花生。
味道是一方面,还有的原因就是水煮花生是凉菜,适合下酒,也适合闲谈的时候上桌。
这起义军和朝廷之间的事情,对于庄户人家来说尚还算消息不明。可对过往的船商,大部分都已经早早关注起来。
陆飖歌将面前不多的花生壳收拢好,抬头看向店里。
刚才的客人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去,碗筷已经收拾干净。店里现在只有她和李掌柜,还有一个小伙计在店门口站着,留心着来往的船只过往的客商。
“李伯伯,这水煮花生也不能只放盐和陈皮。比如八角、草果、丁香、肉蔻、香叶、茴香这些也要放些,味道才好。”
“哦,都要各放多少?”
问完李掌柜又犹豫了一下,“这水煮花生虽然店里一直不缺,可要是分利……”
“李伯伯,我不要分利,您要的配料我也可以告诉您,保证比您店里做的好吃。只是……”
陆飖歌小心地往李掌柜身边凑了凑,压低声音问道,“您能告诉我,红缨军真的会攻打京城吗?”
“你小子,怎么什么都敢问。”
李掌柜倪了面前的小子一眼,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打,肯定是要打的。不过暂时还不会,起码得过了秋收,有粮才行。”
一般的孩童,听到他和客人说起红缨军都会害怕吧,可他一直留心着,他们说话的时候,陆小四吃吃喝喝,好似根本没听懂他们在说什么。
要是真的听不懂,也算正常。
可现在呢?
分明就是一直在听他们的说话,却表现的毫不在意的样子。
这孩子,有点意思。
长得好,还聪明,和陆全两口子那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可一点都不像。
陆飖歌想了想:“过了秋收啊,那会不会太迟?到时候粮食都被朝廷收了上去,他们还能有粮吗?”
李掌柜一脸神秘莫测的笑:“你可知道,我们这里每年收的粮食都去了哪里?”
去了哪里?
各处的粮食应该是集中在各县郡,留一部分在粮仓,送一部分到京城。
而南阳县虽然比淮城离京城更近,可南阳县的粮食却是一直运送到淮城的。
现在淮城被起义军占领,那南阳县的粮食自然应该运往京城啊!
陆飖歌:“以前运往淮城,现在应该运往京城吧。”
李掌柜摇了摇头:“按理应该是运往京城,可朝廷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也许,今年的粮食还会运往淮城也说不定。”
“啊?”
陆飖歌好似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回答,她微张着嘴,看着面前略微有些严肃的李掌柜:“送……送去淮城?怎么会送去淮城?”
朝廷的这些官员除非脑子坏了吧,将新粮送给起义军!
这不是疯了吗?
“为什么不会。”
李掌柜正色地看向面前的少年,“有没有一种可能,东阳郡,南阳县已经都落入起红缨军的掌控,而我们外人并不知而已。”
陆飖歌猛地直起身子:“不用打仗怎么就落入红缨军的手里?”
红缨军想要占据一座城市,不都要动刀子动枪,耗费无数的人命,甚至牺牲很多无辜的百姓才成吗?
面对着李掌柜沉静的面容,陆飖歌忽然想到一种可能,心不由猛地一跳。
如果,红缨军和官府早有勾结呢?
那么,李掌柜说的这一切都能成立。东阳郡和南阳县看着是在朝廷手里,实际上早已经落进了红缨军的掌控中。
想到这种可能,陆飖歌不由激灵灵地打了个冷战:“李伯伯,不是说红缨军三月份才在淮城起义吗?”
怎么会速度这么快,就将鱼台和东阳郡的官员拿下?
就算朝廷在腐败无能,这些当官的也不傻,他们凭什么去相信一个刚刚起义的队伍,而去背弃应该效忠的朝廷。
“说是今年三月,其实在前年红缨军就已经在东阳郡起义了。不过,之前都说是匪患,并不为大家所知。这次淮城恰好一场天火,也让红缨军师出有名而已。”
只不过,到底是天火还是人为,就说不太清楚了。
前年就在东阳郡起义?
陆飖歌低下脑袋,看着桌面有些怔怔,陆家庄不就是东阳郡吗?
那陆庄主的死,会不会也和红缨军起义有关?
也许,她爹勾搭的未必是山匪,而是起义军呢?
没容陆飖歌多想,李掌柜抬手轻轻在陆飖歌的脑袋上揉了揉:“小四,回去叮嘱你爹娘,多买些粮,有粮在手心不慌。”
这一次陆飖歌没有装着听不懂的样子,反而极其恭敬地冲着李掌柜拱手行了一礼:“多谢李伯伯提醒。”
就算李掌柜不提醒,她也知道在这时刻要买粮。
可李掌柜能提醒她,这份情她是要记的。
李掌柜目光灼灼地看向不远处的码头,原本热闹的码头,如今停靠的船只已经不多。
那些从淮城出来的船只,将起义军即将去京城的消息四散开去,但凡家里还有米下锅的人家,就不会再冒险在这风口浪尖的时候,拼却性命不要在外行走。
谁知道意外和财富那个会先到!
第72章 吃糖
邱氏从西灶房里出来的时候,陆飖歌正蹲在后院门口,看几个小童围着个货郎买麦芽糖。
并不是每个孩童都有铜钱买麦芽糖的,货郎也不拘什么,只要是孩子能拿出来的粮食鸡子或者其它吃的,基本上都能换一块或大或小的麦芽糖块。
邱氏出来看着蹲在地上望着人吃麦芽糖的陆小四,不由的心一软:“小四,娘给你也买一块麦芽糖甜甜嘴。”
“娘,我不吃,我们回吧。”
她又不是小孩子,要什么甜甜嘴。
陆飖歌其实不爱吃糖,小时候来福利院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都喜欢带糖。
一包糖果,可以分很多小朋友。
在他们眼里,这些福利院的孩子都是没人要孤儿,可怜的很。
命苦的人,只能吃点糖来感受一下生活的甜。
陆飖歌说不吃,邱氏还是花了三文钱买了巴掌大一块,让货郎用刀切成几小块用油纸包着:“你要是不爱吃,回去和你大姐二姐她们分着吃。”
哪有孩子不爱吃糖的,小四说不吃不过是她懂事。
“谢谢娘。”
陆小四接过糖,跟着邱氏踢踢踏踏往家走。
有娘的宠爱,其实她也是不拒绝吃糖的。
这几日邱氏要来来福顺,教陶山和扬州的李师傅做菜,陆飖歌就成了邱氏的小跟班。
“娘,我爹说要买地建房的呢?”
“地哪有那么好买的。”邱氏叹了口气,“我们家也没多少银钱,那些大户人家要卖都是一个庄子,那些小门小户的卖,也只能卖个一亩地两亩地的,大部分都被村里的富户买了,轮不上咱们。”
“哦。”
陆飖歌低着头,看脚下的石板路,心想,不卖也好,要是起义军打过来,大家逃命都来不及,到时候还不知道买的地和建好的新房便宜了谁。
不过,李掌柜说的话她也没准备告诉邱氏和陆全。
这两口子,都是老实本分的乡下人。
得几百两的银钱已经日日夜夜睡不着觉,一晚上要起来几遍查看。要是知道红缨军在淮城起义,等秋收就要打过来,估计这两口子晚上连觉都不敢睡。
陆飖歌不是没想过逃。
可她私下打听过,户籍在这里,又没有路引,就他们这一大家子,哪都去不了。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等起义军打过来再说。
邱氏在前面走,心里惦记着家里的小五有没有哭闹,步子迈得有些大。
陆飖歌在后面跟着,想着心思,越走越慢。
不知不觉,娘俩的距离越拉越大,谁也没发现。
路过谢家药店,谢大夫正坐在门内看诊的桌子旁冲陆飖歌招手:“陆小四,你过来。”
自从上次,陆全去南阳回来捡了个人,谢大夫说可能是红缨军,让送土地庙那边去。后来亭长又带了两个差爷,去了野码头搜人,陆飖歌对谢大夫就有些怵得慌。
说不清楚为什么,她总觉得,谢大夫这个人,也许并不像他表面那么简单。
陆飖歌看了一眼走远的邱氏,无奈地踏上药店的台阶:“谢大夫,您找我有事?”
谢大夫见陆小四走近,笑眯眯地问道:“小四啊,上次你爹救的人你可再见着没?”
此刻店里无人,老谢大夫领着孙子在后院晒草药,谢夫人领着两个女儿在屋里做针线活。
整个药房,只谢大夫一个人守着。
陆小四一只脚刚迈过门槛,一只脚还没提进来,闻言愣住了:“谢大夫,人不是你领走了吗?我和我爹后来再没见着啊!”
“没见着吗?”
谢大夫一脸的纳闷,“那日我确实是让你爹将人送去土地庙,后来镇上查的严,我就没来得及去,再后来去也没见着人!我还以为,是你父子带回去了呢。”
“没有,送到土地庙后回去,亭长就带人去野码头检查,我爹吓到吓死了,怎么还敢回去找人。”陆飖歌嘴上说着,心中却陡然一颤。
当日亭长带人搜索野码头的时候,她就怀疑是谢大夫露了口风,不然怎么就偏巧,她和她爹前脚回去亭长就带着两位差爷到了野码头。
后来,陆全也拿了银子送到谢家药店。
当时是老谢大夫在铺子里,说店里并没有人,还说谢大夫去乡下出诊去了,这两日都不会在店里。
隔两日陆全又来了一次,老谢大夫还是说谢大夫出诊没回来。
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
谢大夫说他没接到人,老谢大夫说店里并没有溺水受伤的病人。
这父子俩,到底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现在,谢大夫问她有没有见那人,是在套她话吗?
陆飖歌小脑瓜子转的飞快,面上却半点不显,还一脸天真地问道:“谢大夫,那人会不会死了啊,你有没有在附近找找啊?”
“找啦,确实是没见人。”
谢大夫摆摆手,神情微恙,“我还以为这人被你爹领回去呢,既然没回去,估计是被人救走了吧。”
“救走最好,只要人没死就行。”
陆小四半边身子还站在门外,似乎准备着随时走的样子,“我爹还惦记着,说这两日来找谢大夫问问呢。之前他来,都是老谢大夫在,说您去乡下出诊了。”
“嗯,这几日我是去了乡下,昨日刚回。回来就听我爹说你爹来了两次,我才知道这人就这么不见了。这人也是,都这么些日子了,也没见消息。难道这么大的救命之恩就这么算了?”
“什么救命之恩。”
陆小四总算提脚进了门,“我爹说了,他们打鱼人别说看见人,就是水里落了个猪仔也得捞上来,送人家里去。不然,这心脏了,可吃不了打鱼这口饭。”
“也是,你爹娘啊都是好心人。”
谢大夫换了话题问道,“我看你这两日都跟着你娘往码头跑,是去码头卖鱼吗?听说你爹现在都不在洪湖捕鱼,天天晚上去河道里下网,难道河道里的鱼比洪湖里还多?”
从野码头去来福顺,走水路并不便利,因为蒋家坝是一条直街,从镇上过势必要经过一路大大小小的店铺,包括谢家药店。
这几日陆飖歌一直陪着邱氏往来来福顺。母子俩心中念着长鱼菜的事情,并没有对谢家药店多注意。
反而是谢大夫,日日坐在门口看诊抓药,镇上走动的人他基本都能留意到。
第73章 猜测
“不是卖鱼,是卖长鱼。”
陆飖歌假装并不知道谢大夫在套她的话,继续说道,“我爹也不是去河道捕鱼,去河道是为了下长鱼。”
“哦?”
谢大夫放下手中的笔,感兴趣地问道。“难怪你爹都不去洪湖捕鱼,原来是抓长鱼,听说这长鱼可不好抓,你爹还挺厉害”
“那是,我爹可厉害啦。”
提起她爹下长鱼,陆飖歌简直是眉飞色舞,“我爹不是抓长鱼,是他编了个鳝笼,就是那种竹子编的笼子,里面有倒刺,晚上放到水里,早上去起,长鱼进去就出不来。”
大约是说起自己的爹有多厉害,原本还规规矩矩站着的小子索性单膝跪到了谢大夫对面的凳子上,双臂按在桌子上,挺直身子一脸兴奋地继续说道。
“谢大夫您不知道,那鳝笼可是个好东西,能抓长鱼,还能抓泥鳅。就是啊,长鱼值钱,泥鳅不值钱。不过啊,我家卖长鱼给来福顺,来福顺的李掌柜也说了,如果泥鳅多,他家也收,就是价钱少些。”
“少些就少些呗,再少,也比那杂鱼贵些。再说,这泥鳅和长鱼都不容易死,养个几日都可。不像鱼,捕上来用水养着都不行。死了的鱼越发不值钱,还不如抓长鱼泥鳅划算。”
“谢大夫,我告诉你啊,我爹天天晚上都去河道里下鳝笼,早上都能收好多的长鱼,卖好些铜钱呢。我爹说,等再攒些铜钱,我家就去乡下买地建房存钱给我和小五娶媳妇。”
说起给自己娶媳妇,陆小四不绝对羞耻,反而沾沾自喜,“我爹说了,只要有地有房,就能给我和小五找个好媳妇,不用像他们日日在水上漂着。”
“确实。”
谢大夫拿过一旁的湿帕子,一遍一遍擦拭着手掌心沾上的墨汁,“你爹这本事跟谁学的,以前都没听过他会编鳝笼啊?”
“跟我呀。”
陆飖歌大言不惭地一指自己的鼻子,“那日我和我三姐还有摇摇姐去河滩挖野菜抓到了一条蛇,可大了,我们俩家分了还煮了小半锅呢。谢大夫,那蛇可好吃啦。我就想,要是有一个笼子放在靠水的地方,这蛇不就自己能钻进去了嘛。我爹就说他给我编两个,然后蛇没抓到,就抓到了长鱼……”
这话,是陆家早就说好的,有人问这鳝笼是怎么来的,就这么说。
乡下孩子,去野地里抓到蛇是常有的事情,并不算稀奇。
陆全也是个手巧的,就这么机缘巧合编了鳝笼抓了长鱼也只能说是运气。
谢大夫笑着点头:“你父子这运气,也是好,这也算是好人有好报。你爹不会一早又去抓长鱼去了吧,才让你和你娘往来福顺跑?”
“没有,今日我爹没去抓长鱼。是我张三伯和李四叔他们去起的鳝笼。我爹一早和我张三伯,李四叔他们一起去观音庙了,说是砍竹子回来教我张三伯和李四叔他们一起编鳝笼,到时候我们野码头就会有很多长鱼,卖更多的铜钱。”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