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致城最近很辛苦,宋磊那边的鱼开始甩籽需要他跟进。王家的豆腐做得好有销路,但是交通工具实在是个难题。顾致城自告奋勇的每天开着自己家的车帮忙,油钱由王家出只等着王家姐妹俩将驾照考下来他就不用管了。吴大雨收购的数量增加,墩子奶奶与王大花的婆婆一起孵鹅蛋。邻村慕名的人也过来订白鹅,他还要抽出时间帮墩子奶奶给葡萄打药。
每天四点半就得起床,五点钟开着车去市里送货。绕了一圈之后回到杨庄刚好快八点,他又要在办公室里工作。每天忙得像个陀螺,好在人还是很精神的。
张翠莲心疼顾致城怕他身体吃不消,便在营养上下功夫。早上顾致城起床跟王家人一起吃个早餐,通常都是豆浆包子豆腐脑。回到杨庄换身衣服准备去办公室的时候,张翠莲给他准备了牛奶鸡蛋再补充一下能量。
中午一荤一素,强制他睡半个小时。晚上也同样是荤素搭配得当,尽量花样多一样。
顾致城倒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自打结婚之后张翠莲在吃的方面就一直很讲究。菜做的量少但是种类多。跟别人家一顿一个菜,一炒一大锅不一样。他这些年都习惯了,也就没有了感觉。
现在经常会在老乡家里碰见他们吃饭,那简单的好不讲究色香味的饭菜看得他都没什么胃口。顾致城好几次都忍不住想问一问:“你们家炒菜都不爆锅么”葱姜蒜都不放,丢下去扒拉两下就出锅还有什么意思
而此时他正想着一会儿吃完了饭,还能在大木桶里泡一泡就忍不住高兴。饭还没吃两口,就听见门外有人喊道:“顾书记在家不”
两口子对视一眼,都没听出来人是谁。张翠莲扬声应道:“在家呢”
她起身麻利的走出去,看见门口站着一个黑瘦的女人。身穿一个灰色的确良褂子,下身穿着黑色的裤子,脚上穿着一双雨靴。她将头上的遮阳帽摘下,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你是嫂子吧哈哈,我那啥,找顾书记有点事儿”女人说话的声音很粗也很中性,张翠莲对她一点印象都没有。
但还是热情的说道:“行,你进来吧。老顾在吃饭呢,你吃饭了么没吃的话,一块吃点。”
女人连忙摆手道:“不用了不用了,我等一会儿就行。”
张翠莲笑着说道:“我们也刚吃,粗茶淡饭的没什么好菜。”说话间顾致城已经站在了客厅与餐厅相连的门口。
对着女人笑着说道:“都是相亲没啥不好意思的,你这是刚从稻田里回来吧过来吧,有什么事儿咱们边吃边聊。”
女人显然是个实在人,见这两口子十分热情便朗声点头走了进来。
张翠莲示意顾致城去取碗筷,她上前拉着女人的手笑道:“我做了苞米茬子,你来一碗。”
女人笑道:“你们家也愿意吃这个呀我们家孩子也都挺愿意吃的。”说完不好意思的低着头:“我刚从稻田地里回来,身上也埋汰。”
刚说完她走到饭桌前,看见夫妻俩并没有怎么动筷的菜有些愣了。忍不住惊呼一声:“哎呦我的天呀。怪不得被人都说你们家有钱呢这家伙,不过年不过节,你们两口子在家就大鱼大肉的吃啊”
顾氏夫妻俱是一愣,拇指大的黄花鱼还有五六块五花肉就是大鱼跟大肉了这个规格,是不是有点高
张翠莲讪笑道:“啊没有吧。这都是剩菜,怕你嫌弃呢”
女人一屁股坐在凳子上,盯着餐桌咂咂嘴巴:“还是你们城里会吃啊,这两口人一顿吃四个菜。”
张翠莲看了一眼同样有些不知道如何应对的顾致城,拿起碗盛了一碗水捞饭。笑着说道:“哎呀,花生米啊黄花鱼都是炸现成的。豆芽是中午拌的,就炖了个豆角。看着花样挺多的,其实没有多少。”
顾致城点点头:“我们家盘子小”
女人嘿嘿一笑,端起饭碗看着顾致城道:“顾书记,不知道我是谁吧”
顾致城继续尴尬:“看着脸熟,但是对不上号。”
女人又是爽朗的嘿嘿一笑,端着饭碗又道:“我是村南头挨着稻田地那边住的,从大杨树往下走倒数第二家就是我们家了。我姓孙,大家伙都叫我孙老二。”
张翠莲一看顾致城的表情就知道,他还是没有想起来。便将话接了过来,给孙老二夹了一筷子五花肉放在碗里面。好奇地问道:“那我喊你一声孙姐吧,我对你真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了。你们家种水稻的哦,那还不错”
孙老二吃了一口饭,一边嚼一边不忘说话。冲着张翠莲笑:“我家孩子她爸死了,给我扔下个姑娘还有几亩地。去年我找了个男的结婚了,现在他出去打零工我在家种地。”
这么一说起来,顾致城到想起来了。这个女人在杨庄也算是有名的人物,人有点憨偶尔冒傻气。之前找了个丈夫有很严重的羊癫疯,在她女儿才七八个月的时候发了病掉到了居然淹死在自家的水稻田里。
她自己一个人拉扯女儿长大,今年应该四十出头了。不知道她来到底是为了什么。
孙老二见张翠莲对自己毫不了解,便大方的自我介绍:“我今年四十了,我闺女都二十一了前年就结婚了。今年我外孙都两周岁了,还没有上户口呢。我心思问问顾书记,能不能在咱们村把户口上了。”
顾致城有些懵,她才四十岁就有一个两周岁的外孙了也就是说她三十八岁的时候,闺女就嫁人且生娃了。他忍不住给自己算了算,他三十八的时候康康还在上小学呢。
张翠莲也忍不住打量眼前的女人,心里啧啧称奇。这母女俩都是急脾气啊,二十岁之前都完成了结婚生子这样的大事儿。
只不过现在还没有给孩子上户口,莫非是“你闺女领结婚证了么”顾致城有些怀疑的问道。:
第三百七十一章 归路?
第三百七十一章
孙老二叹了一口气:“哎呀,没有结婚证啊。”
张翠莲皱着眉头不太能够理解:“没有结婚证那怎么结的婚啊”
顾致城对杨庄的风俗还是很了解的,忍不住出口解释道:“这边人还是认为办了酒席就是结婚了。等到岁数到了再去补一个结婚证,这都是很正常的事儿。”但是他不能明白的是,既然她的女儿已经到了法定结婚年龄。可以领结婚证了,有了结婚证给孩子落户口也顺理成章了。没有人会为难她,也不用特意跑到他家里来寻求帮助。
孙老二踌躇了片刻,不大好意思的说道:“哎呀,我那个倒霉姑爷他,他跑了。”
张翠莲眼睛瞪得老大,不明白什么叫做跑了。顾致城皱眉沉声质问道:“他是不是有家庭如果他早就结了婚,我们可以控告他犯了重婚罪的。”
孙老二支支吾吾半天,像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似的。张翠莲给顾致城使了一个眼色,轻声说道:“你别担心,我们两口子不会说出去的。顾致城要帮你,可也得知道具体的情况啊。一问三不知,说帮就帮忙了”
“我们家的那个姑爷找不着了,说是回老家了。听他的老乡说,他在原来的家里头也是有老婆孩子的。根本就没有离婚,现在我闺女找不着他了,你说这孩子不上户口将来怎么上学啊”
具体说来又是一段孽缘,孙老二早年丧夫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她吃苦能干,没有婆家的帮忙与娘家来往的也不多。竟然一个人将女儿杨玉给拉扯长大,并且出落得十分标致。
她多年一个人带着女儿,想着她从小没有了父亲因此比寻常人家更溺爱一些。孩子想要什么,只要她能给的几乎就没有得不到的。
杨玉在她初中二年级刚一开学的时候就决定不念书了,因为那时候同年级一起玩很多女孩子都不上学了。 当辍学成为一个潮流的时候,孙老二也没有勉强自己的女儿。
“女孩子上那么多的学也没啥用,再说上了初中未必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我砸锅卖铁也供不起。反正女人得结婚,找个好人比啥都强。”这要是很多人家没有让女儿多读书的原因,花了那么多钱上学最终成了别人家的人。
闲赋在家的杨玉又一次随大流去了镇上当服务员,不久又跟着大流去了城里一家大酒楼。工资涨了,见识也多了,而且还谈起了恋爱。
“我家姑爷比我姑娘大,是饭店的厨师,挣得也多。”也许是从小就缺失父爱,杨玉很快就对这个厨师迷得不能自拔。
偶尔有个头疼脑热的,这个厨师也会嘘寒问暖。厨房不忙的时候,也会偷偷烧两个杨玉喜欢吃的菜。甚至还会给杨玉隔三差五买点小玩意,送些不值钱的小首饰。
让杨玉最不能自拔的就是这个男人身上的那股子“暴脾气”。他处处像个爹一样的管着杨玉,不准这个不准那个。
“当初我想着能有一个比她大的男人更合适。知道心疼人,懂得照顾她,而且看的还特别紧。我也是怕杨玉在外头学坏了,这不正好帮我看着她。”孙老二觉得自己没有想错,而且当时也打听了说那个厨师在老家没结婚。说是老家的彩礼太高了,家里没钱给。而且还对孙老二说,自己出来这么多年了,也想在q城扎根不想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