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个好主意,薛氏便同意了。
她一点也不担心她们记不住,自己的闺女这么聪明,怎么会记不住呢
进了书店一问,纪青青才知道这个时代的书有多贵。
这么简单的一本儿童启蒙的三字经,并且还是半新半旧的,都卖到了五两银子。
越往上,书的等级越高极,价钱也更贵。
许多书生都买不起,都是买了纸笔花钱在这儿抄一份而已。
即便是租书抄写,一本论语也得花五六钱银子。
并且,还有时效。
过了这个时效还没抄完,就得加钱。
可想而知,一个家庭想要供养一个孩子念书,从启蒙到出人头地,得多少花费。
至于最后能不能出人头地,这还两说呢。
也就怪不得读书人少尤其是乡下庄稼人家里,就更少了。
纪家村有两户有读书人,一户是老纪家、一户是沐婶子家,这在四邻八村来说绝对是一件稀罕事儿。
纪家村的名声也因此在四邻八村一带极好。
纪青青咬咬牙,三字经到底还是买回去了。
拜托伙计念两遍,不过是个托词罢了,其实这上头的字她都认得,回头教给姐姐便是。
有了这本书做底子,下次再需要百家姓、千字文这种识字书,她也用不着买了,租了抄就是。
纪青雪也很心疼这钱,不过想想认了字之后记菜谱很方便,也没反对买。
只是买回来后,每次打开这书本,纪青雪都会用一种恨不得把它给吞下去的目光看它,认字起来格外认真,大有“这么多银子买回来的,不全认下来可就太亏了”的架势。
薛氏见她姐妹俩如此认真,也十分高兴,觉得这钱花得也值得了。
孙婆见纪青青不过听人家伙计念两遍后便记得牢牢的,口齿清楚的念出来,羡慕得不得了,向薛氏笑叹道:“小薛你两个闺女真是太聪明了,唉,可惜了,若是男的该多好啊,肯定能考中、做大官”
惹得薛氏好笑,笑得不见遗憾倒有几分得意:“我这两个丫头,比两个儿子可要好多了给十个儿子我也不换。”
孙婆也笑,连连点头笑道:“说的也是,也是,倒是我老婆子糊涂了”
休假之后,纪青雪仍旧回林家去了。
因为休了假,接下来三四天都不便出门,暂时中午也就不过来了。
纪青青便叮嘱她,等有空了记得一定要来。
学菜学点心要学,还要学认字呢
纪青雪笑着答应了。
第二天纪明和又来了一趟,一直待到下午才走。
纪青青母女两个,依然每日早出晚归的赚着第一桶金。
细算算,整银已经有六十两了,还有五六两碎银铜板,母女俩干劲十足。
唯一让薛氏偶尔出神叹气、神色黯然的,就是这马上就要进入腊月了,可是,纪同信还是没有回来。
纪青青少不了安慰她,自己心里却也一天天没底不安起来。
谁知这日,母女俩刚刚卖完早餐收摊回孙婆家不一会儿,却来了三个不速之客。
大伯母罗氏,以及她的两个闺女纪玉珍和纪玉珠。
看见她们母女三个笑眯眯的来了,纪青青和薛氏都愣了一愣,心里顿时生出一股不太好的预感。
罗氏见了薛氏倒是挺高兴的样子,笑道:“原来真是三弟妹啊,我还以为认错人了呢”
纪玉珠轻哼了一声,不阴不阳道:“三婶和四堂妹好大的架子呢,进城住了这么久,也不去同我们打个招呼,还得叫我和我娘、我姐上门来。莫不是瞧不起我们呀”
纪玉珠说着打量了一番孙婆家这院子,一脸的挑剔和嫌弃。:
第144章 自以为是
原本听见薛氏喊“大嫂”,又是摆凳子又是笑眯眯准备热茶的孙婆听见这话,不由得一怔,皱了皱眉。
想了想,索性懒得忙活了,先看看薛氏和纪青青如何再说。
薛氏不便同纪玉珠一个晚辈拌嘴,纪青青便微笑道:“三堂姐说笑了,都是同一个祖父祖母的,谁也不比谁高贵、谁也不高谁一等,虽说我们三房已经分出去单过了,但算起来也还是一大家子啊,哪有什么瞧得起瞧不起的”
罗氏与纪玉珍脸色不由都变了变。
纪青青这话听着算厉害的了,嘲讽她们大房并不比三房高一等、没资格摆架子呢。
母女俩心里都有些不爽:他们大房本来就跟三房不一样、本来就高他们三房一等,有什么不对吗
还特特暗示她们,他们三房已经分出去单过了所以,这是什么意思
纪玉珠却没她娘她姐脑子好使,纪青青的言外之意她是半句也没听出来,倒是发现一向来温温柔柔、细声细气的四堂妹竟然敢顶撞自己,不由心里大怒,描画得又细又长的眉毛板着脸瞪纪青青:“伶牙俐齿跟我这个姐姐顶起嘴来了没教养”
她和纪青青是同年声的,只大了纪青青三个月,一直嫉妒纪青青那门亲事,更嫉妒她长得比自己美,久而久之,这份嫉妒早已生了根再也拔除不掉了。
哪怕如今纪青青“狼狈”的丢了那门亲事,她还是不爽她。
薛氏面色一冷,冷笑道:“三丫头真够有教养的,当着我的面,要替我管教闺女,嗯”
纪玉珠一撇嘴,好不委屈跺脚:“三婶你怎么这样啊,明明是四堂妹的不是,你怎么说我”
薛氏冷笑:“哟,我还说不得你了我可是你三婶”
纪玉珠顿时脸上一红,憋屈得说不出话来:“”
纪玉珍见妹子吃亏,便笑道:“三婶这不太妥吧,我妹子好不好的,有我娘我爹教导,何须三婶操心三婶自己儿女也不少,不如先把自家的管好了再说吧”
纪玉珍嘲讽的瞟了纪青青一眼,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你还敢说我妹子你看看你教的闺女,都被人退亲了
薛氏大怒:“你”
纪青青挽着薛氏胳膊的手轻轻用力,冲她微微摇头。
薛氏怒意稍缓,冷冷瞟了纪玉珍、纪玉珠姐妹一眼,硬邦邦道:“大嫂有事吗我这还有好多活儿没做呢”
有事说事,说完了赶紧给我滚蛋
如果不是因为大伯子和大侄儿是读书人,生怕万一有一天他们发达了跟自家为难,薛氏早就不给罗氏好脸色看了。
虽然她是不信季明光、纪同济父子俩那副鬼样子是能读书出头并且做官的样子,但凡事总有万一不是吗
她总得留一点点退路。
纪玉珠一向来觉得大房高人一等、连带自己在老纪家也高人一等,其他人将来全都得靠他们大房呢
将来爹和大哥都是要当大官的人,凭什么他们现在不巴着自己
尤其是大哥,听他说学院里的先生天天都夸他呢,明年的秋闱他肯定能中举人、后年进京参加春闱那就是进士了说不定还能考个状元回来呢
到时候,哼,看她还瞧这些人一眼不瞧。
听见薛氏的话,纪玉珠便忍不住道:“三婶,你这是什么态度啊这么不欢迎我们啊”
薛氏本来懒得跟她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头片子计较的,然而碰上这样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是的丫头,实在叫人没法儿有好脾气。
薛氏便瞪了她一眼呵斥道:“没规矩长辈说话,小孩子家插什么嘴这要是我闺女,我早一巴掌甩过去了还不给我一边去”
“你”
纪玉珠气的颤抖,被纪玉珍拉住,使了个眼色。
纪玉珍暗暗瞪了薛氏一眼,心里也是气的,但她更清楚这个三婶的脾气,也祖母都拿她没办法,何况她们
哼,让她得意吧好在大哥争气,等大哥出头了,就不信她们不舔着脸巴结上来。到时候,看她怎么打她们的脸。
罗氏这才一笑,笑道:“小孩子家家口没遮拦的,三弟妹你呀,还是那么个暴躁脾气,跟个孩子置什么气呢怎么,不请嫂子我进屋坐坐呀”
“”薛氏真是无语至极。
怎么就成了她跟小孩子置气了
呸还自诩读书人家教导出来的孩子呢,抓尖好强、自以为是、不知礼数、不敬长辈倒是什么坏毛病儿都占全了。
这将来她爹她哥当不成官,谁家肯要这种姑娘当儿媳妇就算要,那日子也肯定不好过
这么一想薛氏心里也舒坦了几分,心道老娘倒要等着看看,将来你们怎样。
便懒得跟罗氏再争辩,淡淡道:“哦,大嫂屋里坐吧。我们在这儿呢,也是客,可没什么招待大嫂的。”
纪青青一直知道这位大伯母很会拿读书人媳妇、读书人母亲的架子,暗暗打量了两眼,见她走路的时候也努力的令动作保持着端庄优雅,忽然心中一动:呃,莫非大伯母已经在学着怎么做官宦人家的夫人太太了
越看,越像。
纪青青差点儿没笑出声来这位大伯母,可真有远见啊
只是,这分明动作僵硬的“端庄优雅”怎么看怎么别扭,分明画虎不成反类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