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贵妃是个小花精——BY:香溪河畔草


  本朝秀女最高上限是十六岁,胡秀娟应该参加下一届的选秀之后才能指婚。”
  皇后娘娘这时言道:“胡夫人,起来吧,等你孙女参加了后年的选秀之后,再谈赐婚的事情。”
  胡夫人却苦苦哀求,言称孙女已经订婚了,孙女并非嘉和十年生人,而是嘉和九年,下一届就超龄了。
  正因为怕下一届选秀超龄被人揭发,这才请求赐婚。
  皇后吩咐宫正司调查清楚。
  她担心户部传过来的名册有误。
  钟尚仪表示,名册肯定不会错。
  寇宫正带走了胡夫人。
  她恩威并施,扬言要让锦衣卫去湖广调查。
  锦衣卫就是血性的代名词。
  胡夫人惊恐之下和盘托出。
  这事儿涉及胡家幸密。
  湖广总督的长子宠妾灭妻,把原配妻子罗氏赶到田庄关押,把小妾的女儿冒名嫡女。
  原配罗氏之所以嫁进胡家,是因她祖父救过当时赶考途中感染风寒,病倒客栈的胡橦。
  罗家家资丰厚,不仅治好了胡橦,还赠送盘缠。
  胡橦没想到自己能够高中皇榜,留下了一纸婚书。
  双方交换的定帖,注明了男女双方三代长辈的姓名住址职务。
  然后,言明家中排行第几的儿子聘娶对方排行第几的女子。
  再有那女双房的出身年月。
  胡橦当时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还请了同行的一位同窗为证婚人。
  当时男女双方都是十三岁。
  胡橦当了官,就把这事儿忘记了。
  女方五年后才带着家人前来胡家认亲。
  却是因为女方的父亲忽然病逝,她守孝三年才来认亲。
  这时候,胡夫人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已经跟娘家弟弟议亲,准备给儿子聘娶娘家侄女儿。
  而且,胡家的儿子也跟表妹私通款曲。
  胡家之所以认下这么亲事,却是因为当时征婚的同窗也中了进士,就是如今河南巡抚。
  胡橦为了罗家的恩情,更是为了自己的声誉,不允许夫人悔婚。
  但是,夫人侄女儿珠胎暗结也被胡橦允许稍后入门。
  当然,这也是为了胡家的名声。
  罗家女婚后一年,发现了夫君小妾的真是身份,还知道夫君有一个比自己女儿大半岁的私生女。
  夫妻因此失和,从此吵闹不休。
  罗氏自己七灾八难,上香惊马,喝水中毒,洗衣服也会落水。
  三岁的女儿也被算计,房屋掉瓦,地上打滑,差点死掉。
  夫君不管她们母女死活。
  婆婆偏颇。
  她身心俱疲,终于认命,带着嫁妆去了农庄蛰居。
  准备等女儿大了再做打算。
  原本胡家还是遮遮掩掩。
  无奈,胡夫人原配媳妇无子。
  小妾侄女却神勇无比,运气爆棚,十年间生了三个儿子。
  胡家再无顾忌,小妾出头露面冒充当家少奶奶。
  小妾的女儿也顶替嫡女的名字参加选秀,想要飞上枝头,更进一步。
  谁知道天不遂人愿,这丫头去年病了。
  本来准备后年再参加选秀。
  就在今年,那个蛰居了十年的罗氏忽发神勇,从胡家的田庄失踪了。
  罗氏母女躲了起来,却送信给胡家,让胡家给自己的女儿一门好亲事。
  不然,她就进京告御状,状告胡家宠妾灭妻,欺君罔上。
  胡家让罗氏的女儿,真正的胡淑娟以庶女的名誉出嫁。
  罗氏拒绝。
  罗氏威胁,要么胡家给她一个公正,给女儿一个好前程。
  她女儿不能顶着奸生子的臭名。
  要么她上京告御状,大家鱼死网破。
  胡家为了隐瞒欺君之罪,只好请求皇后娘娘赐婚,想要蒙混过关。
  胡家好狗胆!
  皇后十分愤怒,她一国之母,竟被当枪使。
  六局一司,意见一致,欺君之罪,必须马上上达天听。
  这样的狡诈之女,一旦进了后宫或皇子府,岂不玷污皇家血脉?
  皇后被小妾打压四十年。
  罗氏的愤恨,她感同身受。
  皇后娘娘带着在场的女官去了养心殿。


第72章 走起,贾司言
  胡橦是嘉和帝信任的干将。
  不然,胡橦不会只用二十年做到总督。
  嘉和帝宣召胡橦,将他骂了个狗血淋头。
  胡橦没有喊冤,反而跪地认罪:“微臣治家不严,以至妻儿犯下大罪。
  微臣辜负圣恩,万死难辞其咎,请陛下降罪。”
  嘉和帝舍不得胡橦。
  胡橦很能干,忠心耿耿,对皇权没有任何威胁。
  然而,皇权威严,不可侵犯。
  胡橦下狱,有人悲哀,也有人替他鸣不平。
  胡橦二子二女,结了几门能干的亲戚。
  云贵总督就、河南巡抚都是他的亲家。
  正月间,各地总督巡抚都在京都朝贺。
  亲家之间自然同气连枝。
  两人一起上折子替他辩护求情。
  尤其是河南巡抚,觉得胡橦十分义气。
  证据就是胡家迎娶了罗氏。
  至于罗氏过得不好,都是后宅夫人不贤惠。
  男人在外忙碌,哪里知道后院的事情?
  嘉和帝没有任何反响,只把求情的折子都留中不发,
  嘉和帝的态度,给了胡家十分的信心:胡橦还可以挽救。
  不然,不会只把人下狱,却不审讯定罪,还好菜好饭的供应。
  胡夫人在宫正司,也是好茶好饭好看待。
  胡橦的老婆虽顶不住宫正司的诱供。
  但是,这一件案子并没有原告。
  是非曲直,有待商榷。
  帝王与皇后娘娘的视角不同。
  嘉和帝其实不准备计较胡家的欺君之罪。
  管她谁生的女儿,总之是胡家的血脉。胡家愿意送女儿进宫伺候君王,这就是忠心可嘉。
  但是,却有许多人眼睛盯上湖广总督这个职位。
  湖广也是仅次于江南的鱼米之乡,富庶之地。
  再者,不论贫富,这个总督位置本就很有吸引力。
  初六之后。
  御史们忽然疯了一般撕咬胡橦。
  参奏胡橦的奏折雪花一般飘向养心殿。
  嘉和帝不得不派遣乾清宫掌宫太监去督察院传旨:胡橦案件,开衙再议。
  这一句空话,根本摁住想要那些野心勃勃的谋夺之人。
  督察院的左都御史也只有摊手。
  御史的责问开始升级,且振聋发聩。
  从一家不治,何以治天下。
  恩人尚且不能善待,如何能奢望他牧民一方?
  上升到:如此背信弃义,践踏诺言的奸诈小人,如何期望他在君父有难之时,舍身赴难?
  嘉和帝发现这事儿摁不住,他必须拿出一个章程。
  但是,事关朝廷二品大员,也不能马虎从事。
  嘉和帝命锦衣卫指挥使,潜行湖广调查。
  正月初十。
  锦衣卫押着胡橦长子一家进宫,也包括罗氏与其女儿,真正的胡淑娟。
  当然,还有那个冒名顶地嫡出妹妹选秀的庶女胡淑娴。
  光看这两个名字,就知哪个女儿受宠了。
  这个案子明明白白,宠妾灭妻,欺君犯上。
  胡家长子却诬陷罗氏私奔。
  其心不可谓不毒。
  罗氏若上堂质对,她公公是长辈又是官身。
  以民告官以下犯上,身先有罪。
  先打四十杀威棒。
  女人被仗责,一辈子的清誉就完了。
  皇后娘娘同情罗氏,不忍她遭罪,宣召罗氏母女进宫,由宫正司审问。
  罗氏母女其实并没有离开胡家田庄。
  罗氏花费十年的时间,用她的医术征服了田庄的百姓。
  胡家贫穷咋富,胡夫人尖酸刻薄。
  即便灾荒年间,租息不减一毫一厘。
  更别说佃户患病救急,全不理睬。
  罗氏用自己的医术与嫁妆,守护了田庄十年,得到大家的尊重。
  罗氏并无掀翻胡家之意,她只是不想让亲生女儿顶着奸生子的名誉。
  谁知胡家夫人见识少,被宫正司诱供,自曝家丑。
  皇后娘娘询问罗氏今后有何打算。
  罗氏却说:“胡家的富贵我们母女没有享受,如今胡家的罪过也与我们母女不相干。”
  罗氏想和离。
  皇后娘娘道:“既然想和离,为何不在十年前发现真相的时候和离。
  那时和离,你年轻可以再嫁良人,你女儿依然是官家千金?”
  罗氏回禀道:“当时公爹是当地最大的青天大人,民妇哪里再寻青天撑腰?
  民妇也曾试探过,想要和离,干脆给小妾让路。
  夫君却说,胡家不可能和离,只有失德财行的弃妇。民妇不得不屈服,忍辱蛰伏。”
  皇后道:“为了一个虚名,你浪费十年的年华,值得吗?”
  罗氏再次磕头禀奏:“只要能保住女儿的声誉与性命,莫说十年,二十年,就是一辈子,民妇也心甘情愿。”
  罗氏自始至终都很平静,似乎她说的是故事。
  此刻提起女儿,她却红了眼圈,拼命的磕头:“皇后娘娘,民妇愿意接受任何惩罚,只求皇后娘娘赐民妇的女儿一条生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