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过了两年,因为林砆和林碀伤了五内,初时循序渐进,内功心法倒是习得不多。但是白乐水十分注重两人根基,兼之两人资质极佳,两年下来,两人不但旧伤痊愈了,内功根基也练得有模有样。
黛玉那头每日徜徉医书典籍中,她本就万人不及的聪慧,过目不忘的资质,两年多下来,楚神医家里的医书旧典已经了然在胸。不懂之处去问楚神医,楚神医亦是细细解答,这两年更是进益飞快。只她年幼力小,学多少理论在腹内,诊脉开方也是有模有样了,只楚神医那套出神入化的针灸本事却因为无力施针还学不得。
一家人除了不能日日守在一处,各人都忙得很,并且皆是进益飞快。这样过了两年,吏部却传来一纸调令,升林如海为户部尚书,来年进京上任。户部尚书为从一品官员,主管全国疆土的田粮、赋税、俸饷等财政事物。林如海接了旨谢了恩,回家告知贾敏。贾敏听了心中感叹,林如海今生仕途比前世顺遂些,前世今年才将将到任不久,今生却已升迁回京。只兜兜转转,还是管着皇家的钱袋子,到底是景和帝舍不得林如海的经世治国之才。
得知林如海高升,江南各处有来往的人家皆来道贺,只夫妻两个心中却感到隐忧。林如海尚不到四十,已经是从一品的大员,放眼整个朝廷,都难以找到第二个。但越是被委以重任,将来新帝登基林如海越容易被新帝忌惮。
林硕今年十二岁,模样才学,皆是整个江南最有名望的公子。加之林家的门第,整个江南,谁家姑娘自忖模样、门第才学拔尖的,皆想和林家结亲。最近二年贾敏的应酬忙得很。先时不知林如海调任还好,如今知道了林家要进京,多少夫人借着道贺之名带着姐儿到林家走动,恨不能在林家启程之前定下来。贾敏深知她们的主意,不过林家此次进京,自己夫妻二人深知虽然面上风光无限,实则如履薄冰,贾敏只当不知各家夫人的意思,便是有人侧面提起,也拿话岔开罢了。
因为圣旨是明春上任,所以林家决定今年元日依旧在苏州过。因为打算直接从苏州进京,这次离了扬州官邸就不再回来了,所以贾敏收拾打点起来格外繁忙些。好在苏州离扬州不算太远,贾敏最重视的不过诗书字画,依旧是用防虫的樟木箱子装好,在用油布密封好,不使箱内受到潮气。然后托了研墨派的人先送到苏州去。
原来邬家听说林家要进京,研墨自然是要来探望贾敏的,见了贾敏打点行礼,研墨便说用邬家的商队帮忙搬家最好。邬家是两淮最大的盐商,有各省走动最成熟的商队,且邬家商队上至头领,下至伙计,个个都会功夫,比镖局还保险呢。
贾敏原不欲麻烦别人,意欲自己雇了镖局进京,但研墨执意要差商队送她们,若是再推迟,反倒生份了,因而贾敏便应了。邬家的商队不但是送去林家去苏州,连进京的护送,也被研墨包揽了去。这样一来,林家进京之事倒是便宜得很了。
到苏州一家人团圆,和和乐乐的过了元日,便要计划启程进京的事。林如海怕越往北行越是寒冷,路上河道封冻未解,阻了行程,便计划走旱道进京。只如今黛玉在楚神医家里学医,林砆、林碀在小蓬莱习武,这次是阖家进京还是黛玉及兄弟两个先留在江南,一家人却为难起来。
当初林如海夫妻两个是定了先留黛玉姐弟三人在江南的,当真要北上了,却又舍不得。虽然白乐水和楚神医家里对姐弟三个都极好,并没有受着什么委屈,但是京城和江南相隔千里,与苏州扬州只几日路程到底不同。
如今几个孩子皆大了,夫妻两个有什么事并不瞒着子女几个。林硕沉吟会子道:“这有什么,左右明年是小比之年,我留下在苏州读一年书,明年下场正好。也可将妹妹接回家里住着,我派人日日送妹妹到楚神医府上学医便是。等我下场小比之后,再给父母写信,京中什么情形父母也清楚了,再做决断不迟。砆哥儿、碀哥儿那头亦如往年一般,两大节气接回来咱们兄妹四个在一处,也不独不孤了。若不是父亲、母亲觉得我太过年幼,我早想下场了呢。”
林硕虽然稳重,到底年少气盛,每每有文章不如自己的师兄下场中了秀才,他便觉得遗憾得很。他明年都十三岁了,下场再不会有人觉得太早,因而今日借机提出来。
夫妻两个一听,倒觉得这个主意好。原来上次林如海进京述职,便听出了贾母的意思。他有事不愿瞒着贾敏,思忖半日到底跟贾敏说了岳母意欲两个玉儿结亲之事。他原以为贾敏是贾家出来的女儿,自会觉得亲上做亲是一门好亲,谁知贾敏听得竟比自己还愤怒些。说什么二哥哥不过五品员外郎,宝玉又是次子,哪里配得上自己家的玉儿?母亲真是年纪越大性子越左,竟然这样异想天开!
贾敏想到前世之事,岂能不怒?林如海听了不知贾敏为何如此反应激烈,倒吓了一跳。不过贾敏如此排斥宝玉,他便不用担心了。林家四子,不管兄长还是弟弟,皆是最是宝贝黛玉一个,林硕听说外祖母要替京中的表弟求娶妹妹,便心中不喜,不愿意自己的妹妹让贾家表弟见着。是以他提出在苏州待考,一来自己确实技痒,想下场试试自己本事,二来,也有不愿当黛玉进京的意思。
一家人商议停当,在过了元宵之后,林如海择了吉日夫妻两个进京,四子一女只带了林砎一个。
一应行礼自有研墨带来的人负责装车运送,不用贾敏操心。京中林家宅子家具是全的,除衣物用品外,贾敏只带了要紧的诗书字画。所以林硕和黛玉住在林家宅子里倒不短什么,便宜得很。
白乐水和白太太的两个徒弟,白清留给了林硕,碧波留给黛玉。白清和碧波都是极伶俐细心的人,做事最是妥当,加之两人身上都有功夫,除了离得远了心中牵挂之外,夫妻两个再没什么不放心的了。
路上不过月余,林如海夫妻两个并林砎就进了京。林家看宅子的下人听说老爷太太回来,早城门外接着了。林砎生在江南,这是首次进京,他骑在马背上,见沿途风景和江南大不相同,倒是趣味盎然。只贾敏坐在车中,偶尔看看窗外,觉得还不如船上自在。但见夫君、爱子都更爱马背上自在,贾敏也觉心中满足。
林家下人听说老爷、太太回来,宅子早就打扫一遍,回到家里安插器具倒也便宜,没多久就安顿好了。只下人来磕头时,只见二爷,连大爷、三小姐、四爷、五爷都不在,众人倒是好奇得很,只不敢深问。
这头都安顿好了,林如海进宫面圣,贾敏方递了帖子,前去看母亲。
如今贾敏已经是一品大员的太太,眼见林如海入职便要请诰命,贾府自不会怠慢。加之贾母多年不见女儿,早已盼望得很了。又有女婿体面,如今早早开了仪门,贾家有体面的婆子服彩鲜明,列队以待。
这本是母亲重视贾敏的意思,但是却不由得让贾敏想到前世黛玉从角门而入的景象,心中反而觉得添了些堵。
贾敏和砎哥儿向贾母请了安,贾母早一把将贾敏揽在怀里,一口一个我的儿的叫。复又揽着砎哥儿心肝肉的叫起来。
见了砎哥儿人品气度,竟不下水溶,贾母高兴得很。点了几样梯己,要鸳鸯开了库房寻来给砎哥儿做表礼。又因不见硕哥儿、黛玉和砆哥儿、碀哥儿,又问起贾敏怎么舍得将那年幼孩子独自留在江南。
贾敏笑道:除硕哥儿外,黛玉及她两个兄弟还没见过老祖宗,没给老祖宗请过安,原该一处回京向老祖宗磕头。只不巧得很,这三个孩子都在三岁时重病一场,现在都在江南治病呢。三人各寻神医,效验好得很,左右硕哥儿留在苏州参加今年小比,有他照顾弟妹,自己放心得很。索性就留他兄妹四个在南边儿,等硕哥儿考试之后再做打算。
贾母听了叹道:如今姑老爷是从一品的大员,硕哥儿有国子监的荫生名额,好端端的又考试什么?再说硕哥儿虽好,他才多大,自己还一个孩子,留他一个照顾弟妹三人,你做娘的也舍得。可怜我的好外孙,好外孙女竟是不让我见一面等语。
贾敏又说:硕哥儿读书倒好,他自己愿意下场,便让他历练历练,虽说有荫生名额,和自己下场比试的到底不同。再说咱们家一个荫生名额,四个哥儿呢,给谁不给谁的,将来哥儿们大了岂不怪我和老爷偏心?索性自己各凭本事罢了。
贾母听了无法,只得拿别话岔开,又说了几句别的,便命人将宝玉接来。贾敏见了宝玉,和前世一般模样: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可惜模样再好,也被娇纵坏了。
宝玉早听祖母说林家有个表妹如何如何好,早盼着姑妈进京了。谁知姑妈进京,林家表妹却没跟着来,心中难免失望。和林家表哥见过之后,心想:二表哥已是这样隽秀玉质人物,不知表妹更是何等出尘不凡,只恨无缘得见。因此规规矩矩的向姑妈行了礼,又和林砎见过,收起轻狂模样,倒是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