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穿成林海 (Fahrenheit)


  想着似乎贵妃娘娘都不心急,也不曾出手回护,黛玉便知道贵妃……恐怕早有在娘家换个当家的心意。
  元春的这番心思,别说贾政就连王夫人都没瞧出半点端倪,偏偏让只闻其名,连面都没见过的表妹猜了个正着。
  元春小时候祖父还在,祖父去世她则跟在祖母身边,无论见识心胸都远非认不得几个大字的亲生母亲可以相比。
  在宫中历练了数年,虽然借着舅舅的“一臂之力”得以封妃,但她却看得十分清楚:舅舅这个人……靠不住。
  女人想过得顺畅,在婆家立得稳,除了靠自己的本事之外,就得看娘家和子嗣——皇家何尝不是这个道理?
  舅舅王子腾告发肃端王之举,在元春看来虽然必要,但没必要亲自出头不是?在圣上彻底收拾了肃端王与忠顺王之前,舅舅前程多少有点祸福难料的意思。
  而且舅舅在几位皇子之中更偏向最为年长的三皇子,然而元春深居宫中,又因为有孕得以与圣上相处,她直觉圣上比起三皇子更喜欢五皇子,七皇子、九皇子,甚至四皇子在圣上心中位置都比三皇子更高。
  除了舅舅王子腾让元春糟心,自己爹娘就更愁人了:真是知道得越多,越觉得他俩糊涂。元春做了贵妃,朝上之事乐得有人主动告诉她……
  不过元春正发愁娘家的未来之际,姑父“挺身而出”,先把堂兄贾琏弄进了刑部,又给宝玉寻了良师,更不知道动了那根弦,还把宁府的蓉哥儿安排进了兵部,虽然不过七品小官,比珍大哥哥给蓉哥儿办下的龙禁尉差了不止一点半点,但那会儿元春跟珍大哥哥看法一致:得好生谢过林姑父。
  结果正月里西北战事起,蓉哥儿立即捞着了立功的机会……
  母亲眼里只有大房的爵位以及荣府的银钱,她想把这些都留给宝玉。而姑父帮了荣府两房,还拉了宁府一把,王夫人今天在进宫时便跟元春抱怨了几句:觉得林海有点亲疏不分。
  正是因为这一点,让元春最近对母亲颇为不耐烦:家族兴盛从来都不能只靠一个人。建功立业,甚至恢复宁荣两府荣光和威风的机会近在眼前,母亲眼里还只是那个空头爵位,还有那几万两银子!
  她宁愿母亲想着卖官鬻爵,好歹……出息些!
  却说元春这儿正生着闷气,圣上忽然驾到——圣上事先可没说要来她的凤藻宫。
  今儿跟二哥聊了大半天,圣上也没什么好气儿。二哥神智清醒,也能稳得住情绪,条理清楚地跟他诉说过往旧事……主要就是贾代善死后,西北让肃端王逐渐渗透之后的糟心事儿。
  他二哥似乎没什么事儿,他这个听众却气得~胸~疼。
  二哥离宫回府,圣上在书房枯坐了一会儿,还是意难平,想起今日元春母亲也进宫探望,听心腹总管回报贵妃娘娘之后脸色也不大好看……元春身子不同以往呢……
  圣上便下令起驾,到凤藻宫坐一坐:两个失意人同病相怜,圣上觉着兴许他心情能稍微好上一点。
  话说圣上虽然不好对着元春破口大骂或者吐苦水,毕竟事涉肃端王,他都不得不谨慎。若非牵连甚多,他早把肃端王那一家子丢进宗人府,活活关到死了。
  然而元春却没那么多顾忌:她敢跟圣上抱怨她爹娘。说起来,元春自己“嫌弃”,总比圣上金口玉言申饬来得轻微得多啊!
  再说元春其实很怕自己生了孩子之后,爹娘就此抖起威风,尤其宝玉还小品行不曾定型……现在这个弟弟已然初现纨绔之色,若是再让祖母母亲一味溺爱,只怕就要废了!
  在元春心里,像她父母这样的“愚笨之人”既然已经在圣上这儿挂上号,将来有朝一日若真是父母那边惹出了什么事,圣上兴许不会跟“愚笨之人”太过计较。
  元春这番小心思圣上心如明镜:不过这点心机他一点都不厌烦,这就是所谓的防患于未然了。
  想想贾政夫妇俩,一个迂腐不知通融,一个贪婪又不择手段……竟有个明理聪慧的女儿,也是难得。
  想到这里,圣上便有意逗逗元春,“宣平王妃前些日子进宫,到淑妃那儿说取中了薛家大姑娘,可惜这姑娘还是希望能入宫待选……她就不强人所难了。”
  宣平王没有嫡子,两个儿子都是侧妃所出。而两位侧妃似乎都取中宝钗,有心为儿子纳进门……这事儿元春如何不知道?
  但是亲表妹跑去给郡王的庶子做侧室,注意是侧室,不是侧妃,元春心里当然有疙瘩:这很伤面子啊!
  王禅也一样跟黛玉说过:若是宝钗做了侧室,就尽量别再跟她来往了……原因跟元春这儿一模一样,嫌丢人。
  元春听到这里反而松了口气,“人有人的缘法,当真强求不得。”说到这里,她福至心灵,别是我母亲跑去乱说话,让宣平王两个侧妃都改了主意吧?!
  元春攥着帕子,简直没话好说:谋算自家的银子倒也罢了,怎么连姨母家的银子都算计上了!
  看着元春恍然大悟之后先惊后恼,随即微垂着头一脸郁闷,圣上顿觉好笑,“你若是心疼你那表妹,不如替她留心,给她选个好亲事。”
  元春想了想,说了大实话,“高不成低不就,我又能如何……薛家表妹跟着我那位林家的表妹往高门大户里走动了几次,只怕越发心高气傲了。”
  平心而论,元春从荣府耳目这儿听说宝钗的做派之后,其实不大喜欢宝钗:作为商户女,志向未免太高远。
  元春自己这番话对着圣上说出去,宝钗便无缘皇家以及京中的王府了,侧室都不成。
  不过这对宝钗而言,并非坏事……以宝钗的出身,嫁入高门,哪里轻易站得住脚?薛姨妈和薛家表哥又哪里像是能给宝钗撑腰的?
  其实宝钗嫁给寒门士子真心是个好选择。等这士子高中,宝钗也一样扬眉吐气!
  元春身为贵妃,自然能替宝钗选择合适的人生……真的只要她几句话就够了。
  圣上听了也颔首道:“你想得周到。”
  其实淑妃看在元春的面子上,还想给宝钗指个婚呢……指婚不仅有面子还有实惠呢!
  却说元春用她自己的烦心事开导了一番,圣上这一晚好歹睡着了。
  然而林海这一边……他只得拉着双目晶亮的媳妇脑洞大开:太上皇为何如何忌惮那几位老太妃。
  王禅不能说多八卦,但对曾经的豪门恩怨以及可能的风流韵事,还是万分感兴趣。
  不过林海还是看得出来,他媳妇对太上皇似乎也缺少了点敬意……你说这得是谁才能给王禅这等印象?
  细思……真是“有趣”。
  至于王子腾算计他,王禅跟林海看法完全一致:等着吧,过不了几天王子腾就得亲自上门为林海这封“推荐信”花费巨资。
  之所以不是现在,那是因为王子腾领了差事到京郊大营去了。


☆、第四十九回

  但是王子腾“出差”,不代表林海就坐等王子腾归来再“好言好语地商量”。
  若是谁都能跟他来这么一出先斩后奏而毫无反应,林海自觉直接把面皮丢下水道得了,横竖谁都能欺负一下。
  虽然为了西北备战,林海最恨节外生枝,不过他这回真是孰不可忍。
  首先,他纵然十分信任……与其说是四皇子给他送来的消息,还不如说他笃信义忠王。至少在肃端王与忠顺王这对“双宿双飞”的兄弟一起倒台之前,他选择跟着这位前太子混!
  在报完仇之前,义忠王的目的以及相应的手段简直直接又~粗~暴。在此期间,义忠王绝对不会四处树敌,也同样不会轻易丢开同盟。
  林海顶着昏黄的油灯写了几封信,交给老包,让他派个信得过的人手带去江南——他得问问,他才离了扬州多久,怎么昔日的同僚旧识连点“小道消息”都不肯跟他说了。
  什么呀!
  了解林海的人都觉得林海不会跟王子腾联手,至少不会联手得这么毫无征兆。
  甄应嘉这个地头蛇听说贾雨村弄着了“大买卖”,在花了些功夫打听到具体内容之后,连着犹豫了三天,都没想好要不要提前告密:但是贾雨村信誓旦旦,林大人离了扬州,难不成就彻底舍了他十多年的……地盘……
  原话虽然不是这个,但意思总归没错。
  众人,包括甄应嘉听了,都觉得在理,而且圣上已经露出要收拾肃端王和忠顺王的意思,那么同样跟这二位王爷不对付的王子腾与林海联手,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之事。
  最后还是新任盐政御史觉得事情哪里不大对,不管怎么样我先打了小报告再说……这才通过一封密折入了圣上与义忠王的眼,随后经过四皇子再入了林海的耳朵。
  从面前的甄应嘉口中得知始末,林海都不得不承认,贾雨村实在是个忽悠人才!而且他不必忽悠一世,只挣一时,有这么个时间差在,若是林海不明就里让王子腾哄住,再像推荐贾雨村一样推荐个人选,他就算上了王子腾的贼船!
  话说在林海把信发出去没多久,甄应嘉便已经回京——他来到京城之后又让圣上派出去办差,也是巡查……其实就是去检查粮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