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有了王氏。
奈何,书香门第读书识字,不只可能知书达理,也可能是伤春悲秋,望月兴叹迎风流泪的清高才女,王氏便是个不理庶务的千金性子。
冯唐一介武夫,哪里能体会到新媳妇的一腔如诗情怀,王氏的日子,过的可算郁郁。王氏生下二老爷冯适,越发的当二老爷是个宝贝,轻易不叫外人沾手,阖府上下都不在眼里,脾气阴郁暴躁喜怒无常,身子骨也一日日差了,终于在二老爷十五六岁的时候,没了。
这也是冯唐总结教训,书香门第的女子还不如商贾之家会过日子的来的实在,于是有了后来冯三爷他娘,李氏嫁进来。
也是因为王氏的缘故,冯二老爷一直跟老爷子不亲,大哥冯远更不用提了。就是二奶奶张氏,也是当娘王氏在世的时候,张氏的祖母,是王氏的姑姑,王氏亲自求了这门亲事,也是知道自己身子不好,给儿子安排的一条后路。如今看来,倒也没错就是了。
及至王氏去世,冯二老爷守完孝,娶了张氏进门,便是一门心思闭门苦读,之前底子也打好了,如今更争气,不上几年,一路举人进士的,算是出头了,却跟老爷子越发的疏远。
至于冯三爷,更不用提,老的长的都不爱搭理,你个小屁孩更没的在乎。因着有张家的门路,冯二老爷进士及第后,便谋了外放的差事,带着家小,径自外任去了。那时冯三爷不过四五岁,正是人嫌狗厌的年纪,只知道有个二哥,逢年过节能见着,素日不大朝面儿。
后来为着子女的教养,张氏才留京,冯二老爷一直在外任,从知县一路做到知府,换了三回属地,也就不到十年的功夫。张家固然使了力的,冯唐何尝不是,再薄情,也是自己儿子,且还是个争气的儿子。别说冯唐暗里使力,他只要在位一日,杵在那里,人也得给冯二老爷几分面子,如此仕途,再不顺遂,就没天理了。
冯三爷捡能说的对柳儿说了,只柳儿也是见过世面的,大略的再脑补一番,也差不多真相了。
冯二老爷今番升职进京,已经是四品文官,且履历漂亮,一步步看着踏实稳重,此后若干年,只要不犯事,一路升上去,指日可待。
冯三爷尚可,他少年得志,如今娇妻在怀,爱子可期,还真不容易寻个叫他嫉妒的人来。反倒是冯大老爷,比二老爷大了将近二十岁,一把年纪,如今官职,不过比弟弟高了半级,费了他老大的劲。最窝火的是,老爷子一直不看好他,后来都不大管他这事,不然他觉着不至于此!
如此这般,大老爷能有好心情欢迎二老爷回来才怪。素来又不走动,装都懒得装。
至于冯四爷……二哥啊?谁啊?连模样儿都不记得了!
如此看来,大老爷虽不着调,却更像兄长,有个一家人的意识。
到了这一日,老爷子和大老爷不必说,算是长辈。冯三爷带着侄儿冯诠,四爷冯运,并家下人等,在大门外迎接。之前已经打发长房大少爷二少爷,带着管事们,去码头接人了。
至于刘氏,则陪着张氏带着妯娌子侄儿媳妇等一众女眷,在二门候着。柳儿情况特殊,大冬天的谁敢叫她出去,不过在内堂,跟老爷子大伯子一起等着罢。
至于小李氏……在屋里‘养病’,冯连儿伺候着,已经住了一日了。
不管怎么说,阖府上下,还是满心期盼二老爷回归的。
只是,别人还罢了,张氏看着一路跟着进府,在二门外落地的三顶轿子,和随之走下来三位娇媚可人通身穿戴打扮颇不凡的女眷,还有身边跟着的几个孩童,张氏脸上的笑容,几乎挂不住了。
第一百四十章 千里姻缘牵不牵
人活在世,没有不受委屈的。偏有一种人,把吃亏是福当放那啥,跟曹阿瞒似的,只能我负别人,不得别人负我。
往小了说,只得我占便宜,别人占我的就不行。
若觉自家受了气吃了亏,便如将军府二老爷冯适一般,瞧人都用眼角,亦或鼻子,眼睛只往上看,俗称,下眼瞧人,就是看不起人的意思。
王氏当年如何教导二老爷的不得而知,但从二老爷如今的做派上看,也得窥一二。
进了中堂,二老爷先给老爷子磕头见礼,规规矩矩,“父亲一向可好,儿子为君分忧,不能尽孝,还望父亲莫要挂怀。”传说中的痛哭流涕哽咽着叫嚷儿子不孝之类的,想来不是将军府的门风。
且,怎么听着,都透着股子得瑟劲儿呢?
这是柳儿的想法,偷眼瞧自家男人,冯三爷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坐的端端正正,跟正经会客似的。
老爷子叫了起,二老爷又给兄长见礼,两人都乃君子,君子之交的君子。然后是刘氏,长嫂如母么,母不在,二老爷好歹问了一句,“太太可是有何不妥?”老爷子也学君子,淡淡来了一句,“有些老症候,入冬犯了,无事。”二老爷闻言点头,见过刘氏。一声大嫂,倒是比大哥略显亲近,却也不过尔尔。
剩下的,都是该上来给二老爷见礼了。所以大家纷纷落座,自觉辈分小的,自觉出列,横竖老爷子不吭声儿,没的像贾府老太太似的,笑眯眯地指着这个那个的,这也是女眷的好处,调解气氛。
冯紫英站起身,施礼,直起身,“二哥一向可好,一路舟车劳顿,可还顺当?”
“尚可,劳烦惦念。我在任上也听说三弟升迁了,还没给三弟道喜。”
“二哥客气了,托祖宗的福。”
冯三爷一本正经地跟兄长问答,跟素日在自家房内,截然不同,更多的是沉稳端方。眼角眉梢,透着股子凌厉;言语举止间,多了股子迫人的气势。想来素日在衙门做事,差不多也就这个做派了。
因此时冯二老爷正对着他们两口子,柳儿也得以打量这位传说中的二老爷。四十上下的年纪,白面微须,气质温文,一看就是个读书人。那浓眉大眼,宽额头,倒是承袭了老爷子十足。且双目湛然,一看就是个精明的,不比大老爷外强中干。
冯紫英见过兄长,又指引柳儿,“这是杨氏,这就是二哥。”柳儿福身见礼,二老爷点头而已。
其余人等不必细说,辈分地位,跟三房更相去甚远,二老爷一律点头而过。便是自己三个儿女,也不外如是。冯诺年纪最小,不由的有些不乐意,瘪了瘪嘴巴,被她娘瞪了一眼,方作罢。
最后是他带回来的三个女人,带着各自的儿女并奶妈子,在门口。大人孩子,有最小的还抱在j□j怀里,难得都规规矩矩不吭声儿。
在二老爷示意下,齐齐过来给老爷子磕头。
二老爷从左到右边,随手一指,“尤氏、吴氏、王氏,二子冯谕、三子冯让,二女冯谊、四女冯谅、五女冯讴,给老爷子磕头罢。”
一时众人磕头毕,张氏起身告退,带着众女眷们,回了二房院落安置不提。
这边女眷们也都纷纷告退,留下父子几个继续说话,午饭自然也一起跟老爷子用了。至于接风宴之类的,都是刘氏安排,估计也就这一二日的事。
柳儿带着丫头婆子回听涛苑,慢慢溜达往回走,心里却思量着这位二老爷的事。
刚刚在堂上,二老爷几个妾室和庶出子女给老爷子磕头的时候,柳儿可瞧的清楚,老爷子不过淡淡地点头,见面礼什么的,根本没提。嫁进来这么些日子,柳儿多少也了解一些将军府的做派。别看老爷子娶媳妇一个接一个的,早年据说也有一个妾室,后来病没了,便再也没有,庶出子女更是一个也无。据柳儿素日观察,老爷子对庶出子女很不以为然,曾经无意中露出一句,“一个娘生的都两个心眼儿,两个娘生的纯属扯淡……”
可惜,两个儿子,都没继承老爷子的优良传统,大老爷几个姨娘,通房之类的更多。二老爷如今……也不必说了。且好歹大老爷学他老子,素日不大理会姨娘和庶出子女,凭刘氏处置。二老爷今儿一回来,如此正儿八经地给老爷子拜见,那不是磕头,多少有些打脸的意思了。
且你庶出子女起名字,也跟嫡出一样的,没什么避讳。长子冯诠和大姑娘冯语,脸色都不大好就是了,张氏自打见了那三顶轿子,就端着了。
三个孩子,除了那个二女冯谕比冯诺大了些,其余可都比冯诺小。冯诺是张氏回京后生的,显然其余庶出子女,都是后来生的。
从那三个妾室也能看出来,只一个打头的尤氏跟张氏年纪相当。其余都是双十年华的女子,姿色不俗,每人俩孩子,都是一儿一女,倒也平均,也不知二老爷如何做到不偏不倚的。且看张氏的神色,显然那两位,都是二老爷后纳的,张氏并不知情。
唉,柳儿心内忍不住替张氏叹气,为儿女一番辛苦,也不知二老爷心里能否存有几分感激,如今这般却着实有些伤人心了。
晚间冯三爷回房,柳儿扔掉手里的针线,起身想帮他退了外头的大毛衣裳,被止住,“你且好生坐着罢,晚上可吃过了?”随手扯开下颌上系着的带子,解下斗篷来扔给边上的丫头,搓搓手,迈步来到柳儿坐的炕前,伸手接过柳儿递来的茶盅,只闻了闻,点头,“这回倒是你亲手沏的了,就是这个味儿了,再差不了。”说完一口喝尽了。
相似小说推荐
-
[综]福尔摩斯主义者 (满昭) 晋江高积分VIP2016-10-30完结《后来,成为了一名福尔摩斯主义者》#文科生和理科生如何谈恋爱##无论如何也想不...
-
[韩娱]男女换错身 (萧烟) 2016.10.19完结他是享誉世界的TopIdol,是众人追捧的FashionIcon,是歌谣界的领军人物。她是射击界的无敌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