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见她进来,脸上便立马笑开了花儿,亲热的起身道:“这会子你怎地过来了?”
薛姨妈将手中的一只雕花描金匣子递给了王夫人道:“元丫头在宫里熬出了头,如今是娘娘了,我想着虽说我不能进去瞧她,但好歹我这个姨妈得表示表示,这不给她送了副最新样式的头面来。宫里那样的地方,最是富贵,可不能弱了名头。”
王夫人接过一看,匣子里面是一整套的金镶玉点翠头面,不由得眼睛都亮了两分,嘴里说道:“元丫头也不容易,这都熬了多少年了,可算是熬出头了,倒是劳你破费。”
薛姨妈笑道:“那可是我亲侄女儿,说什么破费不破费的呢?将来得了龙子,难不成还不认我这个姨奶奶?”
听薛姨妈这般说来,王夫人心中定了主意,叹了口气道:“只如今我们倒是拖累她了,也不知她在宫里将来怎么样。”说着便更是愁眉不展的模样。
薛姨妈惊奇地问道:“姐姐这话儿是怎么说的?好好儿的咋就拖累娘娘了?昨儿不是才封了妃位?还是一宫主位呢。”
王夫人遂苦着脸解释道:“早年老太爷为了接驾欠下宫中不少银子,这不圣上正追缴呢!这一大家子人眼见着又是年下了,年前才好不容易还上些,如今又催着要,若是缓一缓倒是可以抽调出来,眼下这般急,让我上哪儿凑去。”
说到这里,王夫人忽的变了脸色,一脸愤恨地道:“最可恨是那与我元春一同册封的什么淑惠妃,如今圣上到处追着收缴银子,他家倒是会投机,见缝插针的献上银子,可不就得了圣上的欢心?你是没见着昨儿那气焰之嚣张,可不就仗着有银子吗?”
薛姨妈一听此话,笑道:“多大点儿事儿,姐姐倒是说说还差多少,多了怕是没有,几万两咱们这样的人家也还不放在眼里。”
王夫人等着就是她这话儿呢,可面上却是摇头道:“哪里就能要你的银子了?你如今一个人拉扯这蟠儿,钗儿也是不易。再者蟠儿都还没娶亲呢!”
薛姨妈不以为意的笑道:“咱们姐妹俩还在乎这个?再说了,如今姐姐也不过是不趁手,等缓过来在还我便是。”
王夫人听薛姨妈如此说,心里可谓是乐开了花儿,面儿上却是红着眼眶道:“那就有劳妹妹了,你放心,等我抽调出来,立马就给你补上!”
薛姨妈忙笑道:“自家姐妹,我能有什么不放心的?”说着便起身要回去拿银子,王夫人忙拉了她道:“好歹吃了茶再走,哪里就急着这一会儿了?”
薛姨妈却说道:“一会儿回来再吃也是一样的,这心里搁着事儿总也不痛快。”说着便起身出了门。见薛姨妈的身影消失在门外,王夫人才露出了得意的笑脸。
因着过完年,薛蟠要学着做生意,跟着铺子里的老人出去采买。薛姨妈手里也没多少现银,最后也不过给王夫人拿了六万两过来。王夫人虽说心里觉得薛姨妈小气了,但面儿上却是一个劲儿的感激着。
经过薛姨妈一凑,王夫人手中便有了十四万两的银票,王夫人想了想却只拿了九万两出来,让贾政拿着到户部去还了。如此贾府便只欠着户部四十万两整。
王夫人心想着,这剩下的,等老爷得了封赏,便让大房去还就是了,如今宫里有娘娘,外面边儿老爷再得个好差事,自己也没什么好怕的了。
果不其然,刚出正月没过多久,圣上便钦点了贾政为南边儿一城镇的学政,择日出发赴任。如此贾政虽仍旧比这贾赦底上一级,却也是正五品的官员,主管着一方学子的科举。
王夫人认定这便是自己还了那十几万两银子得来的,即便是在贾政面前也不免得意。
因着贾政这一去将是三年五载说不定,遂府中各色行礼,丫鬟婆子,长随小厮,便是一应俱全的给他准备着,更是安排了两房家仆跟着。
贾老太太更是心疼他从未出过远门,头次出门身边儿时万不能缺了银子,遂让公中出了三千两与他花销,更是私下了拿了两千两的私房与他补贴。
二月初二,宜远行,在距离黛玉与春哥儿生辰还有十日时,贾政便带着大小十来车箱笼,丫鬟婆子长随小厮,以及两房家仆出发了。
此时黛玉也已经过了清江县,再不过个把月便能回到京城。莫轩总能在船尾处,见着后面船上望着江水发呆的黛玉。
这些日子以来,黛玉的变化是明显的,尤其是与当年扬州相见时,变化尤为巨大。从姑苏登船返京后,这一路上黛玉也在变化,变得更加的清瘦沉默。
看着这样的黛玉,莫轩总是忍不住心口泛起微微的疼痛,可他却什么也做不了,只得每晚都为她吹上几曲箫。
不记得何时起,这竟成了习惯。可莫轩从未想到,有一天他也会听到从后面船上传来的琴声,虽然听着曲调怪异,甚至犹如初学的孩童,可断断续续听上去,却也别有韵味。
弹琴的自然是黛玉,可黛玉对这古琴实在是有些无能为力,做不到像婉瑜那般空灵绵长,婉转如珠玉,更做不到黄季云那般苍老古朴中又晶莹剔透。尤其是对古琴谱,每个字都认识,可变成音律却是倍感无力。
黛玉前世学过几日钢琴,便记得几首简单的曲子,如今试着在古琴上弹奏出来,也甚觉有趣。于是每日里便多了一项消遣。
因着黛玉原本也没学几日钢琴,故而能记住的曲目便更是少的可怜,还要能够用古琴弹奏出来的,反反复复也不过那两三曲。
像什么《梦中的婚礼》《水边的阿狄丽娜》这样的曲目黛玉是背不全的,便是《致爱丽丝》这样脍炙人口的曲子,黛玉也只记得几句而已。就更别提那些经典的什么《月光曲》《命运》等等了,便是给了黛玉谱子,她弹不出来。
黛玉最喜欢的便是班得瑞的《初雪》曲调简单而美丽,当然此时此刻,最为与黛玉心境相合的,却是黛玉最初学琴时学过的《带我回弗吉尼故乡》。每日里总是要弹上两遍。只是此时的黛玉也分不清,自己是想回到前世,还是回到姑苏……
从最初的一个音一个音的拨动,到后来渐渐连贯,黛玉不知练习了多少遍。而莫轩便在黛玉这样的练习中,记住了这首曲子。
这日夜里,前面船上依旧传来了箫声,正欲入睡的黛玉,却是忽地清醒了过来。因为此时传来的,竟不再是往日的曲目,而是自己每日里练习的《带我回弗吉尼故乡》。此曲由箫来演奏,竟是多了两分苍凉。却也更加的婉转,黛玉不由得竟是入了迷。
☆、第一百七十三回 箫声阵阵奏不停
特此感谢让乖加点坏的月票支持~感谢QQ阅读杜若一直以来的支持!谢谢
推荐一本文字诙谐生动的好书《镜中行》希望大家喜欢,本书讲诉了很多人生哲理,但是需要你慢慢体会!
——————————————————
二月十一傍晚时分,船行至济宁,贾琏便命船只靠岸不再前行。黛玉遣了绿萼来问,贾琏却是笑道:“告诉你姑娘,这济宁可是孔孟之乡,我等读书人途径此地,怎能不去拜会?往日里总因故赶路,如今便停靠两日稍作休整,我也好去拜拜孔庙。”
听闻到了孔孟之乡,黛玉便想起这里的荷花是极美的,可惜时节不对,否则去瞧瞧也是极好。随即想到即便没了荷花,还有碑林也很是值得一观,只不知在这个时空中是否存在……
黛玉在心中叹息之时,却不知贾琏已经包下了离码头不远的一家客栈,安排好了晚上的素食斋宴。莫轩也已经带着禁卫军,将客栈里外上下都检查过,只等着黛玉上岸前去。
贾琏以一顶青尼黄帷小轿接了黛玉下船,直到进了客栈黛玉才从轿中出来。那一瞬间,脚踏实地的感觉,竟然让黛玉觉得很有些不真实。
黛玉不由得双脚有些发软,若不是林德家的上前扶住了黛玉,怕是会摔倒也说不定。
在客栈洗漱过后,很快的贾琏便遣人送来了素席,黛玉只留在屋内独自食用。贾琏原本是想要过来陪着黛玉一同用膳,谁知莫轩突然说道:“虽说你们是兄妹,但到底你姓贾,她姓林,说出去与林姑娘声誉有碍,贾兄还是深思熟虑为好。”
莫轩很少说话,可这会子一说话就让贾琏觉得难以接受,可仔细想想却又不无道理,虽然自己拿玉儿当亲妹妹,玉儿待自己也犹如亲兄长一般,可说到底也只是表兄妹,贾琏遂熄了心思。
此时虽然已经进入二月中旬,可对于黛玉而言,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济宁都只能算作是北方,此时天气还很是寒冷,至少黛玉这样觉得。
跟在黛玉身边儿多年的含笑芷萱,即便没有林德家的提醒,也早早的烧好了汤婆子,将黛玉的被窝捂得暖暖的。黛玉早早的便躺进被窝,却怎么也睡不着。
芷萱见此看了看已然入睡的含笑,便小声的问道:“姑娘可是有什么事儿?”黛玉皱眉想了想问道:“今日可是有什么事儿没做?”芷萱一愣,摇头道:“没有啊,姑娘可是想起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