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借贾修真 (木天道境)


说了也不知往那画上洒了些什么东西,一闪身又不见了。
抱琴只觉好似头晕了一下,听的外头动静,知道是皇帝来了,赶紧同宫人们一起按内外跪定相迎。皇帝匆匆进来,也顾不得其他,直往里头榻上去了。后头跟着几个御医,也赶紧围了过来。
只皇帝刚伸手把那小儿抱起来时,那小儿忽然嘴巴一抿,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其中气之足,隔着宫都能听见声儿。皇帝一愣,先回头看御医们,老御医们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一脸见了鬼的样子。
也不消皇帝吩咐,一个个赶紧上来查看。都不用切脉,只看面色就已相顾失言。这时候,自然没人会注意到那桌上去而复返的一张画作。
且说贾兰又回到了郊外园子里,这才发起愁来。以他如今的能为,想要瞬移千里可还早得很了。这回是用了一张李纨给的瞬归符,立时回到这园子,才又使了身法往宫里去的。要说缘起,自然也是因着见了元春来相别的缘故。他虽同李纨全是两个路子,却早到了玉魄之境,入梦不迷并非难事。
如今心事已了,才发觉事情要糟。九王还在那里等着自己呢,自己可不能在京里耽搁。可又不能在外头露面,昨晚还在江南,如今就在京里了,这怎么说也不合适吧?愁!难道要回家寻老娘想主意?那今儿自己做的事儿可就瞒不住了!愁,愁死个人儿!
还没愁完呢,忽然只觉身子一动,耳边一阵风声,再抬头人已经在江南后衙了。嘎?
对面站着一人,看着他道:“下回要做事情,先把后路想好了再说。”然后不见了。
贾兰还想招呼,却见九王推门出来了,见了贾兰道:“好了?今日还有许多事要办,还不赶紧走?”
贾兰哦了一声,跟着九王往外头去了,脑子里还一阵一阵的迷糊着。
这一通下来,李纨索性让阿土留在了京城。依方才贾兰所查,这京里还有能使这样手段之人,倒不可不防。
总算都安耽了,刚想往外头去,忽见一个丫头急匆匆跑来道:“大奶奶,快来,老太太、老太太不行了!……”
李纨赶紧起身,一言不发,带了人就往上头去了。

第381章 连祸

到了那里,已经听得里头一片哭声。赶紧往里去,就见贾母衣饰齐整地躺在床上,凤姐已经在旁哭成泪人。还未来得及出声,就听外头道:“太医来了,太医来了!”
李纨只好搀起凤姐往屏风后略避,贾琏领了太医进来,这时候也顾不得许多了。太医放下药箱,看了看贾母面色,一使眼色,身边的小僮赶紧打开箱子,拿出一个布包来,一展开,里头密插插的长短金针。
太医也不多话,取了几根就往贾母头、肩、臂上扎去,又轻轻捻动针头,贾母没有丁点反应。太医又摸了下脉,探了探鼻息,摇着头把针一一取了下来。对贾琏道:“老太君这是心脉惊断,神仙也没法子了。人已经去了,还请节哀。”
凤姐在里头听了这话,哪里还忍得住,冲出来扑到贾母身上,大喊一声:“老祖宗!”便厥了过去。
李纨只好令人先将凤姐扶回去,王夫人那里自早上得了元春的死讯就一时哭一时骂的不消停,这会儿也难指望了。从前还有个尤氏可帮手,如今宁府抄没,尤氏流放,哪里还寻得着人?贾琏倒有心让尤二姐过来帮一把,奈何尤二姐分毫不懂仪制,过来一看,衣裳首饰还都犯着色呢,李纨赶紧把她打发回去了。
宫里已经下了旨,贤德妃丧仪按皇贵妃例,邢夫人同王夫人身上都有诰命,贵妃薨逝,她们都需往宫里去哭灵。贾政今日先失长女,后丧亲娘,直痛得摧心挖肝,偏这之后还不能不问俗事,强打了精神写了摺子把贾母已丧之事报了上去。
内阁接了赶紧送请御批,皇帝见了也不由生叹。如今贤德妃所诞七皇子看着甚是强壮,太后怜其生而失母,同皇帝商议了,索性抱到身边养活。这会子母子俩又说起贾府老太君亡故之事,太后叹道:“可怜可怜。”
皇帝看着一旁贤德妃拿命换回来的娇儿,遂令拟旨,特许贾府分人于府中主持丧仪,又着光禄寺加等赐祭。
贾府领了旨,商议一回,留贾赦和邢氏在府里操持丧事,贾政同王夫人按制往宫中随祭。
贾母的寿材是一早准备好的,只事出突然,连杠房、冥衣铺并念经的和尚道士都要使人去恰办,贾琏忙得脚不着地。
待装裹好了,盖上陀罗经被,停灵妥当,点上指明灯和倒头香,烧过倒头纸,满府上下才一齐跪下举哀恸哭。
贾母年过八十,丧不称丧,称作“喜寿”,三日后破喜入殓,每日早中晚三祭,并念对台经。亲友世交纷纷上门吊唁,所收冥活祭席填山塞海。众人议定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头七内每日三祭,之后按七念经上祭。
凤姐几次在灵前哭得昏死过去,一醒过来便仍来灵前跪着,平儿私下劝了几回却不见听进去分毫。只她身子原就虚着,几日下来,越发面色委黄,眼睛更是肿的跟烂桃子一般。
王夫人在宫里也哭昏了过去几回,身子精神都大不如前。贾政从宫里回来,还要操持家里事宜,几日功夫,眼看着也老了许多。倒是宝玉,神色没了从前的飞扬跳脱,倒似沉稳了不少,也能给贾琏帮把手了,贾政看在眼里略慰于心。
这日王夫人刚从宫里大祭了回来,外头来了王家的人,叫进来一问,说是王子腾在外任上突发中风,如今半边身子动弹不得,嘴歪眼斜,连话也说不出来。皇帝派了太医去诊治了也不见效验,刚得了旨意,已经准许王子腾致仕了,王子腾夫人特地遣人来告诉这里一声。
王夫人如今愈见愁苦的脸上一时不知是惊是悲,待人去了,自己呆坐椅子上,手指飞快捻转着手上那串十八子,愈转愈快,忽然铮地一声,线断珠散,滚了一地。一边丫头见着了赶紧喊道:“太太快坐着别动,小心踩着了滑一跤。”王夫人整个人往椅背上一靠,一语不发,两眼呆愣愣看着前头,也不知看些什么。
薛姨妈也亲来吊唁了几回,只如今薛蟠人在牢里,宝钗又不便只身前来,夏金桂又不是个持重可靠的,王夫人也劝她莫顾虚礼,还需保重等话。王夫人得了信的时候,王家往薛家报信的人也到了,薛姨妈听完就晕过去了。
待得醒来,只听得外头哭闹声,越发气苦欲死。
夏金桂从前吵架只说薛蟠:“仗着有个好亲戚,凡事好拿钱填陷。”如今可好,好亲戚是一个接一个倒了下去,这话也不消说了,只薛蟠的活路恐怕也没了。她虽出身商家,少些见识,人又不傻,到了这个时候哪里还肯消停。
这会儿正坐在堂前椅子上哭骂:“原是身上背了人命儿的,却来害我!若不是你们七遭八回得往我们家去,虚言欺哄,我焉能嫁了这么个该死鬼儿?!如今人被拿了,早先说得多厉害的亲戚都缩了脖儿了!却要我这无辜之人生受连累,真是苦也,苦也!”之后连哭带唱,把一府的仆役都招了来四下围着听热闹。
薛姨妈心里又恨又气,却说不出句像样的话来。一时宝钗进来了,见薛姨妈正欲起身,赶紧扶住了道:“妈,你可别气坏了自己个儿。”
薛姨妈哆嗦着道:“这,这就是他们家的教养!这是旧人家的女儿能说出来的话?咒自家夫君该死,这、这,这是造了什么孽,娶了这么个东西进门!……”
宝钗面色无波,轻叹了一句道:“妈,我看她是不想留在这里了。”
薛姨妈一瞪眼睛:“不想留在这里了?蟠儿,蟠儿若好了也罢,若、若……我也不会让她走!我倒要看她能折腾出个什么来!没心的畜生也不至如此!”
宝钗知道此时说这话不当,只是若不说,恐怕后头更要生事,遂道:“您老人家不记得二姐姐嫁的那家人的事故了?那孙家的祠堂里供的都是旁姓的牌位!她几岁,您几岁?您能看她到什么时候去?何况她又是个不要脸面的。到时候真作出什么来,就算真把她沉了塘,我们薛氏祖宗面上也抹了黑了!她这人妈还不清楚?什么事是做不出来的?!”
薛姨妈正在气头上,说什么也不依,只说自己就算死了,也让她等到自己死再说。
宝钗苦劝无果,也只好作罢。心里却怕之后恐愈生是非。
果然转日那夏家老太太就带了人上门了,在门口就大哭了起来,引得路人驻足探看。她索性往门口一坐,只说薛家如何仗势杀人在先,瞒事骗婚在后,如今事发,那姑爷眼看着要掉脑袋,自家姑娘却是生生被算计了。又说自己知道薛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虎死余威在,如今要摆弄自家孤儿寡母自是容易,只人在做天在看,自家本已是绝户,如今连个闺女都要给个凶犯陪葬一辈子,实在是心伤难忍云云。
路人听了这话,都不免议论纷纷。一时有说这妇人既然嫁进了薛家门,便是薛家人,出嫁从夫,如今再说这些却是有些不顾廉耻了。另一个便道那薛家仗势欺人,杀了人都能无事逍遥道如今,可见其必不是什么好人家,那姑娘本就是被骗来的,如今眼看着一辈子就这么完了,若是你的闺女妹子,你能无动于衷?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