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心里气得不成不成的,可又有什么法子呢,事到如今,就算问出这寻瑎脑子里没装东西又有何用?还得先把眼前对付过去才成。
信王着人跑了一趟,回来告诉说:“他们这回随行的人里头有一个是什么国师,如今他坐镇,已经把我们派去的太医都轰出来了,说他要给他们国主护什么法。”
信王头大:“本来还想让和生道的过去看看呢,这可怎么办?”
皇帝皱眉叹气:“这国师不晓得是何来历。南诏国只寻瑎寻堔两兄弟的天下,一个善谋算,一个善领兵,并不曾听说有什么争权夺利之事。这好端端的,哪个会来暗算他?要说是寻常病症,这也病得太不寻常了些。”
信王忽然想到:“皇兄!你说……你说会不会是之前林大人说的那些洋人的手笔?他们这一回的如意算盘,面上看来,就是坏在寻家兄弟手里的。这回若是把寻瑎这条命留在咱们家门口,他那弟弟还肯罢休?说不得受人挑拨两句就同我们对上了!”
皇帝也着急:“正是怕这样!可偏偏那个国师又不知道是何方神圣……”
信王想了想:“要不让妙云观那老道儿过去看看?都神神叨叨的,或者能说到一处去。”
皇帝摇头:“那老东西如今心眼活络起来了,往后不定投到哪家去呢,要紧的事儿能不用他就别用他了。对了,他那套推算气候的算法,打听得如何了?”
信王摇头:“连那老头的弟子们都不晓得他们师父怎么突然会这东西了,也没见他教过哪个。不过钦天监最近同那什么连城书院一块儿正弄个算星术,就是为着推算气候农时用的。好像是九哥牵的线。”
皇帝点头:“嗯,好,咱们也就用他这一样。”说了又看信王一眼,“往后他再同你说什么常保青春、益寿延年的话,你给我离他远点儿!”
信王咧嘴一笑:“我知道,我那不是哄他的嘛。对了,最近他又同吴家走得挺勤,真是,少见这么上进的出家人。”
又道,“别说我啊,这不用这老头,那让谁去探那国师的底子?总不是要请清虚观那老道儿出山吧,那家伙动静就大了。”
皇帝一摇头:“不用他们,一会儿请林阁老进来商议看看。”
信王一想也对,“他们应该打过不少交道的,应该能成。”
皇帝又道:“你说的洋人那块也不得不防……嗯,得好好查查那些洋人都在咱们这里弄些什么。”
信王紧着点头:“真是不可不防,林大人上回就通过九洲、四海两个商行的人手查问了一下广州泉州那边,果然查出来几个洋人商队给几处衙门里都送了不少好处,还给个海关的管事使过仙人跳!还好咱们的商行布局早,从前是为了防着那两位的,如今倒刚好用到这帮洋鬼子身上。这才没出什么大事。不过林大人说了,洋人逐利的天性,越咬空了越心炽,往后只有更下三滥的。”
皇帝叹息:“治国治民,没想到还有要替旁人家管教孩子的一天!”
信王乐了:“那不是也没法子嘛,一家子长辈不是强盗就是恶霸的,教出来的孩子能不跟着学?要是从前没船的时候咱们也不管他们。只如今咱们要再不管,什么时候该来咱们家闹来了,那不是白受气!”
皇帝也笑了:“你这比方也对。”
信王难得得着自家七哥赞扬,忙接着道:“趁着这机会,让各处把辖内的洋人都好生清查一番。登记查实,报上来都汇到林大人那里。往后再有洋人要在咱们这里行走,都得查实身份。来头大的,还得让远洋商队到那头地头再证。虽费点手脚,往后有个风吹草动的咱们也好早做准备。不能再像这回南边闹得,若不是林大人一番奇遇,咱们还真要被蒙在鼓里了。”
皇帝也觉事关重大,尤其此回寻瑎之事,细想其背后的手笔布置实在让人心惊,这洋人如此心怀凶险,若再置之不理,往后恐成大患。便赶紧又宣了几个人来,一众人等好生商议了一番严查洋商洋人洋货的事宜。最终列出条陈,派了合适的人各自查办去。
此后半年有余,神州境内洋商洋人清查登记越发严厉,而汇总到京城的消息,也让君臣众人心生寒意。陶瓷烧制、造纸、制茶、制香、丝绸织造……几乎样样行当里都有洋人身影,尤其水力纺纱、织机一块更是重灾,连围水工场里的织工们都有被洋人寻到家里要求细说织机构造的经历,且还不是一个两个。
余者亦是如此,计良家的二小子计成道:“难怪洋人们如今在天竺那边占地种茶,原来是已经偷着些制茶的法子了。”
若是换了从前老圣人,或者还要欣慰笑言:“蛮夷之帮也有向善之心,知道向我神州求教,倒也可喜可贺。”
可如今的这位,屁股下的椅子就是靠商路意外打下来的,那早年蹦跶的如今都偃旗息鼓了,旁人或者不知,只有他知道里头多少是托了几家商行的力。如今这些洋人的行径,看在这位的眼里就是活生生的“阴谋”、“奸细”、“强盗”、“恬不知耻”、“心怀叵测”、“其罪当诛”!哪里还会手软?立时召集能臣干吏,一连串布置下去,护住饭碗是一个,还得剁下几个伸过来的爪子,才能叫他们记住教训。
只多年后那些受了重创的洋商洋人乃至番国君臣,哪里能想到起因竟是这样一起“混不干我事”的乌龙呢?也是天算人算。
第364章 怀璧
南诏国主急病,圣上遣了林如海前往探视,这也是唯一一个被让到里头去的登门访客。出来后赶紧先进宫回禀,心里却总觉着那老头看自己的眼神有些异样,好似愤恨又似艳羡,又有些心虚和得意的意思,定是自己眼花了!
皇帝让宣了林如海进来,信王也在,见了就笑道:“还是皇兄的主意正,你没看水溶他们连门都没得进!怎么样?那寻小子还撑得住吧?”
林如海礼也没能行完,就被小太监搀到一旁坐了,这帝师之名可不是白给的,见皇帝都有座儿。虽信王是笑言,他心里也知道恐怕皇帝也最着紧这件事,便道:“臣今日倒是进去看了一回,南诏国主尚在昏睡中,只早前传言说水米不进的话恐怕不尽不实。从抱病起至今,也有几日了,若真是水米不打牙的,绝不会是如今那样气色。
老臣特凑近了细看过,其神色如常,气色比寻常人还要好些,气息匀稳,就如熟睡一般。实在看不出什么大症候来。只是凭人如何呼唤,都不见清醒,也实在奇怪。”
皇帝听了这话略放了心,他知道林如海精细过人,既然他这么说了,想来无误。只这么长睡不醒也不是个事儿啊,又把那头把太医院的人都轰出来的事说了,道:“那个国师究竟是何身份?”
林如海道:“他自称是南诏国护国巫族的族长,时任国师,随行人等也都识得。只此前臣在南诏国与寻瑎见过几回,并未见过此人。此次一同北上进京,一路上他只随侍在寻瑎左右,也并未听寻瑎提起过国师身份。究竟如何,老臣也不敢断言。”
皇帝便问:“这国师会不会对寻瑎怀有异心?”
林如海想了想摇头道:“若他想要对寻瑎下手,此时便不该出头才是。”
皇帝闻言也点头。
林如海又道:“臣观寻瑎如今情状,或者同他们南诏国所习巫术有关。”
皇帝一惊,沉吟片刻道:“你是说他走火入魔了?”
林如海一笑:“老臣也是浑猜,因那国师总说护法等话,且又自称巫族,倒也说得过去。”
皇帝不由得想到了此前大闹京城的马道婆一案,这事儿说起来同林如海也还沾点干系。遂把当日统筹此事的一名老太监叫了进来,让他把整件事情细说给林如海听了。林如海早先已经从墨鸽儿和妫柳处得着过信儿,知道当日有人魇镇贾宝玉同凤姐却被反噬的事,倒是后来因忙着南边民乱和上京的事,闹得沸沸扬扬的马道婆之事却并不知情,如今听皇帝跟前这心腹太监一通话,前因后果皆明,叹道:“世上竟真有此等异事。”
皇帝也心有余悸:“如此怪力乱神,实在让人心惊。”
林如海想起从前在南边时常听妫柳说的那些奇事,遂笑道:“圣上且安心,这天道流转,没有一家独大的道理。那等邪术若真是没个压制的,这世上也早不是如今情状了。凡人凡事,天人天事,多行不义必自毙,也是理数使然。”
皇帝早细想过此事,若真有那等邪术高手在世,没有眼睁睁看着自家手下赴死的道理。且据那些看押的狱胥所言,那马道婆一样要饮食瞌睡,被扣押了自知无望也是哭闹哀求并用,并无特异于常人处。倒是临死时候下了什么咒术,据清虚观的老道说那也是要乘人之危的,不过是加深因果报应的法子,虽属阴狠,却也不能随意加害了人去。
故此番听了林如海说天道自衡的道理,深以为然。只这眼前寻瑎一事竟无法可想,那个自称国师的已经给南诏国如今代掌大权的大将军王送了信去,又不要太医登门,如今这头能做的也唯静观其变而已。便索性把心思都放到清查境内洋商洋人的事上,倒颇有所得,却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