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借贾修真 (木天道境)


凤姐有心扔一边不管,却经不住王夫人着急,问了贾琏,才晓得外头正是使劲的时候,急等银子用。她心里计较一回,横竖那些铺子地里位置好的也有几个,既无人买不如自己买了。定了主意,就叫来旺另雇了人七拐八拐地寻上去,哪知道竟传来主家不卖的消息。凤姐冷笑不已,这正经的主家等着银子用,管事的道是卖不出去,另寻了人去买,倒说主家不卖了,倒真不晓得谁才是主家了。
这日与几个管事媳妇在王夫人处议事时,便道:“咱们那些铺子地都已在中人处挂了单,却说没什么人来看,恰好前些日子和生道的管事说起他家想在京里再置几个铺子,不如让他们去看看?”
王夫人听说是和生道的,便默不作声,赖大家的在一旁道:“前些天说有几处已有人在问了,要这么着,还得先从中人那里撤了单子才好另要人去看,要不然坏了规矩,以后难打交道。”王夫人便点头道:“这几日细查查,哪几处还没人问的,就撤了单子,让和生道的去看看也好。”
这话过去不过三五天功夫,那些铺子地都得了买主,只是这当初两万银子出去的,回来却不过一万五六。凤姐手里拿着几张地契房契,对平儿道:“我拐了弯子收了一多半的铺子和地,连几层中人钱在里头不过六千多两,真不晓得那剩下的银子是打哪儿来的。”
平儿冷笑道:“凭他从哪只手来的,还不是从府里掏?”凤姐将那沓契文整整齐齐收了,递与平儿道:“收到小库里头去,寻个妥当的地方。”平儿知道这些事关重大,借着寻东西的由头,也不带旁人,自己进去找地方收了,随手拿几件毛料衣裳出来。
凤姐看了笑道:“大嫂子真是被上年那场雪冻怕了,这些日子她院子里头紧着晾衣裳呢。还给她院子里的婆子丫头都先发了冬衣的料子。”
平儿听了留了心,转日也开始收拾起来,却是细心有功了。当下听了这话,便问:“怎么大奶奶还另给发冬衣?”
凤姐端了茶杯,脸上轻笑:“这大嫂子恐怕是收的礼忒多了,没地方花用呢。梨香院是明里拿着两份月钱,她院子里细算起来只怕只多不少。这赵姨娘周姨娘多咱才穿上大毛衣裳,大嫂子跟前的素云碧月别看穿的颜色不鲜亮,都是一等一的好料子。就连那些干粗活的婆子,一个月都能得几钱银子的赏钱。只是个个都跟大嫂子一个样儿,闷声大发财呢。”
平儿听了笑起来,道:“奶奶这么一说还真是,平日里倒真没听大奶奶院子里有什么新鲜事传出来,怎么这些妈妈们到了大奶奶院子里也都转了性了?别处尽见着吃酒吹牛的!”
凤姐凤眼弯弯,道:“你晓得什么!当初分去那院子的,都是些什么人。但凡有点力的,也要逃了那里。守制那几年,说得跟什么似的,还有求到周瑞家的跟前想换去看角门的。如今得了好处了,哪里肯声张?生怕有旁人惦记了,要换他们出去呢!”
平儿想了想,道:“除了前些年分小丫头时有人来说过一句,还真没人寻过这个门路,倒是想要去梨香院的多。”凤姐笑道:“所以我说是闷声大发财。”平儿笑道:“奶奶如今不也发财的?”
凤姐轻笑道:“我这算什么发财,累死累活的还得赔上名声儿,哪像大嫂子,整日什么心也不操,就有人一车车往里送东西!”想起上回薛姨妈与宝钗在王夫人处说话时的场景,正要与平儿说,外头贾琏回来了,便住了口,岔开话去。

第103章 一念伏因

本该荒年多闲,这草田庄的人家却忙得不可开交。庄头大院里开了个袜子作坊,初时说什么的都有,眼看着去里头做活的人数着铜钱吃着干饭,便没那心思说闲话了,一个个但凡家里能丢开手的,都想去作坊干活。作坊里管事娘子都是先把话说清楚,只要能按时间做出该做的活儿,就能得这个活计。
这一下子,老爷们洗菜做饭就成了草田庄一景,没法子,谁让姑娘媳妇婆子妈妈们能去干活的都去干活了呢。天时不好,领了荞麦抢种下后,就只剩些零碎的农活了。正闲得憋屈时,庄头又使人来传话了,这回是要修房子,按工给钱还管饭。有了作坊在前,这回哪儿还有人犹豫,都按点去庄头大院里等着领活。
许嬷嬷只把李纨要折腾的主意跟计良一说,计良便笑是大奶奶给他新开的商线送买卖来了。也亏他能为大,十来天功夫就连布形算工都得了,便开始陆续备料,又怕许嬷嬷这头没头绪,还遣了两个工头和十几个泥瓦木工来。
李纨那图纸只画了个大概,尽是前所未闻之事,计良与许嬷嬷早习以为常,只照着她的意思做,“反正奶奶有银子!”打从打地基开始,村里的劳力能来的都来了,闫钧还特安排了几个年老体弱实在干不了体力活儿的看场子,帮着烧些茶水递个话什么的,也许他们几个工钱。
这天也算作美,虽少有晴好的日子,雨倒是少了,不过抽冷子偷偷下几滴,连着一滴不下的日子也有几天。这要盖屋子还要盖鸡舍羊圈,这屋子琐碎得很,计良带来的俩工头也是时时要寻人商议,实在是这里头好多东西新鲜得紧,别处没见过。
荞麦日子短,刚好赶在下麦种前收,这农忙也比往年忙些,众人都赶着做活。早一日开工干活就多一日工钱,何况这庄子上做活也是管饭的,自然都愿意卖力。闫钧日日在场子里转悠,这人多活儿多,便能看出分别来,有实诚干活的,自然也有想法偷懒的,他也不多说,只暗暗记在心里。
总算赶在仲秋前把该起的房子都起了,先不说那鸡舍羊圈盖得多大,光那两排宅子就让人瞧着新鲜。每排都是坐北朝南六间,门却开在东西两头,南北也开了几扇单页小门——这可算个什么制式!砌墙用的砖夹了夯土,双层的砖墙中间垒实了黄泥,立柱也拿砖围砌了,盖了青瓦的屋顶下另用草板吊了顶棚,糊上浸过米浆的桑皮纸,白得晃眼。
屋子比寻常的房子宽,最扎眼的是南北两边十二扇大窗户,赶上一人多长宽,窗棂窗框用的铁乌木,每扇分三截对开,极细的边条拼成巴掌大小的窗格子,却不是糊的窗纸,竟是嵌的玻璃,如此一来,这屋里自然亮堂了。正是李纨为了作坊采光动的巧思。
底下起鱼骨八通的地炕,东西各一个大火口,专盖了小小耳房,北边另有三个火道口,就在廊檐下。地上铺的青砖,错缝拼成席纹,也容易打扫,四面墙刷了几道混了浆汁的白灰,中间大柱之间并不曾隔断,只起了矮矮的垛墙,其上可装木扇。
这房子盖得了,又试了几回地炕烟道,见过的都赞不绝口。便是那两个自觉见多识广的工头亦赞新奇,问许嬷嬷要了图纸去,只道日后有机会也要盖个这样的房子住。
庄头院子里的生活做完,眼见着离农忙还有些日子,这庄头又发话,道是这回盖屋起房尚有不少砖瓦木石的余料,看看哪些人家需要修缮房屋的,主家愿以低价出让。还有这等好事!
这盖房子运来的材料各人都看在眼里,自然是一等一的好,听了这话便有人动了心思,愿意都买了下来,寻思着能发笔小财。庄头一闷棍打散了这些想头,只说哪家要修补屋子的,由那俩工头带着熟工去看了,算好要用的材料,再到庄头这里领。连材料带人工可折钱也可折成劳力以后帮庄里干活来还。
这回都明白了,看来是主家帮扶的好意,就有几家寻到闫钧这里来让工头去家里看。两三家一起头,陆陆续续地几乎将庄子里的房子修了个遍。有几家实在困难,都没敢动这想头的,闫钧也带了人寻上门去给修了屋子。
有一家住的那房子,泥墙都裂了好大口子,许嬷嬷做主索性给重盖了一间泥墙板瓦的。那家原先的意思还是盖草棚,可这庄里盖房子剩下的哪有这个?到底还是上了瓦,自然不免千恩万谢。
许嬷嬷那头这千头万绪的事情,几日就遣人给李纨报一回,几次正遇上黛玉几人在李纨处耍子,听了几耳朵不免好奇。李纨这庄子是自信王妃那儿得来的,众人都知道,她也不瞒着,挑些有趣的说与她们。惜春听李纨说要养几千只鸡鸭,捂着嘴道:“佛祖菩萨!这可得吃多久!”
黛玉倒觉那古怪房子有趣,便问李纨道:“嫂子又不去那里住,盖这么大个屋子可做什么?”
李纨自然没有说里头的玻璃窗地炕之类的,只说个大概,听了黛玉问如此,便答道:“这庄户人家田地有限,如今天时又不好,弄个什么营生来做,也好贴补贴补。”
黛玉点头道:“原来如此。”
探春道:“那与盖这屋子有何相干?”
宝钗见众人都不解,便笑道:“这作坊就得有个地方开工,南边有的家里几十张织机,专门织布的,或者有专门的绣坊,也是几十人在一处做活。”
李纨听了夸道:“果然宝妹妹经见的多,正是这样。”
宝钗便笑问道:“倒不知道大嫂子要做什么营生?”
李纨心下略计较,嘴上也笑道:“这却要看机缘了,也不知庄里能有多少人得闲,这得闲的人又能做些什么。”顿了顿,想到一主意,笑看几人道:“不如你们入个伙,咱们看看能不能赚到银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