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林黛玉不是孑然一身投亲来的?竟又跟早先听说的不同了。所谓三代学吃,五代学穿,由来这日常细节最是能看出身份,也最容易露马脚。这由小见大,可见列侯世家书香门第的不凡来。
又想及自身,竟处处被比了下去,虽说家资丰饶,奈何兄长如此,恐难以支撑门户。黛玉虽失母可怜,却有个简在帝心的亲爹。且常日里相处,这黛玉竟是人人宠着,在贾母处等例不下宝玉,凤姐平时也多有照拂,更有个李纨虽说疼小姑子是出了名的却也可见对黛玉的不同,更别说宝玉……
想到这里,突地心里一跳,自己怎么好生生地比较起黛玉来……
莺儿见宝钗蹙眉想事,却忽然站起身来,还慌着手急急地要去倒茶,赶紧拦了,一边给宝钗倒茶,一边小声问道:“姑娘可是怎么了?”
宝钗方才惊觉,忙按下心思,接了茶杯喝了一口,稳了稳方道:“想是这天气缘故,总觉得不得劲。”
莺儿点头道:“今年这大夏天都没怎么见日头,可不是难受。六月节连着下雨,还晒衣裳呢,不出霉就不错了。”
又看了看茶壶,对宝钗道:“我看姑娘今日没什么精神,是歇会儿好,还是换壶新茶来?”
宝钗听了这话又想起早间在黛玉处喝到的茶,在别处都没见过,不由得心里一阵烦闷,便道要歪一会儿,莺儿听了忙伺候她躺下。
躺着也不得心静,没多会儿,正想起身,薛姨妈恰遣了人来,唤宝钗一同去王夫人处。这日贾政与众清客在外饮宴,薛蟠也早告知了晚饭不回家用,王夫人便留了薛姨妈与宝钗一同用饭,又让人把宝玉唤了来作陪。
宝玉自从换了如今这位先生,便如野马上了笼,不仅贾政看得严,连王夫人也不帮他说话。今日好不容易早些下学,心里记挂着黛玉,一路朝着后头去了。
待给贾母请了安,还未来得及与黛玉说上几句话,便听王夫人找他,临走对黛玉道:“晚上吃饭咱们再说,今日我特要了个你爱吃的,摆饭时便知道了。”
哪知到了王夫人处,却是要留他在此用饭,心里就不大自在。好在宝钗知他好杂学,便说起早先看过的书来,说得入港倒也其乐融融。摆饭时,宝玉看有一道鸡髓笋汆塘片,便问道:“今日太太这里也备了这道菜?”
王夫人道:“不是你特特要的?厨上知道你今日的饭摆在我这儿,巴巴地送过来了。”
宝玉张了张嘴,到底不好当着客人的面说这菜是为黛玉备的,便转了话头说起这暑天的饮食宜忌来。
薛姨妈看他爱的不行,搂了入怀道:“好孩子,这点子人什么都懂了,指定是有大出息的。”
王夫人在一旁笑道:“不过小聪明罢了,但凡读书肯用心些,也不用我日日担着心了。”
一时摆好了饭菜,几人入席,周姨娘与赵姨娘在一旁侍奉。王夫人待两人布了菜,进了汤,便道:“你们都自下去吧,我们好说话。”两人忙应承了各自退下。
饭毕,彩霞等人伺候漱口净手,又沏了茶上来。宝玉便道:“刚才学里回来的急,只跟老祖宗那儿请了安便来了,这里陪太太用了饭,我倒要早些回去才好。”
王夫人听了略有不快,薛姨妈在一旁道:“哥儿真是孝顺,怨不得老太太那么疼你,快去吧,咱们自家人,且来日方长的。”
王夫人方缓了神色道:“得回是你姨妈这里,换了旁人还当是逐客呢,太不像话!”
宝玉陪笑道:“若不是姨妈姐姐这里,我也不敢说这个话来,因是自家亲戚,方能随意自在些。”薛姨妈听了更是满脸笑意,连说无妨。
王夫人知道宝玉回来没跟老太太说上几句话,又被自己留了饭,也怕贾母惦记,便不再多说,只让宝玉去了。宝钗也道要去给贾母请安,正好与宝玉结伴前往。
第100章 归元建境
两人到了贾母处,众人也早已用过了饭,给贾母请安行了礼,贾母笑道:“怎么这么赶得慌,不是陪姨太太用饭吗?”
宝玉笑道:“姨妈与太太说话呢,我惦记着老祖宗,便快些回来。”
贾母对宝钗笑道:“你听听这话,多少乖觉。”
宝钗抿嘴笑道:“宝兄弟吃了饭,连茶也没喝一口,便道早先回来跟老祖宗请安请地匆忙,怕老太太惦记,紧着回来了。”
贾母佯怒道:“怎么不晓得好好陪陪姨太太,可太失礼了!”
宝玉已笑着近了前,坐在贾母身边,道:“姨妈又不是外客,我若太拘着倒瞧着假了。”说的贾母也笑起来。
宝玉四下看了,便问:“林妹妹呢?又没用饭?可是不舒服了?”
贾母笑道:“用了,用了,刚回去呢。”
宝玉便道:“我还有话问她呢,我瞧瞧她去!”贾母想着宝玉临去王夫人处前说的话,生恐两人又闹脾气,忙命人好生跟了去。
宝玉到了黛玉处,却听看门的婆子说已经歇下了,待要不信,却见里头连灯都熄了。心知黛玉定是恼了他,少不得唉声叹气一回。
黛玉这回倒真没恼他,没顾得上呢,想着前一夜的奇景,早早盼着天黑了便急匆匆洗漱歇下,留了雪雁上夜。取了那灵玉在手,想着再试一回。
只是这回却全然不同,那灵玉放在身上半点感觉也无。只好悻悻地收了,压在了枕下,暗自念诀自观,渐渐又浮现出昨日的星空流水,随着呼吸缓缓旋转,不一会儿便沉沉睡去。
李纨这日进了珠界,心情十分舒畅,如今看来这灵玉配上青冥决应当可救得黛玉了。这心里一松,便觉出异状来,敛神坐定,发觉原先飘浮在识海上空的那团仙灵之气忽的不安份起来。
一时识海内风起云涌,却是一丝劲儿也使不上的,也不惊慌,只坦然受之,默观其变。那青云团旋转涌动,初始只顾自翻腾,慢慢地竟从识海中卷吸融金,成了青金一团,越转越小,越箍越紧,只不过拳头大小一球状。
四周逐渐风平浪静,那青金球兀自越转越快,越转越小,李纨只觉时空静止,亦无自身。正虚无间,那青金球此时已成了青金珠了,压至极致,轰然炸开,李纨只觉识海震荡,尚未回过一口气来已然晕了过去。
待自醒转,已不知过了多少时候,伸了手在自己眼前细看,还是原先模样。忙去查看识海,却见原先的一片融金,如今有了天海之别,金潮翻涌的海面偶有白光略过,上有青天悠悠,浮云朵朵。
李纨忙取了那《太一无伤经》与《太初诀》,果然,太初诀柔光闪过,在原先的“魂魄归元”下另出了四个略小些的花纹,却是“归元建境”四个字,又是“境”?那无伤经倒是纹丝不动,仍旧是原先那空荡荡的一个“境”字。李纨对坐半日,实在参悟不透,只好又撂下了。
这天停了几日雨,没多久便入了秋。李纨在屋里看着素云几人倒腾库房收拾衣裳,碧月边收拾边问道:“奶奶,这薄衣裳都收起来了?可还有秋老虎呢。”
常嬷嬷听了笑道:“什么秋老虎,今年这天气,莫说秋老虎,连个秋老猫都不会有!”
碧月满脸不解,常嬷嬷又道:“这大夏天的没有热几日,这地上的热气都靠着太阳来的,如今最热的时候都没热上,还能指望该凉的时候热起来?”
碧月恍然大悟:“哦,这就好比做饭的时候就没烧大柴,待下晌想要用余热烘手就难了。”
闫嬷嬷笑道:“这个比方倒有趣。”
李纨在一旁道:“今年的冬天恐怕不好过呢,这夏日里下点雨也就罢了,要是入了冬还多雨水就不好受了。”
常嬷嬷点头道:“北边冷,好在冷得发干,倒也好受些。若是跟南边似的多雨水,还那么冷,可真不叫人过了。”
碧月便道:“天上哪儿那么多水呢?这都下了一夏天了,难不成冬天还有的下?”
常嬷嬷笑道:“你这话倒有趣,四季皆有定数,照理都是有个限度的。只是这个限度到底是多少,又有谁说得清呢?”
闫嬷嬷在一旁道:“这天下大着呢,咱们这儿下雨,还有地方干旱,蛟龙运水,大江大湖那么多,哪里还能缺了雨下。”
碧月叹气道:“这蛟龙也是想不通,咱们这儿已经够水了,它还大老远给弄些过来,吃苦受累不讨好,不知道干什么呢。”几人听了都笑起来,连称她评得有理。
李纨听在耳里却是另一番滋味,想起神识所见的朗朗晴天和当时眼前的大风大雨。蛟龙运水?不管这是龙还是蛇的,好好地来乱这人间时序作甚么。
思量间,漏听了几人的话,不知怎的说到了宝钗,闫嬷嬷道:“宝姑娘真是不同,端的沉稳,大气。”
常嬷嬷笑道:“能如此确实不易。”
碧月在一边道:“可见这厉害的姑娘都是当小子养的,林姑娘宝姑娘二奶奶,都是这样。”
常嬷嬷笑道:“你如今可不得了,消息比我们灵通,说起来也头头是道了。”
碧月听了笑嘻嘻的好不开心。素云正愁旁的,顾自道:“今年的天实在太差,旁的衣裳还好,这毛料的若是受潮狠了,板结一块,可就没法穿。”
常嬷嬷听了点头道:“你虑得甚是,伏天里都没等着能晾晒的大日头,这毛皮的虽不用大太阳晒,却也要通风干燥些的地方晾了才好。如今看来是不能呆等着了,不如收拾出来,瞅着哪天天还行就分几次晾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