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番话说下来,贾敏早就笑弯了腰:“挑驸马也没这么多讲究,世上那里去寻这样的四角俱全的人呢,即便有呢这样好的条件也不定能看上咱们家啊。”林旸却正色道:“反正在我心里,没有人能及得上妹妹的。”
贾敏笑言:“知道你妹妹是最好的了,你快点回去休息吧,明日还要当差呢。”林旸点头,又问道:“昀儿还在禁足呢?这前前后厚加起来,也好几个月了吧。”提起林昀,贾敏叹口气道:“说起这个,我就犯愁,也不知道昀哥儿像谁,胆子那么大,一个人偷溜到池塘边去网鱼。”贾敏想起林昀的大胆就心有余悸。
林旸也觉得头疼,林昀聪明伶俐,小小年纪就哄着他屋里的人团团转,三番两次的抛下屋里跟着他的人,一个人偷偷溜到院子里玩,“说到底还是看他的人不上心,那么多人怎么就看不住他这么小的孩子,母亲还是好好敲打他屋里的人吧,以后无论昀哥儿说什么做什么都不许离开昀哥儿半步。”
贾敏叹口气:“已经敲打过了,我也派了我身边的大丫头过去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看住他。”贾敏本来想给林昀也派个管事妈妈的,可是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原来林昀跟着她住,也没什么不方便的,等林昀有了单独的院子,才觉得林昀那边的人少了些。
“昀儿也该启蒙了,平日里母亲不得空,不如让晏晏给昀儿启蒙。”林旸提议道,“也就晏晏能看住他了。”
林旸从贾敏的院子里出来,心中虽然心疼母亲,可是还是忍不住因贾家死心而感到雀跃,毕竟贾母的辈分在那里搁着,非要接黛玉过去小住,贾敏也不好一次次拦下来。他还绕道了林昀的院子。
林旸刚踏进院子里便看见西此间的窗边印着一个小身影,他闷笑一声,快步进屋里轻轻推开门。林昀正跟个小松鼠似的蜷缩在临窗的大炕上,捧着一碟子点心,吃得不亦乐乎,听到脚步声,扭头看过去,脸颊因塞满东西鼓鼓的。
林旸见状眉毛拧在一起:“这么晚了还吃什么点心,是不是没有好好吃晚饭,你身边伺候的人呢,怎么没守夜?”林昀伸长脖子费力的把点心咽下去乖乖道:“我肚子饿了,青团去打水了。”
林旸倒了一杯水,用手背试了温度后才递给林昀:“喝点水,顺一顺别噎着了。”林昀朝哥哥甜甜的笑了,捧着茶杯喝起来了。
林旸见他喝完才道:“我听母亲说你自己一个人去池塘边了?”不等林昀回答,继续说道:“不是不让你做这样的事情,而是你一个人太过危险了,日后身边必须有人跟着你,否则的话你一个人遇到危险怎么办?”
林昀垂头丧气的应了一声辩解道:“他们无趣的很,这也不许我做,那也不许我做。”林旸冷笑着:“是不是哄着你上树下河,捉鸟抓鱼就有趣了?”林旸把手放到林昀的脑门上,揉了揉道:“你还年纪小,等你大了就可以做这些事情了。”
林昀眼睛闪闪的问道:“什么时候算我长大了?”林旸一噎蛮横的说道:“等你长大了就是长大了。”林旸看着林昀可怜兮兮的模样放软声音道:“你要是乖乖听话,好好跟着姐姐读书,明年元宵节,我带你出去看灯好不好。”林昀这才高兴起来。
青团打水回来,见林旸坐在一边,忙把水盆放下,跪下请罪,林旸道:“你自己去管家那里领罚吧,大晚上的怎么能让昀哥儿一个人待着。”
林旸还是不放心林昀,第二日就告诉贾敏把吴宏家的调到林昀的院子里去做管事妈妈。
第61章 元宵灯会
□□皇帝定下的规矩,每年正月十二至正月十八位灯节,正月十五为正灯,这一天不仅文武百官要放假,而且皇宫之内还会举行宴会,且会在宫门城楼边燃放烟花,京城上下的市肆全都张灯结彩,包括各部衙门也会张灯,不过最有名的还是正对着东安门的灯市胡同。
林旸和黛玉、林昀乘坐一辆马车,他特意马车往南行至长安大街六部衙门口,林旸抱着林昀挨着黛玉坐了,挑开窗帘,对黛玉解说沿街的胡同街道,“喏,那边是都督府,挂的灯都是些兽灯,有獬豸灯、狮子灯、青熊灯等,再往前就是六部了,挂的多是各色鸟灯。”
还没说完,林昀就惊讶的喊道:“有仙鹤、锦鸡、鹦鹉.....”他还没说完头上便挨了林旸一下,“我们都有眼睛呢。”林昀撇撇嘴。
林旸叹息道:“可惜正阳门鱼龙混杂人太多,否则的话就让晏晏去走百病、摸门钉。”林昀吵着说也要去走百病,黛玉噗嗤笑出来:“这可不行,你要是想摸的话,得等下辈子了。”黛玉见林昀不解解释道:“都是妇人姑娘家结群去,三五结队过桥,取度厄之意,以求终年无百病,所以叫做走百病。走完百病,在暗中举手摸门钉,若是摸中了则是吉兆。”
说话间车便往东安门行去,才刚一拐进灯市胡同,黛玉就被十里逶迤的灯火吸引住了,从胡同口到伸出,不知道悬挂了多少各式各样的彩灯,花灯、动物灯、还有以人物为造型的灯,如月明和尚度柳翠、刘海戏金蟾等。而且在胡同口还有社火,如百戏和杂耍。
林旸道:“胡同里人多,咱们的马车得停在外面,先去里面看花灯,然后在去宫门口看灯火。”林旸对林昀严厉说道:“这天人多,拐子也不少,待会我抱着你,你可不能乱动乱跑。”又吩咐黛玉的丫头围住黛玉,外面在围一圈婆子小厮,看着黛玉戴好面纱,才牵着黛玉下了马车。
林海和贾敏也是跟着的,不过林海先带了贾敏去了走百病了,先行让林旸等人过来,待会再在酒楼会和,独自领着弟妹出门的林旸倍感压力,心中吐槽林海和贾敏倒是享受二人世界,把弟妹交给他。
一进去胡同,林旸便觉得有些不对了,虽然有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的人盯着小偷和拐子,可是没走多远便有衣着普通的大汉,平民打扮,却穿了薄地官靴,
林昀对些社火倒是感兴趣,如踏高竿、舞翠盘、斗龙灯、走马撮戏,可惜他被林旸抱在怀里丝毫所不得主,而做的住的黛玉对些灯谜更感兴趣,林昀在林旸怀里扑腾几下,以示自己的不满,被林旸狠狠的镇压了:“你要是在乱动,我就把你送回家。”林昀嘟嘟嘴,妥协的靠在林旸的怀里。
灯市上铺子多是将店里精致的灯挂住来,只猜不买作为噱头来引人注目,林昀年纪小,林旸不擅长此道,两人看上的灯笼都是黛玉猜出来的。
黛玉兴致勃勃来到一家只挂着走马灯的铺子,这家铺子也新奇,不能直接说谜底是什么而要另作一条谜面。林昀瞧中了一盏紫檀为骨绘着各色百戏的灯,谜面是“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黛玉略一思索笑道:“东海有条鱼,无头亦无尾,去掉脊梁骨,便是你的谜!”
林昀心满意足的拿到了灯笼,林旸笑呵呵道:“你们看中了什么灯笼,就说出来,让你们姑娘给你们猜去。”
辛夷和姚黄等人闻言眉开眼笑,你说这个好看,我相中了那个,围在黛玉身边,奉承黛玉帮她们猜谜,黛玉自然是不推辞的,连连猜中,猜的多了,到后头便没了兴致。
林旸正准备安慰黛玉时,忽听见有人喊他,林旸等人回头,见穆峥立于花树之下,眉目如画,身披黑色鹤氅,在灯火的映照下勾勒出修长而挺拔的身姿。穆峥快走几步,林旸这才看清楚他里面还穿着绯色的官服。
林昀一见到他就眉开眼笑,伸手要抱,林旸心里酸溜溜的,林昀也没见过穆峥几次,怎么就这么喜欢他。穆峥清湛的眸子里染上了笑意,敛去一身肃杀清冷之意,伸手接过了林昀,笑着和林旸打了招呼,又看见林旸身边的黛玉。
黛玉穿了件鹅黄色的小袄,大红色羽缎披风,领口和帽子上带着一圈白狐毛,正在好奇的看着他,穆峥嘴角勾起来,笑意更浓:“晏妹妹。”他已经过了变声期,声音清朗若环佩之声,穆峥的手握了一下拳,强忍着自己不去摸黛玉领口的软软的白毛。他只觉得心里也如同那毛软软的,不由自主的放软声音问道:“前面有哑谜的摊子,你要不要过去看看。”
黛玉听后双眼立即弯起来,穆峥只觉得她的眸子比灯火还要璀璨。被无视的林旸忍不住道:“你怎么还穿着官服,不去当差吗?”穆峥解释道:“不过耽搁一会子功夫,不碍事的。”林旸倒是吓一跳低语问道:“你还真当差啊,我刚才就发现街上满是你们的人,难道有什么大人物要来不成?”穆峥无奈道:“宫宴之后,皇上会登城楼看鳌山灯。”
林旸还要问,却被林昀的撒娇声打断:“穆哥哥,我们去看看那哑谜摊吧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穆峥便抱着林昀边走边道:“去年皇帝推辞没有改元,今年是元年,才费心制作这鳌山灯。”黛玉的心思被穆峥口里的鳌山灯吸引过去了,她在书中见到过着这灯,早就心生向往之意。
不过还得先陪着林昀去那哑谜的摊子才行,摊主在谜架上挂着一只鸟笼,笼中关着一只小鸟,笼旁悬挂一串铜钱,注明猜谜者须做一动作猜句衙门用俗语。林旸一见到就乐了,这摊主还真是胆大之人,敢这么调侃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