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前几天才知道梅翰林外放,一大家子都搬走了,一点消息都没透漏给薛家知道。薛宝琴当即就慌了神,求了薛王氏,又拜见了薛宝钗,可是薛宝钗也只让她耐心等着,薛宝琴实在没法子才找到了黛玉。
贾敏暗叹梅家竟然一点也不顾及薛宝钗的面子,这么做分明是不想认这门亲事,而且梅家做得极其不厚道,若是想退亲就该大大方方提出来,薛宝琴年纪不大回到故乡或者在京里再找一门亲事也不是不可以,可现在梅家分明就使用拖字诀。薛家若是不想薛宝琴被耽搁,就只能先提出退亲到时候必然理亏,若是不先提出来的话,到时候薛宝琴年纪大了,就更得不偿失了。
贾敏柔声闻到:“你小姑娘家家的,也不好提自己的亲事,这样吧,你让你哥哥来见我,看看他是个什么意思。”京中能为薛宝琴做主的也只有薛蝌一人,因此贾敏必须得先问过了薛蝌的意思。
薛宝琴明白过来了贾敏是要帮忙的意思,起身谢过了贾敏,说道:“多谢林伯母为我做主。若是可以的话,还请林伯母为我像个法子退了这门亲事。”薛宝琴明白了梅家的态度,若是贾敏态度强势,梅家或许怕为了不得罪贾敏和林家,将她娶过去,可是定不会善待她。因此,薛宝琴就想着不如退了亲事算了,省的嫁过去遭罪。
贾敏柔声安慰了薛宝琴几句,让黛玉领着她去休息了。徐华家的上前为贾敏揉肩道:“夫人真要插手。”有贾敏干预,事情定会顺利的多,可是同时一招不慎怕是给别人留下仗势欺人的印象。
贾敏点头道:“她和黛玉交好一场,黛玉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再则,我也挺喜欢那个小姑娘的,与我而言也不是什么难事。若是别人我害怕会缠上来,可是这个小姑娘我确实放心的很。”贾敏也曾留意过薛蝌和薛宝琴是否会打林家的旗号,然而他们并没有。
贾敏继续说道:“至于别人的闲话,我是阁老夫人,日后还有个国公女婿,可得做几件飞扬跋扈之事摆摆威风才是。”贾敏也想过会不会在林海告病的关头影响林海,可终究还是不忍心薛宝琴一个姑娘家被耽搁,她自言自语道:“看着跟玉儿差不多大的小姑娘就狠不下心来。”尤其是现在在黛玉备嫁的时候。
贾敏扭头问道:“我让你打听的事情,你可打听好了?”徐华家的道:“我真准备和夫人说呢,已经定下几个人了,只等夫人做决定了。”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张纸出来粗略的写了几个人的情况。
贾敏扫了一眼道:“你办事一向妥帖,找个人交到探丫头手里便是。”徐华家的道:“夫人不选出个人来?”贾敏摇头道:“我这个侄女是个有主见的,和迎丫头不一样,还是让她自己选吧,也看她眼光到底如何。”若是个眼光敏锐的,贾敏乐意以后在拉她一把,若是个眼光短浅的,贾敏就该敬而远之了,毕竟她还有一个和贾敏交恶的嫡母。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啊,一直断更。下定了决心要考研了,因此开始上公共课,所以特别忙,每天都是一天的课,没时间更新,但是我会保证把这本小说完结,毕竟是我第一本小说。但是可能会很慢,八月应该能完结。
还有一个重大消息,就是没有精力去开新文了,只能等我考研结束后,明年再开了。忘谅解。
第122章 两全其美
贾敏一边让人去告诉探春人选,一边让人打探薛宝琴的婚事。原来当年梅翰林科举考试时曾收到了薛宝琴之父的资助,因此才想着结秦晋之好。但是随着梅翰林在京里站稳脚跟,且自己的儿子在科举一途上有些天分,便不想认薛家这个不能给他带来任何主力的亲家了。可是他又怕别人骂他忘恩负义,因此才想出了拖字一诀。
贾敏把打探的消息告诉了薛蝌,薛蝌便登门拜访了贾敏,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拘谨和面对上位者的恭谨。贾敏询问他的打算之后,毕竟若是薛宝琴能嫁入梅翰林家里对薛家也会有好处的。薛蝌虽然表情温和但是语气却很坚定道:“多谢夫人怪坏家妹,我思虑甚久,都说门当户对,那梅家并不是良配。”
这是要退了梅家的亲事,贾敏又问道:“那你心中定然有所打算了?”薛蝌回道:“晚辈打算去一趟梅家上任的地方,见一见梅翰林,把这门亲事退了。”贾敏抿了一口茶道:“想必你心中已经有主意了,只不过梅家毕竟是为官之人,而你家……”薛蝌忙道:“多谢夫人提点。”
贾敏不以为然道:“我说这些不是为了听你的谢的,只是有些事情我做起来更为方便一些。”薛蝌忙道:“多谢夫人美意,只不过晚辈怕牵扯到夫人,若是因此让夫人因此遭受非议,就是晚辈和家妹的不是了。”若是贾敏出头的话,说不准会让以为贾敏仗势欺人,梅家就摇身一变成了受害者了。
贾敏笑道:“我如今并不在乎那些闲言碎语。”以贾敏的身份,即便有这些话也只敢私底下说道,薛蝌依旧有些犹豫,他自然知道贾敏出面事情会好办的多,可是贾敏和薛家并无任何关系,贾敏还肯为他们做主,这份恩情薛家是还不了的。
贾敏似乎看破了他的心思道:“宝琴和小女交好,宝琴的婚事有所波折,我家女儿亦挂心,我这个做母亲并不想看着儿女有为难之事,在这,我也很喜欢宝琴,也不忍心她受委屈。”薛蝌知道贾敏是真心实意要帮他们,忙躬身行礼道:“多谢夫人,大恩大德难以为报。”
送走薛蝌,徐华家的才开口道:“这真是一根藤上结两样果。”贾敏知道她是在说薛蝌这一房和薛蟠那一房,笑言:“歹竹还出好笋呢,何况又不是一个房头的。”徐华家的边给贾敏揉肩膀边开口道:“夫人真要插手。”贾敏微眯眼睛开口道:“玉儿心善,若是薛家那个丫头日后因此有什么不妥的,定会自责不已,而且年纪越来越大,越想看着诸事圆圆满满的。”
徐华家的轻笑道:“是夫人心善,操心自己侄女的亲事不算,还要操心别人的事情。”贾敏经她一说想起了探春的亲事道:“探丫头可有什么消息传来?”徐华家的忍不住感慨道:“三姑娘选了那个姓郑的举人了。”
贾敏来了兴致道:“竟然选了这个人。”贾敏给的人选里有高门庶子亦有少年俊秀,这个郑举人耕读之家出身,在当地算是名门望族了,可是在京里却不值得一提,而且这郑举人有二十一二,年纪略微大些。徐华家的道:“表姑娘说这家人规矩严谨些。”
贾敏却轻笑起来,开口道:“要是我选,我也会选这个人的。”探春心气高,高门庶子听起来好听门第高,可是难以出头,一辈子被嫡母嫡子压着,那就只剩下读书人了。而在下剩的读书人之中,郑举人家境殷实,不需要探春以后操心家用,而且郑举人是嫡次子且是家里唯一中举的人,日后探春嫁过去不仅不需要她留在老家侍奉公婆,别人还得奉承她。
徐华家的道:“下剩就是问问郑家乐不乐意了。”贾敏笑道:“你放心,郑家一定会同意的。”郑举人若是年纪小些便可再等三年中了进士抬一抬身价,否则若想和京里的人家结亲就只能找小官人家的女儿,相较而言探春是他能娶到的范围内出身最好的了,而且探春本人并不差。
徐华家的又道:“怕是老太太和二夫人不乐意。”贾敏不以为然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说到底还是我二哥做主,他自诩读书人,自然乐意找个读书人做女婿。”徐华家的听出了贾敏话里浓浓的嘲讽之意,贾政面上自诩清高,可是心里未必没打算把探春嫁入高门换取利益。
贾敏开口道:“大不了让咱们老爷做一回媒人。”若是面对贾敏,贾政或许还会仗着自己的兄长身份推了这门亲事,可是若是面对的是林海,贾政一定会同意的。徐华家的不由轻笑起来道:“还是夫人有法子。”贾敏笑言:“是老爷他有本事,否则我哪里敢这么威风。”
贾敏起身往后院走去低语道:“都是为了给孩子们积福,也不知道旸哥儿怎么样了。”
林旸很好,王大海能顺利归顺让他心情大好,虽然朝中人反对他招安的做法,不过他已经有了应对之法,没过几日,他和李忬就联手公布了几条法令:凡事依附倭寇奸贼的平民百姓回归故土,可不予治罪,若是有地位的,亦不予治罪。若是能杀寇逃归的,予以奖励,若是能率部逃归的,其部下亦不予治罪。但是逃归之人不得再次依附,若有依附的不予赦免。
这些是针对那些依附倭寇的百姓。而对于两个棘手的问题开设通商口岸和安置王大海,林旸只用一个法子就解决了。朝廷选取商人,允许其下海同洋人正常贸易,商人必须得约束监督和与其贸易之人不得扰乱沿岸安宁,这样就杜绝了倭寇趁机混进内陆地区。
当然商人的资质必须经过朝廷的严加审查,许官员举荐商人,不过一旦出了事情,举荐之人亦负责任。商人也必须要向朝廷缴纳赋税,这笔赋税不用在别处,只用在海防抗倭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