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嬷嬷说道:“娘娘。”
“元升家那两个孩子可还好?”甄贵妃回过神来,不免叹道:“要不是不耐烦那三个,真想把孩子接到宫里来住住。”
“您放心吧,这会子知道三爷要回了,几位王妃一个个高兴得不得了,”赵嬷嬷回道:“您让老奴带的话也都说了,王妃和两位侧妃可乖得很,让老奴帮着回您的话,她们自会安守分寸,不给三爷添乱。”
甄贵妃叹了一口气,“说来元升那仨儿是本宫亲自选的,瞧得出来,元升都不满意,要不他也不会在川南一待这些年,连一个妻妾都不带过去,只这以后,他的身份便不同了,旁边若没个知心的,我总觉得不能落定。”
“去年大选倒有几个好的,只可惜三爷不在京城,全让人家挑走了,”赵嬷嬷这时笑道:“您也别着急,缘份之事也保不齐,说不得三爷这趟从川南回来,竟给娘娘带个那边的儿媳妇呢。”
“那可不行,本宫儿媳妇不但要长得好,还得出身高贵,知书达礼,那种小门小户的,便算了吧,”甄贵妃不由想起冯玉儿,忍不住摇了摇头,觉得这太子妃除了姿色尚可以外,真是样样欠缺,便是那气度也是不够,竟还敢公然跟皇上对着来,这于她,简直无法想像。
赵嬷嬷想到手里热乎的银子,说道:“娘娘,刚才老奴回宫,在尚宫局门口遇着一位女史,我瞧着倒挺面善,便上去看了看,老奴倒是一惊了。”
“谁?”甄贵妃不由问道。
“娘娘可还记得,那一年您随皇上南巡,在金陵贾府瞧见一个小姑娘,生在大年初一的,话儿说得一套一套,您还夸她是位小先生的那个?”赵嬷嬷提示道。
甄贵妃仔细想想,说道:“对了,是叫什么元春来着的,贾家孙辈的大姐儿,莫不是她也进了宫?”按理说,贾家交情和甄家不错,若是要送女儿进来,也不至于不告诉她,这是怎么回事?
“娘娘,贾元春是国公闭气前一天被偷偷送进宫的。”
甄贵妃这才恍然,估摸贾代善不乐意,才偷偷送进宫,贾代善又死了,这样就难免在开始一年不大方便出现在君前,现在一年时间也差不多到了,然后托赵嬷嬷找她呢?
第98章 0098
“如今多大了?”
赵嬷嬷笑回道:“如今她也有十三、四岁,小模样算是长开了,不出您所料,真真俊俏得很,在尚宫局当女史。”
“照理说,这般家世人品,便是没入皇上的眼,总能进个皇子府吧,”甄贵妃颇为婉惜地道:“当个女史,倒未免有些委屈了她。”
“可不是这么说吗,”赵嬷嬷想起贾元春和自己提到刚过世的荣国公时,那副凄凄切切的模样,不禁叹道:“这孩子倒真是厚道孝顺,她祖父过世,虽宫里不许戴孝,可瞧她素着面,打扮也简单,着实是个知礼的孩子。”
“甄家现在在金陵和贾府走得也近,你和尚宫局打声招呼,能照应的,便多照应些。”甄贵妃嘱咐过一声,打了个呵欠,表示自己有些倦了。
“娘娘,我瞧这丫头机灵,您身边不正缺一个女史吗,不如将她调过来?”赵嬷嬷想起刚才遇见贾元春时,这丫头甄贵妃长、甄贵妃短的,最后还悄悄塞过来一只玉镯还有不少银子,看在她这么懂事周到的份上,这忙也是该帮的。
“你瞧着办吧!”甄贵妃随意地应道。
贾家,贾代善没了,倒是可以不必太在意了,他家女儿就看她的本事了。
待服侍甄贵妃靠坐到床上,赵嬷嬷瞧着旁边没有人了,便忍不住问,“娘娘,今日水音阁……”
甄贵妃扫了赵嬷嬷一眼,哼了一声,“那位如今还在拧着,也不知是真心不肯,还是欲擒故纵。”
“她那是还没转过弯,”赵嬷嬷瞧热闹不嫌事大地道:“咱们皇上是什么人,这一回、两回地纵着她,不过是觉着有趣,她不会真以为皇上是任她搓扁揉圆的吧,老这么拿搪,别将皇上逼急了,到时候有她的苦头吃!”
“这一回皇上怕是真放不下了,你瞧他今日那神情,”甄贵妃有些不忿,“便是当日对本宫,皇上也没那么……曲意逢迎。”
“那是娘娘您性子好,没那拿糖作醋的毛病,”赵嬷嬷安慰道:“男人还不都喜新厌旧,皇上这会子是没吃到口,等尝过滋味,自然觉得不过如此,到时候她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您说就她那身份,如何堂堂正正地搁皇宫待着!”
不成想,这“喜新厌旧”四字立时烧了甄贵妃的心,想到刚才弘圣帝一副吃相难看,却死不肯放手的表情,甄贵妃不由心下唉了一声。
而这边,徒元徽得知儿女平安东宫有了替身后,冯玉儿却留在宫里,他气得想立刻回宫,不过听到圣驾出来,到暂时作罢。
同时,川南的徒元升亲自收拾好画卷,便往京城飞驰而去。
一路鞍马劳顿不提,徒元升紧赶慢赶,总算京城就在眼前了。
不过,倒是离京城越近,听到的传言越多,这会子徒元升才得知,他在川南偏安一隅之时,消息不及时,京城里早已是风云变换。
原本不过是太子爷不过和徒元晔打擂台。
到现在,一直深受皇宠的太子爷如今已到了被废的边缘,而曾在朝会上,被弘圣帝当众骂过阴险狡诈的四皇子,却似蒸蒸日上,春风得意了。
徒元升是武人,却不代表他没脑子,等到跨进京城大门,他终于醒悟过来,这一次被急召回京,怕不是单纯地进京述职或是被皇上惦记那么简单。
徒元升到皇宫觐见时,却未能同弘圣帝照上面,原来圣驾两日前便去了木兰围场,不过甄贵妃倒是没跟着走,想是专程等儿子回京的。
见到徒元升站在自己跟前,甄贵妃免不得哭了一场,惹得旁边赵嬷嬷也陪着落泪,徒元升一时啼笑皆非,知道甄贵妃的眼泪比较难收,所以随手接了旁边一名女官递上来的茶盏,干脆寻了个地儿喝起茶来。
“你这孩子,显是一到外头便不肯回来,”甄贵妃见不得徒元升一脸的无所谓,抹了泪珠儿,上去拍了他一下,“竟是信都寄得少。”
“可不是忙得很,”徒元升笑着回道:“不过儿子心里真惦记着母妃,您不是要一口金丝楠木寿材吗,儿子特意给您寻来最上等的料,我的人正跟后头押运着过来,算算时间,半月就到。”
“还算你有良心,”甄贵妃听得喜欢,不管怎么,儿子还有这份心,显然是将娘的事挂在了心里。
赵嬷嬷示意贾元春去给徒元升送茶,贾元春自是答应了。
徒元升随意瞅了贾元春一眼,又对甄贵妃道:“还有一些川南特产,也一块押运过来给母妃尝尝。”
“好好好!”甄贵妃特别高兴。
“赏,今儿我们宫都有赏赏!”甄贵妃高兴了,就大加赏赐宫里人。
“谢贵妃娘娘,恭喜贵妃娘娘和三爷一家团聚。”
比旁人多了一句话的贾元春立刻显眼起来。
贾元春也不急,规矩地行礼说恭贺的话。
“这是……”徒元升问道。
甄贵妃并不介意,她愿意让这贾元春跟在她身边就是要给她出头,贾元春在皇上在其他皇子公主过来拜见她都不露半点头,可见她只看上了她的儿子,显然有眼光。
对于甄贵妃来说,一点都不介意儿子多个女人,这贾元春的确漂亮能拿出手,而且性子也好会服侍人,甄贵妃更不会抵触。
“荣国公家的孙女,叫贾元春。”
徒元升一听,便问:“既是贾府的人,你和太子妃有什么干系?”
贾元春想了想,道:“小女祖父贾代善,乃是太子妃的外祖,只小女福薄,倒是无缘得见太子妃一面,只听说她淑德端谨,堪为女儿家们的表率。”
一旁甄贵妃将脸扭到另一边,以掩饰自己的不屑。
徒元升笑了笑,便挥手让赵嬷嬷带着众人退下。
“娘,皇上为何这么急着让儿子回来?”徒元升低声问道:“是不是京里出了什么事儿?”
甄贵妃想了想,坐到徒元升的旁边,笑道:“太子那头怕是要败了,皇上如今对他诸多不满,如今看来,还是我儿更有出息些!”
徒元升问道:“儿子记得,太子爷乃皇上亲手抚育,父子情深,连我等兄弟都艳羡不已,为何今日竟反目了?”
“这些你便不用管了,”甄贵妃嘱咐道:“反正等见到皇上,他给你什么,你接着便是,不许问那么多,日后且记得,凡事多顺着皇上,勿要拂了圣意。”
“给什么?”徒元升诧异地问。
甄贵妃一笑,凑到徒元升耳边说了一句。
徒元升一时震惊,不知道为什么母妃这么笃定。
他迟疑地问道:“儿子这一路听到传言,皇上如今最器重的是老四,连祭天这等大事都派予了他……”
“哼,老四算什么,他生母出身低微,虽是皇后养大,挂了个嫡子的名头,你以为皇上便瞧得上他?说到底,他不过是皇上用来掣肘太子的刀,等你这正主出现,那刀便用不着了。”
徒元升心中有些发冷,甚觉天家父子,竟是这般互相算计,着实没有意思,不免又疑惑,自己会不会是弘圣帝手上的另一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