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武则天]女皇之路 完结+番外 (郁郁葱葱2010)


“四郎长得跟圣人像了,又聪颖过人,相信圣人定会立四郎为太子!”一个绿衣女子对华服少妇道。
这个绿衣女子是晋勋贵萧氏一个旁支家小娘子。
而那个华服少妇正是如今宫中与王皇后分庭抗礼萧淑妃。
要说这个淑妃娘子,论姿色,也许还不如王皇后,论气质,是与王皇后相去甚远!
偏她得当今圣人宠爱,从良娣升为妃,然后一举登上四妃中第二位淑妃之位。
而她居住宫殿却是当初韦贵妃住过延嘉殿,这是不是暗示着萧淑妃也许很就会擢升到贵妃,甚至上一层呢?
而这一切,大概都要落到眼前这个小四郎身上吧!
场这些女子都是人精,她们会结好萧淑妃,目都不单纯……
但像那个萧家小娘子那样直白地说出‘立四郎’话来,她们可没那个胆子!
萧淑妃听了之后,也微微皱了皱眉头,虽然没有开口斥责萧家小娘子,但所有人都已经看出了她不悦!
“立谁为太子,可不是我等女流可以干预……”萧淑妃款款起身,把怀里四郎交给了身旁乳母。
乳母忙抱着不情愿离开母亲四郎与随侍宫人们走到旁边石桌边,用桌上色彩缤纷各种小玩意儿逗弄他,引开他注意力。
萧淑妃见宫人们都避开了,这才轻笑了一声,又道:“圣人承继大统,却没有按例选定东宫,这储位空虚,总归不太妥……”
说到这里,萧淑妃峨眉微蹙,似愁又似忧,“改元以来,天下不安,晋州地动不止,今月又有地震之讯……各州水、旱、蝗灾不断……”
“你们说,这是为什么呢?”
这问题如果是单独提出来,众女还不敢妄下评论,毕竟天灾这种东西一向是影射着当朝统治者有失德地方!
她们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人家后院里妄论圣人失德!
而李治历来是以仁德孝悌著称,让这些妹子们指摘李小九失德之处也是件困难事……
难道要说,他身为弟弟却占据高位,让同样是嫡子哥哥屈身下吗?
这样说会死好吧= =
可淑妃先是若有若无提了一句‘储位空虚’话,众人也都似有所悟了,再联想刚才那个萧氏小娘子说话……
众人只能‘呵呵’了……
能让萧淑妃看进眼里,频繁出入宫廷小娘子,怎么可能是那种莽撞妄言人呢!
不管怎么说,萧淑妃心思也如同魏国夫人心思一样,路人皆知了!
-
作者有话要说:萧淑妃也不是蠢货=。=

第182章

第十二章蛰伏 2
皇后无子,那么圣人想立长、立贤或是立爱,都可以找借口实现。
如今宫中有四个皇子,有机会问鼎储位也只有两个:大皇子陈王忠和四皇子雍王素节。
前者大义名分上就占着先机,如果皇后能够顺利收下皇长子为嗣子,那他就又多了半个嫡子身份,争夺储位时候,胜算起码多了三成。
相信那些老牌世家和维护正统老头子们,一定会乐见皇长子胜出!
而四皇子雍王素节,算是目前为止圣人喜爱皇子,封王爵比其他三个皇子有意义多了,再加上其母深受圣人宠爱,实力也是不可小觑。
萧淑妃也是出身名门,而她所代表那一阶层,正是兴勋贵,那些人大抵都想成为世家望族,取如今世家而代之,这就让他们势必选取一个可以抗衡老牌世家阵营。
萧淑妃和四皇子阵营就正好符合他们利益取向。
除了这些兴勋贵小世家外,一些庶族官员也存着投机想法。
投资王皇后显然不如投资萧淑妃得到利益大,当然,伴随而来风险也大!
因为四皇子毕竟也是庶子,还排名上吃了不少亏,即便现宫里宫外都传颂着四皇子聪颖话,但他想争过皇长子,如果没有圣人支持,还是要费一番力气!
所以,眼下两皇子之争,明面上是皇后和淑妃争,实质上却是朝中旧士族斗,双方斗得半斤八两,端看年轻圣人怎么抉择了!
但是,圣人态度很暧昧…………
表面上看,圣人似乎是偏宠萧淑妃一些,可维护正统朝臣们也真不好说圣人宠妾灭妻什么,因为圣人待皇后一直都是敬重有礼,即使是国事繁忙时候,初一、十五他也一定会去中宫坐坐,任何大型典礼朝会,也都给了皇后足够体面,物质上是从未亏过皇后,甚至还特别下令许皇后之母长居宫宫中……
这些优待,士族看来,绝对是中宫地位稳固象征!
那些皇后支持者也只能感叹皇后无福,不能生下嫡子,否则哪来这么多事……
至于萧淑妃,众人就没什么话好说了。
人家兰陵萧氏本身也是名门望族,进宫封赏妃位也是理所当然,何况萧淑妃生育一子一女,有功于皇室,别说是进位淑妃,就是直接封为贵妃也不为过…………
至于她得圣人欢心什么,那就是个人魅力问题了╮╭
圣人一直没有表态,朝野上下也只能干着急。
立储这种事毕竟不是一蹴而就,如今朝中上下视线又被北边突厥国所吸引。
李二陛下时期,突厥被大唐帝国揍得很惨,后分裂成了东西两部分,西边那块一度还被大唐、吐蕃和西域几个小国给吞掉了。东边那部分也混得很惨,后混到连高句丽都敢踹他两脚地步……
李二陛下当政后期,突厥国几乎是名存实亡,直接投到大唐麾下做了藩属。
谁知,李二陛下一死,李小九陛下刚上台,突厥东西两部就先后反了……
那时,李小九陛下及以长孙相公为首政府领导班子正忙着处理全国各地频繁发生自然灾害,一个个焦头烂额中,乍听战报,都怒不可遏!
李小九一向恨别人说他文弱,他可以自诩亲和儒雅,却不能容忍别人真把他看作弱鸡!
东西突厥一反,李治当即就要下旨剿灭。
还是长孙相公头脑比较清醒,立刻拦了下来。
君登基难免会遇到这种降而复叛情况,剿当然是没错,问题是怎么剿,派什么人去剿,剿到什么程度!
这里面弯弯绕绕东西太多了,就是长孙无忌也没办法保证能做出正确决定,因为他长于庶政却不通军事!
而且以长孙无忌一个政客眼光来看,这次平叛不但要胜,还要胜得声势浩大,起到震慑作用!
这就不是他一个政事堂相公能办到事了!
行军打仗事必须请教英国公李绩才行。
李老爷子也不含糊,当即向李治举荐了右骁卫郎将高侃前去东突厥平叛。
至于西突厥,因为西域局势比较复杂,经政事堂商议后一致决定,先令李二陛下封瑶池都督、沙钵罗叶护阿史那贺鲁先去招降西突厥叛军,若是招降失败,再派兵剿灭也不迟……
北边平叛这种小战事,若是放李二陛下当政时候,根本不可能要出动政事堂全员这样隆重讨论,只需要分管兵部相公向圣人禀告一声,再给出一些意见,圣人签个字,发放兵符就可以了……
如今却是非常时期,举国上下眼睛都看着任圣人决断能力时候,是决不能示弱!
李治虽然有心亲主持这次平叛,但国内频繁天灾所引发朝野不安似乎需要他马上想出对策来。
永徽元年六月,也就是先帝周年祭过去没多久,晋州再次发生特大地震,也许是一年来屡屡受到地震骚扰,晋州人民已经懂得了地震来临时候该如何趋利避害,所以这次地震虽然比一年前凶残,死伤人数却远远小于上一次特大地震。
李治闻报后照例是立刻派遣官员来到晋州主持救灾事务,一切灾后重建工作都做得井井有条——这一年来,他们都做了好几遍了,太熟练了!
晋州地震后,雍州地区又发生了百年一遇大旱。
李治看则子时候,眼都红了…………
“难道真是朕德行不够,不足以忝居帝位,所以上天要降下如此多灾祸来警示朕么?”
年轻圣人高坐太极殿上,俯视着大殿上文武百官,他眼中满是不忍,嗓音里带着浓浓疲惫和哀伤。
“真若如此,百姓何辜,何不降祸于朕一人身上?!”
百官垂首无人敢发一言,这个时候谁敢说话谁倒霉。
连齐王李泰吴王李恪等藩王也都低着头不敢出声,至于他们心中怎么想,那就不得而知了。
长孙无忌老神地半垂着眼睑,仿佛入定了一样,把一干老臣拼命使给他眼色都看做空气…………
李治御座上把下面众人神色和小动作都看得一清二楚,他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冷笑不已。
预见雍地即将大旱时候,他和长孙舅舅就预想过,有人会借机发难。
因为先帝周年祭一过,那些藩王就没理由再待长安了,必须即刻离京回到属地,否则就会被当作有不臣之心叛逆来对待!
齐王、吴王等人好不容易重返长安,怎么甘心就这样无功而返。
虽然李治将他们一个个都封了三公之位,可一个有名无实荣誉头衔又怎么比得上实打实权力呢?
甚者,这些人都有觊觎大宝实力,也都有上位之心,目前只是互相忌惮着不敢首先动手罢了…………
一旦谣言四起,长安动乱,这些人恐怕就会无所忌惮出手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