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皇帝有些随意的坐在龙椅之上,手指轻点桌面,听着下首之人的禀报。
程潇将事情禀报完毕就闭口不语等着皇帝的决定,御书房内除了他二人外,尚有两个身着蟒袍的男子。
见皇帝久久不语,其中一桃花眼,神态略显轻佻的男子开口道:“陛下,既然证据齐全不若直接交大理石和刑部督办,也省得再生事端。”
皇帝闻言只微微摇头道:“不妥,四郎怎么看?”程潇心内腹诽这小名,不过还是应答道:“臣以为不妥,虽然证据确凿,只若是他们弃车保帅,只怕未必能真的动得了忠诚王爷,再有上皇一贯优容老臣,只怕最多也就只是贬官去职,倒不如再缓缓。”
这话一出,众人也是想到了如今稳坐成福宫的那位,倒是真有可能。
只是这样的道理都知道,到底让人心中不爽,先前开口的男子道:“那就这样放过这些人,实在可恨!”
“好了,老六注意些,你是王爷,像什么话!”这人正是皇帝的六弟忠顺王爷,皇帝显然对着忠顺的痞气不满。
忠顺王爷不怎么认真的给皇帝请了一波罪,明显是没打算改的意思。皇帝也有些生气,若不是这是他最疼爱的弟弟,这会儿早就收拾,平日里胡闹也就罢了,还在他跟前。
这个时候另一位不曾出声的王爷赶紧大打了个圆场道:“陛下,顺王爷也是心中着急。”
皇帝冷淡的道:“成了,水溶你不必替他说话。”想是懒得教训这个不成器的弟弟。
转而对一旁看戏的程潇道:“四郎还有什么主意。”
“依臣所见,虽然现在不是正式发难的好时候,但是却可以利用他们心存忌惮之际混淆视听,趁机削弱他们的党羽。”程潇一本正经的将自己的想法禀报。
果然皇帝很是满意,将这个任务派给了北静王,程潇倒是不怪,他这会儿还是个没正式入官场的世子,私底下就算了,明面上的事情做不了。
眼见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程潇就要告退,不过临走之前却是道:“禀陛下,臣还有一事上奏。”
见他这般郑重其事,皇帝还当有要事,就连那两个王爷也是暂停了脚步。只没想到程潇说出的却是“臣要禀的是私事,有鉴于臣年纪已长,臣奏请陛下不要再叫臣的小名。”
皇帝的表情有些异样,忠顺更是长大的嘴巴看向程潇。
努力压下嘴角的抽动,皇帝咳嗽声才道:“四郎要说的就是这是?”
程潇明显有些不满的看向皇帝,这是很正经的事好吧,这会儿是没外人,要是皇帝当着朝臣的面这么叫他还要不要入朝了。
事关大节他今天一定要说清楚,大概是程潇的态度太严肃了,皇帝想了想道:“四郎,恩,不,程卿家所言甚是,朕准了。”
程潇这才满意的谢恩,不过皇帝道:“算起来,你今年也有十五了,虽然说男子二十及冠取字,但是你过些日子就该正式入朝,早些也是可以的。八月是你的生辰,就那个时候大办一回,朕给你取个字吧!”
皇帝拍板定下来,自然也就不能更改,虽然程潇觉得义父可能会不大高兴,不过这他说了不算,也就领旨谢恩了。
只是他没高兴多久,“待会记得去看皇祖母,朕自然不会叫了,可是皇祖母她们那朕可就管不着了。”
递给程潇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皇帝的眼中是掩不住的笑意。忠顺亲王更是哈哈大笑。
程潇的脸色变了变,很快就镇定下来对着忠顺亲王和蔼的道:“顺王爷不妨一道去给太皇太后老人家请安吧!”
忠顺闻言,猛地摇头,他又不是皇祖母跟前得意人,这一去指不定就叫皇祖母想起他前些日子的荒唐,尤其是在这个对比组的情况下,他才不去。
可惜忠顺亲王的意愿很好,程潇上前手一扒,看似没用什么力道直接就把人拖着走。
忠顺亲王要面子自然不能大叫,只能眼神向皇帝和北静王请求。只是这两个一个含笑看着,一个避开爱莫能助。
这宫中程潇很熟,他自幼也在这长大,拉着忠顺亲王一道,宫人们瞧见也不奇怪。只是这宫里到底忌讳多些。
太皇太后的万寿宫有些偏僻,依上皇和皇帝的意思自然不会选这处,可是太皇太后自己喜欢,说是清静,为人子的就不好说什么。
说起来程潇以外姓身份在宫中长大原因就在太皇太后身上,那是程潇的姑祖母。
☆、第二十六章
宫中规矩大,两人虽然可以在宫中行走却也要注意些,刻意绕过那些可能撞上人的路,两人直入万寿宫。
不过不巧两人来得时候太皇太后正在佛堂礼佛,内侍将两人引入偏殿等候。
万寿宫中的内侍宫女都是经年的老人,对着自幼在宫中长大的程潇很是熟悉,很快就按着两人的口味上了茶点。
忠顺这会儿还是没个正行,捏起一块点心塞入口中“明儿个到我那听戏,我新近得了个唱腔不错的。”
“不去,我不爱这个。”程潇冷淡的拒绝。
忠顺嗤笑“你爱什么,我说程潇你成日的也是没劲,这京中的公子哥谁向你一样的。别说哥哥不疼你,我这可是带你长见识。”
这话说得,程潇鄙视瞧了眼忠顺,懒得搭理他,反正这人没个正行,不过若是真的小看他的人大抵会死得不知道多惨。
就在忠顺还想着怎么算计程潇的时候,一位年长的嬷嬷领着两个宫女进来。
忠顺和程潇忙起身相迎“柳嬷嬷好。”
柳嬷嬷赶紧给两人见礼,不敢受他们的问好。次后才和气的对程潇道:“世子可是有些日子没来了,头前娘娘还念叨呢!”
程潇忙道:“是我的不是,劳娘娘惦记。”
柳嬷嬷笑道:“世子忙,不过也该爱惜身子,我瞧着倒是瘦了。”
程潇有些无奈,哪里瘦了,长高了些倒是真的,不过柳嬷嬷是太皇太后身边的老人,从闺阁中到如今情分非同寻常,又是看着他长大的,是长辈实在不能说什么,只能笑着答应“嬷嬷说得是,许是长高了些,显得瘦了。”
打从柳嬷嬷进来,忠顺就闭口不言,他虽然说身份尊贵可是当着皇祖母的亲信教坏她最疼爱的娘家侄孙,不用想,就算父皇出面也没他好果子吃。
不过柳嬷嬷除了一开始的时候和他打了声招呼,就一直围着程潇说话,这亲疏远近的倒是分明。忠顺也不恼,反正也不是第一回了。
“怎么没瞧见张嬷嬷,许久没吃到她做得点心了,倒是有些想念。”未免挨了唠叨,程潇知机的转移话题。
柳嬷嬷笑道:“只怕世子以后都吃不着了。”
“这可是奇了,莫不是张嬷嬷不在宫中?”张嬷嬷也是宫中的老人,从前儿跟着柳嬷嬷行事,他幼年入宫时太皇太后不放心他这么小独住将他带到万寿宫住了几年,得张嬷嬷的看护,他是个恩怨分明的人,待他好的一贯都是记着。
“确实,前些日子她和刘嬷嬷两个领了皇后娘娘的旨意出宫了。”去哪柳嬷嬷没说,不过既然是领了皇后娘娘的旨意想来应该是去了勋贵人家。不过皇后怎么指挥得动万寿宫的,那应该是张嬷嬷自己有心出宫。程潇只一个念头就想明白了,这宫中规矩大,像她们这样的嬷嬷虽然这会儿还能动,保不定什么时候就病了什么的,虽则说有品级的嬷嬷不至于像小宫女一样的生死没人管,可是与其到那个时候倒不如趁着还算年轻出宫找个养老之处。
这般想着程潇暗道:下回打定下张嬷嬷去了哪家,若是有需要也可以帮一把。
这话题自然也就止住,柳嬷嬷又让人送上几盘茶点笑道:“这是陈嬷嬷做得,做法是跟柳嬷嬷学的,世子尝尝可还行。”
程潇自然不拒绝,尝了一口只道味道一样。
没等多久,太皇太后就出来了,柳嬷嬷赶紧上前搀扶,程潇和忠顺两人上前请安。
太皇太后满脸的慈祥,隐居后宫多年,这个皇朝最尊贵的女性。太皇太后身上已经看不出当年的杀伐决断,不过却无人敢小觑了她。
对着亲孙子和侄孙脸上自然也满是笑意“好好好,快坐下吧!”
两人复又归位坐定。
“四郎好些日子没来了,哀家还当是忘了我这个老太婆呢!”太皇太后佯装恼怒的道。
程潇忙凑趣道:“这可是冤枉,我孙儿惦记都来不及,只是之前不在京中,这不一回京就来给姑祖母请安了。”太皇太后年老越发喜欢普通的温情,尤其是对着心爱的小辈。
闻言只笑道:“我就知道没白疼四郎,听说你去外祖家了。”
“上月是外祖父七十大寿,去拜了个寿。”程潇态度平常,他同外祖家关系不算亲近,这次不过是借着拜寿去处理事情,不然的话也不费那功夫出京。
“苏家教出的好女儿,要我说不去也罢。”太皇太后淡淡的话语显露出对苏家的不满。这话程潇却是不会去接,苏家算来没什么错,太皇太后不满的是他母亲,丢下年幼的儿子随夫而去,到底是对是错谁也不好说,只是太皇太后心疼自己跟前长大的孩子,自然心有芥蒂。
好在太皇太后没继续深言,转而对着忠顺道:“小六倒是难得上哀家这来。”